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那些以为自己不行的孩子。
阻碍成功的心态。卢勤曾说过:“孩子最渴望被父母肯定。父母的伟大不在于孩子能否考上大学、出国留学,而在于让孩子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找到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于是他便找到一种责任。有了责任感,他就能顶天立地。”由此可见,孩子成功的基石在于对他们有个肯定的评价,帮他们找到自信。
心灵破解密码。
奇迹无处不在,竖起你的大拇指,或许奇迹就会在指间不经意的被创造。
题记。
成功背后的赏识。
一个故事,一种辛酸;一段经历,一种磨炼;一段感情,一份真挚……
曾经有一个故事令我震惊,令我为之慨叹。
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里洗碗,她才几岁的小儿子独自在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母亲听到儿子不断蹦蹦跳跳的声音,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要跳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的父母一样责怪儿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呀!”
这个小孩长大以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
一句话也许会圆一个孩子的梦,反之也会打破他们的梦。母亲经心呵护孩子的梦想,懂得赏识孩子,那将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同样地,有另一个故事也与前者那样感人肺腑:
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家照顾妹妹莉莉,无意中发现了几瓶彩色墨水。小男孩开始在地板上画妹妹的肖像。结果把家里弄得脏乱不堪。
当他母亲回来时,她看到了这一场面时,她不仅对色彩凌乱的墨水污渍视而不见,反而惊喜地说道:“啊,那是莉莉!”然后弯腰吻她儿子,这个男孩就是本杰明·威斯特,著名的画家,他常常骄傲地对人说:“是母亲的吻使我成了画家。”
无论是家长或是其他人,学会赏识都是至关重要的。
当莫奈怀着对自然的膜拜与时光的独特认识画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日出之海;当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澎湃的海洋作着殊死搏斗;当贝多芬聆听内心汹涌的潮声著出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
艺术家们在面对大海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不只是海水还有宇宙万物,他们听到的不只是浪声还有心潮起伏。
用独特的心去赏识大海,去挖掘大海中的美,去感悟世界,于是他们为人类创下的艺术珍宝又岂能用海水去度量?
意大利著名雕刻家兼画家米开朗琪罗曾完成了一件旷世杰作“大卫”像,但是据说雕刻大卫像所用的这块大理石,曾被多位雕刻家批评得一无是处,有些人认为这块大理石采凿得不好,有些人嫌它的纹路不美,用它绝对雕不出好的艺术品,总之它被视为一块不受人赏识的普通石头。
但是米开朗琪罗以独特的眼光和这块人人都认为无用的石头相遇后,它就成了举世瞩目“大卫”像了。
1952年,屠格涅夫对一个无名小卒的赏识也使之成为著名的小说家。
赏识往往会使平淡无奇的人、事、物成为焦点。
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经报道了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他在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那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成就很大吧!”
没想到,这句话却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是台湾几家羊肉炉店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回想一下,如果没有林清玄的“赏识”和企盼,也许又一个青年会踏入监牢。
生活中针对每件事,每个人,每样物,都应当会赏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都是一个极其短暂的岁月。又有多少人能成为焦点。
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访诸葛亮,邓小平慧眼识王兆国,拿破仑放手用苏尔特。这些幸运儿,离不开懂得赏识的伯乐们。
对于一个未成年却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我们永远都不可能预测他将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去实现未来的人生价值,获取属于他的成功。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鼓励,再鼓励!只要是积极的,向上的,生动的就去鼓励,剩下的一切都还给他自己让孩子做孩子的事,他往往能在“不可能”或“不太可能”中找到可以献身的东西,并能在造福于人类的事业中达到一个光辉的顶点!
