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格看来,人类符号中属于推理性符号体系的有科学符号、逻辑符号、语言符号等,其中语言符号是最为典型的推理性符号。她认为,迄今为止,人类创造出的一种最为先进和最令人震惊的符号设计便是语言。因为运用语言可以表达出那些不可触摸的和无有形体的东西,亦即被我们称之为观念的东西;还可以表达出我们所知觉的世界中那些隐蔽的、被我们称之为“事实”的东西。正是凭借语言,我们才能够思维、记忆、想象,才能最终表达出由全部丰富的事实组成的整体;也正是有了语言,我们才能描绘事物,再现事物之间的关系,表现各种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才能进行沉思、预言和推理(一种较长的符号变换过程)。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可以反映出各式各样的概念、知觉对象以及种种概念和知觉对象之间的联系。“对语言的这种应用方式,我们称之为论述;对论述所使用的这一式样,我们称之为‘推理的形式’。” 推理(亦译为“推论”)的形式,是一种用途广泛、本领极大的式样,它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沉思活动中。正因为如此,人们称所有的系统性的反思为“推理性的思维”。朗格认为,这种“推理性的反思”还是我们感性经验赖以成立的构架——亦即我们感知到的客观事实的构架。正是凭借这种构架,我们的实际生命进程才能有效地进行着。
但是语言并非万能,在人类需要表达的范围中,还存在着另一些内容和非语言所能表达、但又是非要表达不可的,这就是朗格称为“内在生命”的东西,亦即情感。对于情感,语言是无法忠实地再现和表达的,语言“只能大致地、粗糙地描绘想象的状态。而在传达着永恒运动的模式,内在经验的矛盾心理和错综复杂的情感、思想和印象、记忆和再记忆,先验的幻觉……的相互作用上面,则可悲地失败了。” 即使语言能够对之进行描绘,也不过是一种贫乏的、有限的描绘。为什么语言不能有效地、忠实地描绘人类的情感呢?朗格认为语言是推理形式的符号体系,它可以确切地表达事物以及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确切的程度,准确的状态,可以充当各种交流的媒介。但是,这种表达含义的确定性和明确性,反复出现的逻辑结构,恰恰排除了它表现情感或内在生命的可能性,因为在语言这个逻辑结构中包含了语言与对象的同一性原则,即各种不同的可能性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原则。而人类的情感特征,恰恰就在于充满矛盾与交叉融合,处于一种无绝对界限的状态中,因此,语言并非人类唯一的表达工具,即语言不能完成表达人类情感的任务。这样,人类的符号能力,就必然创造出表现情感的另一种符号形式——艺术符号形式(表象符号)。
表现性(presentational)符号,渊源于人类早期的巫术、仪式、神话、宗教等古老的带有原生性特征的偶像符号。这是一种与推理性符号相对的非推理性符号形式,它没有固定的表达规则,总在突破旧有的框架和期待视野,往往具有偶然性和独创性;没有固定的具有意义的单位,无法彼此翻译而不改变任何东西;它不以推论性和确定性为目的,而主要表现人类的情感领域;它具有有机整体性的特点,其本身的一些基本要素离开了其整体结构就没有了独立的、稳定的意义,如线条、色彩、音符、手势等离开了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整体情境,就失去了意义;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是从瞬间的、简单的、静态的、代表单一概念的意象到越来越大的、连续的、整体的、有变化的、能相互暗示的、甚至是运动中的事物的视觉的意象群中发展起来的,这从原始人类的表现性符号形态中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来。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讲,这种符号形式是超语言领域的。表现符号没有符号的全部功能,它的意义就在它自身,因而无法用语言去复述。但它作为一种符号,依然是一种意义的载体,依然具有一种构形的、或者说赋予情感经验以形式的功能。关于这一点,朗格说道:“一个符号一旦被运作,就具有了意义。经验的不同等级——即理智、直觉、鉴赏力——对应于不同的符号媒介的类型。没有一个符号可免除逻辑构形的功能,即对它所传达的东西概念化的功能。因而,不管其内涵是简单还是丰富,都具有一种‘意义’,即具有一种可以领悟的元素。” 可见,在对表现性符号的理解上,朗格并没有采取机械的、绝对的态度,而是相当辩正的。这为她进一步阐述表象性符号对于人类文化进程的意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朗格看来,人类符号中可以归属于表现性符号体系的有仪式、巫术、神话、宗教和艺术等。而仪式、宗教和神话三种符号,朗格称之为“生命符号”、“神圣之根”。因为这三种符号是人类原始时期幻想的产物,是一种原始意象。这种意象是人类早期从纷繁复杂的实际印象中进行原始抽象活动后的产物,它们是原始人一般性观念的自发体现物。因此,它们具有作为符号的所有特征,能传达一定的意义。朗格指出,原始意象的制作,是人类的一种天真淳朴的思维方式,而从人类特殊经验产生出来的幻想故事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最早产品。因此,人类早期的表现性符号,大多表达了人类某种神秘、神圣的观念和情绪。朗格说:“在我们大多数的原始表象中——梦的隐喻意象中——似乎是符号,而不是它的意义,才支配着我们的情感。” 她认为,原始的思想不仅是从梦的阶段上移过来的,而且它也用梦的形式进行操作。能够作为梦的符号而起作用的客体对清醒的心灵来说,具有一种神秘的意蕴。朗格由梦的隐喻意象的分析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生命与生命之产生、死亡与死亡之过程,是原始宗教的伟大主题。” 