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134)
1,为什么要了解诡辩。
1,1 生活无处不诡辩。
生活中,我们时刻都在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进行沟通。语言成为沟通彼此的媒介。也可以说,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抛弃思维,人们与动物无异;失去语言,我们也无法进行正常的沟通。
虽然语言是我们必须的沟通交流方式,但某些时刻它也在给我们制造着麻烦。
比如,某君告诉你天空是黄色的,你立刻提出质疑。但随后他就用一大堆论据,证明了天空确实是黄色的。你也信以为真。
没过多久,某君又来告诉你天空是红色的,你提出几日前他的论断来反驳他。谁知当即被驳回,并且又列举各类根据,证明天空是红色的。
长此以往,他把天空当成了调色盘了。每两天他就会提出天空颜色更迭的理论。最后你不得不敬而远之。
虽然这类人罗列出的“根据”和“理由”能使我们嘴上表示同意,但这些根据和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他们只不过是主观主义地玩弄一些概念,搞些虚假或片面论据,做些歪曲地论证,目的是为自己荒谬的理论和行为做辩护。
1,2认识诡辩。
诡辩就是有意地把真理说成是错误,把错误说成是真理地狡辩。用一句简单明了的话来说,就是有意地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虽然我们也曾羡慕别人的铁齿铜牙,希望自己能在人际沟通中游刃有余。但我们似乎想得过于简单了。
例如,某人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文1:大标题:生活中的几个诡辩小故事。
文2:谁都有矛盾。
甲:“小孙和小赵在工作中配合得很好,没有发生过矛盾。”
乙:“谁说没有矛盾!”
甲:“请你说出他们有矛盾的根据来。”
乙:“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他们两人怎么会没有矛盾呢?”
文3:汽车前面的“快车”牌一位乘客对公共汽车的女售票员说:“你们这是什么车?不停稳就开门,不等人上完就关门?”女售票员满有理地说:“你没看见车头挂的‘快车’牌吗?”
文4:我的那一份就免了。
一辆公共汽车开到某站,车下的人不等下车的人下完,便一窝蜂似的往上挤,突然,“哗啦”一声,一块玻璃被一个小伙子弄碎了。售票员对他说:“同志,你把玻璃弄碎了,你要赔偿!”小伙子反问道:“为什么要我赔?”售票员说:“损坏了人民的财产就应当赔偿。”小伙子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人民中的一员,人民的财产也有我的一份,用不着赔,我的那一份不要了。”
文5:爸爸和儿子,到底谁聪明。
A、B两个人都喜欢诡辩。有一天,二人争论起“爸爸和儿子哪一个聪明”的问题。
A说:儿子比爸爸聪明,因为人所共知,创立相对论的是爱因斯坦,而不是爱因斯坦的爸爸。
B说:恰恰相反,这个例子只能证明爸爸比儿子聪明,因为创立相对论的是爱因斯坦,而不是爱因斯坦的儿子。
(135-136)
“老舍本名叫舒庆春吗?”
“对!”
“那老舍是北京人?”
“没错!”
“哦!那舒庆春肯定也是北京人了!”
“当然如此!”
大概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学生时期,一个古怪的老师宣布下周进行考试,事先不通知考试的具体日期。
一旦在准备考试的那天早上大家知道“今天要考试”,那么这一天就不会考了。
同学们一下慌乱了,但如果有个同学却高兴地宣布老师不可能考成试了。
为什么呢?
