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民似要规劝挽留。朱执信慨然打断他:事已至此,我看无须再说什么了,还是当留者留,当去者去吧。
大家不再说话,心情复杂地低着头烤火。
一张张报纸投进火盆,火光时暗时明,纸灰蝴蝶般飞舞……
胡汉民忽然抬起头来问道:克强兄,你去不去法国看看?
黄兴摇摇头。
你看《民立报》上刊登的法国公使这篇文章。胡汉民轻声诵读,黄兴先生为中国四千年最有特色之人物,为亚洲开一革命成功最速之先声……
黄兴笑一笑站起:法国人生性罗曼蒂克,知人论事常带感情……好,我先告辞了。
他努力想使气氛显得轻松一些。
那些裹挟着毛毯的流亡党人却一个个从躺卧处站起,默默地目送他离去。
黄兴的眼睛也湿润起来。
他整理了一下大衣,快步走到门外的风雪中去。
暮色降临,大雪仍在纷纷扬扬地下着。
孙中山步履蹒跚地从雪地上走来。伴随着他的只有映射在狭窄街道上拖得长长的身影。街道两旁的平房,闪烁着橘黄色的灯光。风雪中飘来悦耳的钢琴声。
孙中山抬起头,望一望自己小小的、形式古朴的住宅。平房坐落在小院后部,窗口透出柔和的灯光。
他循着琴声,朝着这灯光走去……琴声停住。
孙中山推开门,面色阴沉地出现在门口。
宋庆龄轻快地走上来,接过孙中山的大衣,关切地问:先生,您不舒服?
孙中山恼怒地说:我怎么会舒服?艰难顿挫的时候,有谁能理解我……连克强都准备去美国了!
他激动得像一头狮子,在房里走来走去,把一支铅笔折断,扔在地上。在孙中山革命的一生中,还是第一次发这么大的火、生这么大的气!
庆龄忙着往火盆里添好木炭,然后悄悄拿起大衣准备离开。
火盆里火焰摇曳,把跳跃的光影映照在雪白的四壁上……
孙中山先生若有所思,又从地上拾回半截铅笔,走向挂着《实业计划》、《铁路、港口建设计划》的墙壁前,勾勾画画,试图以专注的工作排遣胸中积郁。
宋庆龄见状,也转而到打字机前坐下。
孙中山看看她,欲言又止。
打字声,跳跃的火光,墙壁上晃动的身影……形成温馨的氛围。
孙中山喟叹:唉,好大的雪。在我的家乡翠亨村,是从来不下雪的,无论是山丘、平野,总是终年苍翠……
他走到窗前凝望,夜空中不时闪耀着一束烟花,花白的光环一闪即逝,越发增添了冬夜的寂寞和冷清。
宋庆龄也停止了打字,走过来给火盆加炭。她凝望着火苗:我小的时候,住在教堂旁边,周围的景物已经在记忆中模糊了,但那悠远的钟声却至今仍响在耳边,给我以慰藉和温暖……
他们互相望着,沉默无言。
孙中山的心境,显然已经平静了许多……
庆龄接任秘书后,她不仅在工作上帮助了孙中山,更在精神上支持了孙中山。她对革命的赤诚炽烈之心,如同一支火炬照亮了孙中山一度灰暗的心情。
第二天一早,宋庆龄就对孙中山说:先生,我得代您去送送克强先生。
孙中山无语。
庆龄说:我敬重克强先生!为了共和国的诞生和存在,他同您并肩浴血奋战了十年。
孙中山注视着宋庆龄,神情默然。
73、庆龄的单相思和她的南柯一梦
庆龄离开黄兴驻地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到中天。白茫茫的晨雾早已散去,丽人容貌般的樱花,更显得迷人。大海在微风中也活跃起来,涌起浪花铺卷到岸边的青石旁,堆起白色的泡沫。两只相恋的海鸥去岸边寻食;一对花喜鹊在樱花枝头鸣唱……庆龄猛然想起了什么……二十一岁的庆龄也该相恋了?今天她为能给孙中山先生办成一件事情并解除他几天来的苦恼而高兴。她想马上见到孙中山。外面的风光虽然诱人,而没有中山在身旁却感到孤独……
