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本无完人,连人们崇拜的神都自认不是十全十美,何况我辈芸芸众生?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恶至今无定论。事实上也下不了定论,可能是因为人性中固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而这正是人为什么是人,不是神或兽的原因。
人有善恶两面,有性格和习惯上的优、缺之处,可怜人并不一定自知,能做到像曾子那样“吾日三省吾身”的,在今天的世界上恐怕打着灯笼也难找。至于一般人,只是遵循着一定的轨迹在生活,并非每说句话或做件事都含有什么意义和象征。事实上,人也不必活得那么认真,对别人怀有过高的期望,否则,不但容易失望,也难于与人相处,弄得自己吃苦,别人也跟着闷闷不乐。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要认识到“人无完人”。 比如有个女孩,她虽然成绩好,口齿伶俐,但不等于一好百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她总有她的弱点,即使在她的长处方面,也总有比她强的人。她与人争辩、吵架经常赢,偶然输一次,本是生活中一件正常的事。她却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一次偶然的失败,就导致心理失衡,情绪一落千丈,出现明显的担心、害怕、惶惶不安等不良情绪。这样对自己发展有百害而无利。在充满竞争的社会生活中,要认识到“人无完人”,既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又允许自己偶尔失败,才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2)要“得理让人”。
别人把她驳得说不出话来,她是那样气、那样恨别人,将心比心,她次次把人逼得无话可说,别人会不恨她?所以,她在同学中的对立面太多,以致她出现不良情绪后,没有人同情她、帮助她,反而乘机攻击她,使她“没有任何朋友”。她的教训告诉人们,与人发生争论、冲突时,只要占到了理,就应主动给人台阶下,给别人留点面子,这样你不仅在道理上战胜了别人,更会在情感上战胜别人,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别人就会主动帮助你。
(3)要“宽容别人”。
生活中经常听人说:“我恨死×××了!”这种憎恨心理是最要不得的。一方面,你在憎恨别人时,心里总是愤愤不平,希望别人遭到不幸、惩罚,却又往往不能如愿,因此容易被一种失望、莫名烦躁的情绪所困扰;另一方面,在憎恨别人时,由于疏远别人,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言语上贬低别人,行动上敌视别人,结果使人际关系越来越僵,以致树敌为仇。而且,今天记恨这个,明天记恨那个,结果朋友越来越少,对立面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成为“孤家寡人”。这样一来,不仅负面生活事件越来越多,而且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差,社会支持则不断减少,以致在情绪一落千丈之后便一蹶不振。可见,憎恨别人,就如同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种下了一粒苦种,不断伤害着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不是如己所愿地伤害被她所憎恨的人。
所以,在别人伤害了你,心里憎恨别人时,不妨设身处地地考虑一下,假如你自己处在这种情况下,是否也会如此?当你熟悉的人伤害了你时,想想他往日在学习或生活中对你的帮助和关怀,以及他对你的一切好处,这样,心中的火气、怨气就会大减,就能以宽容的态度谅解别人的过错或消除相互之间的误会,化解矛盾,和好如初。从而使自己始终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心情舒畅地学习与工作。这样,宽容的是别人,受益的却是自己。适当糊涂一些,为人不可太敏感
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对林黛玉的聪明机敏怀有一定的印象。她进贾府后与姐妹们一起读书,同师同教,她却显得出类拔萃,深得宝玉的青睐,可见天分之高;她每次写诗总是“一挥而就”或者,“也不思索,只笔一挥,就有了一首”,可见其才思之敏捷。黛玉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口才敏捷,反应极快。比如,宝琴做了十首怀古诗谜,大家赞好,宝钗却跳出来说关于《西厢记》和《牡丹亭》那两首:“到底史书上无考,我们也不大}董得,应该删去。”黛玉马上反驳说:“宝姐姐也太矫揉造作了,咱们虽不曾看过这些外传,不知底里,连这出戏还没听过?三岁孩子也知道。”这话立刻得到大家赞同。显然,黛与钗都读过这些书,却心照不宣,都自称没看过,不懂,演一出配合默契的双簧。
