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94)
6,逻辑思维与共同知识的建立。
6,1逻辑思维与共同认识。
爱因斯坦在说到逻辑思维的时候经常提起他小时候的事情。
有一次他父亲和他的叔叔清理烟囱,之后两人回到家里,爸爸的身上很干净而叔叔的身上则沾满了烟灰。
爱因斯坦就问父亲这是为什么。
爸爸教育爱因斯坦说,不能看别人怎么样你就觉得自己怎么样,否则白痴也会觉得自己是天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运用逻辑思维,推理过程要有能够立得住的基础。
再假设父亲没有清理整洁的时候,父亲和叔叔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告诉他们你们其中一个人身上是脏的,他们可能会互相打量一下,然后心里嘀咕,但是没有反应。但是要是这个人说你们至少有一个人身上是脏的,再次打量后,父亲和叔叔脸都变红了,因为他们知道至少有一个,有可能是两个人身上都是脏的。最后这个人又说你们至少有两个人身上都是脏的,这样的话两个人就都知道自己身上是脏的了。
上面的这个情况也就是在逻辑思维常出现的现象就叫做共同知识。就是所有参与人知道,所有参与人知道所有参与人知道,所有参与人知道所有参与人知道所有参与人知道…
简单说,有一群人由A、B两个人构成,A、B均知道一件事实f,f是A、B各自的知识,而不是他们的共同知识。当A、B双方均知道对方知道f,并且他们各自都知道对方知道自己知道f,那么,f就成了共同知识。
任何人在生活中都无法于行动前预知对方的全部计划。这个时候,互动推理必须在看穿对手策略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而仅仅通过观察对方策略是无法进行的。
如果想达到互动推理的目的,只是简单地想象自己处于对手的位置远远不够。即使做了这样的设想,你也会发现对手的思路和你一样,也就是说他同时在假设自己和你处于相同的条件之下。
因此,互动推理中,人们必须同时扮演自己和对手两个角色,这样才能从双方的角度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文1:爸爸,为啥你的身上干净而叔叔的身上脏?
文2:我和你叔叔一起出来,我看到他身上很脏,我就知道自己身上也是。于是我去河边洗的很干净,结果你叔叔看我身上很干净,就觉得自己身上也很干净,就这么回家了。
文3:梁山伯:英台兄让人感觉真特别啊……
祝英台:其实我是女儿身,对梁兄一见倾心。
此时梁山伯和祝英台虽然有特殊的情感,但彼此都还不知道对方的想法,就不能有共识。
文4:梁山伯:原来英台是个女子……
祝英台:这下他知道我的真实身份了……
此时梁山伯和祝英台都是知道对方知道了自己的心意。
文5:梁山伯:英台,我知道你知道我喜欢你。
祝英台:梁兄,我也知道你知道我喜欢你,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只有梁山伯和祝英台都知道自己喜欢对方,并且也知道对方知道自己知道对方喜欢自己,这才达成了“爱情共识”,也才有了“化蝶”的美丽传说。
(195-196)
7,对信息进行提取和甄别。
7,1用逻辑分析来发现机会。
信息的提取和甄别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在生意场上,对于商业情报的提取和甄别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最终决策的时候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可能会导致公司破产,而如果能够在不景气的时候“众人皆醉我独醒”,一夜暴富也不是没有可能。
菲利普是一家肉品厂的负责人,一日看到一条新闻说是墨西哥爆发了瘟疫。于是他猜测很快瘟疫就会蔓延到美国内陆,这样的话,肉价很快就会上涨。之后他赶紧收购了大量的牛羊猪肉进行囤积。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肉价疯涨,菲利普因此赚到了900万的利润。
菲利普善于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正确地逻辑思维和推断,做到了先人一步。
另外一个故事是美国著名政治家巴鲁克的故事。
1898年7月,巴鲁克正在家中听广播,忽然听到了美国海军在圣地亚哥消灭了西班牙舰队。这对普通人来说也许只是一则普通的新闻,但巴鲁克却运用逻辑分析发现了商机。
美军消灭西班牙舰队就以为这西战场即将结束,战争结束后,社会稳定的情况下物价是必然会飞涨的。
这天是星期天,按照惯例美国的证券交易所周一是关门的,但是巴黎却是照常营业。如果巴鲁克能赶在黎明前到达自己的办公室,那么就能发一笔大财。
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汽车还并没有被发明,火车夜间也是停止运行的,但是巴鲁克却果断的赶到火车站,租了一辆专车,他在黎明前赶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在其他人还在梦想之中时,巴鲁克已经做成了几笔大买卖,他成功了。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是古代人的成千上万倍,要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且加以利用,也是一件极需要头脑的事情。只有抓住有效信息,进行逻辑思维的加工,才能及时地把握住机会。
标题1: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
文1:哪些才是我真正需要的呢?
