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努力去理解别人,并且要向对方传达我们的理解。这是最迅速、简捷的做法:“我知道你的感受!”或者:“我很理解你的心情!”要把这些话记在心里,并适时告诉对方!
(4)他人需要帮助。
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也都有义务帮助别人,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他人,不是施舍,是使他人快乐自己快乐。
美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在成名之后,曾给胡适写过一封信。在信中,吴健雄回忆了一桩胡适早就忘记了的往事,意思是在她毫无成就之时,胡适的一次演讲给了她鼓励,使她满足了自己的求知欲,得到了人生的真正快乐。胡适在回信中写道:“我一生到处撒花种子,即使绝大多数都撒在石头上了,其中有一粒撒在膏腴的土地里,长出了一个吴健雄,我也可以百分快慰了……”
帮助了别人,能让自己感受到“百分快慰”。帮助了别人,快慰了自己,那么,何乐而不为?
(5)他人需要同情。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说:“同情,是所有人类最渴望的东西。孩子会急着展示伤口给你看,来赢得你的同情。其实成人也一样,总是喜欢谈自己真实而虚构的种种不幸,来争取你的同情。”所以,要化解纠纷,赢得友谊,请记得要同情他人的立场与愿望。
同情心一般是指对别人遇到的麻烦、烦恼、不快及意外给予真诚的关心,而不是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二、冷漠处之与幸灾乐祸。这不仅是指对老、弱、病、残。同情心是一种爱,是一种友谊与理解,是平等的、而非居高临下的施予。
其实,每个人在生存中都会因种种原因,需要获取他人的同情,大多是精神、情感上的,因为物质的只缺少或有与无的问题,不牵扯同情问题;每个人同样还需要获得尊重与尊严。
(6)他人需要激励。
人类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自太阳之光。没有太阳,花就不能开放。而激励就如太阳一样,能够照亮人的心灵,鼓足人的勇气。
“激励”意味着什么?按辞典上的解释,就向别人提供积极性,或以积极}生影响别人。
在一次调查中,要求70位心理学家说出主管人员必须懂得的人性中的最关键的东西,有65%的人说“积极性”,就是使入行动起来的那种感受和认识。如果你能调动别人的积极性,就能够提高你的威信,使得别人愿意亲近你,甚至服从你。美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指出,要想成功,你必须学会调动别人内心深处的积极性,让他们发挥潜能,你必须“给他们的油箱加油”。多思多想。不要急于下结论
有这样一个笑话:
一天深夜,值勤的警官罗伯特接到一个报警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在第十三街区,他从夜总会出来后,发觉自己车里的方向盘、刹车、加 速器等等都让小偷给卸去了。罗伯特立刻表示前往出事地点。
就在他开动巡逻车准备出发的瞬间,电话铃又响了起来,罗伯特只好下车再拿起电话筒。
打电话的仍是刚才那位报警的人:“实在对不起,先生,您用不着来 了。我喝多了,刚才一阵冷风吹来,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坐在车内的第 二排座位上。”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从中我们不难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在日常生活的为人处世中,千万不能轻易下结论。
美国作家马里杰·斯比勒·尼格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回,一位老人对我讲:“我年轻时自以为了不起。那时我打算写本书,为了在书中加进点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在那些 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们当中找一个主人公,我相信在那儿可 以找至0这种入。一点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到处都是荒凉破落的庄园,衣衫褴褛的男人和面色憔悴的女人。最令人激动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懒惰混日子的滋味也找到了。一个满脸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块马铃薯地锄草,在他的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的小木棚。我转身回家,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机前。而当我绕过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时,又从另一个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这时我下意识地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一边看过去,我发现老人的椅边靠着一副残疾人的拐杖,有一条腿空荡荡地垂在地面上。顿时,那位刚才我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变成为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了。”