令人失望的是,她想见到的孙中山已不在办公室。他到哪里去了呢?桌上又没有留下条子。中山啊,庆龄在爱你,你怎么这般粗心。要知道,这是少女最清纯的爱啊!庆龄伏在桌上,又怀疑起自己是否一厢情愿……
庆龄已经二十一岁了,在那个年代,像她这样年龄的女人大多已是人之母了,而她却还没有一次恋爱的经历。她汲取了父母容貌的优点,在美国时,很多同学都称她是大家闺秀,清纯可爱。如今,学问和知识赋予了她高雅的气质,朴素不失华美的衣服突出了她的青春。如果说女人外表的包装,是为了找一个可以托身的男人,那么庆龄则一反潮流,她宁可不包装。朴素文静是她给人的印象;追求真善,是她抛给男人的绣球。可是,谁能捡她的这个绣球呢?她总是这样认为:爱我的人我不爱,有心人找上门来。她留美归来,从见到孙中山第一面起,就像发现了新大陆: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出色的男子,令她吃惊。她不是因为一种心底喷发出的强烈炽热而一见钟情,不是出于青年男女那种自然的两性相吸。对孙中山的这种感情,完全是一种多日来理智思考的积淀。现在这种潜意识中的东西,与日俱增,开始占据她心灵的大部。一个原本模糊的东西开始渐渐明晰起来。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可以托身的男人,值得辅佐的领袖……她不希望对方把她当成孩子看待。有时,这让她心烦意乱。她几次想谈开,皆因少女的害羞,使她难于启口……
起风了。一阵风吹来,夹着樱花的散瓣,越过了窗户,散落到办公桌上。她在惊叹之余站起身,上前关上门窗,这时庆龄才从幻想的云端跌落到现实的空间。外面有脚步响声,是他回来了?出门细看,原来是一个淘米的老太太走在路边,不禁又使她失望。她索性倒在床上,干脆谁也不理了。
啊,外面的风似乎大了起来,吹得窗户微微作响。万物萌生,杨柳吐絮,樱花开放。美好的季节,迎来了一个人、一个胜利者。近看却是孙中山总理,他身着饰有金穗的将军服,胸前别一枝新郎式的硕大红花,脸上漾出了幸福的笑容。庆龄自己披着长长的洁白婚纱,依偎在孙中山先生的身边。总理有力的胳膊绕过背后,搂紧庆龄的腋下,两人迎着拂面春风,向教堂缓缓走去。两边挤满了人,女人脸上笑着,眼睛里却射出嫉妒的光。对,就是要让她们嫉妒!别人的嫉妒正说明自己的幸福。噢!牧师就在前面。孙中山,你真心实意爱庆龄这位姑娘吗?
我要像心肝一样地疼爱她,让她的聪明智慧帮助我建立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
宋庆龄……啊,牧师的声音怎么变得这样冷峻!庆龄仔细一瞧,牧师竟变成了父亲查理。他眼睛里射出两道寒光,紧紧地逼视着自己,直盯得周身寒彻……
