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的沦陷是的林则徐深感痛惜,同时也明白这是自己的战略疏忽。在上书请罪中说到:
“英夷所憾在粤而滋扰於浙,虽变动出於意外,其穷蹙实在意中。”
说白了也就是,我们在广东抗击英夷很到位,把他们赶走了。
谁知道狡猾的敌人没有继续攻击同一地点,而选折开辟新战场,这实在是老臣我的过失。
其实林则徐已经看出了这场战争的结果:清朝必败。
作为大清统治阶层中的一员,也只能亡羊补牢,提出些将伤害降低最小的建议。
“第恐议者以为内地炮船非外夷之敌,与其旷日持久,不如设法羁縻。”
林则徐突破了天朝上国的自我陶醉,看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的确在强大的蒸汽战舰面前,即使再庞大的木船那也是以卵击石。
别人的是铁甲战炮,我们只是木片瓦船,英国是靠蒸汽自动航行,我们靠的是手动滑行桨板。
咱不从外观以及牢固程度考虑,就是单纯的比速度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与此同时,懿律在攻陷定海之后并没有选择停顿而是继续北上。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逼近京师,胁迫道光。
懿律用了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点: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不错,在八月他很成功的到达了天津大沽口。
天津是个很重要的地方,别的不讲至少对北京来说。它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是北京的军事缓冲地带,一旦天津这个门户陷落,那么紫禁城也就很难保全。
定海的失陷以及英军抵达天津沉重的震撼了道光,此时,他那当初的禁烟与抵抗政策开始动摇了。
朝廷中有两大派别,一派是以头号军机大臣穆章阿为首的主和派,另一派则是以同是军机大臣的王鼎为首的主战派。
道光二十年的军机处已经物是人非了,三朝元老曹振镛已于道光十五年病逝,享年八十一。
文孚在十六年退休回家。
英和因建皇陵时擅自主张被贬发配。
虽说中间进来过玉麟、蒋攸銛、赛尚阿等人,而此时军机处就五个人按排名依次为穆彰阿、潘世恩、王鼎、隆文和何汝霖。
穆彰阿与王鼎这两人,论谁最先进入仕途的话那应当是王鼎,王鼎是嘉庆元年的进士,而穆彰阿则是嘉庆十年的进士,两人相差整整十年。
说到先入时间,王鼎在道光六年就进入军机处并兼户部尚书一职,穆彰阿是在其后一年,道光七年进军机处。
直到道光十五年,王鼎在军机处的排名一直是在穆彰阿之前。而道光十六年,也就是曹振镛死后的第一年,穆彰阿一跃超过王鼎位列军机处第二,一向老末的潘世恩也一下子位居榜首。
道光十七年后,穆彰阿更是取代潘世恩位列第一。
一向论资排辈的官场不是以年龄来排位的啊,若是按年纪那也是王鼎最长,潘世恩次之然后才是穆彰阿。
总之,我有点凌乱了,难道是凭借道光喜好来分亲疏?算了,我还是不纠结于此了。
说到王鼎,史书上予之:尚节气。此节气不仅仅是从后来的尸谏抗敌明志看出,从他如何步入仕途也能看出此人的高尚品格。
王鼎是陕西蒲城人。小时候家里很穷,也就是说是个苦孩子,但他从小好学习,深受知识能改变命运的影响。
嘉庆元年那年赴京赶考,当时有个内阁大学士叫王杰,看到王鼎时感慨道:“观子品概,他日名为必继吾后”,同时因陕西老乡的身份于是想拉拢王鼎,但王鼎就偏不去。
王鼎成进士选为庶吉士不久母亲死了,按照礼制他必须回家丁母忧,服期满后在翰林院做了编修。
此时正逢大考,由于成绩不错升迁为内阁学士。
何为大考?这是清朝承用明制的官员升级考试。
考察的对象主要是翰林院官员自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以下,编修、检讨以上,詹事府自少詹事以下,中允、赞善以上,每隔数年进行不定期的临时召集考试。
根据考试成绩,最优者超等升擢,其次酌量升级或遇缺提奏,再次分别降调、罚傣、休致、革职。
由于王鼎在这次考勤中成绩斐嘉一路飙升为内阁学士,所以我在此详细的介绍下清朝的内阁制度。
在皇太极时期,曾设置文馆,命人翻译汉字书籍及记注本朝得失。后来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
内国史院掌握记注皇帝起居诏令,编纂史书及实录,撰拟表彰并收藏御制文字;内秘书院掌握外交文书及敕令祭文并录各衙门疏状;内弘文院掌握注释古今政事得失,向皇帝和皇子进讲并教诸亲王等。各院设大学士一人,掌领其事。
这三院就是清朝内阁的前身。
到了顺治元年(1644),开始增设学士,原因看我前面特意标了个公元纪年就知道了,1644年大清入关了啊。既然入主中原了,那么要管理的事务也就所之增多,一个大学士明显不够啊,所以就得加人入伙。
到了顺治二年内三院开始改名,以翰林院官分录内三院,及翰林内国史院、翰林内秘书院、翰林内弘文院。顺治十五年,沿用明制,改内三院为内阁。大学士改加殿、阁头衔,称“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乾隆十三年去掉中和殿,增设体仁阁,成为三殿三阁),但仍然保有翰林院。
过了三年也就是顺治十八年,福临不做皇帝了,康熙幼年继位,鳌拜四大辅臣以恢复祖制旧章将内阁复为内三院,同时裁翰林院。
到了康熙亲政后又将内三院改为内阁,另设翰林院,于是成了定制。
内阁人员的额数据《大清会典》、《清史稿》记载,规定:大学士满、汉各两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6人、汉4人;典籍满、汉各两人;侍读学士满4人,蒙、汉各两人;侍讲满10人,蒙、汉各2人;委署侍读无定员;中书满70人,蒙16人,汉30人;贴写中书满40人,蒙6人;撰文中书无定员;供事62人,总人数为288人(委署侍读是由典籍内派委、撰文中书是由中书内派委,都不占名额)
大学士的品级为正五品,这也是参照明制,怕大学士权力过重,而特降低其品秩,借以抑制。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到了雍正时期才满、汉都定为正一品。
至于雍正为啥要破例改品级,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增设了军机处的原因,《清史稿.大学士年表序》记载:清大学士满、汉两途,勋高位极,乃以相授?其品列皆首文班。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汉、元公尚不及也。总之,清代中后期大学士的地位极为尊崇。
协办大学士为大学士副职。初期未有定额设置,遇到大学士在内廷行走或奉差在外才临时另选人员协办内阁,到了乾隆时期改为常设,其品级比大学士稍低为从一品。
内阁学士的品级为从二品,大都由各部侍郎兼衔。内部如下分工:满学士掌奏本章,汉学士掌批“题本”即内外官员汇报皇帝的文书。
说了这么多我还是回归王鼎主题上。王鼎是个不喜欢拉帮结派的人,平时为人也比较低调,嘉庆皇帝以至于“忽视”了这人。仁宗皇帝曾经召见王鼎时说:“朕向不知汝,亦无人保荐。因阅大考考差文字,知汝学问。屡次召见奏对,知汝品行。汝是朕特大之知。”
调换到吏部,兼署户部、刑部。嘉庆二十三年,兼管顺天府尹事,嘉庆帝再次对他说:“朕初意授汝督抚,今管顺天府尹,犹外任也。且留汝在京,以备差往各省查办事件。”后调刑部,又转户部。
这就是王鼎早期的履历。如此介绍王鼎,是我个人觉得有必要这样做。不管他的为官能力还是个人品德都深深的打动了我,更为他日后的尸谏感到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