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忙。人民的好总理朱镕基,在他当总理的时候全国人民都知道他很忙,忙得想着人民的切身利益,忙着思考百姓的生计,忙着惩治一些贪官污吏。人民的好公仆郑培民,不论在怎样的工作环境,都忙着思考如何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且忙着去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自己朴实而灿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高风亮节、忘我奉献的正气歌。
作为党员干部,我想时刻应该反省自己究竟在忙什么?是忙功名利禄、吃喝玩乐呢,还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忙?是忙得无聊,还是忙得其所……
(原刊《榆林日报》2003年12月8日)
家长为啥没意见
学校开家长会,班主任向家长们下发了一张征询意见表,要求家长对双休日补课或开设第二课堂,以及为学生购置课外教辅资料等提意见。家长们的意见出奇地一致:没有意见。
其实,有了意见又能怎样呢?
看到班主任咄咄逼人的目光,家长们先自胆怯了几分,他们表面上说是恳请提出宝贵的意见,但背地里是否会让孩子们“吃不了兜着走”呢?
家长们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仅举一、二例子:还是一次家长会,老师言语恳切地征询家长们意见:“为了促进孩子们学习,学校准备配备一些电教教材,由于经费紧张,请家长们自愿捐一些钱买一台彩电。有钱的多捐一点,没钱的少捐一点,实在困难就算了。”为了孩子,家长们互相一合计,捐!于是,你20、他30,经济条件好的也有的捐100。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只有两、三个经济特别困难的家长实在拿不出一分钱。应该说,买一台彩电也绰绰有余了,实在不应该为难那几个家长。
可是第二天一上课,老师对着没捐钱的孩子就是一顿讥讽,说什么大家出钱买彩电,你有什么颜面、怎么好意思看等等,说得孩子羞红了脸,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回到家,硬是哭着、闹着让父母给凑足20元交给老师。
还有,老师告诉学生,自愿去买某些教辅资料,如果家长不同意,就算了。说归说,从此后老师布置作业就有意识地专门布置教辅资料上的试题。结果,没买书的学生就因为无法完成作业而一次次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
一次次“自愿”的宣言,一声声“算了”的无所谓,可最终还是“一个不能少”的结局,老师应付得是娴熟自知,家长们是“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想想看,谁还敢“有意见”呢!
当然,我倒并不是一棍子横扫老师。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为人师者,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也有些老师,确实想从家长的意见中祛除自己工作中的“疾病”;亦或诚心倾听,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然而如果家长都是“没有意见”,那我们是否会永远陶醉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氛围之中,而缺少一种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参照物呢!
家长没有意见应该说是我们的目标。但“没有意见”和不敢“提意见”的自知之明我们还是应该有的。
很是抱歉,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有一些不敬之辞,这是我的职业所决定的,我是搞纪检监察工作的,我不擅长于锦上添花,但我更注重雪中送炭。
我想,“家长为啥没意见”这是“雪中”的一点“炭”罢。
(原刊《榆林日报》2004年1月14日3版)
应该学习什么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每一名党员干部需要的知识远非过去可比,如果不学习,躺在陈旧的知识层次上吃“老本”,终究会被淘汰。所以,做一名“学习型”干部,是我们适应社会的最根本要求。
但是,我们常常看到,有部分党员干部热衷于学习“灰色”理论,埋头钻研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术,绞尽脑汁算计同事、拉帮结派、揣摩领导意图,谋一已私利,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和准则。有的热衷于学习造假本领,假年龄、假文凭、假政绩,以假乱真,骗了国家,坑了百姓。有的热衷于学习享受之术,不管经济是否发达,干部、教师的工资能否及时发放,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变作掠取私利的资本,变着法子摆阔气,图享受。究其原因,主要是那些人学习目的不端正,没有按照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那么,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学习什么呢?
