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酒中有效成分是乙醇(ethanol),别名酒精,是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本,具有醇香气味,易溶于水。谷类或水果发酵制成的酒中含乙醇浓度较低,如啤酒为3%~5%,黄酒12%-15%,葡萄酒10%-25%;蒸馏形成的烈性酒,如白酒、白兰地、威士忌忌等含乙醇40%-60%。溶量浓度换算成重量(mg/ml)浓度,仅为其80%。
[发病机制]
一、乙醇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乙醇经胃和小肠在0.5-3小时内完成吸收,血中乙醇浓度可直接反映全身的浓度。乙醇由肾和肺排出至多占总量的10%,90%在肝代谢、分解。最后代谢为CO2和H2O。乙醇清除率为2.2mmol/(kg.h)[100mg/(kg.h)][20mg/(dl.h)]。虽然血乙醇浓度升高受个人耐受性的影响,但血液乙醇致死量为,纯乙醇250-500ml。
二、中毒机制
(一)急性毒害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乙醇具有脂溶性,可迅速透过大脑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由大脑皮质向下,通过边缘系统、小脑、网状结构到延髓。小剂量出现兴奋作用,这是由于乙醇作用于大脑细胞突触后膜苯二氮–γ-氨基丁酸受体,从而抑制γ-氨基丁酸(GABA)对脑的抑制作有。血中乙醇浓度增高,作用于小脑,引起共济失调,作用于网状结构,引起昏睡和昏迷。极高浓度乙醇抑制延髓中枢引起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2、代谢异常乙醇在肝内代谢生成大量NADH,使细胞内还原氧化比值(NADH/NAD)增高,甚至可高达正常的2倍~3倍。因而依赖于NADH/NAD正常的代谢可发生异常,如乳酸增高、酮体蓄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糖异生受阻可出现低血糖。
(二)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综合征
1、耐受性(tolerance)饮酒后产生轻松、兴奋的欣快感。继续饮酒后,产生耐受性,效力降低,需要增加饮酒量才能达到原有的效果。
2、依赖性(tolerance)为了获得饮酒后的特殊快感,
渴望饮酒,这是心理依赖。躯体依赖是指反复饮酒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某种生理、生化变化,以致需要乙醇持续地存在于体内,以免发生戒断综合征。
3、戒断综合征长期饮酒后已形成躯体依赖,一旦停止多酒或减少饮酒量,可出现与酒精中毒相反的症状。机制可能是戒酒使酒精抑制GABA的作用明显减弱,同时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三)长期酗酒的危害
1、营养缺乏酒是高热量而无营养成分的饮料。长期大量饮酒时进食减少,可造成明显的营养缺乏。如缺维生素B1可引起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周围神经麻痹。叶酸缺乏可引起巨幼细胞贫血。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脂肪分解占优势,肝内相当一部分乙酰CoA被合成酮体。
2、毒性作用乙醇对黏膜和腺体分泌有刺激作用,可引起食管炎、胃炎、胰腺炎。乙醇存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自由基,可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造成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
一、急性中毒一次大量饮酒中毒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与饮酒量和血乙醇浓度以及个人耐受性有关,临床上分为三期。
(一)兴奋期血乙醇浓度达到11mmol/L(50mg/dl)即感头痛、欣快、兴奋。血乙醇超过16mmol/L(75mg/dl),健谈、情绪不稳定、自负、可有粗鲁行为或攻击行动,也可能沉默、孤僻。达到22mol/L(100mg/dl)时,驾车易发生车祸。
(二)共济失调期;血乙醇浓度达到33mmol/L(150mg/dl)肌肉运动不协调,行动笨拙,言语含糊不清,眼球震颤,视力模糊,复视,步态不稳,出现明显共济失调。达到43mmol/L(200mg/dl)时,出现恶心、呕吐、睏倦。
(三)昏迷期;血乙醇浓度升至54mmol/L(250mg/dl),患者进入昏迷期,表现昏睡、瞳孔散大、体温降低。血乙醇超过87mmol/L(400mg/dl)患者陷入深昏迷,心率快,血压下降,呼吸慢而有鼾音,可出现呼吸、循环麻痹而危及生命。一般人酒精致死量为5-8g/kg。
酒醉醒后可有头痛、头晕、无力、恶心、震颤等症状,如已有耐受性,症状可较轻。重症患者可发生并发症,如轻度酸碱平衡失常、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症、肺炎、急性肌病等。个别患者在酒醉醒后发现肌肉突然肿胀、疼痛,可伴有肌球蛋白尿,甚至出现急性肾衰竭。
二、戒断综合征长期酗酒者在突然袭击然停止饮酒或减少酒量后,可发生下列四种不同类型戒断综合征的反应:1、单纯性戒断反应:在减少饮酒后6~24h发病。出现震颤、焦虑不安、兴奋、失眠、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大量出汗、恶心、呕吐。多在2~5d内缓解自愈。2、酒精性幻觉反应:患者意识清醒,定向力完整。幻觉以幻听为主,也可见幻视、错觉及视物变形。多为迫害妄想,一般可持续3~4周后缓解。3、戒断性快门惊厥(withdrawlconvulsion)反应:往往与单纯性戒断反应同时发生,也可在其后发生癫痫大发作。多数只发作1~2次,每次数分钟。也可数日内多次发作。4、震颤谵妄(deliriumtremens)反应:在停止饮酒24~72h后,也可在7~10d后发生。患者精神错乱,全身肌肉出现粗大震颤。谵妄是在意识模糊的情况下出现生动。恐惧的幻视,可有大量出汗、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
