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听完之后,就悄悄地来到了银河岸边的芦苇丛中躲了起来,等着织女和仙女们的到来。终于有一天,织女和仙女们果然来到了银河,脱下了衣服,然后在银河中嬉戏沐浴。这个时候牛郎从芦苇丛中跑了出来,并且从一堆衣服中偷偷拿走了织女的衣服,受到惊吓的仙女们赶紧上岸穿上自己的衣服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穿的织女独自待在河中。牛郎要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才肯把衣服还给她。织女对这位诚实直率的少年有了好感,于是就答应了牛郎的要求。
牛郎和织女成婚以后,过起了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的日子,生活十分幸福美满。两人还生下了一双子女。可是,那头老牛却要死了,临死之前老牛告诉牛郎:“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把我的皮给留下来,如果遇到什么紧急的事情就把我的牛皮披上,它会帮助你的。”老牛死了以后,牛郎和织女忍痛剥下了牛皮,将牛埋到了后山的山坡上。
织女原本是玉皇大帝的女儿,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自在凡间和一个凡人成亲,非常生气,就命令天兵天将下凡把织女带回天庭。天兵天将下凡的时候刚好牛郎不在家,就把织女带回了天庭。牛郎回家之后找不到织女,就去银河寻找,可是银河也不见了,原来银河也被王母娘娘施了法力搬到天上去了。牛郎和两个孩子只得在家中痛哭不已,伤心中忽然想起了老牛临死前所说的话,于是赶忙披上牛皮,并用一担箩筐挑起两个孩子,一出门就飞了起来,并且越飞越快,终于来到了天上银河的一边,而织女就是银河的另一边,两个孩子看到织女大声地喊着妈妈,牛郎也是悲喜不已。
王母娘娘见此,更为生气,于是拔下了头上的玉簪在银河上轻轻一划,银河立刻就变成了波涛汹涌的天河,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了河的两岸,只能相对痛哭。他们之间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于是飞来了千万只喜鹊,搭成了一座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得以在鹊桥上相会,王母娘娘见此也有所动容,就答应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
从此以后,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相传就成为了牛郎和织女一年一次相会的节日。人们称这一天为“七夕节”,也就是中国的情人节。
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作,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文化价值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文化审美价值。牛郎织女传说是农耕经济的产物,具有浓郁的民风。另外,牛郎织女传说还和当地的山川景色、古迹建筑相互融合,让人们在感叹先人的奇思妙想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外,还犹如置身于天人合一的境界当中。
牛郎织女传说原本就是极为罕见的艺术创作,具备了独一无二的艺术技巧和艺术形式,能深深打动人们的心灵,触动人们的情感。再加上其广为流传、版本繁多,人物情节多样,因此也演变出了许多的文化艺术创作原型和素材,这也为新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流,相信伴随着牛郎织女文化的进一步挖掘和创新,将会衍生出更多影视剧、小说、戏剧和舞蹈等优秀的文艺作品,从而增强其文化审美的价值。
第二个方面,历史文化价值。牛郎织女传说中深深蕴涵了沂源先民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在文化多样性逐渐受到强烈冲击的全球一体化的潜在威胁之下,如何保证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的代代相传,是每一个民族都难以回避的首要任务,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传递和保存的有效手段和载体,是能够很好地将民族精神等相关文化信息传递下去的,最终创造出一个有独特文化和崇高民族精神的伟大民族,对此,牛郎织女传说也同样应该肩负起这个神圣的使命。
第三个方面,科学研究价值。从2006年以来,有关方面就开始对沂源的牛郎织女传说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之后,许多民间文化研究的学者也开始到织女洞和牛郎官庄进行研究考证,再到之后召开的全国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和编辑出版的“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系列丛书、《爱的圣地·沂源卷》等资料文献,成立了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这一系列的学术研究活动和众多专家学者的热心加入,都在很大程度上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宣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个方面,文化产业价值。文化产业是我国新兴的产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根据牛郎织女传说而衍生出来的“七夕节”,伴随着牛郎织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宣传和发掘,更加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除此之外,牛郎织女传说中丰富的节庆内容和节庆习俗,也蕴含了巨大的商机。
