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题再次引到鸦片战争问题上。其实道光可以说是个三分钟热度的人,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主动放弃。他在主战与主和之间来回摆动,哪方占上风就倒向哪方。
如今洋人气势汹汹的打到了天津,道光的心也一下子从主战缓缓的挪到了主和。主和派穆彰阿窥测帝意看出了这点,趁机散布流言攻击林则徐、邓廷桢。
此时的主流貌似站在了以穆彰阿为首的主和派这边,这也迎合了道光的心意。
道光指示直隶总督琦善:“如该夷船驶至海口,果无桀骜情形,不必遽行开枪开炮。”这一做法明摆着是主动放弃抵抗,真不知道是道光真的怕了洋人还是脑袋暂时短路,简直让人是匪夷所思。
琦善带着随从登上了英国军舰,这也是至姚怀祥后清政府第二位于英方会晤的中方官员。
有所不同的是,这次的中方代表为直隶总督,光从官职上说就不是一个级别,更何况这是直接授皇帝任命前来和谈,所以性质也不同。
琦善来也只是代表皇帝行事外交权,真正的决定权还牢牢的握在道光手中。当他面对英方递出的《致中国宰相书》时,并未立即打开而是选择带回面呈皇帝。
这封信的名字叫啥?
《致中国宰相书》!
琦善是什么官职?
直隶总督!
一个总督怎么敢开启阅读这封外交信?
宰相又是谁?军机处内阁的那几位老家伙!
所以琦善还是很识相的带回信书。换句话说,就算琦善当时开了信他也看不懂。洋人写的是洋文,你一个中国官员并未涉足西方,何谈认识洋文。
道光帝收到外交信后,急命人翻译此文。大致的看懂了信中的所言“申焚烧鸦片之冤”,为了“以折服其心”,道光还是罢免了林则徐与等廷桢。
洋人的要求岂会如此一般,他们来的目的是开拓海外市场,禁烟也是借口而已,而道光帝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
到了九月十五日,此时北方天气渐冷,海港即将封冻。懿律率英军南下,回到了舟山。
第二天,道光帝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办理中英交涉。
从北京到广州路途依旧是那么遥远,琦善用了两个月时间,到了十一月底琦善抵达了广东。
为了向英方示好,琦善下令撤除珠江口附近的防御设施,进一步裁减水师,遣散乡勇,并且不忘排挤当地坚持抵抗的主战派。
十二月,中英正式谈判。此时谈判桌上的英方代表不是懿律换成了义律,懿律因病回国,义律理所当然接替了他的位置。
英方直截了当的提出:赔偿烟价、割让岛屿、增开口岸,然后交还定海。
对于赔钱这事琦善还能做主,但这次谈判还涉及了领土问题,他再愚蠢也是知道万万不可自作主张,于是琦善火速写奏折递送北京。
当道光得知英方如此嚣张,竟然又开始准备下令备战。一方面要求琦善在义律面前不得示弱,另一方面下令川、湘、黔三省援军广东。
道光二十一年一月七日,义律率军来犯虎门,突然的袭击成功的占领了大角、沙角炮台。
由于之前琦善撤除了珠江口的防御,所以义律的这次突袭总的来说是很容易的。这从作战双方的战死人数显而易见的看出,据不完全统计清军作战死282人,受伤462人,沉船战舰11艘。再看英国方面,仅受伤38人。
对于这种差别,我也不想再吐槽什么了。惋惜的是这次作战中副将陈连升以及其儿子陈举鹏力战死之,光荣的为国家牺牲。
面对敌人突入前来的偷袭,水师提督关天培宁死守着靖远炮台,总兵李廷钰护守威远炮台,并请求琦善发兵援救。
但此时的琦善不敢明着援助,于是偷偷的夜遣200人前往支援。
琦善的这一目的还是为了能使英方愿意回到谈判桌上。
琦善为了能安抚英方于是提出再次谈判,可义律索要香港之心那是志在必得。
义律提出:索要香港本岛及其港口割让给英国;赔偿英国政府600万银元;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英军撤出沙角、大角炮台,归还定海。
这份内容就是所谓的《穿鼻草约》,琦善为了延缓事态,假装口头上答应了此份条约,还未正式签字生效。
道光二十一年一月二十一日,义律单方面的公布了这份草约。这条约一经公布,在不久后中英双方很默契的同时撤销了商谈条约的两个当时人。
道光撤职琦善那是因为他擅自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而英方又为何如此一方常态呢?
原因很简单,英国觉得从这份条约中索取权益太少。
对于这种奇迹般的双方都不予承认的草约,我想说义律和琦善你俩这是在闹哪样,一场场谈判难道就是请客吃饭瞎唠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