但黛玉比宝姐姐高明的地方是,把知道这故事的来源推到戏上,既保全了自己的淑女名声,又欣赏了好诗,两不耽误。谁说黛玉没有心计?她机灵起来比宝钗凤姐丝毫不差!然而,聪明伶俐的林黛玉在生活中过得并不是很顺心,其人生的结局也十分悲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小说《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周瑞家的奉命给大观园的女孩子们送花,她先转到迎、探、惜等人,最后送给林黛玉,可林黛玉却冷冷地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按照先礼后宾的顺序,本没有什么错;可林黛玉这么一说,不免让周围的人下不来台。即便周瑞家的真的做错了什么,林黛玉就惟独缺这朵花吗?不要了又能怎样?性格如此敏感,自然会在大观园这个温柔乡里,每天过得都是“一年三百六十年,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了。
悲观者看到的是玫瑰花下的小刺,而敏感的人就像生活在玫瑰园里,无时无刻不小心翼翼地欣赏着每一朵花。一个生性敏感的人,注定比其他人活得都累。同事窃窃私语,兴许说的只是家长里短,你偏要觉得他们在针对你,只能给自己增添烦恼。想过得快乐点开心点,就对周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是以《红楼梦》为例,那个憨憨的傻大姐却整天吃得饱睡得香,即使在最后,一批丫鬟相继被迫害的时候,傻大姐还是活得很自在,大概“傻人有傻福”就是这个道理。
生活告诉我们,不敏感或不太敏感也许会比较安全。也许,敏感不会伤害到别人,但是最先伤害的,往往正是自己。人生在世,万不可使某一种心态沿着一个固定方向发展到极端,而应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冷静判断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活得傻一点”,也是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回旋余地。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你对生活傻一点,生活也会对你傻一点;你对周围戒备十足,周围也会对你戒备十足。
在感情方面,敏感的人可能脆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可能因为恋人一句无心的玩笑而联想到自己身份的卑微,进而联想到自己可能配不上对方,最终选择自己离开对方。因为敏感的人不能容忍自己所爱的人的眼光有任何一刻离开自己,不能容忍自己所爱的人任何一句无意却伤害了自己的话,甚至不能容忍所爱的人平平淡淡的敷衍。他在自己全心付出全身投入的同时,也要求自己所爱的人全心付出全身投入,不能有一点的忽视自己,要求对方把自己当作世界的全部,当作感情的尽头。可是这种爱情观是不切实际的,是注定要以失败告终的。尽管这种爱情观追求的是尽善尽美,但也正因此它才非常难以实现。
年轻的伊莲嫁给了一位百万富翁,同时也成了一个6岁女孩的继母。敏感的她自从步入这个家门后,就感受到了女孩对她的敌意和排斥。而伊莲也不敢告诉丈夫,如果丈夫知道并训斥了女儿,她俩之间从此也会结下“血海深仇”。伊莲很苦恼,最后不得不找了心理医生。而心理医生告诉她,6岁的女孩接受继母并不是件很难的事,因为这个年龄的女孩不会装,比较单纯,只要坚持喜欢她,慢慢接近她,她也会慢慢接近你。
在医生的建议下,伊莲变得“傻”起来。她不在计较女孩的眼神和言语,并悄悄地在房间里留下很少的钱,放在女孩方便拿的地方。直到有一天,女孩明白这钱是伊莲故意留给她的,于是母女二入之间就拥有了小秘密,两人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
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的麻烦有一半是因为过于敏感造成的,不要以为别人都在处处针对你。别人还有别人的事呢——忙着谈恋爱,挣钱,照顾家庭……就好比张三上一次迟到是什么时候,你还记得吗?在很多事情上,你在别人心里根本没那么重要,你的敏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异于自虐。
古人说:“难得糊涂。”人生在世,切不可太聪明,太敏感,“活得傻一点”,适当糊涂一些,往往会使人际关系更加简单,心情更加愉快,生活也更加轻松。对朋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个人要赢得友谊,就要多看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其实,每一个人都有长处,问题是在于发现。比如某人事业上很有才气,但生活处世能力却很差,那么,如果择其长处学习,你就会和对方建立友谊,相处和睦。相反,你睁开两眼看对方,要求对方什么都好,那么,最终是你失去友谊和失去朋友。
闭一只眼看朋友,还是一种宽容的处世之道。比如你的朋友过去曾受过伤害,或者至今有某些缺点,你与他相处,不妨回避对方的伤疤,忘记他的过去,尊重他的今天,寄希望于他的明天。那么,你交朋友的视野就更为宽广,决不会因斤斤计较着某个朋友的过去而与对方不能相处。
