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毒机制安定类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与增强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的功能有关。在神经突触后膜表面有由安定受体、GABA受体、氯离子通道组成的大分子复合物。安定类与安定受体结合后,可加强GABA与GABA受体结合的亲和力,使与GABA受体偶联的氯离子通道开放而增强GABA对突触后的抑制功能。
巴比妥类对GABA能神经有与安定类相似的作用,但由于两者在枢神经系统的分布有所不同,作用也有所不同,安定类主要选择性作用于边缘系统,影响情绪和记忆力。巴比妥类对中枢神经系的抑制有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剂量的增加,由镇静、催眠到麻醉,以至延髓中枢麻痹。
吩噻嗪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网状结构,以减轻焦虑紧张、幻觉妄想和病理性思维等精神症状。这类作用被认为是药物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减少邻苯二酚氨的生成所致。本组药物又能抑制脑干血管运动和呕反射、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抗组胺及抗胆碱等作用。
三、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综合征各种镇静催眠药均可生产耐受性、依赖性,因而都可引起戒断综合征。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长期服用苯二氮类使使苯二氮受体减少(下调),是发生耐受的原因之一。长期服用安定突然停药时,发生安定受体浓度上调而出现戒断综合起。巴比妥类、非巴比妥类以及乙醇发生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综合征的情况为严重。发生依赖性的证据是停药后发生戒断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的特点是出现与药理相反的症状,如停用巴比妥类出现躁动和癫痫样发作:停用苯氮类出现焦虑和睡眠障碍。镇静催眠药间有可有交叉耐受。致死量不因产生耐受性而有所改变。
吩噻嗪类药物临床用途较多,而以氯丙嗪使用最广泛。本组药物口服后肠道吸收很不稳定,吸收后分丰于全身组织,以脑及肺组织中含量最多。药物排泄时间较长,半衰期为10~20h,作用可持续几天。
[临床表现]
一、急性中毒
(一)巴比妥类中毒一次服用大剂量巴比妥类,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与剂量有关。1、轻度中毒: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共济失调、发音含糊不清、步态不稳、眼球震颤。2、重度中毒: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由嗜睡深昏迷。呼抑制由呼吸由浅而慢到呼吸停止。心血管功能由低血压到休克。体温下降常见。肌张力松弛,腱反射消失。胃肠蠕动减慢。皮肤可起大疱。长期昏迷患者可并发肺炎、肺水肿、脑水肿、肾衰竭而威胁生命。
(二)安定类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较轻,主要症状是嗜睡、头晕、言语含糊不清、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很少出现严重症状如长时间深度昏迷和呼吸抑制等。如果出现,应考虑同时服用了其他镇静催眠药或酒等。
(三)非巴安定类中毒其症状虽与巴比妥中毒相似,但各有其特点。1、水合氯醛中毒:可有心律失常、肝肾功能损害。2、格鲁米特中毒:意识障碍有周期性波动。有抗胆碱能神经症状,如瞳孔散大等。3、甲喹酮中毒:可有明显的呼吸抑制,出现锥体束征如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抽搐等。4、甲丙氨酯中毒:常有血压下降。
(四)吩噻嗪类毒该类药物以氯丙嗪应用广泛,副作用较多。最常见的为锥体外系反应,临床表现有以下三类:1、震颤麻痹综合征;2、静坐不能(akathisia);3、急笥肌张力障碍反应,如斜颈、吞咽困难、牙关紧闭等。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尚有直立性低血压、体温调节紊乱等。一般认为当一次剂量达2-4g时,可有急性中毒反应。由于这类药物有明显抗胆碱能作用,患者常有心动过速、高温及肠蠕动减少;对α肾上腺能的阻滞销作用则导致血管扩张及血压降低。由于药物具有奎尼丁样膜稳定及心肌抑制作用,中毒患者有心律不齐、PR及QT间期延长、ST和T波变化。一次急性过量也可锥体外系症状。大剂量中毒后有昏迷、呼吸抑制,但全身抽搐很少见。
二、慢性中毒长期滥用大剂量催眠药的患者可发生慢性中毒,除有轻度中毒症状外,常伴有精神症状,主要有以下三点:1、意识障碍和轻躁狂状态:出现一时性躁动不安或意识蒙胧状态。言语兴奋、欣快、易疲乏,伴有震颤、咬字不清、步态不稳等。2、智能障碍: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均有明显下降,工作学习能力减退。3、人格变化:患者丧失进取心,对家庭和社会失去责任感。
三、戒断综合征长期服用大剂量镇静催眠药的患者,突然停药或迅速减少药量时,可发生戒断综合征。主要表为自主神经兴奋性增高和神经精神症状。1、轻症:最后一次服药后1d内或数日内出现焦虑、易激动、失眠、头痛、厌食、无力、震颤。2~3d后达到高峰,恶心、呕吐、肌肉痉挛。2、重症:突然停药后1~2d,有的药物停用7~8d后出现癫痫样发作,有时出现以幻觉、妄想、定向力丧失、高热为特征的谵妄。数日至3周内恢复。
患者用药多在治疗量5倍以上,时间超过1个月。用药量大、时间长而骤然停药者症状严重。滥用巴比妥类者停药后发病较多、较早,且症状较重,出现癫痫发作及轻躁狂状态较多。滥用苯二氮类者停药后发病较晚,症状较轻,以焦虑、失眠为主。
