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者对说话人的话做出的歪曲原意的解释即我们所谓的曲解,它包括曲解概念和曲解判断。善意的曲解往往带有幽默的意味,如隋代《启颜录》里的一则笑话:
有一次,皇帝称赞郭璞的《游仙诗》写得好,石动甬听后说:“我来写,肯定胜过他一倍。”皇帝很不高兴,就命他也作一首诗。石动甬说:“这诗里有两句写:‘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我的话就写成:‘青溪两千仞,中有二道士’。这个不是胜他一倍么?”
其实这里的“胜过一倍”的“一倍”是个不可量化的虚数,而石动甬却把它曲解为具体的实数。这种曲解就让我们不自觉地感到了幽默的意味,所以皇帝听了他的诗都忍不住要哈哈大笑了。
人们说出的某句话,通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话语的表面意思,另一部则是话语隐含的需要听者体会的内容。这部分需要体会思考的便是我们所说的隐涵。
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中,经常会遇到隐涵现象。有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涵,有的则是体会领悟后可以表达出来的隐涵。当然,并不是我们所有的谈话都有隐涵,否则我们的人际交往就变成猜谜游戏了。
肆意曲解,对于听者,曲解原意的情况是很多的,而对于说话者,他的沟通交际则是在做无用功。所以,在人际沟通中我们要尽量避免曲解他人的意思。而且如果是故意曲解,还会影响到说话者对听者的看法。就像有一个例子:
领导说:“工作的时候不准吸烟。”
“所以我吸烟的时候不工作。”青年工人回答道。
通过这两句对话,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这位青年工人给领导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而且这会对他以后的工作有什么影响。
文1:肆意曲解的诡辩小故事。
文2:《韩非子说林上》中有则这样的寓言:有人给楚王进献了不死药,主管通报传达的官吏拿着呈现给皇帝。一个办事的官吏看到了问说:“这个可以吃吗?”
“可以。”传达者回答说。
于是官吏就拿过来吃了。楚王非常愤怒,命人杀了这个吃药的官吏。
官吏让人帮忙求情:“我问传达者说是不是可以吃时,传达的人说可以,所以我才吃的。罪过不在我而在传达的人。而且有人献不死药,我吃了却要被杀,说明是死药,是进献的人在欺骗大王。大王杀了没有罪的臣子,只能说明别人在欺骗大王,不如放了我。”于是楚王放了他。
文3:何谓“先生”
甲:何谓“先生”?乙:所谓“先生”,就是先出生的人,而先出生的人自然会先死。因此,当我们称呼某人为“先生”时,就意味着他要先死。简言之,即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文4:
对于肆意曲解,《吕氏春秋?离谓》曾有如下评析:言辞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欣赏外在表现却抛弃思想,这是糊涂的。古人懂得,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不能只听他的语言,而要通过其言语观察其思想。听别人的话却不能去了解他的思想,那样的语言是毫无意义的。《吕氏春秋?淫辞》篇也曾指出:言辞是表达思想的,说的话与行为相背离,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
(145-146)
4.判断中的诡辩。
4,1故弄玄虚模糊判断。
判断事物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断定,一个是真假。
作为推理的组成部分,判断是对事物有所断定的思维模式。
那如何断定呢?
首先要制定一定的逻辑要求,之后看其是否具有断定的内容,最后就要去肯定或是否定什么了。
真假,简言之就是虚实。在自定义的逻辑范围内,看判断对象是否反映了本质,包括性质和状况随着情况的转移,一切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而诡辩者为了到达目的,不惜用花招和手段,使自己话语的真假变得难以捉摸,让判断者无从下手。虚假判断得不到揭穿,人们就会陷入迷雾之中。
现在国内的许多出国中介就是利用的这一点,打出“雅思只要4分就可以出国留学”的招牌,但是在学位上,就弄虚作假,有college文凭和不是college文凭两种,很多人被这些专业术语搞得迷迷糊糊,只能任其摆布,最后只拿回来一个结业证。
故弄玄虚也是偷换概念的一种。比如拿一件仿品赝品,经过别人的语言加工就可以和真品用一样的价钱交易。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衣服以次充好,说是什么原单大品牌,其实就是从周边的服装作坊里拿出来的。真皮也不一定是真皮,纯羊毛也可能就是混纺的。
为什么有的人明明知道这是骗人的还是会去买?这就是源于人的虚荣心理和好奇心理。这种浮躁的环境,很容易让故弄玄虚的人乘虚而入,最终得手。
比如,现在有些菜馆里的菜名都弄得很富丽堂皇,端上来无非就是土豆丝一类的家常菜,并没有什么新意。
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现在流行的“标题党”。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网站的论坛上说的神乎其神的所谓爆炸性新闻,点击打开之后无非就是过时的新闻。
想避免自己因故弄玄虚而上当受骗,最好的方法是多问而且要问清楚。
文1:故弄玄虚的诡辩小故事。
文2:出国留学。
文3:
X:我想咨询一下出国留学的问题。
出国中介:你是想到FH读书吗?
