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百篇”不如“扫帚一把”
即将高考,我却辍学到部队去服役;从此,便结束了我“寒窗十年”的学生生涯。
军营五年,一直没有忘记学习,先后参加了军地两用人才的各种培训:如部队办的“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军、地各种报刊办的“新闻与创作函授班”等等,虽说各种结业证、荣誉证摞起来足有尺把厚,可遗憾的是,这里面没有一本“国家承认的文凭”。
复员到了地方,首先分到农村基层工作,除了埋头工作而外,业余时间做一些社会调查,并写一些各种体裁的文章,根本没有想到去为“混”一个文凭而努力。几年下来,见诸于报刊的各类文章发表了近200篇,自己倒也有一种虽说清贫、却其乐无穷的感觉。
殊不料,一场“文凭”热扰乱了我宁静的生活。首先是工资上不去;尽管参加工作时间也老长不短了,可总赶不上刚出校门的学生。“辛辛苦苦十几年,没有文凭晾一边”,这是更老一些同志的感慨。
接下来又是“公务员过渡”,对“文凭”的要求更加苛刻了。这下心里边真正慌了,要说工资上不去仅仅是几个钱的事,但没有“文凭”不能过渡为公务员是万万不可小视的,但此时已醒之晚矣。
一位某党校看院护校的,是个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职员,每天除了拿着一把扫帚东扫西扫而外,清闲得难受。“近水楼台先得月”,想着法子报了一个本校的“本科函授班”,两年之后竟顺利地拿到了真本实料的国家承认的“文凭”,于是理所当然地被录用过渡为国家公务员。这便是本文题目所述:“文章百篇不如扫帚一把”。
那些埋头工作、甚至颇有成绩的,还是无所事事、混时度日的人都慌了,家事国事天下事,没有“文凭”是大事。这样就热了“文凭”。有突击办班的,大量招收学员;“专科”、“本科”随心所愿,只要你把钱一交,买上一些书,学不学、看不看都无所谓,到考试的时间拿着书本一抄,百分之百的及格。更有甚音,一些学校招考需要“文凭”的学员,只要你一厢情愿,政治思想表现得好不好无所谓,各种入学条件合格不合格无所谓,你所工作的专业是否对口更无所谓,只要交了钱,应付考了试,学校注了册,你听上几节课(如不想听,还可找人顶替),你就等着那足可证明你“学历”的,挽救你事业前途的“文凭”。
更有捷径的,干脆花上几百元、几千元买上一个足可以以假乱真的“水货文凭”,因而就使一些“制假贩子”们活跃了起来,“北京”、“清华”、“深圳”、“上海”,你想要什么文凭就有什么文凭,待价而沽。
仿佛,一夜之间全民素质提高了一个世纪。
一个小红本本,真的就是一个人素质、水平的证明么?一个人拥有了小红本本,就该拥有一切么?对社会中这种惟本本“文凭”而取人的现象,我有这样一些看法:
惟本本“文凭”,无形中助长了社会中一些丑恶现象的滋生,突出表现为“制假售假”;
惟本本“文凭”,只是给一些院校膨胀了创收的欲望,根本忽视了办学的本来宗旨,造成更多“南郭先生”持证上岗的怪现象;
惟本本“文凭”,给一些腐败分了提供了敛财的机会,部分验印部门的办事人员,对假文凭持有者借机敲诈,待收取了一定的“好处费”后大开绿灯、指鹿为马;
惟本本“文凭”,忽视了许多真才实学者,打击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同时,对于时下这种惟本本“文凭”而取人的现象,也盼望有关部门能进一步探讨改进。比如,变“惟本本”为多种能力、素质相结合的考试考察;变单一的“惟本本”与各项工作、思想表现积累加分相结合;借鉴其它的确能为政府部门提高精干效率的措施,使有“真文凭”而无“真才干”的人,持“假文凭”投机钻营的人,无“文凭”而确实有水平的人得到应有的结局。
(原刊《现代人事》2001年3期)
摒除浓浓的“官”念
报载,早在前些年,南方一些发达地方的人们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不好好学习,让你将来当干部。”虽说这是一种调侃,但也确实反映出了南方人的“官”念,人们“官本位”意识的淡薄。
然而在我们中西部地区,越是偏僻落后的地区,越把“官”看得十分的重要,一旦当上一点官,手里有了一丁点的权,便会把手中的那些“权力”淋漓尽致的发挥使用。
我们一些人对官的理解是:官生权,权生威,威生利,利知足。因此,这些人不惜把关乎自己家计生存的钱冒险“投资”在“官场”,以期取得更加丰厚的利润。这本身就为“官场”的恶性循环埋下了隐患。
目前,机构改革的反复,又使很多单位形成了这样一种状况:“八位科长一个兵,天天论资排辈份,不是不为民办事,只缘劳神白发生”,如此,哪里还有更多的精力去考虑百姓的生计?
