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吴吉清回忆:1932年4月,毛泽东从汀江连夜坐船赴上杭。这时,江水滚滚,乌云密布。据他的警卫员回忆:毛泽东从容不迫,在船上,“很风趣地一字一板地对老船工说:‘老人家!我们顺流而下,正用得着大风大浪。当年,诸葛亮费了多大的劲,才借来了东风啊!今天,我们不必登上七星坛,风就来了,这还不是个便宜事儿?你就放心大胆地开船好啰!’”“紧接着,西岸大山的悬崖之上,也打过两声冷枪,好像在回答对方的联系。看着这个情景,我们都知道,进入了被红军打散的敌军残部的封锁线了,便立刻掏出驳壳枪来,把身子贴伏在船沿上,做着应付一切意外的战斗准备。并且,在船上仅有的这一小块地方,给主席和随行的陆定一同志做好了掩护。可是主席非常镇静。他让我们把枪收起来,然后才不慌不忙地低声说:‘敌人打冷枪是搜索情况,我们只装作没听见。这样就是胜利。不要忘记,我们今晚只唱“借东风”,不唱“草船借箭”。留着这伙儿残敌,让我们的赤卫队去收拾好了!’大家听了毛主席风趣幽默的话,都会心地笑了。”(吴吉清:《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版,第100、104页。)
“草船借箭”故事,见《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1934年第三次反“围剿”后,由于左倾路线的排挤,毛泽东离开了领导岗位。从第四次反“围剿”开始,以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为首的军事领导集团,就开始推行一套与毛泽东的游击战完全不同的作战方法。一次,王震在参加了中央的一个军事会议后,觉得有点不对劲,于是跑去找毛泽东。毛泽东连忙叫他坐下。随后,王震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听后,没有直接表态,而是问他:“你知道诸葛亮、关云长、张飞吗?”王震回答说:“略知一点。”接下来,毛泽东详细地讲了这几个三国英雄人物的故事。最后,他告诉王震:“敌强我弱,敌众我寡,不能死打硬拼,更不能打阵地战,要注意打运动战、伏击战,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王震回到湘赣苏区后,虽然也传达了中央军委的指示,但在实际的对敌斗争中却是按毛泽东的指示来做的。(徐富俊等编著:《英武满华堂——毛泽东和他的将军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2页。)
1934年,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博古和李德等要听取王震(时任红十七师政治部主任)关于湘赣苏区军事工作的汇报,讨论湘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作战方针。
事后,王震去见毛泽东。毛泽东住处的门口,是一株挺拔高大的槐树,遒劲的树枝在寒风中抖动。和原来在叶坪一样,毛泽东住的仍是里外套间。里间供休息用;外间摆几把竹椅,几张长条凳,作会客室。毛泽东虽然更加消瘦了,但眼睛仍然是那样炯炯有神。“汇报的情况怎么样呢?”王震刚坐下,毛泽东便问。“根本就不让我汇报完,这不,我的汇报提纲,您看看!”毛泽东接过王震的汇报提纲,手里燃着一支烟,翻看着。
“很好呀!你的汇报提纲很好呀!”毛泽东说,“听了你的汇报后,参加会议的领导同志作了哪些指示呢?”“讲了不少,但中心意思是短促突击,以堡垒政策反对堡垒政策!”毛泽东轻敛眉峰,沉思了一会儿,问王震:“堡垒对堡垒?!敌人有多少人?多少枪?你们有多少人?多少枪?堡垒对堡垒你们摆得满吗?你们的司令部又摆在哪个堡垒上呢?”王震说:“是呀,敌人兵多枪多,我们和敌人兵将相对,怎么也对不过。”“你看过《三国演义》没有?”“没有看过,但我和那些大学生流亡武汉时期,听那些大学生讲过,三英战吕布、舌战群儒、出师表、六出祁山等,知道一点!”
毛泽东深吸了一口烟:“《三国演义》中,多处讲到偷袭、打埋伏。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你们是不是先给敌人打圈子,牵着它的鼻子转,等它疲劳了,再设法消灭它的有生力量?消灭它的办法,可以不可以用偷袭、打埋伏,截击敌人的行军纵队,找它的腰部或尾部打?总之,还是要用那个‘十六字诀’。千万不能硬攻。尤其是北方军队善守,他们做工事,你们便不要打了。只有这样,你们才能保住一整块地盘,为红十七师返回湘赣苏区准备个立脚之地。不过,有人批我说,打埋伏是三国主义路线。我说,《三国演义》在青少年时期看过,多年来没有再看了,但印象还很深就是了。我的这番话,你回去可如实转达给弼时同志。其他无关的同志,就不要讲喽!”