比如,上帝在开始时仅仅是创造力量的符号,粗石巨柱是生命力的符号,而某些动物(如蛇、公牛、鳄鱼等)是人类的自然符号。被设计出来的这类意象强调的不是它们的自然形状,而是它们的符号力量。作为原始图腾,这是一些神圣之物,它们支配着一种专门的情感,这种情感不是象占有某种有用物的那种简单的欢乐,而是一种宗教仪式的兴奋,是一种对仪式沉思之后产生出的某种智力上的激动(因为它集中于一种精神活动:实现生命、力量、男子气概、竞赛与死亡的激动)。这种兴奋与激动产生了诸如呼叫、欢跃及翻滚之类的无意识动作。刚开始,这一些动作只是纯粹为了表现个人神圣的感情(亦即自我表现),不久这种动作就变为一种习惯性的反应。当这些动作转变为群体的活动而程式化后,当它们由自我表现转变为一种逻辑意义上的表现时,人类就进入了仪式的世界(亦即符号化的世界)。朗格认为,仪式是人类将自己的经验进行符号转换的一种最早的活动。它是一种生命符号,它制定了人类祈祷的程式并记录了人对那些最重要的现实事物的反应。她说:“仪式在逻辑意义上而不是在生理学意义上‘表现情感’,它也许有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宣泄’的价值,但这不是它的特征,它主要是一种感情的连接方式,如此连接的最终产物不是一种简单的情绪,而是一种复杂的、持久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崇拜者对由神圣符号所赋予的观念的响应,是一种情感式样,它支配着所有个人的生活。” 她认为,仪式是一种可以认识的神秘形式。一种有规则地演示的仪式是对“总的事物”之情绪的不断重复。它不是一种情感的自由表现,而是一种“正确态度”的经过训练的反复排练,“仪式是严肃思想的最原始的反映,它是人们对于生命的想象力与洞察力缓慢的沉积。这即为什么它是那样的深沉和神圣。” 综上所述,朗格把仪式之功能概括为三点:一是宣泄,即通过仪式活动,使人们过剩的体力、精力得以宣泄;二是连接情感,即通过仪式,把一些简单的情绪反应,抽象上升为一种复杂的稳定的持久的态度;三是符号化,即通过仪式把崇拜者某种神圣而神秘的观念符号化。自从远古时期的仪式产生以后,巫术、原始宗教、神话、艺术等人类的表现性符号相继出现了。
朗格认为,巫术产生于原始宗教之中。而宗教则是人类生命之本质形态的一种逐渐性的构想,它试图以公式化概念的普遍性描述进入仪式领域的所有自然。相对于仪式而言,宗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更有系统的表现性符号。神话与仪式不同,它不涉及任何一种宗教情感和神秘崇拜。它开始于一种无意识的过程,起源于幻想,即个人主观地述梦。朗格认为,人类很早就会讲故事,这是人类最低阶段的想象力。原本幻想的、述梦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故事,随着对自然意识的加强,逐渐被赋予现实的、群体的意义。这样以来,原本属于纯粹个人的符号逐渐被更为普遍的符号所取代,故事行动的发展逐渐完整化,幻想呈现出越来越理智的外在形式,神话产生了。朗格说:“神话虽然产生于纯粹的自我中心的想象,但它是超个人的。它不仅是一种特殊经验的产物,而且也是一种社会洞见的产物。它是生命中重要因素的构想。这即为什么它通过宗教符号体系而被投射到现实之中。” 朗格对神话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认为,神话具有一种特别的意义。它的起源是动态的,但其目的却是哲学的。尽管神话作为一种表现性符号体系,它不能赋予自己以一种分析和真正抽象的技能,但它是形而上学思想的原始形态,是普遍性观念的最初体现,它是哲学的先导。因此神话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
史诗是神话“最后和最完满的形式”,朗格说道,“神话是由史诗诗人所创造的伟大的人类之梦,就像每个人的梦,它是多变的、模糊的、前后不一致的。它如此紧密地与符号概念的丰富性连在一起,以致每一种幻想都可以有一百种解释。” 在朗格看来,在史诗中,世界本质上是人类生活的舞台。神话的最高形态史诗正是对人类生命与宇宙秩序的揭示。史诗与哲学、科学以及所有其它更高级的思维形式一道“活着”。她说:“史诗是一种新的符号模式。它是艺术符号的第一朵美丽之花。” 可见,神话也是艺术的先导。尽管神话只是人类情感历史中的一个过渡性的阶段。所以,继仪式、神话之后,朗格接着又对艺术这种表现性符号进行了深入、全面而系统的分析。
还须引起注意的是,朗格虽然划分了推理性符号与表现性符号这两种不同的类型,但它们二者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它们都是人类智力和心灵活动的产物。朗格认为,推理性符号使我们产生了科学和知识的理论;而表现性符号却使我们人类能够建立起一个悟性(如艺术等)的理论。“这两种思想(符号)类型,以及言语的与非言语的公式的本源,是人类基本的符号转换活动。根是一个,只是花朵不同。” 这样,朗格就将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都划归于人类的符号活动,并进而划分为推理性符号与表现性符号两大体系。前者由语言到数学到科学;后者由仪式到神话到艺术。人类的文明就是由此二者的相互交错、影响和渗透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由卡西尔到苏珊·朗格符号形式的分析和发展大致图示如下:
表现的——艺术
精神的显现
卡西尔:符号形式 再现的——语言
物质的呈现
纯意义的——科学
推理性符号=语言符号(由语言到数学到科学)
朗格:符号 转换
表现性符号=非语言符号(由仪式到神话到艺术)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人类所使用的一切符号都是人类精神的外化,符号活动的背后正是人类复杂的精神活动;而支持精神活动的是人类的心灵。在朗格看来,心灵对于人类是最为重要的,它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枢纽,而心灵哲学的开端却正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