又比如,某人从前曾冒犯你,或做了对不起你的某件事,如他已认识了,你也不妨闭上一只眼,让昨日的误会与冲突岁月而流逝。这自然不是无缘无故的宽恕,而是一种风度,同时让对方认识你有不凡的胸襟与风度。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如果你睁大双眼看对方,总可以发现对方有许多弱点,如以这种尺度去寻找朋友,你就会对生活充满了失望。也只能求大同存小异,你的过分挑剔以及过分苛求,最终可能使你连一个朋友也找不到,或者说你的朋友,因为你过分睁大双眼,而对你敬而远之,远而避之,直至退避三舍。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挫折,从挫折中经受失败的考验,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认识弱点走向克服弱点,那么,我们完全不必要把对方的过去洞察得完全透明化,你只要认为对方是一个真诚的人,即使他有某些与你格格不入的嗜好或其他经历上所没有的东西,你也不必大加追究。
睁一只眼,就要多看到对方的长处;闭一只眼,就是少看到对方的弱点。只有这样,才是精明者应持的态度,你才能享受到交友的乐趣。避免争执,别追求没有意义的“胜利”
明代才子冯梦龙在《广笑府·尚气》篇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父子二人,性格都非常刚直,生活中从来不对人低头,也不让人,且不后退半步。一天,家中来了客人,父亲命儿子去集贸市场买肉。儿子拿着钱在屠夫处买了几斤上好的肉,用绳子串着转身回家,来到城门时,迎面碰上一个人,双方都寸步不让,谁也不甘心避开,于是,面对面地挺立在那儿,相持了很长时间。
曰已正中,家中还在等肉下锅待客饮酒,做父亲的不由得十分焦急起来,便出门去寻找买肉未归的儿子。刚到城门处,看见儿子还僵立在那儿,半点也没有让人的意思。父亲心下大喜:“这真是我的好儿子,性格这么刚直。”又大怒:“那是什么人,竟敢如此放肆?”他蹿步上前,大声说道:“好儿子,你先将肉送回去,陪客人吃饭,让为父的站在这儿与他对抗!”
话音刚落,父亲与儿子交换了一个位置,儿子回家去烹肉煮酒待客;父亲则站在那个人的对面,如怒目金刚般挺立不动。惹得众多的围观者大笑不止。
一般而言,性格刚直者在处世中不易吃亏,受人钦佩,但太刚直了会走向反面,这种人往往固执己见,严守自我的做人准则,不退让,不变通,没有半点柔弱的气象。
人生在世,无一点刚直之气是不行的,尤其是应该心有所主,拥有一些确定的做人的准则。这样,人们可勇气倍增,可与人抗争、与社会黑暗的东西抗衡,凸显出自我的个性和风貌。
但是,刚直并不是赌气,不是去追求无益的个人“胜利”,就像冯梦龙先生笔下所叙述的这对刚直的父子,仅仅为了避让的小事,就与人对着干,不管其他的事,这就由刚直走向了蛮干,久之会引起别人的厌恶,最终会在人生旅途中碰得头破血流。积极避免或减少和别人的争论
在生活中,避免没有必要的争论可以节省你的大量时间与精神,使你投入到完善你的观点和实践你观点的工作中去。你完全没有必要浪费太多的精神去干那种没有结果也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去。少去了面红耳赤的争论,只会使双方尊重对方,从而增进友谊,有利于思想交流,意见的转换。
为了避免争论,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对不同的意见进行选择。
当你与别人的意见始终不能统一的时候,这时就要求舍弃其中之一。人的脑力是有限的,有些方面不可能完全想到,因而别人的意见是从另外一个人的角度提出的,总有些可取之处。或者比自己的更好。这时你就应该冷静地思考,或两者互补,或择其善者面之。如果采取的别人的意见,就应该衷心感谢对方,因为有可能此意见使你避开了一个重大的错误,甚至奠定了你一生成功的基础。
(2)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直觉。
每个人都不愿意听到与自己不同的声音。每当别人提出与你不同的意见,你的第一个反应是要自卫,为自己的意见进行辩护并去竭力地找根据,完全没有必要。这时你要平心静气地,公平、谨慎地对待两种观点(包括你自己的),并时刻提防你的直觉(自卫意识)对你做出正确抉择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脾气不大好,听不得反对意见,一听见就会暴躁起来。这样的人往往会招致别人的厌烦。聪明的做法是适当控制自己的脾气,先让别人陈述自己的观点,再采取相应的对策。
(3)尽量让自己倾听。
每次对方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不能只听一点就开始发作。要让别人有说话的机会,一是尊重对方,二是让自己更多地了解对方的观点,好判断此观点是否可取,努力建立了解的桥梁,使双方都完全知道对方的意思,不要弄巧成拙。否则的话,只会增加彼此沟通的障碍和困难,加深双方的误解。
(4)审慎地对待别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