平日里,一些“官”们好面了甚至到了斤斤计较的地步:属下电话中未能媚声细语,就足以让“官”耿耿于怀。
当然我并非有意贬低我们西部官员的形象,尽管那种种形态只是我们“官场”中的极少数,但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一叶”往往“知秋”。
总之,如何真正塑造起新世纪西北人的新形象,我认为“官”念的改变至关重要。
(原刊《陕西日报》2001年4月23日)
老实不对吗?
考察干部,常听一些干部给自己的不足下这样一个定义:太老实,不能随波逐流。“太老实,不能随波逐流”,怎么就是不足呢?是别人认为的,还是自己感受的?
生活中,总有人以为“人太老实了,是要吃亏的”;甚至还有少数人把“老实人”当成“迂腐人”、“无用人”。
老实真的不对么?
老实人最优秀的品格就是为人忠诚。这一点,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讲尤为重要。诚实不诚实,历来是人们评价一个人道德的重要标志。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不仅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也是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应有的品德,更是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表现。由此来看,老实是正确的。
老实人说真话,不说假话。无论对成绩和缺点,都一是一,二是二,既不虚报浮夸,也不隐瞒缩小。诚实的干部,总是一心一意、脚踏实地干工作,老老实实为民办实事,不弄虚作假,不沽名钓誉,言行一致;诚实的干部总是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而绝不会阳奉阴违,见风使舵,阿庾奉承。因此,老实是人民群众拥护、敬仰和爱戴的一种高尚品德。
与老实相反的是,生活中也不乏一些“精明、圆滑”之人,他们或投机钻营,靠不法手段一夜暴富;或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而名利双收;或溜须拍马、跑官要官,因“会来事”而“官运亨通”,等等。这类人不仅没有一个党员干部所应有的品德,甚至连起码人格都丧失殆尽。从胡长清、成克杰,到李真、王怀忠,这些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丢了性命。
有道是,“为人民当牛做马的,人民会把他举得很高、很高,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民会把他摔得粉身碎骨”。老实人的人格力量和魅力,是我们这个时代永恒的主题。
老实不但没错,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不要讲老实的时候,意识清醒着,认为老实是对的;该老实时,又感到糊涂了,发现老实也许真的不对。
总之,要求老实,就要惩罚不老实;这样,也许就有人不再去说老实是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了。
“老好人”老不好
作为党和国家的干部,只有好人才能识民疾苦、为民办事。然而,好人一旦变成“老好人”那就坏了。
在日常生活中,“老好人”常常有以下表现:对某些不正之风视而不见,笃信“多栽花少栽刺,留下人情好办事”的哲学。还有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两面三刀,阳奉阴违,甚至“煸风点火”,惟恐天下不乱。有的在批评问题上闪烁其词、故意搪塞、模棱两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由于“老好人”处世“圆滑”、八面玲珑,往往造成许多损失和一些不必要的事发生。如:不讲原则“和稀泥”,导致一个班子或一个单位邪气上升,正气下降,自由放任,无组织、无纪律。“老好人”往往是拉拉扯扯,吆吆喝喝,互相称兄道弟,把法纪当“儿戏”,拿原则送人情,把庸俗颓废的作风带入日常工作之中。总之,无论是在我们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如果有“老好人”主义作崇,社会就难以发展和进步了。
我们每一名干部,不但自己力求克服“好人主义”,而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老好人”,不要被“老好人”那“善良”的外表所蒙蔽,用一种正确的心态,坦诚面对人生。
( 原刊《榆林日报》2003年2月11日)
公仆“脸面”与群众“脸色”
和许多农民朋友谈起,他们往往会道出这样一些苦衷:出门办事,尤其是到一些“公家”单位,一进门首先要看看办事人员的“脸”是阴是晴还是雾。是阴,找个借口赶忙退出,否则,他(她)在上司那或者家中受的气会变本加厉地倾泻在你的头上;是晴,赶快陪笑脸,或许想办的事还有门;是雾,使你不知所措,只好硬着头皮碰运气……听了农民的诉说,让人心里难以平静。
现实中,确有一些党员、干部忘却了“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以为自己有了权,有了位,就能扳起脸来,动辄给办事的脸色来看,给群众脸色看,对前来办事的人不是刁难,就是敷衍,从根本上忘记了自己是“公仆”,群众是“主人”。
清郑板桥为官时曾体恤民情而赋诗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枝一叶、一点一滴,大凡一个有良心的、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情感的公仆、党员干部,总应该把自己的“脸面”置于群众的“脸色”之中。群众真的眉飞色舞了,公仆才算有了“脸面”;群众整日愁眉苦脸,公仆们应该及时反思自己的言行,总结其中的原因。真正的公仆,应该是倾听群众的心声,关心群众的疾苦,善于在群众的“脸色”上找不足,只有多考虑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才能不丢自己的“脸面”。
(原刊《榆林日报》2003年3月24日)
“公仆”应知“主人”心
在农村工作多年,我总有一个感觉:只有水平差的干部,没有觉悟低的群众。所以每听到某地干群关系紧张的消息,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些干部的工作没跟上,没有向群众讲清道理,或者,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其实,群众并非不通情达理,只是由于受社会上一些腐败行为的影响,或者是自身文化素质的约束,对一些工作心存疑虑,不理解,甚至不支持。比如说,为了公益事业出钱出力,群众担心钱、力出得不明不白,出些“冤枉”钱、投些“白”力;或者少数“公仆”以公益事业集资为幌子,层层加码,巧取豪夺,等等。
作为一名干部,我们既然是人民的“公仆”,就应该时刻掌握和了解群众这些“主人”的心态,更多地深入基层,体察民情,把工作做得深一点,细一点,把事情办得公正、合理,坚决克服那种高高在上、简单粗暴、随意发号施令的官僚主义作风,群众自然而然会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的。干群关系又怎么能紧张起来呢?