啊的一声,庆龄惊醒了。原来是南柯一梦。壁炉的火早熄了,屋里冷得如同冰窟。只有清冷的月光透过树影,斑斑点点照在窗上。庆龄拥着被子坐了起来,但还是在床上懒得动一下。脑海里的活动够激烈了,用不着身体运动……孙中山是父亲的挚友,他的年龄同父亲相仿,他一直把自己当小侄女看待,自己的一片痴心他会接受吗?父亲能同意吗?年龄的悬殊是一个障碍,但这不是主要的。自己的择偶标准早就讲过,做事看本事大小,不论贫富丑俊,父亲是同意的。夫妻双方的年龄究竟应该是多大,基督教的教义中并没有限制,任何国家关于婚姻的法律中也没有规定,年龄大了小了的非议只存在于世俗的观念中。革命者不都是世俗观念的反叛者吗?还有就是孙中山已有妻子,这是个麻烦。不过她是个旧式女人,孙中山和她之间早没有了爱情,没有爱情的婚姻当然应该结束。这看来也不会成为不可解决的问题。庆龄想来想去,最最关键的还是孙中山喜欢不喜欢自己。即使喜欢,碍于叔侄情面,他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开口,这事么,必得自己主动才行。对!今天就应该寻找机会,试试他的态度。可是,怎样去行动呢?庆龄读过的爱情小说中的情节一幕一幕在脑子里出现了……
74、感情的东西还需明说吗……
孙中山回来的时候,已是下午3点,庆龄迎接了他。他很高兴地对庆龄说:今天,新加坡来了客人,那批款项已经落实。真是雪中送炭,有了款项,那批军火也有了着落。袁世凯,我与他势不两立!孙中山甩下礼帽,脱下风衣递给庆龄。
走时很急,是你家父来喊我的。也没有给你留下纸条。让你等急了吧?孙中山笑着说。
再急,告诉梅屋夫人总是可以吧?庆龄没有因事急而原谅他。
好,我知错。下不为例。
庆龄没有说话。
晚上,我和你家父还要去。人家来了,是为我们革命做贡献来的,我们怎么也得招待人家吧!只得再给你这个宋秘书请假了。
庆龄还是没有说话,只是把一杯酽茶呈在孙中山面前。
谁叫我是总理呢?总理,总理,总的管理。你家父亲自安排的,说我必须出面。现在是听你的,还是听你家父的?请你表态。孙中山见庆龄不高兴,在竭力缓和气氛。
好了,你这个大总理,除了忙还是忙。晚上我再找你汇报工作。庆龄终于说话了。
那好,9点吧。孙中山先生道。
晚上9点,庆龄沏好茶水,等待孙中山,同时她又把友人的来信,以及要回的信件,注明轻重缓急,分层放在一起,置于案头。她理了理思绪,话从哪儿讲呢?忽然间,她又有些犹豫:感情的东西还需要明说吗?她想,孙中山是明白人,自己的言行举止,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他不会不知道!此时,她又隐隐约约地感到:感情的东西无须自己表白!在这种极端矛盾的情况下,一阵车鸣,孙中山驱车回来了。庆龄把他迎进屋里。
庆龄,晚饭在哪儿吃的?孙中山关心地问。
梅屋夫妇出门了,是我自己做的。庆龄答道。
吃了就不饿了。孙中山开玩笑说。可庆龄想笑笑不出来。
你又喝酒了,怎么酒气这么大?庆龄问道。
不光喝了,还喝了不少。你家父有肾病,不能喝。我再不喝,请客就没有气氛了。孙中山正说着,庆龄把一杯酽茶放在他的面前:多喝点水,冲淡一下。
接着,庆龄也靠着中山身旁坐了下来,她把去黄兴处谈话的情况汇报给中山听。
中山听完后,哈哈笑了起来:这个老黄忠,为人直爽,直来直去。有人说我是孙大炮,实际他也是一门大炮,比我更直。好解好合。庆龄我得感谢你。
感谢什么?能替你办点事,分担一些忧愁,庆龄就没有非分之心了。庆龄话中有话地说道。
是。天下还是宋秘书能理解我。我能有你这位秘书,也是上辈天缘。孙中山呷了一口酽茶道。
是真心话吗?庆龄追问。
那还有假!
是真心话,就不要喊我宋秘书了。
为什么?孙中山问。
我听起来不顺耳。庆龄答道。
你就是我的秘书,怎么不顺耳?