首先最后一天是不可能考试的,因为只有到了最后一天我们才可能知道这一天一定会考试。
既然肯定最后一天不能考试,那么考试的时间必须提前一天,接着,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所以又要提前一天。
以此类推,这样一一排除了几个最后一天,能够考试的时间也没有了。
但最后可想而知,我们没有一个逃脱考试的。
诸如此类巧舌如簧的分析也是数不胜数,这种论证分析不能说不严密,但结论却有悖直觉。
生活中,人们的思想沟通并不总是按照常理的思维方式进行的。那些胡搅蛮缠的人总会适时地蹦出来干扰我们。我们想要快嘴利舌,还是差了不少。
很多人先入为主的心理总是会被诡辩利用。比如“我们从未做过此类事情”、“德国人肯定不会同意这种想法”、“如果当年元朝的版图一直沿用至今,欧洲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了”。
由于某些讨论在引发前早已有了前提。那么由此产生的结论往往缺乏逻辑性和确凿的证据。因此,我们要能够在一个人的话语中找到矛盾之处,注意倾听来自各方面意见。还需要有疑问的习惯,也就是当讨论者意见惊人地一致时,不妨赶紧回到出发点,重新审视一番。
文1:大标题:诡辩的智慧。
文2:快把饭钱算给巴依。
有一个穷人找到阿凡提说:“昨天我在巴依开的饭馆门口站了一站,巴依说我闻了他饭馆里的饭菜的香味,叫我付钱,我当然不给。他就到喀孜跟前告了我。喀孜决定今天判决。你能帮我吗?”“行,行!”阿凡提一口答应下来,就陪着穷人去见喀孜。巴依早就到了,正和喀孜谈得高兴。喀孜一看见穷人,不由分说就骂道:“你闻了巴依饭菜的香气,快把饭钱算给巴依!”“慢着,喀孜!”阿凡提走上前来,说道,“这人是我的兄长,他没有钱,饭钱由我付给巴依好了。”阿凡提一边说一边从腰里掏出一个装铜钱的小口袋,举到巴依耳朵旁边摇了几摇,问巴依:“你听见口袋里响亮的声音吗?”
“哦,听到了!听到了!”巴依说。
“好,他闻了你饭菜的香气,你听到了我的钱的声音,咱们的帐算清了。”
说完,阿凡提领着穷人大摇大摆地走了。
文3:爱因斯坦说的话总“没错”
爱因斯坦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有两位工人,他们同时从烟囱里爬了出来,一位是干净的,一位是肮脏的。请问他们谁会去洗澡?”
有学生立即回答:“当然是肮脏的工人会去洗澡。”
爱因斯坦反问道:“是吗?干净的工人看到肮脏的工人,他会认为自己身上一定也很脏;而肮脏的工人看到干净的工人,可能就不这么想了。我再问问你们,哪个工人会去洗澡?”
接下来有学生马上回答说:“干净的工人会去洗澡。”
爱因斯坦笑着说:“又错了,两个工人同时从烟囱里爬出来,怎么可能一个是肮脏的而另一个却是干净的呢?”
(137-138)
2.概念中的诡辩。
2,1模糊概念的诡辩。
诡辩指在知道正确观点的时候,依然维持自己错误观点而继续辩论。“模糊概念”则是指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在某思维过程里,不自觉地把某一定义或是概念搞得混乱,以至于不知所云。
一个概念一旦形成,无论是它的内涵还是外延都有其一定的范围,是不容易混淆的。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人们的思想交流才能有效。
可以说确定性是思维的首要表现,否则会严重影响人们的交流,对某一概念的不清楚,会导致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障碍。
举个例子,“个性化车牌”在前几年可谓是红遍了京津唐地区,可最后为什么又叫停了,就是因为对“个性”这一概念的规定不够严密造成的。
“个性化车牌”按照常规的理解,就是用3个字母和3个数字组成一个“体现个性的车牌”,这是这个概念的外延,而其内涵除了要求符合个人个性外,还需要符合法规、社会公德,明确点说就是要符合理性。
可由于在制定这个概念时,制造者在其概念里没有强调符合理性这点,因此导致了在注册“个性化车牌”中更多的共性出现,而违背了初衷,比如很多车牌中都出现001,168。
所谓的个性化无非就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彰显个性。可是有些个性是不能提倡的,比如sex001、usa911。这些都是不符合社会舆论的。
这样的现象就是对概念的模糊,所以其外延就会十分难以定夺和控制。假如责问那些不符合社会公德的“个性车牌”的车主,他们就会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有违反要求和规定。”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我们最好要多问几句细节,也就是其本质属性的范围,以免造成误会,给自己造成没有必要的损失。