( 原刊《榆林日报》2003年4月18日)
从县委书记的一封信谈起
在抗击“非典”期间,某县委书记给全县25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们写了一封亲笔信。在信中,他一再强调了近期肆虐蔓延的“非典”的危害性、严重性,并指出乡镇党委、政府必须注意的一些事项。信中,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们要组织宣传预防“非典”的科学知识,并叮嘱要让老百姓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野菜、用艾草熏房间等……
读了此信,让人感慨万千。
一名县委书记,虽说不上是日理万机,但每天繁杂的公务也确实够劳神费力的。在县委、政府都已认真部署妥当的情况下,他自己还能够抽出时间亲笔写信,一再强调防止“非典”的重要职责,表明了对防治“非典”的态度以及工作责任心的表露。眼下,仍有部分干部习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阴影下工作,一味机械地以“红头文件”为指南,往往会在等文件、盼文件的过程中贻误大事。而这位县委书记却能一边以下发组织的文件,一边辅之以人情味颇浓的“书信”去强调执行文件的重要性,他的这种做法无疑势必会对新时期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提醒我们,群众对我们干部的要求是:在工作中、生活中,多一些亲和、少一些官俗;在工作过程中,多一些效率、少一些形式;在工作方式上,多一些创新、少一些呆板。这样,才不会把一些人命关天的大事或者关乎百姓利益的“小事”疏忽。
(原刊《榆林日报》2003年5月5日)
话说师德
耳闻目睹了这样几件事:
一位教师,让学生们在指定的书店买盖有图章的教辅资料。到校后,他又撕下每个学生资料上的图章,到书商那里换“回扣”。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这位教师又费尽心计,让学生们把刚刚新买的书拆成活页,每天只须拿一页当作业布置。
部分很有才华的老师,正式上课时似乎“江朗才尽”讲得学生懵懵懂懂;可一旦到家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办有偿补习班,学生的进步会“神速”。
还有一些无照驾驶摩托车的老师,车子被扣后不慌不忙,到学校找到车管部门领导的孩子,给这个孩子布置了一道特别的“家庭作业”……
总之,学生似乎成了老师的“上帝”,既可以增加额外报酬,又可以得到特殊优惠。
由此,使我想起要说说师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为师者一旦失德,留给学生的,会是怎样的一种印象呢?仅因为自己为了得到书商的几个“回扣”,想方设法让学生共同蒙骗有关部门的检查,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宝贵的诚信;为了能多得到一点“外快”,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应付差事,让学生们感到敬业的虚浮;为了自己方便,利用幼小的学生,把庸俗的“关系学”、“人情论”淋漓尽致地发挥。作为教师本身来讲,他们的这些举止,不正是使自己本来的职业道德有了很大的折扣吗!
学校,应该是一方“净土”。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更应该为人表率,以树立端正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去感悟、教化孩子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才是为人师表者应尽的职责。
(原刊《榆林日报》2003年6月9日)
在忙什么?
由于工作关系,在电话里预约一位单位领导见面。谁料,话筒的另一端只听他急切的推托:“实在忙得顾不过来,等另抽个空吧……”总以为身为领导,真的是日理万机,身疾疲劳。却不料,无意之中,竟碰见他从一酒店出来,而且已是面红耳赤、语不达意。
生活中、工作中,总感觉到各种节奏都已“加速”,人人都言忙,个个都喊累,但忙与忙之间,累与累相较,由于每个人的心态不同、爱好不同、个人“小圈子”不同,因而,“忙”的结果也就大相径庭。
“上午跟着轮子转,中午跟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这是一种“忙”;今天钻头“蜜蜂”找“门子”,明天上蹿下跳拉关系,这也是一种“忙”;喜欢搬弄是非,说了张三道李四,这更是一种“忙”……
凡此种种的“忙”,都是一种“瞎忙”。这种“忙”的结局是:“忙”坏了党风,“忙”落了道德,“忙”失了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赖,对政府办事机构的不满。更有甚者,“忙”得“晚节”不保,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忙”得送掉了自己的“老命”或“小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