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风疹疫苗有良好的免疫效果,抗体阳转率可达98%,对保护育龄妇女有重要意义。但风疹疫苗为减毒活疫苗,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故孕妇不宜接种。
§§§第八节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力特征,同时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
【病原学特点】
腮腺炎病毒司副黏液病毒,是单股核糖酸(RNA)病毒,呈球形,有脂蛋白包膜,表面有小的突起。病毒含有五种主要蛋白,即核蛋白(NP)(相当于S抗原),多聚酶蛋白(P),基质蛋白(M),含有血凝素的神经氨酸酶糖蛋白(HN)(又称V抗原),血溶-细胞融合(F)糖蛋白。病毒对低温具有相当抵抗力,在4℃时其活力保持2个月,37℃保持24h,暴露于紫外线下迅速死亡。该病毒有V抗原(病毒抗原)和S抗原(可溶性抗原)两种,感染后可出现相应抗体。S抗体在起病后1周出现,随后即下降,可保持6个月,无保护性;V抗体出现较迟,起病2~3周出现,1~2周后达高峰,V抗体有保护作用。
【流行病学特征】
本病全年均可发病,温带地区以冬春季为主,呈散发或流行。
(一)传染源
传染源为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自腮腺肿大前7d至肿大后9d有高度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经呼吸道感染。密切接触亦可传染。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90%的病例发生在5~15岁,1岁以内小儿由于体内尚有获自母体的特异性抗体而较少发病,成人亦可发生。患病后可获持久性免疫力。
【临床表现】
潜伏期14~25d,平均18d。
腮腺炎病毒首先侵入口腔黏膜、鼻黏膜,在局部上皮细胞中增殖,然后进入血循环,成为第1次病毒血症。经血流播散累及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并在其中增殖,病毒再次进入血循环成为第2次病毒血症,侵犯第一次未受波及的一些器官。在临床上相继发生不同器官病变。
腮腺炎的病理变化是以腮腺、舌下腺、颌下腺等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腺体呈间质组织水肿,点状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和腺泡坏死,腺管中充满坏死细胞,渗出物及多形核细胞。腺上皮细胞水肿、坏死、腺泡间血管有充血现象。此病理变化也可见睾丸、卵巢、胰腺及其他器官。故临床上有不同器官病变相继发生。
患者多数无前驱症状,起病较急,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欠佳、恶心、呕吐、周身疼痛等。经1~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腮腺肿大先由一侧开始,亦可两侧同时累及,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充塞于下颌骨和乳突之间,边缘不清,状如梨形,有坚韧感及压痛,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发红,但不化脓。口腔内的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磨牙旁的颊黏膜上)早期红肿,挤压无脓性分泌物。因腮腺管发炎,进酸性食物时促使腺体分泌致疼痛加剧。严重者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亦被累及,肿胀1~3日达高峰,持续4~5日后逐渐消退。整个病程10~14日。
非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以睾丸炎、卵巢炎、脑膜脑炎表现为重,也有仅见颌下腺和舌下腺肿胀者。
腮腺炎为全身感染性疾病,其并发症也有多种:
⒈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等,其中以脑膜脑炎较为多见,常发生在男性儿童。症状出现在腮腺肿大前后或同时发生,一般多在腮腺肿后一周。其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变化与其他病毒性脑炎、脑膜脑炎相似,一般患者预后多良好,但重症者可导致死亡。
⒉睾丸炎与卵巢炎因病毒多侵犯成熟生殖腺,故多见于青春期后成人,占14%~35%。多在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开始消退时,突然高热、睾丸肿大、疼痛,常合并附睾炎,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急性症状一般在10日左右消退。1/3患者有睾丸萎缩,但很少致不育。卵巢炎多见于成年女性,占5%~7%,表现于腹部及腰背痛,月经不调等。
⒊胰腺炎较少见,在腮腺肿大3~7日后,以上腹部剧痛和触痛为主要症状,伴发热、恶心、及呕吐等,血清胰淀粉酶增高、脂肪酶增高有助于诊断。发生率低于10%,多在1周内恢复。
⒋其他尚有并发心肌炎、肾炎、乳腺炎、甲状腺炎、前列腺炎等。
【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情况,接触史以及腮腺肿大特征,诊断并不困难。不典型病例,可用实验检查方法进行确诊。
(一)血象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有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二)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血清淀粉酶有轻、中度增高;尿淀粉酶亦增高,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大成正比,有助诊断。
(三)血清学检查
一般用补体结合试验,分别检测S及V抗体。S抗体出现早而消失快,S/V比例高者提示急性感染,其效价一般高于1:200或以份血清效价上升4倍亦可诊断为腮腺炎。近年来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NP的lgM及间接荧光免疫检测lgM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应用PCR检查腮腺炎病毒RNA,可大大提高疑患者诊断。