文2:有效提取信息的办法:
1,明确自己西药哪方面的信息,这样在接受信心的过程中就有目的性,自动淘汰掉对你来说不重要的信息。如果你能很明确自己需要什么,当你如此提醒自己一段时间之后,任何信息对你来说都会有用,因为你会自觉地把信息和自己的需要联系起来,所以很多人能够从新闻联播中听出来商机;
2,保证信息源的权威。尽量多关注专业人士和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这样能减少被误导的几率;
3,尽可能全面地搜集信息。如果你能掌握一门外语,通过互联网到外国媒体上了解自己的需求,也能帮助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
4,保持持续收集信息的习惯。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必须持续至少三年以上地搜集相关领域的信息。因为现代社会是不断更新的,过去认为正确的东西现在可能已经被推翻;过去还只是一点点迹象的东西现在已经成了大气候……无论是保证信息的新鲜度还是保证自己能够“不完全归纳”地总结出小趋势,都需要长期坚持。
(197-198)
8,定义判断。
8,1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如果需要给一个概念下一个定义,那就需要用精炼的语言把这个概念的内涵揭示出来。意思就是揭露这个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词句是概念表达的一种形式。“劳动纠纷”、“证据不足”、“非法获利”等都是语言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
8,2定义的逻辑方法。
“属”加“种差”的方法就是定义的主要方法。
“属”加“种差”的定义,指的是揭示概念最接近的“属”概念和“种差”来明确概念内涵的一种逻辑方法。
就拿我们上面说的“诉讼标的”举例说。在“诉讼标的”的定义中。“权利义务关系”就是我们这说的“属”,表示它是诉讼标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其中一种。而“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并提请人民法院确认的实体”就是现在这节说的“种差”,它表示诉讼标的不同于其他“权利义务关系”的本质属性。二者联合揭示了“诉讼标的”的内涵概念,从而得出“诉讼标的”的定义。
8,3定义的规则。
定义有以下三个规则:
(1)被定义项的外延和定义项的外延是一样的。
(2)如果定义项中直接包含被定义项。就犯了“同义词反复”的逻辑错误。定义项中是不能直接、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
(3)定义项中不可以使用含糊词语,不可以用否定概念做定义项,不能用比喻作为定义。因为定义项中如果包含了含糊词语或者使用否定概念做定义项就会触犯“定义含糊”和“定义模糊”的逻辑错误。
文1:定义的特征及要素。
文2:定义的要素。
文3:定义。
文4:被定义项。
文5:诉讼标的。
文6:定义联项。
文7:就是。
文8:定义项。
文9: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并提请人民法院确认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
文10:定义项是用来揭露被定义项的内涵概念的,而被定义项则是通过定义来揭露自身的内涵概念。联接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组成定义概念的就是定义联项。
文11:定义的特征。
文12: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概念的含义就是概念的内涵。也就是这个概念所表达的事物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就像“钱是用来购买生活必须品的”当中“用来购买生活必须品”就是“钱”的概念内涵。
反映概念事物对象的范围的就是概念的外延,就是具备概念所反映的本质事物或对象。《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统称十三经,上面的《周易》《尚书》等就是从概念的外延来说明“十三经”这个概念。
(199-200)
9,语意预设。
9,1什么是语意预设。
预设是逻辑学中的一个术语,包括语意预设和语用预设。语意预设是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的前提条件,不管是要确认还是否定这个命题都要提前做的一个假设。
当说话者说出一句话时,有些条件一定是要说话双方都知道才恰当时,就需要在说出这句话之前做语义预设。由于在日常交际生活中,交谈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交谈的双方也往往具有共同的背景,所以没必要把所有的前提一一列出。
但是判断哪些前提是否需要列出,就看省略这些前提是否会引起交谈双方的推理错误。但是还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些前提本身就存在逻辑错误,所以不管省略还是不省略,都会引起错误。
这个时候就需要把所有的前提、假定拿出来,判定这些假定是否真实真确。也就是说对说话者的预设进行一个推理判断,看是否合理。
有时候,省略前提会导致说话者的话语不够充分有力。这个时候就有必要把前提再拿出来强调一下,用来支持说话者的语句或论证说话者语句的正确性。这种情况,往往是前提与话语存在某种因果关系。
9,2语意预设案例。
A、B两个人谈论公司某个同事。
A:他是大众公司最能干的部门经理。
B:这怎么可能呢?他平时开的是一辆日本车。
请问,B的判断是建立在哪种预设下的?
