第13纵队在转移行军中,于21日夜沿栖霞县之观里、乔家、赵格庄、黄县之河东马家、大吕家运动;22日进抵黄县之芝坊迟家、界沟刘家地区隐蔽,于夜间以强行军从招远城与黄山馆敌8军与9军的间隙中分路转移至敌后。当我通过杜家集时,被敌发觉,即令第112团2连夺占一高地,歼敌一个排后,在第113团2营一部协同下,占领有利地形,保障纵队翼侧安全,掩护主力渡过老介河。
23日第37师到达掖县城东北驿道地区;第38师则进驻掖县城东南郭家店地区,休整待机;第39师转移至牙前县苇夼地区,继续担任内线阻击东犯之敌。
10月1日上午11时,敌54师198旅及“还乡团”一部,向我第117团之李家苇齐夼高地、野东夼东高地攻击,该团完成阻击任务后转移。
10月2、3日,敌198旅向我第115团之曲水、西云、韩家苇夼高地和程家庄西侧高地进攻,被我击退敌一个团的进攻,敌于黄昏窜回莱阳城。三天共毙伤敌600余人,我第39师奉命转移至海阳县郭城地区待命。
第13纵队在执行内线阻击、机动防御作战任务中,以弱抵强,以少胜多,英勇顽强,阻滞敌疯狂进攻,打击与消耗了敌锐气与有生力量,赢得了时间,掩护了兵团主力和华东局机关,取得了消耗敌人的战果。
就在我13纵队及一部分胶东地方部队在东线兵团司令员许世友的指挥下,在胶东内线组织运动防御作战的同时,东线兵团第2、第7纵队在诸城发起了夺城攻坚战。
参加围歼诸城守敌之我华野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韦国清,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芝人。生于1913年,原名韦邦竟,1931年人党,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编入红7军。历任军事教员、营政委、代团长、团长;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抗大第一分校副校长,第五纵队2支队政委,新四军第3师9旅政委、旅长,第4师副师长;华野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后任苏北兵团司令员、第10兵团司令员、中国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广西省省长、公安军副司令员、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书记、中南局第二书记、广州军区第一政委、总政治部主任、军委副秘书长。
副司令员张震,湖南省平江县人,生于1914年,1926年参加革命,1930年入党参加工农红军,历任红3军团10团营长、红1军团4师12团参谋长;新四军第6支队参谋长、八路军第4纵队参谋长、新四军第4师参谋长、第11旅旅长兼淮北路西军分区司令员;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华野第2纵队副司令员、三野参谋长、华东军区兼三野参谋长;总参作战部长、第24军代军长兼政委、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总参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校长、军委副主席。1955年授中将军衔(后授上将军衔)。
副政委康志强,江西省兴国县人,生于1912年,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历任红军团政委、第1军团政治部组织部科长;八路军第344旅政委、第4纵队第4旅政委、新四军第4师10旅政委、第9旅政委、淮北第3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后任华野第2纵队副政委、政委,三野第21军政委、海军东海舰队副政委、政委、海军学院第一政委、北海舰队政委、海军副政委。1955年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参谋长詹化雨,政治部主任邓逸仙。
该纵系新四军彭雪枫所领导的老部队,组建于1938年10月,这支游击队曾战斗数百次,1941年5月与八路军第2纵队344旅合编为第八路军第4纵队,下辖4、5、6旅共9个团1.7万人,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张震任参谋长、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后,列入新四军建制,改编为第4师,辖第10、11、12旅;1945年12月第10旅北上山东,第11旅仍留淮北与第12旅组成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辖5个步兵团和1个骑兵团。曾先后参加涣沟、泗县、淮阴战斗和宿迁、鲁南战役,1947年元月下旬改番号为华野第2纵队,参加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战役,以擅长防御打援而著称。
