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者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上,坚持互惠互利,互帮互进的态度,有福共享,有难共当,患难时见真情。世故者对周围人采取于己有用者就交往、于己无用则疏远之的态度。交往的热情,则同于己有用的程度成正比。即使是对同一个人也不例外。尤如果戈里小说《死灵魂》中的主人公乞乞可夫一样,在刚当小职员时,百般讨好巴结上司的麻脸女儿;当博得上司的好感,当上了科长,站稳了脚跟之后,便马上翻脸不让人,那个痴情的姑娘便成了他愚弄的对象。
(3)坚持原则与看风使舵。
成熟者遇事头脑冷静,坚持原则,有主见,自己该干什么仍干什么。世故者观风向、看气候,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投人所好,八面玲珑,采取“随风倒”的处世方法。就如有人所刻画的那样:当世故者同多愁善感的人交际,便把自己打扮成多愁善感的人,说话时,眼睛里有时还会泪光闪闪;转身同性格多疑的人交际,他又会俨然装得深沉起来,与对方一起分析别人如何有可能损人利己,奉劝对方应采取的态度和对付方法来;而同率直爽情的人谈话时,他又会马上变得嫉恶如仇,真想马上为朋友打抱不平,两肋插刀不顾;然而同喜欢息事宁人、凡事调和的人在一起时,他又显示老谋深算,久经风霜的样子,把那些正直的举动,说成“简单”和“幼稚”,仿佛一切发生的麻烦事,都是因他不在场而造成的。“逢人迎合不吃亏”是看风使舵者的处世秘方。 (4)直面现实和玩世不恭。 成熟者对事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做敢当,有“舍我其谁”的大丈夫气概,往往小事糊涂,大事清楚。世故者游戏人生,采取滑头主义和混世主义态度,专搞中庸,惯于骑墙,他们和人可以谈天说地,但只是摆现象,不下结论,迫不得己时也有些不言而喻、“大家早已公认”的结论。遇有原则问题需要辩明时,则莫问是非曲直,要不然就是模棱两可,怎说怎有理的话,与人意见不一时,便以“今天天气……哈哈哈”的态度加以回避。对于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乖巧行为,虽知其隐秘,却不露声色,作冷眼旁观者。 (5)奋进与沉沦。 成熟者和世故者也许都经历过生活的艰辛,人生的磨难。但前者把挫折当成奋飞的起点,重新认识社会与自我,奋进不已。后者则或者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或者干脆对一切所谓,企求超脱社会,也许还会同恶势力同流合污。
成熟是人生成功的重要标志,世故却只能把人生引入歧路。鲁迅先生曾说过:“少年老成,城府也深,我大抵不和这种人来往。”世故在人际交往中留下的印象足不可信、不可靠和不可近。一个具有这三“不”的人,你能指望他在人生舞台上有出色的表演吗?在为人处世中,我们要努力追求成熟,但是一定要记住:成熟不等于世故。采取诚实、温厚、开放的态度与他人打交道
人际关系是现代人最重视的事,它可以成为我们一生的阻力或助力。因此,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和创造自己的最佳形象,希望成为一个魅力十足的人,受人欢迎,并令人信服。
形象是表,实质内涵是里。人际关系也是一样,博取好感建立初步关系只是一个开始,而维持一项良好深刻的关系,则得靠爱心经营来做实质的运转了。
在人际关系上,恐怕最大的障碍,就是每一个人都具有深重的内在恐惧。其实,这也很正常,所谓的防人之心不可无嘛!许多恐惧都是来自我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信念。可以说是对他人、对不完美和痛苦所产生的本能畏惧。
但是,有时却也正是由于我们对他人的设防心理,使得我们对自己的保护行为阻碍了真实的交流。
在我们的生活之中,非但说真情难,听真情也难。一个人总怕吐露真情会有风险,但是长期的掩藏自己却无异于囚禁,并会对自己产生厌恶。不但我们自己要说真话,同时也容许别人说实话,并且不会惩罚和审判别人。
