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61800000015

第15章 旧学宗师(14)

据钱穆所言,“新亚”之名是寄希望于“新亚洲”,为沦为殖民地的香港国民争取些许光明的未来。钱穆的子女指出,钱穆看到流亡香港的中国人失去精神支柱,希望借助在百年殖民地上办校,来倡导中国文化,让流亡者莫忘国耻,时刻记住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新亚书院强调上溯宋明书院的传统,采取西欧导师制度,以人文精神教育为宗旨,沟通中西文化。由钱穆教中国通史,唐君毅教哲学,崔书琴教政治学。

最初,新亚书院只是一所难民学校,收容大陆流亡青年,以免断了学业,不向教师支薪。钱穆既是校长,又身兼老师,对学生谆谆教诲,坚持曾国藩“扎硬寨、打死战”的精神,为新亚书院四处奔走募款,争取优秀学者任教。他还说服香港政府,认定新亚是以办教育为理念,而非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让学校免于商业登记,以免损害学院的教育精神与本质。

度过草创时期的极度艰困后,新亚书院获得美国哈佛燕京学社、洛克斐勒基金会支持,与耶鲁大学合作交换学人,情况告好转。新亚在1952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共3人,其中一人便是史学大家余英时。

积极办校的钱穆却自奉简朴,创校时栖身在简陋的新亚校舍中;日后搬到贫民区的钻石山,赁屋而居,每天搭巴士到学校;后又搬到偏远乡村沙田西灵寺旁,从未向校方申请公费补助,仍旧每天搭巴士、火车上课。

赴台演讲,因祸得福

钱穆虽在港办学,却并没有断了与国民政府的联系。随着蒋介石在台政务与各项文化建设的逐渐展开,钱穆多次受邀赴台讲学,传递中国文化与历史精神。

抗战时,钱穆曾数次于四川会见蒋介石,谈及理学与历史。老蒋托钱穆编写《清儒学案》,邀他到重庆中央训练团演讲,二人素有交情。

钱穆创办新亚书院后,蒋介石不但亲自邀请钱穆来台一叙,由宋美龄、蒋经国招待;同时指示台湾行政当局每月拨给他港币3000元,供新亚学院度过资金困境,前后长达4年,直到耶鲁大学提供新亚书院补助为止。

1950年之后,钱穆大约每年均受邀到台湾演说,或与蒋介石小叙,蒋经国多会作陪,与钱穆建立一定交情。钱穆曾考虑在台兴办新亚分校,但因未获国民党支持,不了了之。

1952年4月16日,钱穆应朱家桦邀请,来台为“联合国同志会”演讲,活动借用淡江文理学院新落成但尚未验收的“惊声堂”举办,聚集400余人,聆听钱穆关于唐宋史的看法。演讲完毕,在答问之际,讲台前的屋顶突然掉下大水泥块。第一排的贵宾听众、活动主持人以及钱穆均遭波及,多人受伤,应邀聆听演说的柴春霖当场死亡。

意外发生时,钱穆头部遭到石块重击,陷入昏厥状态,险遭掉落的碎石活埋。众人将他从石堆中救出,送台北中心医院急救,幸而无性命危险。蒋经国、张群、何应钦等人闻讯,立即赶赴探望。身受重伤、不便行动且须治疗,故钱穆只能赴台中存德巷养病4月,直到1952年8月才返港。

养病期间,任职台中师范学院图书馆的新亚学生胡美琦常来照料钱穆,并陪同钱穆到台中各地散步、旅游,也协助钱穆搜集藏书研究。在短暂的交往中,二人互生情愫,终成连理。

胡美琦出身名门,江西南昌人,父亲胡家是国民政府时期的江西省主席凤,与钱穆本是旧识,1950年由港赴台任国策顾问;兄长胡美琼曾担任台湾省公路局长。胡美琦对历史与教育别有研究,日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文笔颇佳;钱穆晚年因眼疾无法专心著述,皆由胡美琦代整理付印才能顺利出版。