该纵在南麻、临朐攻坚作战伤亡达6000余人,经过短期休整补充,尚未恢复元气。为了参加保卫胶东解放区,指战员义不容辞坚决投入作战,这支英勇顽强的部队是我“东线兵团”的老大哥。
8月30日,在谭震林、韦国清等首长的率领下,2纵由诸城出发,到达日照、莒县待机。
9月5日敌向日照县十里铺之线收缩,增强工事,伺机北犯。纵队奉命北上诸城东南山区隐蔽集结。这时,敌64师2个旅在师长黄国梁的率领下,以第156旅(旅长刘镇湘)、第159旅(旅长刘绍武)乘我主力南下之机,沿胶(县)、诸(城)公路北犯,另——路经李家庄渡河进占诸城,以策应李良荣之83师、28师作战。
当我获悉诸城已被敌袭占后,即挥师疾进,于9日上午抵达诸城外围,准备以第5师配合第4师和第7纵队19师攻取诸城。谭震林、韦国清、张震下达了“战字第02号”作战命令。
诸城守敌为第156旅,其南北援军均须2日以上之行程。第2纵队负责由西向东攻歼诸城之敌,如敌北窜,则沿昌潍公路两侧平行追击,求合歼敌于相州县以南地区。
攻城部署:以第19师(七纵)立即逼近诸城,并占领诸城外围家庄、盆道口、兰家村之线,黄昏后由西向东攻城;
以第11师(二纵)即向里龙沟集结,黄昏后由西南向东北攻城;
以第20师(七纵)即向李家齐庄、无忌、隐蔽集结,黄昏后渡潍河,主力集结马兰河,控制175高地,其任务为截歼渚城敌北窜及阻击沿台(儿庄)潍(县)公路南援之敌。
“南线指挥所”设大水泊。
参加围歼诸缄的华野第7纵队,司令员成钧,湖北省石首县人,生于1911年,1927年参加县农民协会,1929年参加赤卫队,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次年入党。历任红军贵州独立第1团副团长、红军第6师18团团长。新四军第5支队挺进团团长、第10团团长,第2师第5旅旅长兼淮南路西分区司令员。山东野战军第2纵第5旅旅长、第7师师长。后任三野第25军军长、福建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0兵团副司令员、华东军区防空部队司令员、军委防空司令部副司令员兼华东军区防空司令员、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副司令员、军委空军副司令员兼技术部部长。1955年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政委赵启民,陕西省兰田县人。1910年生,于1928年参加共青团、1930年转党。1931年参加工农红军,历任红军第78师参谋主任,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科长,延长县军事部部长、红宜延军分区代司令员、独立第2团团长,新四军第4支队8团参谋长、第5支队参谋长兼第10团政委、第2师5旅政委,华野第7纵队政委。后任三野第34军政委、华东海军副政委、中南海军司令员兼政委、海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1955年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该纵副司令员林维先、政治部主任黄火星、副参谋长张元培。辖第19师、第20师、第21师。
第7纵队是新四军皖北沿江支队组建的第7师老部队,曾转战大江南北、参加过华东历次重要战役,擅于野战和防御作战。
该纵队原系新四军第7师和新2师第5旅等部合编为第19、20、21旅共2万余人,1945年10月师长谭希林、政委曾希圣、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步新、参谋长孙仲德率领开赴鲁南,改编为山东野战军,先后参加过临城、枣庄战役;1946年6月参加朝阳集及保卫淮阴等战斗。9月缩编,将21旅并人第20旅。10月又拆散20旅补人华中野战军第1师、第6师;11月第7师师部和第19旅与新2师第5旅一度合编的华中野战军第11纵队合并,改称第7师,下辖第5旅、第19旅和特务团,由成钧任师长、赵启民任政委、林维先任副师长、胡定千任参谋长,参加了涟水保卫战的宿北战役;1947年2月改编为华野第7纵队,辖第19、20师,新编第21师共2.5万人。参加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战役。
9月9日13时,第19师在师长熊应堂、政委肖学林指挥下,占领邱家庄、岔道口、兰家村一线,接着组织干部看地形,黄昏后在炮火掩护下由西向东攻城,与西关守敌发生战斗。
第21师在师长谢锐、政委何志远的指挥下,向里龙沟集结,黄昏后由西南向东北攻城。
第20师在师长殷绍礼、政委邓少东的指挥下,进抵诸城西北朱家庄、曹家庄一线,担任阻击沿烟(台)潍(县)路南援之敌及堵击诸城北窜之溃敌。
夜24时,攻城部队发起总攻。10日拂晓前第19师占领西关,第4师在师长朱绍清、政委高志荣和第5师在师长姚云良、政委方中锋的指挥下,由诸城之东北配合第7纵队攻城,占领了南关之鞠家村,敌凭借城壕顽抗,以猛烈火力截击我攻城部队。由于我部队不善于使用炸药爆破,遂呈现相峙状态。