交往之中怀有戒惧,便会产生防御性的反应。如果能够采取诚实、温厚、开放的态度与他人打交道,自然能够收到良好的回应。由于你的爱心,你可以期待你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可以获得改善。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处境都是一份礼物,都在帮助我们超越设限,让我们得以学习,并促进精神上更高自我的成长。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用真情化解疑惑、猜忌、冲突的话,人际关系便也畅顺,工作也就无碍了。如果你希望在人际关系上化除敌意和抵制,有以下几个准则可循。
①积极表达善意。语言和行为均要如此。不管别人的言语行为如何,都不受其影响。
②任何人际关系都是双向的。困难和痛苦都是我们增加爱心增加智慧的机会。
③创造人际关系经历的是自己,不是别人。要主动采取行动和反应。
④接受我们的生活伙伴原来的样子。无论是恋人、子女、父母、朋友或同事,都有他们独特的行事方式和爱。
⑤以诚待人。随时随地都是我们体验和创造爱的善缘,你可以将所有的际遇都视为难能可贵的事。
记住:维持一项良好深刻的人际关系,得靠爱心经营。不能只是去注意别人的弱点
世界上有两种人,他们的健康、财富以及生活上的各种享受大致相同。结果,一种人是幸福的,而另一种却得不到幸福。他们对物、对人和对事的观点不同,那些观点对于他们心灵上的影响因此也不同,苦乐的分界主要也就在于此。
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地位,遭遇总是有顺利和不顺利;无论在什么交际场合,所接触到的人物和谈吐,总有讨人喜欢的和不讨人喜欢的;无论在什么地方的餐桌上,酒肉的味道总是有可口的和不可口的,菜肴也是煮得有好有坏;无论在什么地带,天气总是有晴有雨;无论什么政府,它的法律总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而法律的施行也是有好有坏。天才所写的诗文有美点,但也总可以找到若干瑕疵;差不多每一个人的脸上,总可找到优点和缺陷;差不多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
在这些情形之下,上面所说的两种人的注意目标恰好相反。乐观的人所注意的是顺利的际遇、谈话之中有趣的部分、精制的佳肴、美味的好酒、晴朗的天气等等,同时尽情享乐。悲观的人所想的和所谈的却只是坏的一面,因此他们永远感到怏怏不乐,他们的言论在社交场所既大煞风景,个别的还得罪许多人,以致他们到处和别人格格不入。
如果这种悲观的性情是天生的,对这些怏怏不乐的人倒是应该怜悯。但是那种吹毛求疵令人厌恶的脾气,也许根本从模仿而来,于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习惯。假如悲观的人能够知道他们的恶习对于他们一生幸福有如何不良的影响,那么即使恶习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也还是可以矫正的。这种恶习实际上虽然只是一种态度,一种心理行为,但是它却能造成终生的严重后果,带来真正的悲哀与不幸。他们得罪了大家,大家谁也不喜欢他们,至多以极平常的礼貌和敬意跟他们敷衍,有时甚至连极平常的礼貌和敬意都谈不到。他们常常因此很气愤,引起种种争执。他们如果想将地位改变或将财富增加,别人谁也不会希望他们成功,没有人肯为成全他们的抱负而出力或出言。如果他们遭受到公众的责难或羞辱,也没有人肯为他们的过失辩护或予以原谅;许多人还要夸大其词地同声攻击,把他们骂得体无完肤。如果这些人不愿矫正恶习,不肯迁就,不喜欢一切别人认为可爱的东西,而总是怨天尤人,自寻烦恼,那么大家就会避免与其交往。因为这种人总是难以和人相处,一旦你发觉自己被牵扯在他们的争吵中时,你将会感到极大的烦恼与痛苦。
有一位研究人生哲学的老人,由于饱经世故,时时谨慎、留神,避免和这种悲观的人亲近。正因为世界上还没有发明出使人一看便知什么人有这种坏脾气的仪器,因此他就利用了他的两条腿:一条腿长得非常好看,另一条却因意外事故而呈畸形。陌生人初次和他见面,如果对他的丑腿比对他的好腿更为注意,他就有所猜忌。如果此人只谈起那条丑腿,不注意那条好腿,这就足以使老人决定不再和他做进一步的交往。这样的“大腿仪器”并非人人都有,但是只要稍微留心,那些有吹毛求疵恶习行迹的人,大家都能看出来,从而可以决定避免和他们交往。
因此,我们劝告那些性情苛酷、怨愤不平和抑郁寡欢的人,如果希望受人尊敬而自得其乐,那就不能只是去注意人家的“丑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