[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尿液、胃液中药物浓度测定对诊断有参考意义。血清苯氮类浓度测定对诊断帮助不大,因活性代谢物半衰期及个有工物排出速度不同。
二、血液生化检查血糖、尿素氮、肌酐、电解质等。
三、动脉血气分析
[诊断]
一、急性中毒有服用大量镇静催眠药史,出现意识障碍和呼吸抑制及血压下降。胃液、血液、尿液中检出镇静催眠药。
二、慢性中毒长期滥用大量催眠药,出现轻度共济失调和精神症状。
三、戒断综合征有长期滥用催眠药史,突然停药或急速减量,出现焦虑、失眠、谵妄和癫痫发作。
镇静催眠药中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一、急性中毒与其他昏迷疾病相鉴别询问有无原性高血压、癫痫、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既往史以及一氧化碳、乙醇、有机溶剂等毒物接触史。检查有无头部外伤、发热、脑膜刺激征、偏瘫、发绀等。再作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综合考虑,可做出鉴别诊断。
二、慢性中毒与躁郁病相鉴别慢性中毒的轻躁狂状态患者易疲乏,并伴有震颤动、步态不稳等。
三、戒断综合征与神经精神病相鉴别原发性癫痫以往有癫痫发作史。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引起的震颤谵妄,前者有既往史,后者有长期酗酒和戒酒史。
[治疗]
一、急性中毒的治疗改善多个受抑制的器官,使其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直到机体将药物代谢和排出体外。
(一)维持昏迷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1、保持气道通畅:深昏迷患者报管插管。保证吸入足够的氧和排出二氧化碳。2、维持血压:急性中毒出现在低血压多由于血管扩张所致,应输液补充血容量,如无效,可考虑给予适量的多巴胺[10~20μg/(kg.min)作为参考剂量]。3、心脏监护:心电图监护,如出现心律失常,给予抗心律失常药。4、促进意识恢复:给予葡萄糖、维生素B1、纳络酮。用纳络酮有一定疗效,每次0.4~0.8mg静脉注射,可根据病情间隔15min重复1次。
(二)清除毒物1、洗胃。2、活性炭:对吸附各种镇静催眠药有效。3、强力利尿碱化尿液:用呋塞米和碱性液,只对长效巴比妥类有效,对吩噻嗪类中毒无效。4、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灌流:对苯巴比妥和吩噻嗪类中毒有效,危重患者可考虑应用,对苯二氮类无效。
(三)特效解毒疗法巴比妥类中毒无特效解毒药。氟马西尼(fumazenil)是苯二氮类拮抗剂,能通过竞争抑制苯二氮受体而阻断苯二氮类的药物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剂量:0.2mg缓慢静脉注射,需要时重复注射,总量可达2mg。
(四)对症治疗吩噻嗪类药中毒无特效解毒剂。首先要彻底清洗胃肠道;治疗以对症及支持疗法为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较重时可用苯丙胺、苯甲酸钠咖啡因(安钠加)等。如进入昏迷状态,可用哌甲酯(利他休40~100mg肌注,必要时每0.5~1h重复应用,直至苏醒。如有震颤麻痹综合征可选用苯海索(安坦)、东莨菪碱等。若有肌肉痉挛及张力障碍,可用苯海拉明25~50mg口服或肌注20~40mg。应积极补充血容量,以提高血压。拟交感神经药物很少需用,必要时可考虑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等α受体兴奋剂。至于β受体兴奋剂如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即是使用小剂量,也应慎重,否则可加重低血压(因周围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有血管扩张作用)。用利多卡因纠正心律不齐,最为适当。由于本类药物与蛋白质结合,所以应用强力利尿排出药物的意义不大。病情急需,可考虑腹膜或血液透析,但因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分布较广,效果也不肯定。
(五)治疗并发症1、肺炎:昏迷患者可发生肺炎,应常翻身,拍背,定期吸痰。针对病原菌给予抗生素治疗。2、皮肤大疱:防止肢体压迫,清洁皮肤,保护伤面。3、急性肾衰竭:多由休克所致,应及时纠正休克。如已进入无尿期,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二、慢性中毒的治疗原则1、逐步缓慢减少药量,停用镇静催眠药。2、请精神疼医师会诊,进行心理治疗。
三、戒断综合征用足量镇静催眠药控制戒断综合征,稳定后,逐渐减少药量以至停药。具体方法将原用短效药如地西泮或苯巴比妥。可用原来的一类药物,如可调换成另一类药物。地西泮10-20mg或苯巴比妥1.7mg,每小时1次,至戒断综合征消失。由此计算出所需一日总量,将此量分为3~4次口服。情况稳定2日后,可逐渐减少剂量。每次给药前观察患者,如不出现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言语含糊不清,即可减少5%~10%。一般在10~15d内可减完,停药。如有谵妄,可静脉注射地西泮使患者安静。
[预后]轻度中毒无需治疗即可恢复。中度中毒经精心护理和适当治疗,在24~48h小时内可恢复。重度中毒患者可能需要3~5d内才能恢复意识。其病死率低于5%。
[预防]镇静药、催眠药的使用、保管应严加管理。要防止药物的依赖意识。长期服用大量催眠药的,包括长期服用苯巴比妥的癫痫患者,不能突然停药,应逐渐减量后停药。
§§§第五节酒精中毒
饮入过量的酒,引起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上的状态,称为酒精中毒(alcoholpoiso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