王震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李德、博古同志讲的堡垒对堡垒怎么办?”毛泽东当即回答:“当然也要转达,我的是我个人意见,他们的是代表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意见。”接着,毛泽东又问到湘赣苏区的其他情况。
王震从中央苏区带回了毛泽东的“三国战术”,使湘赣苏区的红军在处境相当困难时,取得了全歼敌军一个旅的重大胜利。(李慎明:《纵马湘赣》,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92—193页。)
“三英战吕布”,“三英”指刘备、关羽、张飞。该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昭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红军长征到达瓮安县境的时候,正好是1934年岁末。离开江西中央根据地两个多月以来,一直处在敌人前堵后追空中炸的险境中。听说要在离瓮安不远的猴场过新年,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在去猴场的那天早晨,下起了冰碴子,起伏的山峦白白的。陈昌奉(毛泽东警卫员)发现一丛丛火红火红的小豆子挂着雪白晶亮的冰碴子,迎着凛冽的寒风在欢快地跳动。他顺手摘下几颗小红豆,连冰带雪放进嘴一尝,又凉又甜还带一点酸头呢!毛泽东走过来摘下几颗红豆放在手里,一边看,一边问大家:“你们知道这叫什么吗?”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答不上来。毛泽东告诉大家,三国时代,诸葛亮带兵在这一带打仗断了粮的时候,曾经拿这种东西当过军粮。“这很可能就是《三国演义》那本书上说的‘救兵粮’哪!”(陈昌奉:《跟随毛主席长征》,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0—131页。)
1935年5月5日上午,红军主力在四川皎平渡强渡金沙江前夕,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来到设在金沙江边崖洞里的作战指挥室,研究渡江部署。毛泽东面对挂在壁上的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用红铅笔在地图上比画着,对作战参谋们风趣地说:“你们看,龙云的部队被我们调到贵州去了,现在万耀煌的第十三师又要听我们‘指挥’了。你们知道三国时代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吗?我们现在借用蒋介石与万耀煌的矛盾,把主力部队调到这里来过江,将来也让后人写一段故事吧!”几天后,红军一、三军团和担任掩护工作的红五军团,都分别全部顺利渡过了金沙江。(蒋建农、郑广瑾:《长征途中的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页。)
1936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里,又讲了春秋曹刿论战的故事。他说,这个战役“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4页。)
“曹刿论战”,见《左传·庄公十年》。曹刿,即曹沫。前684年,齐、鲁两国战于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曹刿指挥战事,待齐军三鼓,士气衰竭,始下令反击,获大胜。
“楚汉成皋之战”,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03年,楚霸王项羽在成皋地区屡败汉军。但后来,刘邦利用楚将曹咎主力军在汜水半渡时,大破楚军。
“新汉昆阳之战”,公元23年,刘秀以兵3000人在昆阳(今河南叶县北)击溃王莽主力42万。
“袁曹官渡之战”,汉建安五年(200),曹操军数万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打垮袁绍的几十万军队。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等多处。
“吴魏赤壁之战”,汉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军10余万在赤壁(今湖北境内长江边)为吴将周瑜和刘备的5万联军打败。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等多处。
“吴蜀彝陵之战”,蜀汉章武二年(222),吴将陆逊率军数万在彝陵大败蜀汉刘备大军,歼灭8万。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等多处。
“秦晋淝水之战”,晋太元八年(383),秦军90万南侵,东晋将军谢玄等率军8万在淝水(淮河支流,在安徽寿县附近)击溃秦军前锋部队25万,致使秦军全线崩溃。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页。)