三、慢性中毒长期酗酒可造成系统损害
(一)神经系统1、Wericke脑病:眼部可见眼球震颤、外直肌麻痹。有类似小脑变性的共济失调和步态不稳。精神错乱显示无欲状态,少数有谵妄。维生素B1治疗效果良好。2、Korsakoff综合征:近记忆力严重丧失,时空定向力障碍,对自己的缺点缺乏自知之明,用虚构回答问题。病情不易恢复。3、周围神经麻痹:双下肢远端感觉运动减退,跟腱反射消失,手足感觉异常,麻木、烧灼感、无力。恢复较慢。
(二)消化系统1、胃肠道疾病:可有反流性食管炎、胃炎、胃溃疡、小肠营养吸收不良、胰腺炎。2、酒精性肝病:由可逆的脂肪肝、酒精中毒性肝炎转化为肝硬化。脂肪肝有肝大、肝功能异常。酒精中毒性肝炎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肝大、黄疸、肝功能异常。肝硬化有门静脉高压症和肝功能异。
(三)心血管系统酒精性心肌病往往未被发现,有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心脏增大、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
(四)造血系统贫血可为巨幼细胞贫血或缺铁性贫血。出血可由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凝聚功能受抑制。
(五)呼吸系统肺炎多见
(六)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1、代谢性酸中毒多为轻度。2、电解质失常,血钾、血镁轻度降低。3、低血糖症,明显降低时可诱发抽搐。4、维生素B1缺乏,可引起Wer-nicke脑病和周围神经麻痹。
(七)生殖系统男性性功能低下,睾丸酮减少。女性死胎率增加。胎儿酒精中毒可出现畸形、发育迟钝、智力低下。
[实验室检查]5、3、
一、血清乙醇浓度急性酒精中毒时呼气中乙醇浓度与血清乙醇浓度相当。
二、动脉血气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时可见轻度代谢性酸中毒。
三、血清电解质浓度急、慢性酒精中毒时可见低血钾、低血镁和低血钙。
四、血清葡萄糖浓度急性酒精中毒时可见低血糖症。
五、肝功能检查慢性酒精中毒性肝病时可有明显肝功能异常。
六、心电图检查酒精性心肌病可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
[诊断]饮酒史结合临床表现,如急性酒精中毒的中枢神经抑制症状,呼气酒味;戒断综合征的精神症和癫痫发作;慢性酒精中毒的营养不良和脑病等表现。血清或呼出气中乙醇浓度测定可以作出诊断。鉴别诊断包括:
一、急性中毒主要与引起昏迷的疾病相鉴别,如镇静催眠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脑血管意外、糖尿病昏迷、颅脑外伤等。
二、戒断综合征主要与神病、癫痫、窒息性气体中
毒、低血糖症等相鉴别。
三、慢性中毒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鉴别。肝病、心肌病、贫血、周围神经麻痹,也应与其他原因的有关疾病相鉴别。
[治疗]
一、急性中毒
1、轻症患者无需治疗,兴奋躁动的患者必要时加以约束。
2、共济失调患者休息,避免活动以免发生外伤。
3、昏迷患者应注意是否同时服用其他药物。重点是维持生命脏器的功能:1、维持气道通畅,供氧以足,必要时人工呼吸,气管插管。2、维持循环功能,注意血压、脉搏,静脉输入5%葡萄糖盐水溶液。3、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4、保暖,维持正常体温。5、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血镁低时补镁。治疗Wernsicke脑病,可肌注维生素B1100mg。6、保护大脑功能,应用纳洛酮0.4-0.8mg缓慢静脉注射,有助于缩短昏迷时间,必要时可重复给药。
4、严重急性中毒时可用血液或腹膜透析促使体内乙醇排出。透析指征:血乙醇含量>109mmol/L(500mg/dl),伴酸中毒或同时服用甲醇,或其它可疑药物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100ml,肌注VitB6、烟酰胺(NAA)各100mg,以加速乙醇在体内氧化。对烦躁不安或过度兴奋者,可用小剂量地西泮,避免用吗啡、氯丙嗪、苯巴比妥类镇静药。
二、戒断综合征患者应安静休息,保证睡眠。加强营养,给予维生素B1、B6。有低血糖时静脉注射葡萄糖。重症患者用短效镇静药控制症状,但不致嗜睡和共济失调。常选用地西泮,根据病情每1~2h口服地西泮5~10mg。病情严重者可静脉给药。症状稳定后,可给予维持镇静的剂量,每8~12h服药1次。以后逐渐减量,1周内停药。心血管症状可用可乐定(clonidine)控制。有癫痫病史者可用苯妥英钠。有幻觉者可用氟哌啶醇(haloperidol,氟哌丁苯)。
三、慢性中毒Wernicke脑病注射维生素B1100mg有明显效果。补充血溶量和电解质。葡萄糖应在注射B1后再给,以免在其代谢过程中使病情急剧恶化。Korsakoff综合征治疗如Wernicke脑病。应加强营养,治疗贫血和肝功能不全。注意防治感染、癫痫发作和震颤谵妄。沉溺于嗜酒的患者应立即戒酒,并接受精神科医生的心理治疗。
[预后]急性酒精中毒如经治疗生存超过24h多能恢复。若有心、肺、肝、肾病变,昏迷长达10h以上者,或血中乙醇浓度>87mmol/L(40mg/dl)者,预后较差。酒后开车发生车祸可遭致死亡。酒精性精神病戒酒后可好转,但不易完全恢复。长期嗜酒可导致脑、周围神经、肝、心肌等病变以及营养不良,预后与病的类型和程度有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好转。不及时戒酒,难以恢复。
[预防]开展反对酗酒的宣传教育。实行酒类专卖制度,以低度酒代替高度酒。创造替代条件,加强文体活动。早期发现嗜酒者,早期戒酒,进行治疗及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