首先要学理论,扎扎实实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以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才能自学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才能在工作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其次,要学知识,多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素养,拥有丰富的知识,方可适应时代,适应工作。最后,还要学做人,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事一时,做人一世。拥有优良的人格魅力、正派的品性修养,也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干部所必备的。
与此同时,各级组织也应加强对干部学习的引导、考核,坚决不让心术不正者学到的那些歪门邪道的“把戏”得逞,同时也不使德才兼优者受冷落。
(原刊《榆林日报》2004年7月6日)
谈谈“摆架子”
常常听人说某某善“摆架子”,某某爱“摆架子”。其实,所谓“摆架子”,是一种作风不实的具体表现。尤其是一些干部摆出的“官架子”,完全是给普通百姓看的,这就更让人嗅到了其“臭”的味道。
再看“摆架子”的干部,无非是一些官不大权不小或者说是官极小僚很大的所谓“公仆”。他们嘴上喊着“为人民服务”,实质上却俨然以“人民”的“主人”而自居,对群众和下级打官腔,拉长音,哼哼哈哈,拿着“原则”压人,而恰好他自己一再干着违反原则、道德、法纪的勾当;还有的对下级请示问题,眼皮一拉,从不拿正眼瞅人,口大气粗,盛气凌人,好像凡事高人一头,老子天下第一;更可恼的是,对来找自己办事的老百姓,给脸色看,给架势看,明明唾手可以办的事,非整得人家多跑几遍,多求几次,以显得自己高高在上,与众不同,等等。
这些好“摆架子”的大小干部们,也有不“摆架子”的时候。比如,他对自己的上级非但不“摆架子”,而且还会巴结溜须、阿谀逢迎,显出常人更难有的“媚”象,在比他“官”大的上司面前,立马就散了“架子”;在对自己“傍”的大款面前,奴颜卑膝、自矮三分,丧失了一名共产党员干部的气节。
很显然,“摆架子”是一种思想作风飘浮、脱离群众的具体表现形式,“摆架子”更是一名党员干部不能够有一种“自知之明”的悲哀。老百姓常说的“阎王好见,小鬼难求”,就是形容那类爱“摆架子”的干部。可见,有“架子”的干部是及不受群众欢迎的。
因此,身为党员干部,不论官大官小,权大权小,都要有一种“我是人民的儿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出发点,保持平易近人,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这样,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共产党员形象。
(原刊《榆林报刊》2004年7月24日。)
执法者莫给自己抹黑
前些日子传来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某地少数政法干警不但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甚至还干出了与此背道而驰的违法乱纪勾当:参与聚赌或为赌博者提供场所,在社会中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不知这些“执法执纪”者们在违法乱纪时,是否想到这有损自己的形象,有损国家执法机关的权威,有愧头顶那神圣的国徽?但可以肯定,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执法执纪的“身份”,而且正是以此“身份”有恃无恐,大抖威风,显现出“我是执法执纪者,谁奈我何”的“特权”思想和狂傲心态。
殊不料,正应了百姓一句俗语:“人狂没好事,狗狂挨砖头”。最终“玩砸”了!
毋庸置疑,我们的执法队伍主流是好的,是人民信得过的。但诸如那类知法犯法、执纪乱纪的少数“害群之马”也还是时有所现:开着警车闯“红灯”、撞无辜;打着警牌施淫威、耍特权;执行公务态度恶劣,张口就骂……正是由于这种“特权”思想和心态恶性膨胀的结果,导致“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些执法执纪者都忘不了自己的“特殊身份”,却恰恰都忘了国家和人民赋予他们执法的权力是用来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稳定的,而不是使他们置身法外的“绝缘体”,无法无天的“保护伞”。
执法人员头顶国徽,代表的是正义,是法律。他们担负着国家交给的重任,承担着人民的期望。正因为如此,他们更应该慎其行,谨其言,不能自己给自己头上抹黑,不要给国徽抹黑。
(原刊《榆林日报》2004年9月4日。)
常怀初来乍到之心
每一位干部到到一个新的环境,总是因为人生地不熟的原因,极力注意自己的处人待物、言行举止:对待同志,和蔼可亲、虚心求教;对待工作克勤克俭、认真学习……
然而时间一长,同志熟了,业务通了,有的干部就完全没有了初来乍到那种“谦虚、谨慎、勤奋”的好作风。与人交往中,处处自以为是,认为别人总是不如自己,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挑拨离间,阳奉阴违,把单位搞得乌烟瘴气。在工作中,更是以为自己对情况了如指掌,碰到什么问题,凭经验就能解决,因此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变得脑懒手懒腿懒。
社会与单位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应该说学无止境。因此,每个干部都应常怀初来乍到之心,不要满足于一时的了解,更不要有自满骄傲的情绪。要时常把自己当作新同志,时常提醒自己保持初来乍到的好作风,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工作成效。
(原刊《榆林日报》2004年10月25日)
述职述廉别脱题
年终,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总要听一些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干部们述职述廉。
从纪检监察机关的要求看,“述”、“评”内容要紧紧围绕“责”和“廉”展开。然而,总有那么少数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在述职述廉时偏离了主题。题目是“述廉报告”,内容是“政绩显耀”,什么修了几座桥、种子多少树、争取了多少项目等等。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却只字不提。固然,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是促进社会经济各项工作全面进步的必然结果;但是,你别忘了,“述职述廉”,是每年对领导干部们的一次“单科测试”,这在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也是有明确规定的。
分析述职述廉脱题的主要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领导干部认识模糊,没有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这项工作提到重要议题上;二是这些领导干部根本没有去抓这项工作,只好“顾左右而言他”。述职述廉要述好,关键是平时要做好。只有做好了,才能说得好、写得好,广大干部群众才会拍手叫好!