“初出茅庐”。茅庐:茅屋。从前比喻人才新露本事;现在也比喻初次接触某一工作,缺乏经验。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写刘备三顾诸葛亮隐居的南阳隆中茅庐,请他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干大事。第三十九回有诗赞美诸葛亮:“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了题为《论持久战》的长篇讲演。在讲演中,他列举了许多以少击众、以弱胜强的战例。他说:“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晋楚城濮之战,楚汉成皋之战,韩信破赵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外国如拿破仑的多数战役,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内战,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1页。)
“晋楚城濮之战”。前632年,晋为阻止楚军进入黄河流域,在城濮(今山东濮县)作战。战争开始时,晋军面对优势的楚军,主动退却45公里,然后看好楚军薄弱的左右两翼,予以打击,获得大胜。
“韩信破赵之战”。前204年,汉将韩信率部数万人攻打赵国,在井陉(今河北井陉县东)背水为阵,同时遣兵抄袭赵军大本营,一举击溃赵军20余万。
“拿破仑指挥的战争”。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拿破仑曾多次与英、普、奥、俄和其他欧洲国家作战。他的部队在数量和装备上虽常处于劣势,但由于采取了高明的战术,经常战胜对手。
1939年7月9日,毛泽东对陕北公学赴前线同学演讲《坚持国共长期合作》。他就当时中国社会有汪精卫一类的汉奸败类指出:“现在外边来的人说,在内地还有很多的张精卫、李精卫、赵精卫、钱精卫等等,总之,有许多汪精卫一类的人,他们是什么人?他们就是暗藏的汪精卫,他们要想做一出‘张松献地图’。三国时代有一个张松,把西川的地图献给了刘备,因此刘备就入川建立了蜀国。今天日本帝国主义打进来,汪精卫第一个献了地图,还有张精卫、李精卫、赵精卫、钱精卫等等,他们也准备要献地图,他们企图把整个中华民国的地图献给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一个日本统治下的‘中国’。”(《党的文献》1995年第4期,第17页。)
张松(?一212),益州牧刘璋所署别驾,蜀郡(今四川成都)人。建安十六年(211),劝刘璋迎刘备入蜀。后为刘璋发觉他与刘备里通,被杀。“张松献地图”,见《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但《三国志·蜀志·刘二牧传》等均未见有此记载。
1940年,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曾在蒋介石主持的重庆一次会议上,严正批驳了国民党某些将领对八路军的诬蔑,并揭穿蒋介石的阴谋。1945年,在中共中央“七大”的预备会议上,毛泽东又一次提到了这篇由雷英夫代叶剑英写的讲演稿。他在稿子封面写了标题:“1940年3月初叶剑英同志在全国参谋长会议上的报告。”在预备会上,毛泽东再次称赞了叶剑英。他说:“七大的工作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过去我们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包括蒋介石、国民党,我们都进行合作,搞了统一战线。”接着他举例说,既团结又斗争,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在全国参谋长会议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大家知道么,董必武同志为这场斗争取了个名字,叫‘叶剑公舌战群儒’。我说嘛,就叫‘叶剑英舌战群儒’,‘公’也好,‘英’也好,总之打了个大胜仗。”毛泽东越说越高兴,忽然发现有点跑了题,把身子略向后一靠,侧脸对身边的朱德说:“舌战群儒,是叶剑英对革命的一大功劳。”(张丁、张兵:《领袖身边的军事高参》,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其故事见《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1941年1月,我国历史上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抗日战争时期国共摩擦之“皖南事变”。事变之后,在如何对待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问题上,党内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志主张从政治上、军事上立即全面反击。毛泽东说:“皖南新四军军部被歼——这是蒋介石杀我们的一刀,这一刀杀得很深。许多人看了这种情形,都非常气愤,就以为抗日没有希望了,国民党都是坏人,都应该反对。我们必须指出,气愤是完全正当的,哪有看到这种严重情形而不气愤的呢?但是抗日仍然是有希望的,国民党里面也不都是坏人。对于各部分的国民党人,应当采取不同的政策。对于那些丧尽天良的坏蛋,对于那些敢于攻打进步军队、进步团体、进步人员的人,我们是决不能容忍的,是必定要还击的,是决不能让步的。因为这类坏蛋,已经丧尽天良,当一个民族敌人深入国土的时候,他们还闹摩擦、闹惨案、闹分裂。不管他们心里怎样想,他们实际上是在帮助了日本和汪精卫,或者有些人本来就是暗藏的汉奸。对于这些人,如果不加以惩罚,我们就是犯错误,就是纵容汉奸卖国贼,就是不忠实于民族抗战,就是不忠于祖国,就是纵容坏蛋来破坏统一战线,就是违背了党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