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战国时,齐国有位叫黄公的人,为人谦卑。他有两个女儿,都长得如花似玉、国色天香的。但他从不夸女儿漂亮,常常谦虚地对别人说自己的两个女儿奇丑无比。这样一来,他的女儿丑名远扬。当两个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时,却没有一个人上门提亲的。这时,黄公才着急了,便降格以求。恰巧,卫国有个中年光棍男,还没有找到老婆,心想,娶一个丑的也无所谓,便冒失地把黄家的大女儿娶了回来。回家一看,简直是如花似玉。光棍便欣喜若狂,四处宣扬说:“我娶了个非常漂亮的老婆哩!黄公太过谦虚了,他是故意丑化自己的女儿啊!”
文4:巧罚造谣人。
文5:有一天,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彼得堡大街上行走,看到一个长舌妇正向周围的群众大发议论,用恶毒的语言攻击布尔什维克。他非常生气。于是,他就分开人群,径直走到造谣妇女面前,说:“抓住她,昨天,她偷走了我的钱包!”
“您说什么呀?”那妇女吓坏了,急忙分辨:“您一定认错了人!”
马雅可夫斯基一口咬定:“错不了,就是她!戴着绣黄色的帽子。她偷了我25卢布!”
围观的人群开始讥笑她,一边相互议论,一边纷纷走开。
4,5混淆模态判断的诡辩。
【案例】
《战国策?齐策》记载:
一个楚国人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事后分给办事的人一大壶酒。这些人就在一起讨论:“这壶酒一个人喝不完,但是大家分又不够喝。不如我们比赛画蛇,谁先画完谁就先喝酒。”
说定之后大家就一起画蛇,有个人很快就画完了,于是拿起酒壶对其他人说:“你们画的真慢,就算我在给这蛇画上脚,你们也不一定能画完。”于是他开始给蛇画脚,没一会旁边的另一个人就画完了,便拿过酒壶说:“你见过有脚的蛇么?”结果这个最先画完的人并没有喝到酒。
这就是“画蛇添足”的故事,他的问题就在于这个先画完的人洋洋得意,于是就开始给蛇添了一双脚,这时他已经是在节外生枝地诡辩了。
人们不可能一开始就对很多客观事物的认识十分明了。所以,当你听到他们的判断时,也不要急于一下子就十分肯定或者十分否定。人们的认识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加深的结果,比如对“海底捞针”的“有可能”和对“水中捞月”的“不可能”就是如此。而这种认识也涉及到了对如何认识模态判断的内容。
断定事物情况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判断,我们称之为模态判断。他们包括必然非P(必然否定判断)、必然P(必然肯定判断)、可能非P(可能否定判断)、可能P(可能肯定判断)。当然这四种关系之间也有联系,有真假关系,他们的等值关系包括:
必然P等值于不可能非P;必然非P等值于不可能P;
可能P等值于不必然非P;可能非P等值于不必然P。
通过上述的模态之间的相互真假制衡关系,我们可以知道,“画蛇添足”者的“不一定画得完”不能推出“一定画不完”,只能是“可能画不完”的结论。但他却自作聪明地认定对方一定是画不完的,结果本来是自己的一壶酒却因为自己混淆模态判断的诡辩,白白地送给了人家。
文1:混淆模态判断的小故事。
文2:彩民的生涯。