1 日本车现在越来越受欢迎,占领了越来越大的国际市场。
2 这辆日本车的性能一定非常优异,才可能吸引公司的部门经理。
3 一个公司的部门经理应当使用本公司的产品,不应该买别的公司的车。
4 他开的那辆日本车可能大众公司在日本的合资企业生产的。
[解题分析]
大众公司自身就是世界著名的汽车生产厂商。作为公司的员工有义务维护和树立公司的形象,更何况是公司的管理人员。
作为部门经理,如果都不开自己公司的车,而开别的公司的车,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大众公司的经理都不喜欢自己公司的车,去选择别的公司的车,大众一定比不过别的公司。所以B的结论应该是建立在3 的预设下的,其他的预设都不会导致B得到这样的结论。
文1:语意预设案例解析。
文2:母亲要求儿子从小就努力学外语。儿子说:“我长大又不想当翻译,何必学外语。”
以下哪项是儿子的回答中包含的前提?
A,要当翻译,需要学外语。
B,只有当翻译,才需要学外语。
C,当翻译没什么大意思。
D,学了外语才能当翻译。
E,学了外语也不见得能当翻译。
正确答案:B。选项C只反映儿子对当今翻译的态度,可直接排除。选项E是说“学外语”不是“当翻译”的充分条件,但并不能说明“当翻译”是“学外语”的必要条件,不选。选项A和D也不选,因为这两项中,“当翻译”是“学外语”的充分条件,并不一定必要,不当翻译照样可以学会英语。
文3:王大妈上街买东西,看见有个地方围了一群人。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中国血压高日的宣传。王大妈转身就要走,一位年轻的白衣大夫叫住了她,“大妈让我帮你测测血压好吗?”王大妈连忙挥手说:“我又不胖,算了吧。”
根据以上信息,以下哪项最可能是王大妈的回答所隐含的前提?
A,只有患高血压的人才需要测血压,我不用。
B.只有胖人可能得高血压病,经常测血压。
C.虽然测血压是免费的,可给我开药方就要收钱了。
D.你们这么忙,还是先给身体比较胖的人测吧。
答案 B 王大妈的话中隐含的前提是“只有胖人才可能得高血压,需要量血压。”
(201-202)
10,条件判断。
10,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1)含义。
断定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为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充分条件的复合判断,叫做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例1:如果考场放置一台干扰器,那么学生们的手机都将失去信号。
例2:只要明天天气晴朗,我们就一定去春游。
例1,2都可以称作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例1断定考场放置干扰器这一情况的存在是手机失去信号之情况存在的充分条件;例2断定天气晴朗这一情况的存在是去春游之情况存在的充分条件。
(2)汉语表达。
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句中的连接词语主要有这些:
“如果……那么……”
“若……则(就)……”
“只要……就……”
“当……便……”
“若……必……”
“假使……那么(就)……”
“要是……便……”
“即使(纵然)……也……”
“一……就……”
“就”
“则”
虽然在常见的规范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语句中,我们通常使用到“如果……那么”、“……若……则”等等联接词。必须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此形式的联接词语都表达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例如:
如果说这个不能满足你的条件,那么那个你一定喜欢。
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那么社会主义革命就是中国革命的第二阶段。
上述句子是对举,也就是两个分句之间没有任何判定,是一种后句顺承前句的方式,是修辞的产物。
(3)逻辑形式。
在选取“如果……那么……”这类联接词句式的同时,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也可以用蕴涵符号,表示。由此,我们可以表示为:
如果p,那么q。或者p,q(读作“p蕴涵q”)
文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文2:阿凡提的预言。
文3:有一天,阿凡提在皇宫中和皇帝的侍卫官开玩笑说:“你两天以后就要死。”事有巧合,两天以后那个侍卫官果真从马上摔下来死了。
皇帝以为都是阿凡提这句不吉利的话惹得祸,一怒之下就准备把阿凡提绞死。皇帝派人去把阿凡提叫来,气急败坏地说:“你既然知道侍卫官什么时候死,那么,你能推测出自己什么时候死吗?”
阿凡提听了皇帝的问话,又看到绞架上的索套已经结好,知道皇帝要绞死他。他急中生智,镇定自若地回答:“尊敬的陛下,昨天夜里我看了星象,我知道我要比陛下早死两天。”
皇帝听了这话,觉得不太对头,想道:“如果现在我把阿凡提绞死,那么两天以后我的命也就保不住了。”他可不敢往下想了,他急忙下令放了阿凡提。
皇帝之所以不敢绞死阿凡提,是因为在他的头脑里形成了一个对他很不利的充分假言判断。不说这个判断是真,是假,都对他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文4: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值。
文5:真真真真假假假真真假假真。
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在前件真并且后件假的情况下才是假的,在其余情况下都是真的。
(203-204)
10,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1)含义。
断定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为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必要条件的复合判断,叫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