第五个方面,社会和谐价值。牛郎织女传说中包涵了许多的如勤劳勇敢、善良坚强和、敢于追求幸福生活、忠于爱情等、守护亲情等传统文化内涵。在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展示、宣传里面美好善良的伦理道德资源和内容,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创建和谐的社会主义。
2007年1月17日,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了省政府批准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8年3月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入了公示期,而牛郎织女传说也在名单当中。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正式将沂源县与山西省和顺县申报的牛郎织女传说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牛郎织女传说能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这对抢救、保护和传承我国民间文化遗产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
孟姜女传说
“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人家过年团团聚,孟姜女的丈夫去修长城……”这首从正月一直唱到腊月,讲述孟姜女哭长城的歌谣,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孟姜女传说以故事、小说、戏剧、影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在我国许多地区流传,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秦始皇下令征集80万人修筑万里长城。官府接到命令以后就四处抓人,被抓去的人都是不分昼夜地修筑长城,许多人都累死在长城上。
苏州有一名书生名叫万喜良,为了躲避官府的抓捕,不得已四处躲藏。有一天,他意外地躲到了孟家的花园中,无意中碰到了孟家的女儿孟姜女。孟姜女生美丽端庄,且聪明善良,孟姜女见万喜良一介书生,十分狼狈,就和父母一起把他藏了起来。孟姜女的父母十分喜爱万喜良,于是就做主将孟姜女许配给万喜良为妻。
孟姜女和万喜良成婚过后没几天,万喜良就被官府的人找到并抓去修筑长城了。孟姜女伤心不已,只得在家中苦苦等待丈夫的归来。一转眼半年过去了,万喜良还是一点消息也没有。这个时候已经是深秋季节,天气也开始逐渐变冷了。孟姜女想到丈夫还远在北方修筑长城,一定是寒冷难耐,就亲手缝制了几件御寒的衣服,准备远赴北方的万里长城去寻找万喜良。
在远赴北方的途中,孟姜女不知遇到了多少艰难困苦,可她都坚持了下来,最终来到了长城脚下。可是没想到其他修筑长城的工人告诉她,万喜良早已经死了,并且尸骨也被埋进了城墙里面。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孟姜女顿时觉得心痛难耐,一下子就昏了过去,醒来之后,她不禁痛哭起来,直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也不知哭了多久,忽然听到一阵剧烈的声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许多的尸骨。孟姜女咬破自己的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面,她在心里暗暗祈祷如果是万喜良的尸骨,血就会自己渗入到骨头里面,如果不是,血就会向四周流去。最终,孟姜女通过这种方法找到了万喜良的尸骨,她抱着丈夫的尸骨,再一次伤心地痛哭不已。
秦始皇听闻了这件事以后,就命人将孟姜女带到了宫殿,当他看到孟姜女的美丽容貌以后,就想要让孟姜女做自己的妃子。万般无奈的孟姜女只得假意答应了,但是她却向秦始皇提出了几个要求:就是请和尚给万喜良念七七四十九天的经,然后再把他好好进行安葬,并且秦始皇还要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哭祭万喜良,万喜良安葬之后,孟姜女还要去四处游玩,直到三天过后才可以成亲。秦始皇只好同意了孟姜女的这些要求。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事情办完以后,孟姜女却对着秦始皇痛骂不已,然后跳入大海身亡。
孟姜女传说的故事感人肺腑,令人闻之落泪。孟姜女的形象也表现了我国古代妇女忠贞、善良、勇敢和执著的优良品质,深受人们的敬佩和颂扬,通过对孟姜女形象的解读,人们深刻认识到战争所带给人们的悲惨命运。孟姜女传说的故事就像望夫山和望夫石一样深刻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对战争的痛恨之情,是依据史实为基础而建立起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悲壮之歌,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巨大的影响力。除此之外,孟姜女传说还体现出了突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具有了重要的学术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