文1:模糊概念的诡辩故事。
文2:天机不可泄露。
文3:三个秀才进京赶考,路上,向算命先生请教:“我们此番能考中几个?”算命先生闭上眼睛掐算了一会儿,然后竖起一根指头。三个秀才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算命先生说:“天机不可泄露,以后你们自会明白。”后来三个秀才只考中了一个,那人特来酬谢,一见面就夸奖说:“先生料事如神,果然名不虚传。”
秀才走后,算命先生的老婆问他:“你怎么算得这么灵呢?”算命先生说:“这其中的学问可大了,竖一根指头,可以作出多种解释:如果三人都考中,那就是‘一律考中’;要是都没有考中,那就是‘一律落榜’;要是考中一人,那就是‘一个考中’;要是考中两人,那就是‘一人落榜’。不管哪种情况,都能证明我是对的。”
文4:买一送一。
文5:一日,阿顺上街闲逛,看到商店里有“买一送一”的广告,便抵挡不住这种诱惑。心想:有这么好的事情,可不能错过!
于是,他变高高兴兴地买了一台全自动洗衣机。但最后商家只给他送了一个漂亮的洗衣粉盒子,原来这就是商家口中的“买一送一”。洗衣粉盒是漂亮,但终归心里不是什么滋味。
文6:某某旅行社的“7日双飞游”
文7:某某旅行社这一阵子在搞“X日双飞游”。很多游客被这个招牌吸引,纷纷掏出了钱包。可是旅客们乘第一天的晚班夜航机去,乘最后一天凌晨的早班机回。实际上X日成了“X-2”日。旅客若想对其讨个说法,可旅行社的计算也并没有什么错误。
(139-140)
2,2混淆概念的诡辩。
“混淆概念”指的是对于原本没有的东西,进行确切的描述,或者对不同概念的事物,却用相同的概念来定义。再者就是同一概念的不同使用,都会导致对方对于某一特定概念的混淆或是认知不清。在现实生活当中,往往体现为文字陷阱或者是浑水摸鱼的现象。
比如,古希腊诡辩家欧布利德曾有一段著名的诡辩之言:你没有失去的东西就还在你那里;你没有失去角,所以你就是有角的人。这便是典型的混淆概念的诡辩。
再比如,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看中了某辆汽车,由于没有现货,卖家提出预付订金,当我们付出订金之后,却不知商家已经改为了“定金”。到时候,要是我们反悔了,也就要不回订金了。像“订金”还是“定金”这样的事情还经常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
商家正是利用人们对“订金”和“定金”概念上的不确定,才使出这样的花招骗钱。
让我们看一下《现代汉语词典》里是怎样解释这两个词语的。“定金”是指已经签订合同后,双方履行各自义务的一种保证形式。作为合同依据,这部分的定金是不能退还的,直到合同终止,否则视为违约。违约者无权要求返回定金,反过来,要是收受方违约的话,就会双倍返还定金。
而“订金”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它就是一种买方和卖方的口头协议,并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消费者交付订金之后,有权收回预先交付的订金,如果商家违约,只需交还预付订金即可。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在当今生活中,这种玩文字游戏、混淆概念的事情比比皆是。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在遇到大宗货物交易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杜绝此类文字陷阱的出现。要想监督这种浑水摸鱼的现象,首先要明确各个概念的内涵。
文1:混淆概念的诡辩故事。
文2:本官不曾亏待你清朝时,一个县官要买金锭,店家遵命送来两只金锭。县官问:“这两只金锭要多少钱?”店家答:“太爷要买,小人只按半价出售。”县官收下一只,还给店家一只。过了许多天,他都没有还账。店家便说:“请太爷赏给小人金锭价款。”县官装作不解的样子说:“不是早已给了你吗?”店家说:“没有啊!”县官拍案大怒道:“大胆刁民,本官要你两只金锭,你说只收半价,我已把一只还给了你,就折合那一半的价钱,本官何曾亏了你!”店家听罢,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文3:你现在也在说话一个电影院里正在放电影,观众席上有几个人高声说话,旁边的一位观众很不满,对他们说:“这里是公共场合,请你们不要讲话,好吗?”其中一个小伙子嬉皮笑脸地说:“嘿嘿,你现在不是也在讲话吗?”