文3:有个人很怕老婆,自己买了张彩票,回来就开始算计这500万大奖怎么花。他老婆就问他:“你就那么肯定能中奖?”“完全有可能!”于是就开始算计,要买一个楼中楼;之后还得有一辆豪华轿车;全部置备妥当后自己就是个有钱人了,零花钱也自然不能少了,于是蹬鼻子上脸地要求老婆给他涨零花钱,老婆自然不给,两人为此还大吵了一架。
结果后来真的中奖了,奖金是5块钱。老婆的脸都绿了,接着便听见脚踢拳打的声音。
文4:透析彩民心态。
文5:对于所有买彩票的人,按照概率必然会有人中奖,但是当这件事只针对一个人的时候,那必然是偶然的。也就是说:“这个可能会中大奖,也可能不中。”
还是按照上述的模态之间的相互真假制衡关系,“可能不中大奖”等值于“不必然中大奖”,“可能中大奖”等值于“不必然不中大奖”。所以,“偶然中大奖”并不仅仅是“可能中大奖”,“必然中大奖”更是无稽之谈。而上面故事里的那位“怕老婆”先生,就忽视了这种模态判断间的等值真假关系,他把“偶然中大奖”限定到了“可能中大奖”,而后又把“可能中大奖”和“必然中大奖”混同,然后就开始跟老婆要求涨零花钱,所以老婆和他吵架就太正常了。
4,6混淆时态判断的诡辩。
【案例】
从前有个人的妻子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把他高兴坏了,过年时抱着儿子、领着媳妇去丈人家拜年,饭吃的很融洽。但是回来后这个人却要把妻子休掉,妻子问他原因,他说:“我看你妈满脸都是皱纹,所以将来你肯定也是那样,所以还是趁早休了你。”
过去怎样,现在怎样,将来怎样,都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为此人们也有了事态判断,用来表达事物的这种发展变化。
“过去是P”、“过去曾总是P”、“将是P”、“将来总是P”就是事态判断的四种基本形式。
时态判断之间同样有真假关系的相互制约,他们的等值关系为:
将来总是P等值于并非将是非P;将来总是非P等值于并非将是P;将是P等值于并非将来总是非P;将是非P等值于并非将来总是P。
过去曾总是P等值于并非过去非P;过去曾总是非P等值于并非过去是P;过去是P等值于并非过去曾总是非P;过去非P等值于并非过去曾总是P。
过去如何不等于现在如何,同样现在怎样也不会等于将来怎样,这是由于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同理,将来如何不等于现在如何,现在怎样不等于过去怎样。那个休妻人的诡辩就是将时态判断故意混淆的诡辩。现在就是现在,不能把它等同于将来,他把将来时态的妻子和现在时态的妻子混同,但是他不知道将来怎样并不等于现在的怎样,这二者是不能混淆的。
其实这种类似的诡辩,在先秦时期就有人提出过。那时候的一些辩者提出“子死不忧”“孤驹未曾有母”的论调。
这种诡辩在二千多年前就被前秦的典籍《墨经》驳斥过,而且从时态上也给出了两个“无”的概念:一种是“有之而后无”,就是曾经有过,后来没了;一种是“无之而无”,即从来没有。而且后一种“无”还说道,已经拥有过的,就不能当作没有来看待。
文1:混淆时态的诡辩小故事。
文2:子死不忧。
文3:战国时期,在梁地有个叫东门吴的人,他的儿子死了他却并不忧伤,后来宰相就问他:“你的儿子很有才华,现在死了,你却一点都不悲伤,为什么?”
这个东门吴说:“我以前没有儿子,那时也没有忧伤啊,现在儿子死了,和没有儿子的时候一样,我为什么要忧伤呢?”