尼格说: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对一个见过一面或聊上几句的人,轻易下判断和做结论了。感谢上帝让我回头又看了一眼。
尼格得到的人生经验的确是值得每个人借鉴的。在日常生活中,肯于多思多想,不轻易下结论的人一定是聪明人,这样的人不论是在外交、商业等重要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避免因急躁失误给己方造成损失。避免偏见,多看别人的优势
每个人都可能患上偏见的“疾病”,只不过程度轻重不一。偏见是根据自己所得到的一点点信息,凭主观的想象,甚至已有的经验和逻辑,编故事似地给对方编制了一个形象,甚至由此去推知他的过去和将来。
和一个人初次见面,对方穿着随便,谈吐粗俗,你很可能会认为对方是一个没文化、缺教养的人,当然你可以这么认为。但如果你进而认为他办事肯定不认真,而且自私,甚至可能有点邪恶,以至于以后不愿和他进行任何合作,那么就过分了,就变成了一种偏见。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很容易失去很多机会。因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和人交往、合作,关键要充分利用别人的优势,充分发挥对方的优势,从而给自己提供方便。
很多人会以第一印象轻易地判断一个人,通过第一印象中的一些信息来判断他的一切,这显然是一种以偏概全的错误。见到部下上班迟到一次,就认为他工作偷懒,也不问迟到的原因;见到一个小青年长发披肩,摇头晃脑,就认为作风肯定不正;见到一个人点头哈腰地给领导打开车门,就认为此人肯定只会拍马屁,没什么本事。似乎在他眼里,每个人都能简单地而且迅速地进行分类,有什么样的言行,就肯定是什么样的人做的。
对人产生偏见,结果往往是对自己不利。因为对人有偏见,很容易被对方察觉,一旦别人感觉到你对他有偏见,很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如果你们是同事,那么麻烦就来了,彼此合作肯定就不默契、不愉快了。所以,一次偏见就等于少了一个合作伙伴,甚至少了一个可能的朋友。
要想消除偏见,我们就得设法改变自己的一些思维定势。首先要使自己坚信每个人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我们要宽容地对待每个人。我们和人交往,要尽可能地多看优点,少看缺点。能以这样一种态度去交际,我们就会感到这世界很美好。在谈话的时候要充分照顾对方的兴趣
你可以从头到尾包办某一席话,但你要牢记着,你是说给对方听的,不是说给你自己听的。因此,说话不在于仅图自己痛快,而必须顾全到对方的兴趣,要为听者所想。要探出对方的兴趣,用几个回合的对答就可以探出来,然后择其感兴趣的谈下去。别人愿意听你的谈话,大概因为你有某种值得他听下去的言论,或因你从某地旅行回来,或因你的事业经验值得在意,或因你知道了一些特殊的新闻,或因你对于某一问题具有独特的见解,所以,他才愿意i耐心听你说。当你探出他兴趣的焦点,才有了顺利交谈下去的基础。
你必须注意的是,即使是一个很好的题材,说时也要适可而止,不可拖得太长,否则会令人疲倦。说完一个话题之后,若不能引起对方发言,或必须仍由你支撑局面,就要另找新鲜题材,如此才能把对方的兴趣维持下去。
在谈话当中,对方的发言机会虽为你所操纵着,但你必须时常找机会诱导对方说话。比如,说到某一环节时,可征求他对该问题的看法;或在某种情形时,请他论述自己的经验等。务使对方不致呆听,才不失为一个善于说话的人。话题转了两三次,而对方仍无将发言机会接过去的意思,或没有作主动发言的表示时,你应该设法把一个谈话结束。即使你精神还好,也应让别人休息休息了。自己包办了大半的发言机会,是不得已时才偶尔为之的方法,若以为别人爱听自己的话,或不管别人兴趣与否只顾自己随意说下去,那就大背其谈话艺术之道了。有效地消除误会。减少冲突
生活中,各式各样的误会常会发生,有些本是小事一桩,时间一长也就忘记了。可也有一些误会,若不加以说明,会使人牢记在心,如鲠在喉。对于这类误会,是要设法加以消除的。否则,不仅会影响人际关系,而且对人的身心健康,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想有效地消除误会,可借鉴下列方法:
(1)心地坦然。
误会总要消除,是非终要定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因此,发生误会后,不妨坦然置之。反之,如果感到自己受了莫大冤屈后,便急忙气急败坏地四处辩白,则可能不但得不到同情,反而有可能会让人家看笑话。
(2)气量恢宏。