你自己想去吧?反正我是这样觉得。
二人一阵沉默。孙中山又开口道:庆龄,今天我好像感到你有什么心事在瞒着我。
不,不,我没有什么心事。庆龄背过脸去,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孙中山急问。
只是你这个大总理,我庆龄不敢高攀。庆龄说到这里,又指了指桌上的文件和来往信件,那案上有你的文件和信函,已整理出来了,请你过目。天已不早了,我也该休息了。说完她就走出了门,消失在夜幕中……
庆龄--庆龄--任孙中山如何喊叫,庆龄没再回头。
75、这一夜,孙中山失眠了……
庆龄的一句话,使孙中山酒醒几分。这是女性的纯情,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宝贵呢?孙中山回到屋里,虽是近五十岁的人了,仍是激动不已。他来回在屋内踱着脚步,脑海里浮现出庆龄留给他的一幕幕形象来……
那是他最困难的时候,外有袁世凯通缉,内有密探监视,党内四分五裂,生命随时都有危险,庆龄坚定地做他的秘书,来到他的身边。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在日常的工作中,他们一起工作,一起交谈思想,她用她那女性的温柔来抚平他受了创伤的心灵。
那是自己生病的时候,庆龄来了,问寒问暖。那天他正高烧不退,大夫给他输液,输了三瓶液,她一声不响坐在身边,整整守了一夜……
那是一天夜里,他去出席一个重要会议,很晚很晚才回来。庆龄在办公室,边整理文件,边耐心等他,直到凌晨3点,他才驱车回来。庆龄才放心地离开。像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
今天,她又去黄兴处谈话,主动为自己分忧解愁。所有这些都令他感动。
庆龄是爱他的,她用全身心的投入,去支持他的工作、他的理想的实现。这一点,孙中山早有察觉。可孙中山因年龄的差异也常把庆龄当成孩子看待,并无非分之心。否则,会对不起自己的老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的。
抛开父辈不讲,如果年龄再倒退三十岁,他是要选择庆龄的。在孙中山眼里,庆龄不像霭龄那样,她更注重于理想的追求。她有大家闺秀之形象,反叛传统之性格,温柔贤淑之品德,献身真理之高尚。在当今这个世界上,还难以寻到这样的新女性。他深深地爱着庆龄,只是受着社会观念束缚,加上周围人事关系的复杂,事业未成,他不敢越雷池一步。只好把这爱,深深地埋在心底。如今庆龄的态度明朗化了,把绣球抛给自己,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面对现实去理智地处理。
在这个世界上,爱和被爱都是幸福的。他有心接受这纯真的爱,可风险不亚于一场推翻帝制的革命。孙中山,你作为革命领袖,敢冒这个风险吗?于是,一个斗大的问号,摆在他面前:是迎上去还是退下来?
孙中山经过一夜理智的思考,他以一个革命家的气概勇敢地选择了前者。革命不就是解放全人类?解放全人类,不就是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吗?作为一个革命者,应该有反叛的精神,应该获得原本属于革命者的一切,包括他的婚姻家庭的选择。如果连妻室家庭的选择自由都没有,还称得起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吗?
在这个决心下定之后,他顿感一身轻松。但是,要真正实现他这个决心,还要有详尽的实施计划。方方面面,左左右右,每一步做不到,都会前功尽弃。因此,需要他认真地对待,决不可大意和轻敌。
他想到了以下几个问题,主要是年龄上的差异和领袖的身份引发的议论,因此要过五关,关关重要。
首先是庆龄的父母关。这点很重要。估计会遭到宋家父母的强烈反对,甚至引起宋家家庭的分裂。
二是自己的原配夫人关。这一点,孙中山自己有把握解决。但是也许会导致他与儿女们的感情决裂。
三是党内关。党员同志,包括他自己比较信任的战友,会以传统观念强烈地抨击他。这一点,他不怕。真理在手,何愁人们不会理解。
四是社会舆论关。舆论虽然阻挡不了潮流和他与庆龄的结合,却能把好人变臭,以此干扰他的事业。
五是基督教会的干预,不过不会产生大的作用。他可以不作考虑。
五关,风险的五关。第二天,当孙中山把这五关的风险,正式转达给庆龄要她重新考虑时,庆龄莞尔一笑道:
只要你不怕,我就敢跟!说实在的,在一个革命者面前,这五关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人们自己给自己圈画的牢笼。我们献身革命,还不是冲破思想牢笼,砸去束缚自己身上的锁链!
是啊,讲得好啊!孙中山赞不绝口。
这次,庆龄与孙中山的长谈,不像以前那样,已由空洞变为现实了。庆龄主动承担了解决第一关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一关--父母关。然后庆龄又主动为中山解忧,如果前妻工作难做,她可以做妾,都不在乎。末了,又一关一关作了分析,考虑可能出现的困难,制定了具体方案。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创造中国第一个民主自由的家庭,他们在迎接着一场急风暴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