(四)病毒分离
早期患者的血、尿、脑脊液、唾液等接种于猴肾、Vero细胞中,可分离病毒,但手续较繁,现不能普遍开展。
本病应与化脓性腮腺炎、颈及耳后淋巴结炎,及其他原因致腮腺肿大,和其他病毒所致脑膜炎相鉴别。
【防治原则】
(一)患者应隔离、休息至腮腺肿胀消退。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抗生素对本病无效。主要为对症治疗,如给予流质、软食,避免摄入酸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卫生,保证液体摄入量。有高热、头痛、腮腺肿痛较重时,可能镇静剂及小剂量退热剂。
中药可用以“普济消毒饮”方为主,随证加减内服或给板蓝根冲剂及针剂。也可选用“紫金锭”或“青黛散”醋调后局部外涂。发病早期可试用利巴韦林,成人每日1g,儿童15mg/kg,静脉滴注,疗程5~7日。亦有报道,应用干扰素治疗成人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收到较满意疗效。睾丸炎时可用丁字带托起,局部冷敷,酌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发生脑膜炎时,加强支持疗法,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并考虑短期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患者应按呼吸道传染隔离,接触者一般不检疫,但集体机构儿童应留验3周。预防的重点是对易感者应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主动免疫。目前,应用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力方法,除皮内、皮下接种外,还有喷鼻或气雾方法,90%可产生抗体。由于疫苗可能致畸作用,故孕妇禁用。免疫缺陷者及对鸡蛋蛋白过敏者亦不能使用腮腺炎活疫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第九节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咽痛及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发生肢体弛缓性瘫痪,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过去,本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以来,发病率明显下降。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曾提出在2000年全球消灭由脊髓灰质炎病毒野毒株引起的麻痹型病例。由于广泛采取口服疫苗进行有效地预防,使全世界病例数已减少了80%。我国已有效的遏制了本病的流行。
【病学学特点】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根据其抗原性质,病毒分Ⅰ、Ⅱ、Ⅲ三个血清型,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本病毒在污水和粪便中可生存数月,在低温环境中能长期存活;病毒对热、干燥及各种氧化剂敏感;本病毒能在灵长类的多种细胞中繁殖,故可用组织培养分离病毒和制备疫苗。
【流行病学特征】
(一)传染源
为患者与带病毒者。隐性感染者多见,占流行期的90%以上,无瘫痪患者不易被发现,且人数众多,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发病前3~5d至发病后1周的患者咽部及粪便均排出病毒。还可经飞沫传播,但为时短暂。主要由粪便传播,粪便排毒大多3~6周后消失,长者可达3~4个月。通常病毒是经被污染的食物、水、手、日常用品、玩具等,经口进入人体。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产生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新生儿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很少发病,生后3~4个月抗体降至最低水平,发病渐多,故出生两个月时即可服用疫苗。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占发病者的94%),以后免疫水平随年龄增大而增长。近年来小儿普遍服用疫苗,使发病年龄有推迟趋势。
本病散发,夏秋季发生较多。
【发病机制】
病毒经口侵入人体,在咽部及肠淋巴组织中增殖,并向外界排出。若此时人体产生足量的特异性抗体,可将病毒清除,而不发病,成为隐性感染者。
如果免疫反应未能消除病毒,病毒可经淋巴入血,引起原发性病毒血症,然后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殖,继之大量病毒再次侵入血流,形成二次病毒血症,出现发热、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等前驱期症状。如此时血中有足量的抗体将病毒中和,则疾病终止,是为顿挫型感染。小部分患者入侵病毒量多且致病力强,机体免疫反应不能将其清除,病毒则通过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脊髓、脑干等处造成损害,轻者不发生瘫痪(无瘫痪型)重者出现瘫痪(瘫痪型)。脊髓病变可遍及灰质各部,以及颈、腰等节段前角运动细胞最突出,当其受激惹时,临床出现肌肉痉挛、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前角细胞死亡后,出现肢体或躯干瘫痪。后角和脊神经节受刺激可引起疼痛和感觉过敏。侧角病变可引起自主神经症状。脑干病变主要见于延髓及脑桥的脑神经核,导致脑神经瘫痪。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也可累及,并出现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5~14日(3~35日)。
临床表现分为4期:
(一)前驱期
有发热、周身不适、头痛、咽痛、轻咳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情大多轻微,持续1~4d,多数患者自愈,此即“顿挫型”。部分患者发热不退进入瘫痪前期。
(二)瘫痪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