( 原刊《榆林日报》2005年2月24日)
注意保持精神晚节
我认识一位老共产党员,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直到光荣退休。
平凡中见伟大。正是由于他不追名逐利、清贫廉洁、默默奉献,所以在他走过的好几个单位都留下了极好的口碑。我更是以他为路标,工作、生活中处处言之谨、行之慎,惟恐自己的言行举止有失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
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还是那位共产党员,离开工作岗位,完成融入家庭,融入社会之后,却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心态,做出了、说出了令熟悉他的人都倍感陌生的事和话。
酒店里,常常看到他吆五喝六、面红耳赤,在他的言辞间,进不时地流露出“及时当行乐,岁月不待人”的感慨。当有人打趣到:“工作时,你正统了一生,现在不感到后悔吗?”他大言不渐地回答:“后悔后悔……”接着,是一通完全灰色的理论。
若不是我耳闻目睹,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工作岗位上的“他”和离岗之后的“他”有一丁点的联系的。
及至听到他还偶尔和“三陪”有染,我的心中不禁连连地哀叹:他的精神如何在晚年失节不保了?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他的内心深处由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嬗变。但是我知道,打败他的,正是他自己。不论是主观上的或者是客观上的种种原因,总而言之,他的思想堕落了,他的精神堕落了。
尽管他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是不应该“下岗”的,共产党员就应当耐得住清贫、受得了寂寞、经得起诱惑,共产党员就应当始终保持先进性。
一时的辉煌不算辉煌,一世的辉煌才是辉煌。始终如一的保持本色,守住自己的精神晚节,这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原刊《榆林日报》2005年4月9日)
保持清醒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在定边县的城乡角落中,呈现出了一派亮丽的风景--每名共产党员的胸前都佩带着一枚鲜红的党徽。金黄色的镰刀锤头图案下,“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熠熠生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也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的最根本职责。然而,曾几何时,却有那么少数党员,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自己的宗旨,忘了曾经的誓词,干出了一些不齿于口、有失一名共产党人身份的龌龊之事,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一些党员之所以堕落,是他经常置身于“阴暗”的隐蔽之中,他自己小心翼翼地把“党员”这个身份装起来,明知道己所不能为,但硬是揣着精明扮糊涂;而普通老百姓也不知道他的身份,对他的监督力度就没有上升到监督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度上来。
党员佩带党徽,就如给共产党员贴上了“标签”。首先,他自己会因为有别于普通百姓的身份而自警自省、保持一份清醒;更关键的是,无论你走到哪里,胸前闪耀的党徽都会让你置于无数的监督目光之下。是党员,就应该见义勇为、知难而进;是党员,就应该摒弃邪恶、保持高洁;是党员,就应该吃苦在先、享乐在后;是党员,你就应该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是党员,别人就相信你、且乐于寻求你的帮助或同时给予你以帮助。
这一枚小小的党徽,是一剂“清醒剂”,寄托着县委唤起每一位共产党员的自律意识和他律觉悟,真正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落到实处。
(原刊《榆林日报》2005年5月23日)
多一点“舐犊”之情
记得小时候,看到屋檐下住着一窝小鸟;于是,乘着鸟妈妈出去觅食的间隙,顺着梯子爬上掏出了几只黄嘴丫、羽翼还未丰满的小乳雀。不料,嘴里衔着虫子回来的鸟妈妈看到小鸟被盗,悲痛欲绝的惨叫一声,随即向地上撞去,一时气绝身亡。吓得我捏着小鸟的手抖擅着不知该如何是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想到儿时所见那幕熬是悲壮、惨烈的场面,总怀有一种深深的谦疚和悔意;必尽,是因为自己的贪玩,毁了一窝原本幸福的小生命。
经历过“禽鸟”为爱而瞬间生死一别的伤感,我就不难理解享受过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的、四川省交通厅原副厅长郑道访被判死刑后,他那白发苍苍的老母被活活气死的寸断肝肠。
鸟为爱而亡,是因为鸟爱鸟之切。
母为子而亡,是因为母恨子之深。
由鸟及人,使我想到了时下另一种连鸟都不如的“鸟人”,相形之下,他们也有另一种自找的“可怜”、“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