想送给大人的心里话。
赏识是奇迹的催化剂。
父母应把孩子当作鲜活的生命去看待,而非私有财产。打是疼,骂是爱,并不是一种教育的好方法,斥责和埋怨比不上坚信和鼓励。赏识是让孩子心灵舒展的一种教育方式,是生命和谐的秘诀。相信孩子“行”,就要信任、尊重孩子,理解、激励孩子,宽容、提醒孩子。归根结底就是要赏识他们。让孩子知道自己能行,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了。
送给那些觉得自己坏得无可救药的孩子。
阻碍成功的心态。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下,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而放弃了高尚的精神生活。家长的关怀,老师的教导他们不以为然,而社会上一些腐朽的东西有时却侵蚀了他们的心灵。他们进出网吧,舞厅。和不好的人交往,一点一点变坏,开始逐渐走向堕落。这时,对他们来说,善的意义就非常明显了。
心灵破解密码。
人之初,性本善。
题记。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善良的。
在一个暴风雨过后的早晨,海滩边一个男人在散步。不远处他发现有一个小男孩在从地上的一个个水洼里摸索着什么,然后转身,用力挥动手臂扔向大海。男人走过去发现他手中的是一条条基本上都快无力呼吸的小鱼。男人不忍心,走到那孩子身边告诉他:“这没用的,整个海滩上有千万条这样的小鱼,你救不过来,谁在乎呢!”孩子并没有停下,依然俯下腰,转身,挥臂,“这条小鱼在乎”他继续着动作说,“还有它,还有它……”
在我们初涉世事时,当我们的父母用自己良好的品行树立榜样,用爱去熏陶我们,我们便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阳光、充满了爱,自然会用善去回报这个世界,自然用一颗善良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
一位家长这样教育上幼儿园的孩子:和小朋友打架要狠,打不过你就咬他、抓他。言语之中,虽然充满了对孩子的关爱,但这种教育方法实在让人难以苟同。
其实,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总是要求孩子要对别人怎样,却不要求孩子做到什么,这样极易使孩子养成任性的毛病,缺少内在的善良本质。据报道,德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善良教育,这种善良教育是从爱护动物、同情弱者、宽容待人、唾弃暴力等方面着手。爱护小动物,这是德国许多幼童善良教育的第一课;中小学生主动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早已蔚然成风;宽容待人、严于律己,被普遍认为是一个人善良品质的重要方面;对影视中出现的暴力镜头,大人总是诱导孩子们持唾弃的批判态度,引导孩子树立与别人和平共处的心态。
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自然赋予人类生存的能力。但人毕竟有别于动物,作为自然界的高级动物,人并非只进行弱肉强食的混战。崇高而伟大的善行:救困扶贫,行侠仗义,宽容博爱,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也是文明人和野蛮人的最大区别。
初涉世事的人如一张洁白无瑕的白纸,跨上社会之前已经具有善与恶能力。真正驱使人在善与恶之间作出抉择的是环境,当在亲情、友情、爱情的熏陶下,我们便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阳光,充满爱,便会用善行来报答这个世界。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故事:他本是一个不到二十岁,打架酗酒,胡作非为的小混混,手臂上有四处刀伤,五次进出派出所。街坊邻居见到他都唯恐避之不及,某天他在酒吧里鬼混时遇见了一个女孩可可,他帮女孩做了件事,事后,那女孩感激地说“你真好。”
简简单单三个字勾起了他的思绪,从小到大从未有人对他说过“你真好”,而今天,一个女孩发自肺腑的“你真好”使他欣喜若狂,他突然觉得打架酗酒未必是充实的人生。
他陪可可放学回家,在那一段时间里,他努力使自己变得斯文善良,他在公车上破天荒的给老人让座,帮助他人。
一天他大哥打来电话,又约他去参加一次大规模的群殴,他有些犹豫,但还是割不下兄弟情面去了,临行前,他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可可,可可什么也没说。在那个漫天雪夜,滴水成冰的晚上,他在路上又遇见了可可,他惊呆了,可可穿着他最喜欢的紫裙子来劝他不参加那场火拼,他的灵魂震撼了,他号啕大哭起来,他急忙把冻僵的可可送进医院,并陪她照顾她了整夜,跨出医院的那一刻,他决心洗心革面,于是他到了另一座城市重新做人,他也开始用善良来感化他人。
可见。人性本善才是正确的,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善良的,关键是看后天环境的影响。
人类应当少些贪婪,多些克制。
给他人多点爱,给其他生命多点爱,给大自然多点爱。用善去感化身边的事物。
想送给大人的心里话。
让孩子弃恶从善。
家长采用循序渐进的正确教育方式可以有效解决问题。首先,必须以身作则,在孩子心中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家长如果谦逊有礼,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表现出来时,它能潜移默化地感动孩子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善的可贵。
总而言之,家长要让孩子弃恶从善,首先要去感动他们,用善的甘露沐浴他们的心灵,其次为他们创造良好环境,帮助孩子们抵御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事物。善于耐心教导孩子,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是治疗孩子的灵丹妙药。
送给那些因考试不好而选择自杀的孩子。
阻碍成功的心态。现今社会的孩子读书便是他们生命的主旋律,自然,分数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有些孩子过分地注重分数,过分地在意考试,甚至因考试不好而选择自杀。而每年高考完后学生跳楼事件也时有发生,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是本末倒置的。因为过分地注重考试而忽视了周围拥有的亲人及朋友的关怀,人生也就从此变的厌倦而沉重。
心灵破解密码。
荣誉,金钱,一切如过眼云烟,只有此刻才是真的,只有自己才是真的。
题记。
只有自己才是真的。
昨天,风光显赫也好,潦倒失意也罢,都已随时间的洋流漂泊远去,不复存在,沉迷,追悔,都只是无力的悼念,逝去的无从改变,而留下的将会是更多的遗憾。
人们总是感叹:失去时才懂得珍惜。但每每感悟时已亡羊补牢。既知如此,何不珍惜此刻拥有的呢?