文4:这老头子,也不怕人笑话一位从事艾青作品研究的老先生到书店里买《艾青诗选》,他向一位正在与同事聊天的男店员问道:“有《艾青诗选》吗?”店员没好气地说:“没有!”老先生刚转身,店员就忍不住地笑着对同事说:“这老头子,这么大年纪了,还买《爱情诗选》,也不怕人笑话!”
(141-142)
2,3偷换概念的诡辩。
一般来说,因为太过于明显地歪曲对方的想法,假想敌式的诡辩是一种愚蠢的方法。老话说,言辞是用来表达思想的,要是自己说的话和意思相违背,那就是凶险的前兆。
举个例子:
在学校的宿舍里,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
“某某同学能否将你的音响声音关小些,有点吵,影响其他同学的休息。”
“其他同学又不是你。”
一些数字上的偷换概念则更加容易,比如:
“3/6等于1/2?”
“对!”
“3/6分母是6?”
“对!”
“那么1/2分母是6?”
“这……”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与人打交道还是签订合同,一定要对方给你确定的答案才成,不能模棱两可,这样容易让对方偷换概念,有机可乘。
有一个青年跋山涉水,找到智者,目的是想学些深奥的知识。见到这位哲学家后,青年说明了来意。不料这位哲学家是位诡辩大师,几句话就把那青年弄得糊里糊涂。
哲学家:你是想学知识的?
青年:是的。
哲学家: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是你想学的吗?
青年:不,我不想学已经知道的东西。
哲学家:那么,你是想学你不知道的东西了?
青年:是的,我想学我所不知道的东西。
哲学家:如果你根本不知道有马,你能想到要学习关于马的知识吗?
青年:不,不可能想学关于马的知识,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有马。
哲学家: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是你想学习的,那么,你来到这里又是为了什么呢?
经过哲学家这番诡辩,这位青年被搞得一头雾水。
这位哲学家不愧为偷换概念的魔术师,把一个向他求知识的青年诱入其设下的陷阱而不能自拔。
文1:偷换概念的诡辩故事。
文2:我根本不认识孙中山。
一位中学老师给学生讲中国近代史,在课堂提问时向某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是怎样认识孙中山的?”这位学生居然回答说:“我根本不认识孙中山。”全班同学听了这个回答哄堂大笑,老师也被弄得啼笑皆非。
文3:一个人有三个头。
某甲对某乙说:“我能证明‘一个人有三个头’。”乙说:“愿闻高见。”甲说:“每个人有一个头,没有人有两个头,一个人比没有人多一个头,所以,一个人有三个头。” 乙虽然知道甲的论证是错误的,但不能指出错在何处。
文4:爱情价更高。
小伙子:“你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姑娘:“你没听人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吗?价钱低了,还能叫爱情?”
文5:面条我没有吃。
某公擅长诡辩,又喜欢占小便宜。有一次他去饭馆吃饭,先要的是面条,服务员端来的是辣面,他不想吃,就让服务员换了一盘包子,吃过之后不付款就走。服务员对他说:“您吃的包子还没有交钱呢!”此人说:“我吃的包子是用面条换的。”服务员说:“面条你也没有交钱。”此人又说:“面条我没有吃呀!”气得服务员一时说不出话来。
(143-144)
3.肆意曲解的诡辩。
3,1肆意曲解的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