对于那些错怪自己的人,不要怀有怨恨。剑拔弩张,针锋相对,不但于事无补,也许会节外生枝,酿成大祸。应该看到,在多数情况下,误会的发生,总是意味着误会者同你之间已有某种隔阂,只是这种隔阂平时未为你所注意,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它趋于表面化了。这时,就需要我们作一些“修补”工作。反之,如果对误会意气用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误会就很可能成为彼此关系进一步恶化的导火线。
(3)分析原因。
要头脑冷静地分析误会产生的根源,找到症结之所在。如果责任在自己一方,不妨“有则改之”;如果不是,那也不必着急或感到气愤。
(4)对症下药。
消除误会,可同对你产生误会的人平心静气地面谈,也可转托其他人作解释。实际上,若是由于错误的归因所造成的误会,倒很容易消除,只要事实摆出来,误会就会烟消云散。
至于由于别人的成见,乃至恶意的中伤、诽谤所造成的误会,则对于这种人格的侮辱,应该勇于斗争,毫不怯懦,必要时可诉诸法律。
对于由于偏见所造成的误会,则不必过于重视,能扭转偏见固然很好,无力改变就随它去吧!“我行我素”这句话有时还是用得着的。
须知,尽管别人的误会会严重挫伤你的情绪,但人的情绪应当为理智所控制。如果别人的说三道四可以左右我们言行,那么,我们就很难成为生活的强者。而且,在误会面前消极、退怯,反而会授人以柄,使你更苦恼、更消极,并由此而陷入消极情绪和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避免愚蠢的见解应遵守的一般原则
人与人之间的许多分析和误会,都是由于一方的见解不够明智而产生的。伯特兰·罗素指出,要避免人们容易产生的那些愚蠢的见解,并不需要非凡的天才。只要遵守几条一般的原则就行了。 (1)多观察和实践。 不论是什么问题,如果通过观察能得到解决,那就最好亲自观察一下。亚里斯多德认为,女人的牙齿比男人要少一些。本来,他只要请夫人张开嘴,亲自数数她的牙齿,就可以不犯这个错误。可是亚里斯多德没有这样做,他固执地认为自己是知道的。自以为知道而实际上并不知道,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而我们往往容易犯这种错误。
(2)善于反省自己。
许多事情又是很难用自己的经验来检验的。那么,用什么办法来发现自己的偏见呢?如果有一种和你的意见相反的观点使你恼怒,这就是一种迹象。表明你不自觉地意识到你的观点产生了危机。要是有人坚持说二加上二等五,或者冰岛在赤道上,你只会感到可笑,而不会恼怒。对于双方都没有充分证据的事情争论,往往是最激烈的。所以,一旦你发现自己对一种不同的看法很恼火,就应该警惕:通过反省你也许会发现,自己的信念是缺乏根据的。
(3)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摆脱某些教条主义的好办法,是了解一下别人的意见。最好常找一找和你意见不同的人谈谈。如果你感到那些人对事物的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愚蠢的,那就要提醒自己:我是不是也这样?这种方法能使人学会审慎。
对想象力丰富的人来说,经常设想和持不同意见的人辩论,这是很有好处的。这种辩论不受时间的限制,在和假想的对手辩论的时候,不但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检验自己的观点是不是正确,有的时候,还能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
(4)克服自负的心理。
要谨防那些奉承你,使你的自尊得到满足的意见。比如说,不论是男是女,都相信自己的性别是优越的。如果你是男的,你会说,大多数的诗人和科学家都是男的;如果你是女的,你可以反驳说,大多数罪犯都是男的。又比如说,很多人都相信自己的民族比别的民族优越。其实,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类似这样的问题,本来都是很明显的,可是有的时候,自尊心却使大家不愿意这么看。
要克服这种自负的心理,不妨提醒自己,地球这颗小小的行星在宇宙当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在人类社会中呢,一个人的生命也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在这么大的世界里,肯定会有比自己优越的生命。
下篇立志篇
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 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最困难之日,就是离成功不 远之时。
——拿破仑
要记住: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由于战胜了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取得的。
——卓别林
平凡的生活需要拼搏,只有拼搏,才能走出不平凡 的路。
——本杰明·富兰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