一个年轻人因承受不了挫折而选择上吊自杀,他选择的第一根树枝对他说,如果它因此而折断,就无法保住枝头的鸟巢;第二根树枝对他说如果它因此而折断,就无法再为来采蜜的蜜蜂提供花蕾;第三根树枝对他说如果它因此而折断,就无法再为疲惫的旅人带来荫凉。于是,年轻人终于感悟:追悔过去的痛苦只能令自己深陷痛苦的泥潭最终无法自拔,人,并不因为过往而活着。珍惜现在拥有的,把握能够抓住的,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每个人都一样,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最终也将赤裸裸地离开。任何的拥有都是上帝给予的恩赐,作为我们,都应怀着虔诚的感恩之心享受这一切,珍惜这一切。而当有一天,这一切被从生命中抽离时,也丝毫不用感觉怨恨,因为这些原本就是不属于自己的附属物。我们,还是原来的我们,完完整整的我们。原本属于我们的,丝毫没有被剥夺,而唯一改变的,只是我们日渐成熟的心灵。
生活在布拉特岛水域中的王鱼一种可以通过用身体吸附小动物使其成为自己鳞片而使自己的外观强大的特殊鱼类,它可以选择保持自己原有的模样平静地过一生,亦可选择吸附外物使自己的外观变得壮观雄伟。但,选择后者的王鱼在后半生时,附属物便会脱离它的身体,使它变回原来的面目。而此时的王鱼会因经受不住这种从里到外的剥夺而选择自残,最终遍体鳞伤。沉湎于往日的辉煌,痛苦驾驭着它的生活,生命已非它所能主宰。
其实反过来想想,退却的只是那些原本就不属于它的东西,而它也没有因此失去什么。如今,它所拥有的依旧是一个完整的自己。它完全有理由可以像选择前者的王鱼那样自由平静地生活。
王鱼是如此,人生亦非如此?很多人经历了丢官的凄惨,尝到了英雄不再的失落,经历了人世间种种无法接受的现实,于是懊悔,抱怨,无法再享有平凡人所拥有的那份平淡生活。
如斯的事例,历史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
18世纪,法国有位官员由于仕途遭遇变故,昔日的富贵繁华,金钱,权势一夜之间付诸东流。巨大的落差使得他意志消沉,终于郁郁寡欢。妻子于是让他不要去想失去些什么,而是想想并在纸上列一列他现在还拥有什么。于是他列到,他如今所拥有的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一个爱他的忠实的妻子,一双可爱的儿女,一个不算富裕却洋溢着温馨的家庭。于是,他终于感悟,其实他拥有的还有很多,身边的一切都值得他去珍惜。为何早些没有看到这些呢,是被表面的痛苦蒙蔽了双眼吧。走出过往的他于是幸福地生活着,伴随着他的妻子和儿女。
同样境遇,有些人却始终无法走出过往的阴影,于是悲剧也不可避免地上演。
二战期间,退休女教师露泽娜·斯坦利的家人全部惨死在奥斯威辛纳粹集中营,唯一幸运的是,她却死里逃生了。上帝对于她无疑是慷慨的。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默默存活了半个世纪的她竟然在看完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后在家中服毒身亡。悲惨的过去始终覆盖了她的思维,迷雾般地伴着她度过了半个世纪,自始至终,她都无法从这个阴霾中走出。于是,看似幸存者的她始终都活在噩梦中,摆脱不掉的那些曾经也就注定了她生命的悲剧。
一位名叫山下正男的日本男人,他的全家人都在数年前的阪神地震中死去,唯有他因碰巧出门才幸免于难,他是幸存者。然而,在1996年9月,人们在神户地震后简易屋区内发现山下正男的尸体时,他过世近一年。据当地的报道,他是这样孤独死于震后阴影的第103人。
这些人都活在了过往的阴霾之中,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过去的种种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使他们无法看到身边的东西,于是生活充满了阴冷与黑暗,而那些他们真正所拥有的温暖与关怀却在无形中渐渐远离了。于是,自杀也便成了必然。
因此,我们要学会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余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除非我们即将死去。好多东西都没了,就像是遗失在风中的烟花,来不及说声再见就已经消逝不见。纷乱人世间,除了你自己,一切繁华都是背景,这出戏要用生命演下去,付出的青春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