文4:这是一个典型的混淆过去时态判断的诡辩。以前没有儿子是对过去时态的判断,而然这里面却包括两个事态的判断,即现在没有儿子的时候和过去没有儿子的时候,两个事态是完全不同的。
以前没有儿子,所以不存在父子之情,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父子关系;而当然儿子死的时候这种关系就存在了,父子之情也就自然存在,由于现在没有儿子不等于以前没有儿子,所以由过去不忧愁推出现在不忧愁显然是不成立的,所以得出“过去不忧愁”真时,“现在不忧愁”真假不定,还可知道,“以前没有儿子时不忧伤”与“现在没有儿子不忧伤”之间不存在必然的推导关系。
4,7复合判断推理的诡辩。
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都是复合判断推理的三种形式。这里将依次介绍这三种形式的判断。
(1)联言判断是联言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并且进行推理也必须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联言支必须全真。)他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分解式:如果p并且q,那么,p(q);
从总体到部分,比孤立地只谈一个结论,收到的效果更好,这便是分解式联言推理的特点。“你是有优点的,但是你也有缺点。”然后再着重指出这个人的缺点,以这样的形式去批评一个人时,能减少抵触情绪,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且这种说法因为具有全面性,所以更容易让人接受。
组合式:p、q,所以,p并且q。
(2)选言判断是选言结论前提中必须有的,进行推理也必须根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选言支不能同假,至少有一真),它有两种形式:
相容选言推理:
否定肯定式:并非p(或并非q);或者p或者q;所以q(或p)。
不相容选言推理:
肯定否定式:p(或q);要么p要么q;所以并非q(或并非p)。
否定肯定式:并非p(或并非q);要么p要么q;所以,q(或p)。
(3)假言判断是假言推理前提中必须有的,并且进行推理必须根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它有三种形式: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肯定前件式:p;如果p,那么q;所以,q。
否定后件式:并非q;如果p,那么q;所以,非p。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否定前件式:并非p;只有p,才q;所以,并非q。
肯定后件式:q;只有p,才q;所以,p。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事实上,这个推理是上面两种假言推理的组合。
人们在人际交往的沟通时,会进行各种各样复杂的组合判断推理。但是,有时候某些推理会隐藏很多令人感到迷惑的问题,这便需要我们动用思考的力量来深究其中的寓意。
文1:有关错误复合判断推理的两个小故事。
文2:钻空子的罪犯。
文3:从前有个国王想当场处死一个罪犯,罪犯请求国王宽恕他,国王说:“你犯了大罪,我是宽恕不了你的,我只同意让你选择一种死法。”罪犯便很高兴地说:“我选择老死。”
文4:解析。
文5:国王当时是想当场就处死这个罪犯,但是国王却给出一个穷尽一切死法的选择,当然包括未来的老死,它本身提出的就是一个模糊的语句。由于前提的语言模糊,罪犯自然很高兴,于是钻了国王的空子。
文6:法官的命令。
文7:为了使某个死刑犯对死亡感到恐惧,法官发布了这样的命令:这个死刑犯必须在第二天与第七天黄昏之间处决。不过,若是他在执刑的当天早晨得到消息,那么就不处死他。囚犯在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觉得自己可以逃离死亡了。
文8:解析。
文9:其实这是一个演绎推理时存在的逆向归纳驳论法,我们叫他“语言驳论”。他的结果是违反直觉的,但是推理过程确是符合逻辑的,严谨的。这便是“自以为是”的诡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把任何一天来当作规定的执行日期。如果对方对此提出:“因为我已经知道了今天要执行规定,按规定的前提条件,所以今天就不能执行规定了。”的反对时,我们便可以这样说:“如果是这样,就证明你并没有想到今天要执行规定,所以我今天是可以执行规定的。”
5.因果关系的想当然诡辩。
5,1想当然诡辩的几种形式。
【案例】
一个小伙子在一个人来人往的地方叫卖:
“卖龟咯,卖龟咯,便宜的乌龟。千年王八万年龟,能活万年,快来买啊!”
有个人一看龟挺不错的,还能活一万年,就买了一只回家。
结果第二天一早乌龟就死了。结果他就气冲冲地到市场去找那个卖龟的人,愤怒地说:“你不说乌龟能活1万年么?怎么一晚上就死了?你这个骗子。”
卖龟的人却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呵呵,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龟昨晚刚好到了1万岁。”
其实,这个卖龟人的话是毫无根据的,只要让他拿出“这只乌龟昨天晚上刚好活了1万年”的证据,他的谎言也就被揭穿了。
在思维的过程中,逻辑学认为,必须有充足的理由,某一个思想才能被确定。我们称为充足理由律。同样的,揭穿诡辩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拥有充足的理由,诡辩观点往往缺乏足够的理由,所以,你只要有可靠的证据,充足的理由,就可以在辩论中确定某一个思想的正确性,从而在辩论上战胜对方。
诡辩有几种形式是违反充足理由律的:
(1)虚假理由的诡辩。即诡辩者用来证明其辩论正确性的理由却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