第6师在师长吴华奇、政委王静敏、参谋长沙风的指挥下,于10日拂晓前,进抵邱家庄、杨家岭以东地域待机,为该纵预备队。
由于高密敌131旅南援甚速,一部已占柴沟,与滨北部队形成对峙。为确保攻城主力之侧背安全,谭震林政委遂于午前,命令独立团分散运动,进至诸城北面徐家卢水一线,阻击敌1个团来援之敌。
9月10日,我第19师继续向城西关宝塔攻击,下午15时占领。黄昏前各部完成攻坚部署调整,于20时发起总攻。22时第57团突破敌大、小关之间200米宽之西南阵地,午夜该团全部进入城内,第55团以1个营随后攻击跟进,向北纵深发展,第56团突破敌城垣西北角阵地。这时敌连续组织1个营兵力向我反扑,第56团打垮敌之反冲锋后,乘机追击,夺取敌之地堡,扩张战果。敌防御阵地多以子母堡为其支撑点以火力支援其配合反冲锋,延长守备时间固守待援。
11日凌晨1时许,我第21师62团突破敌城垣东南角阵地,因第二梯队未及时赶上,攻上缄墙之2个连被敌反冲锋压回,当即组织第2次攻击,于3时复夺取城垣东南角阵地,并顺利向西发展攻击。
鉴于敌情急剧变化,谭政委令第4师、第5师协同配合第19师于11日拂晓前坚决歼灭守敌,并令第6师主力对大道来援之敌进行阻击。
城内激战至11日拂晓,我第19师主力已打到敌156旅旅部门前。敌旅长刘镇湘指挥残敌固守天主教堂核心据点,惊慌呼救,陷于困境,敌士兵已出现动摇、怯战征候。
我军因当时战斗发展迅速,攻城部队来不及将战况报告“南线指挥所”,指挥员对城厢巷战实况不了解,且因调动第6师主力的准备较迟,未能及时发起对大道口援敌进行有力之阻击,过高估计可能易遭南北援敌之合击,遂下令于11日晨6时撤离城厢,向诸城以南仁兰地域转移。
诸城攻坚战斗歼敌1508人,同时吸引了敌64师南援,为支援内线部队作战起了一定的策应作用。遗憾的是第19师部队已打到敌旅部门前而未向上级报告,导致改变决心撤离,未能全歼守敌,成为一次未获全胜的攻坚战斗。如果第7纵队以第21师全力攻南关、第19师全力攻西关,即可能一举攻下,这是战役指挥上的不足之处。
战后,敌认为我军诸城作战受损较大,己无力再战,即令李良荣统一指挥第64师、第83师、第28师,南北对进,逼南线我军于诸城以南地区决战。
我为避开敌军进攻之锐锋,谭震林政委遂命令第2、7纵队转移至五莲山区,进行各种组织调整与物质补给,准备作无后方的机动作战。
当时,敌、83师继续北犯,一部进抵诸城西之积沟镇;敌64师除156旅仍担任诸城守备外,全部集结于高密地区;胶东敌则组织第8师、第25师为第一线部队,向我第9、13纵队实施进攻。
范汉杰亲率第9师、64师于胶南地区殿后增援……
9月16日,中央军委电示陈、粟、饶、黎、许、谭:“我们认为谭震林所率2、7纵目前不宜离开滨海,只要该区有粮食就应留在该区打些小胜仗,即使一二个月不打胜仗,只要不打败仗就好。如地区狭小,不便集中行动,则以纵队或以师为单位,暂时分散在诸城、莒县、沂水、临朐、日照等县广大乡村也有利,一可牵制83师、28师、45师等部,二可策应胶东内线,大约坚持1个月至多2个月局势就会变化。如2、7纵出鲁南或苏北,则83师、28师等部必跟去,亦不见得容易歼灭,对于胶东则减少直接配合作用。胶东方面敌至多使用12个旅进攻,而在占领平度、掖县、莱阳、龙口、招远、蓬莱、黄县、诸城,留出大量守备兵力之后,其机动兵力就不多了,利于我军各个歼敌。一个月后,敌有很大可能调走一部分兵力,故该方面只要我军不打败仗,局势亦可能好转。”
这一正确判断与决定,不久即证实是十分精辟的决策。
9月24日,华东局向中央军委电报:“内线已坚持3个星期,为减少尔后作战困难,决向敌后转移。今晚敌已发觉我主力一部:转出,飞机不断在上空搜索轰炸,估计敌人除有一部主力迅速占我海口城市外,另一部将西返尾追,造成我愈集中敌愈分散,便利歼敌局面并逼敌无法深入农村,可减少我损失,逼敌无法从胶东抽兵加重其他地区压力。在我主力转移到敌后,尚留13纵37师并配合地方武装4个团坚持斗争,掩护疏散,我们电谭率2、7纵到路北与我们会合,以便集中歼敌……”
接着,华东局电示谭、韦、张:“我们率9纵于今晚抵大泽山西(昌里以东)地区,要浩率13纵2个师今午抵朱桥镇(掖县东北),明晚南下与你们会合。敌64师于我主力未集中前可先抵平度,因此我们决定停止攻平度计划,估计敌在发现我9、13两纵均转到其后面时,其部署必将发生变化,我们主张首先争以集结各部主力,然后再决定今后作战计划……”
东线兵团第9纵队在聂凤智司令员、刘浩天政委的率领下,于8月下旬从广饶地区返抵昌邑集结休整,正值阴雨连绵,长途跋涉,部队指战员十分疲惫。
在短时间内,迅速“医治”南麻、临朐战役伤亡8000人的严重“创伤”,既要恢复、补充,还要提高士气,这是该纵组建以来面临的最严重的困难。
许世友司令员直接指挥该纵队,命令聂凤智司令员完成作战准备,立即向胶东挺进,要协同第13纵队于掖县郭家店以南地区展开运动防御,阻击敌8师、9师的疯狂进攻。秋风萧飒,田野上一片凋零,浓密的青纱帐已经消失了。
9纵队指战员长途跋涉渡过潍河、胶莱河,一夜之间跨进了胶东地区。
指战员们看到了家乡被洗劫,心情悲愤,为了保卫家乡,誓与国民党部队拼个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