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与父苏洵(1009-1066)、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在散文方面,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词人,苏轼开辟了豪放词风,同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还是宋代杰出的书法家和画家。
苏轼21岁出蜀进京之时,学识和修养已相当成熟。他的生平略分四期,大体经历如下:
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深受主考官欧阳修和梅尧臣赏识,欧阳修称其“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嘉祐六年制科中第,先后任凤翔签判官、直史馆等职。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时值神宗用王安石变法,而苏轼反对推行新法,故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自熙宁二年至元丰八年(1069-1085),即熙丰变法时期。在此期间,苏轼先后任杭、密、徐、湖四州地方官;元丰二年(1079),因政敌攻击,诬其怨恨皇帝、讪谤朝政,逮入御史台受审,即“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在杭州时期苏轼的诗歌创作热情很高,而词的创作在密州时也步入成熟;至黄州后,苏轼的创作进入全盛期,同时个性也更成熟,既关注现实,又变得旷达超脱。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说:“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
第三期约相当于“元祐更化”时期,即神宗元丰八年至哲宗元祐八年(1085-1093)。元丰八年(1085),神宗崩,十岁的哲宗即位,由高太后临朝。高太后属旧党,故大力启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旧党人物,苏轼也被召回,连续升迁至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但他又与旧党领袖司马光政见不合,被目为异己,不容于朝,遂于元祐四年(1089)自请离朝,出知杭、颍、扬数州。此期因困于党争,穷于应对,文学创作成就不高。
第四期即哲宗亲政时期,时在哲宗元祐八年至徽宗建中靖国年间(1093-1101)。元祐八年,倾向于新党的哲宗亲政,旧党成员又相继获罪,苏轼以旧党身份,先贬定州(今河北定县),次年贬惠州(今广东惠阳),三年后再贬至儋州(今海南儋州),至徽宗即位,才能内迁,并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此期成就较上期要高,各体文学均有优秀作品。
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宋人倡导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兼容与贯通,苏轼自然无法超脱整个时代。因此,苏轼既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又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他在政治上坚持儒家入世的精神,生活上较多地采取庄禅旷达的态度,执著超脱,无往不可,这种人生境界对当时及后来许多文人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强烈的人格魅力。因为儒学始终是他的主导思想,故一生未离仕途,终身贯注着正视现实,关心国计民生的积极入世精神。即使晚年困厄岭外,一身难保,依执着地表示“少壮欲及物,老闲余此心”(《次韵定慧钦长老》)。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使苏轼在逆境中照样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他强调应“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创作风格产生明显的变化,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苏轼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其指导者甚多,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称“苏门四学士”。
苏轼的诗
宋诗取材广而立意新,苏诗最能代表。约二千七百首苏诗的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其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其一:社会政事诗。批判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描写农民生活的贫苦,对其悲惨命运的同情,还有一部分诗则针砭时弊,讽刺新法。同时对历史上由来已久的陋习和弊政进行抨击。这些作品都极具现实批判性,描写纵有夸张,仍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如晚年所写的《荔枝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棋海,风枝露业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姇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出新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邪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前十六句揭露汉唐官僚争献荔枝、龙眼的丑态,希望老天不要出产那些成为老百姓祸害的“尤物”。后八句揭露本朝官僚的“争新买宠”,对在位的哲宗也暗含讽刺。全诗纵论古今,对民间疾苦寄予了深切同情,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深表愤慨。诗题本为《荔枝叹》,但他从荔枝说到茶,说到牡丹,可见百感交集,满腹愤懑,一发而不可收拾。其二:写景抒怀诗。苏轼热爱生活,钟情于自然,一生喜欢登山临水,探奇访胜,这在在他的诗中留有深刻的印记。这部分是苏诗中美学价值最高,流传最广的诗。如《入峡》《巫山》《出峡》写蜀中山川的雄伟,《凤翔八观》写陕西名胜,《望海楼晚景》《新城道中》写江南风光,写动景多于静景,奇景多于常景,擅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如《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从黑云翻滚写到大雨倾盆,然后写到雨过天晴,风平浪静,富于流动感和力度感。大自然变化是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苏轼往往在写景诗中抒发浓浓的情致,融入身世之感,使景物涂上作者主观的感情色调和个性风采。如《寒食雨》:
自我来黄州,己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巳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莱,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街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抒写了淫雨绵绵之中,失意人的凄清之感。
雨丝的微凉,触动久遭冷遇的苏轼,遂挟裹着浓重的身世之感而出之。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奔走四方,生活阅历丰富,擅于从中总结经验,也擅于从客观事物见出规律。在他眼里,自然的景物和平常的生活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和子由渑池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