X:FH?
出国中介:或者读双语的master?
X:master?
出国中介:还是念diplom?
X:哦(晕了)……
出国中介:我感觉你比较适合读双语的master。
X:我也觉得……
文4:和小贩杀价。
文5:某游客被一小商贩拉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小商贩神秘地拿出一件皮衣,然后告诉游客这件衣服是走私来的水货,因此价格绝对低廉。只卖500元。游客被蒙住了,便可使杀价,一口还260元,小贩一幅将要被逼疯的样子。游客继续砍价,只到砍到280,小贩才“忍痛割爱”。当他欢欢喜喜地拿着衣服到处炫耀其物美价廉时,一个当地人突然告诉他:这是一件伪真的本地产衣服,最多值60元!
文6:某某饭店的招牌菜。
文7:某某饭店属于高档消费饭店,小舟听说那里有很多不常见的菜系,便想带着女友一尝为快。
他们看着菜单上的有一个套餐的名字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心想真是太有诗意了。可服务员端上来他们点的菜后,才得知所谓“两个黄鹂鸣翠柳”是韭菜上俩鸡蛋黄;“一行白鹭上青天”是一片菜叶上铺一行切成片的蛋白;“窗含西岭千秋雪”是四根韭菜围一框,里面洒点碎蛋白;“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清汤上浮两蛋白。这顿饭吃的蛮失望的!
(147-148)
4,2含糊其辞模糊判断。
人类的沟通是由话语组成的,而话语又是由词组成的。像中国这样的文化大国,一个简单的词,必然会有很多的意思,也就有其独特的模糊性。
将一个词语搁置在不同的语境里,就会有更多的衍生意义。而准确的意思只能通过语境进行再次的推敲之后定夺了。为了避免这种歧义的产生,多问多咨询无疑是唯一也是最好的办法了。
含糊其辞的表述形式,有时在不同的场合,还是可以反映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
古代,有人拎着一只獐和一只鹿,来问王安石的儿子,说哪一个是鹿,哪一个是獐?年纪还小的王元泽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獐?于是答道,鹿在獐边上。这就说明模糊语言可以在一定环境里有一定合理性。
有一次,苏东坡在家设宴招待客人,席间米元章说,大家认为我是轻狂的,你觉得呢?苏东坡只是淡淡的回答了一句:我是个从众的人。
在是与不是之间选择,有时巧妙的模糊也是一种策略。
在判断是非面前,要对问题做出确切的回答,这就是排中律要求。它是为了防止在认识中的不确定性。像苏东坡这样有所隐藏的回答,隐藏了自己明确的态度,这也是一种巧用模糊语言的例子。
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语言模糊的现象。比如一些药品说明上的用语不规范,儿童酌情减量,到底减多少?谁也没有告诉。而如果是刻意的模糊,就会变成诡辩了。
要想避免被这些花言巧语所蒙蔽,你就要保持自己头脑的清醒,不要为了一时的开心或是一时的兴奋,被含糊其辞的话语所欺骗。
现在的楼盘广告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随着房地产的成长,造势的广告犹如春笋一般,很多表述上都十分的模糊,比如距地铁10分钟,可是根本就没有表明是步行还是开车。所谓的一步之遥事实上却很可能是遥不可及的。
文1:含糊其辞的诡辩故事。
文2:巧嫁奇丑女。
文3:从前,有一个姑娘奇丑无比,不但脸黑脚大,而且又秃又麻。年方二八,正是出嫁的年龄,可是却没有一个小伙子愿意娶她。姑娘非常苦恼,她的父母更是焦急。
有个秀才很可怜他们,帮他们写了一份婚书,把姑娘的相貌作了巧妙介绍。然后,秀才悄悄叮嘱一番,让他们托媒人带上婚书去说亲。姑娘的父母立即照办了。
媒人物色好了一户忠厚人家,去为姑娘说亲,把带着的婚书递了上去。男家接过婚书,念道:“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男家看完婚书,满口应承了这门亲事。
可是,男家刚把新娘娶进门就后悔的不得了。他们怪女家欺骗了他们。
女家也是早有准备,理直气壮地指着婚书说:“姑娘的相貌,婚书上写的明明白白,‘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没有半句假话,你们也愿意了,怎么说是欺骗你们呢?常言说的好:‘丑妻近地家中宝。’长的丑点儿有什么不好。你们既然把姑娘娶进了门,生米都成了熟饭,想赖婚可不成!