孟姜女传说的故事起源于民间,并在民间流传发展,从而成为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民间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它不仅仅塑造了孟姜女这一经典人物,同时还具有了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另外,孟姜女传说还极大地丰富了长城的文化内涵。不仅如此,西汉以前形成的“悲歌哀哭”这一与孟姜女传说有关的民俗,在博山民众中被一代代传承下来,时至今日,博山中老年妇女仍然是长歌代哭,以孟姜女的传统曲调来寄托哀思。同时,孟姜女式的空腔在我国农村也是广为流传,已然形成了一种哭文化。
然而,当下的青少年深受时尚娱乐文化的影响,丧失了对传统民间文学的热情。如今的青年人已经很少有人能够了解孟姜女传说的故事,一个古老而又凄婉的传说也正面临着消失的状态。伴随着孟姜女传说故事的传承者的逐渐离世和老去,民间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况。同时,现存于民间的有关文物和建筑古迹也在逐渐减少,有的已经或者正在遭受严重损坏,这一切都急需有关组织去进行抢救和保护。
观音传说
在佛教供奉的许多菩萨当中,最为人们所熟悉和崇拜的就是观世音菩萨了。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亦称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之后因为要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所以就将观世音简称为观音。
传说妙庄王有一个女儿名叫妙善,出生于二月十九日,她为人心地善良,善解人意。有一天,妙善看到姐姐怀孕挺着大肚子,就问姐姐是不是很累,有多重。姐姐笑着回答说有一斗米那样重。妙善想姐姐怀孕就如此辛苦了,将来生孩子肯定更辛苦。于是就暗暗下定决心此生都不再嫁人,一心只是修道念经。
妙庄王知道这件事情以后,非常生气,就强迫妙善出嫁,妙善却执意不从,妙庄王愤怒之下,就命人将妙善送到树林里却接受磨难。妙善一人在树林里面,苦苦煎熬了七天七夜。妙庄王以为经过一番磨难,妙善肯定会改变之前的决定,就命人将她接回家中,可是没想到妙善回到家中依然不肯出嫁。妙庄王见此怒火中烧,就将妙善关进磨坊,命令她每天必须磨完第二天的豆子才可以睡觉。在磨坊里面,妙善不分日夜地推磨,空余的时间就会看经念佛,从不停歇。妙善如此执著的行为感动了一个叫金童和一个叫玉女的小仆人,他们两个不忍心看妙善继续遭受折磨,就偷偷地每天帮助妙善磨豆子,甚至有时候会将妙善当天的活全部干完。
然而,这件事却不小心被妙庄王知道了,妙庄王一怒之下就将妙善和金童、玉女都赶出家中。妙善的母亲见此苦苦哀求妙庄王,妙庄王都不肯回心转意。无奈之下,妙善只好带着金童、玉女流落到了白鹤寺中当了尼姑。妙善出家为尼的消息传到了妙庄王的耳里,妙庄王恼怒不已说:“堂堂公主居然出家为尼,这不是在败坏家风,有损国威吗!”于是,就下令将白鹤寺烧毁,最后白鹤寺里五百多名尼姑都被无辜烧死,只有妙善带着金童、玉女侥幸逃了出来。
经历此番劫难之后,妙善只得在松树岭艰难度日。有一天,相传这一天是六月十九日,松树岭忽然来了一位老道士,看见妙善十分虔诚地在树下念经,就问:“你在这里待了多久了?难道不觉得很苦吗?这里面还有老虎你难道不害怕吗?”妙善听后诚实的答道:“我一心念经向佛,根本感觉不到饥饿和劳累,更感觉不到恐惧。”老道士听完之后笑道:“那我带你去仙山念经,你可愿意吗?”妙善回答:“当然愿意,还请道长指路。”老道士非常高兴,递给妙善一个桃子,妙善吃完以后,顿时感觉神清气爽,精神焕发。紧接着老道士又拿出了一双草鞋给妙善,妙善穿上以后,忽然间也可以腾云驾雾了。原来这位老道士就是释迦牟尼佛祖。从此之后,妙善就跟着他一心在仙山之上念经修佛。释迦牟尼佛祖还赐给妙善一个法名,名叫观世音。
根据印度传说的说法,观世音菩萨原本是转轮圣王无诤念的大太子,他和他的弟弟一起修行,并侍奉阿弥陀佛,最终成为“西方三圣”之一。观音有着“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与一切众生苦”的品德,可以变化三十二种化身,救十二种大难。观音是我国神话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在民间也是广为流传,据说她不仅神通广大、智慧无穷,而且还慈悲善良,是真善美的化身和象征,是所有人们所普遍崇拜的救星,是最受人们欢迎和崇敬的菩萨。
根据传说,普陀山是观音显灵的地方。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即传说中的观世音菩萨的生日、出家日和得道日,那些上山进香的信徒们就会不远千里地赶来,因此有关观音的传说也在此地广泛流传。
观音传说的之所以广为传诵,这在很大程度上和当地的观音信仰是紧密联系的。早在宋宝庆《昌国县志》一文中,就有过“梅岑山(今普陀山)观音宝陀寺”的文字记载。另外,宋乾道《四明图经》也有“日僧慧锷送观音”的记载。《不肯去观音》的传说流传到今天,并且成为了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到了元代时期,观音传说的内容日益丰富多彩。到了明清时期,在《普陀山志》一文中,有关观音传说的记载就更加详细,而在民国十二年编写的《普陀洛迦新志》中,里面记载的各类观音传说就高达68篇。除了这些古志书的记载以外,早在明万历年间就已经有了《南海观音全传》一书在民间流传,民国初年又有《观音得道》的剧本在民间流传。我国古代著名的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等名著中都有观音的文字记载。
所以说,几千年来,观音在人们心目中就是一个佛法无边的大菩萨,接受着人们的广泛传颂、信奉。并且这种传颂和信奉已经远远超越了民族和国界,最终形成了一种“劝人为善、爱好和平”的观音文化现象,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