男家听完女家对婚书的解释,方知中了圈套,追悔莫及。
文4:这个秀才所写的婚书,是个“可作出多种断句的论题”,它有两种断句方式。一种是:“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另一种是:“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男家由于没识破婚书中的含糊其辞的模糊判断,中了女家的圈套。
(149-150)
4,3闪烁其词模糊判断。
人在有意识的情况下,用避免关键问题来摆脱自己的困境。在要表达是对是错的情况下,不能对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这也违反了排中律最基本的逻辑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闪烁其词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的,其中有些诡辩是情非得已的。鲁迅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新生儿的满月酒会上,来了众多的亲朋好友,大家纷纷过来祝贺,希望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说的好的人呢,就可以喝一杯喜酒。这时,有个认走过来看着新生儿说:这个孩子将来是要死的。结果被孩子的家长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说喜庆恭维的话,可以捧得别人的开心,说了一些不好的真话则会受别人的排斥。而想说真话的聪明人会这样说:“这孩子啊,哈哈,哈哈……”
“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是在挑战人们的认同,在是与不是之间做选择,同样也就是一种逻辑选择。假如闪烁其词的话,那就违反了排中律的逻辑了,但是此时说假话并不能说明自己的逻辑判断有错误,只能说在特定的外在环境和语言环境里,这种有所回避的思维模式是可行的。
但是像“这孩子终究要死”的话还是有问题的。因为在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就是语言沟通,而语言又是一种逻辑复合体,根据语法的分类主要有三种:
主题是什么,就是行为的本身,称之为语谓行为。
为了附和所要说的主题,而去陈述一个事实,围绕这主题来否定其他的事情,不管是陈述,预测,劝告,祝贺,还是其他的,都是服务于所表达者的用意。是一种旨意性的表述,也就是语旨行为。话出口后,在听话者的身上产生的影响,就称为语效行为。也是说话产生的效果。
在特定的场合里,我们要想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要有准确的判断。大可不必备用外交辞令来陈诉轻松的话题。所以在人际沟通的言语行为里,要符合形式逻辑要求的同时,还要符合语用逻辑的要求。
文1:闪烁其辞的诡辩。
文2:里根的回答。
文3:美国前总统里根在访问我国期间,曾去上海复旦大学与学生见面。有一个学生问里根:“您在大学读书时,是否就渴望有一天能成为美国总统?”
里根没料到学生会提这样尖锐的问题,但他却运用闪烁其辞的诡辩术,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我学的是经济学,我也是个球迷,可是我毕业时,美国的大学生约有1/4要失业,所以我只想先有个工作,于是当了体育新闻广播员,后来又在好莱坞当了演员。这是50年前的事了。”
文4:陈毅答记者问。
文5:一次,一位西方记者在招待会上突然向陈毅元帅问道:
“听说,中国最近打下了美制U-Z型高空侦察机,请问用的是什么武器?是导弹吗?”
陈毅元帅避开了这个敏感的话题,他用手在空中做了一个往上捅的动作,回答记者说:“我们是用竹杆把它捅下来的呀!”话音刚落,一阵哄堂大笑。笑声中,记者们为陈毅元帅独特的外交幽默和智慧辩解而折服。
陈毅元帅的这种似是而非的答非所问,达到了既不泄露国家的重大机密,又活跃了记者招待会的气氛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151-152)
所以,在不同的场合,我们要依据恰当的条件来有所选取地表述。如上个例子里提到的,客人们来祝贺,这祝贺未必是真,当从将来的情况上看是符合客人的语句内容的,虽然不牵扯到听话者的利益。所以,这种非祝贺的话,不符合祝贺的要求,不符合情理要求,不符合实质要求。由此,判定这是一句十分不成功的交际语言行为。通过诡辩给自己开脱,只能是掩盖自己说错话的尴尬了。
4,4虚假判断的诡辩。
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总能遇见一些人为虚假判断做辩护。
比如近些年常见的“假文凭”和“盗版光碟”的事件。
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经常会编造各种理由来为自己不道德的行为辩解。如今,走在马路上,到处可以看到张贴着小广告。有的人拿着自己的假文凭毫无愧色地说道:不就是张假文凭吗?
“不就是张假文凭”不但说明了某些人为虚假做的辩护,而且,由此发展就会对自己一切不规范的行为进行开脱。比如一些招聘单位,只是给员工聘书,但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在任期不满的时候,就可以以各种理由辞退员工。而开脱的理由就是聘书不等于劳动合同。
这种毫无道德可言的开脱已经违背了逻辑规则,真有些掩耳盗铃了。
但是对于这种无赖行为,我们真的就没有对策了吗?其实在《劳动法》第七十九条中规定,劳动者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并且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那我们的依据又是什么呢?通过劳动合同的司法解释,不限于是书面协议,只要包括劳动主题、合同内容和期限。
聘用合同也是劳动合同的一种,而公司颁发的聘书也是具有聘用合同的条件的。只要明确了劳动关系和双方权利和义务就算是劳动合同了。
文1:有关虚假判断的诡辩小故事。
文2:黄公嫁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