胡美琦曾说,两人之间并无浪漫的爱情;她因景仰钱穆的人格、学养,愿意委身下嫁,照料不时为胃疾困扰的钱穆。

1956年 1月30日,钱穆与胡美琦在九龙亚皆老街“更生俱乐部”举行婚礼。老夫少妻相差35岁,且是师生恋,外界议论纷纷。这对新人因而格外低调,仅邀新亚同事眷属十余人参加婚礼。

婚后,钱穆与胡美琦仍暂住九龙钻石山,虽然不富裕,但生活饶富情趣。夫妇俩每天必然偕手散步。名作家金庸日后于小说后记中提到,“看到钱穆夫妇婚后幸福生活,实感敬佩。”

婚后,钱穆并未忘记学术,《先秦诸子系年》由香港大学再版,《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及大学问节本》、《中国学术史论集》也陆续出版。新婚这一年,钱穆为新亚书院争取到美国方面每年25000美元的补助,解除了新亚的经济危机。注重英语教学与文化的香港大学,也在同年颁给钱穆名誉博士学位。

创设香港中文大学

从1959年开始,随着政治形式的紧张,中国大陆对钱穆展开批判,质疑他所著的《国史大纲》充满唯心主义与传统思想,批评钱穆保守反动。但事实上,钱穆除了全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外,对台湾国民政府的政治作为并不太关心,也并未热心参与或发表意见。

1960年1月,时任新亚书院校长的钱穆,应耶鲁大学东方学系邀请,赴美讲学半年,并获耶鲁大学颁赠名誉博士学位。一生从未上过大学的钱穆,不愿在颁赠典礼上穿戴礼服方帽,依旧素衣出席,以此强调他是以普通人的身份接受名誉学位的头衔。

钱穆在美国讲中国史,依旧主张历史须以人为重心,强调没有人就没有历史。即使没有具体功绩也能因为人格的优越,让颜渊、伯夷、叔齐等人物在历史中留名。

钱穆在耶鲁讲学期间,赴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地考察;又赴英国牛津、剑桥、伦敦等大学参观。新亚书院也在当年增设物理、化学系。

为满足大批在香港攻读中文的中学生的升学需要,香港政府决定,在主要提供英国学生就读的香港大学之外,合并由美国人支持的崇基、新亚、联合三家书院,催生一所新大学。钱穆提议,在香港这个特殊地区,使用“中文”作为新大学名称,具有一定象征意义,并符合筹设时英文直译的背景。终将名称定案,也就是“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也因此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教务筹设委员会成员之一。

1965年夏天,新加坡南洋大学拟聘钱穆为校长,但遭婉拒。当年6月,钱穆正式辞去新亚书院校长之职,结束在香港办学16年的生涯。当时香港人士非常不解:钱穆为何将一手创办的学校奉送中文大学?对于种种猜测,钱穆淡然以对,只说自己刚好能有时间以学术自娱。

赴吉隆坡马来西亚大学讲学1年后,钱穆迁居台湾,结束香港客居生涯。在这段兵荒马乱的时间里,被胡适称为“不脱理学家习气”的钱穆,完成了他的晚年大作《朱子新学案》。

离港赴台,讲学素书楼

离开一手创办的新亚,钱穆以著书、读书为主,将执教当作副业。他希望尽快完成朱熹的学术研究,对中国历史文化学术有所贡献。钱穆的治学大纲是:中国文化应坚持以人与人文主义为核心,以道德为基础的理念。此外,钱穆关于重建国家必先复兴文化、让民众认识历史的主张,成为蒋介石等国民政府在台官员的基本信条。

刚开始移居台湾的时候,钱穆先住进台北市区的“自由之家”,继而租居于台北金山街;在蒋介石的高度礼遇下,国民政府拨出位于台北外双溪东吴大学旁的土地,并拨公款建屋,供钱穆夫妇居住。这栋雅致的别墅式两层楼房,正是大名鼎鼎的“素书楼”。同时,附近的故宫博物院特聘钱穆为研究员,不仅让他免于为生活发愁,也可以遍览《四库全书》等重要典籍,安心创作。

钱穆表示,住在外双溪故宫博物院附近,可以就近利用故宫的图书馆,看到世界最丰富、珍贵的善本书。此外,将重心放在学术著作上的钱穆,婉拒了许多大学的讲学邀约,避免舟车劳顿,专心著述。但钱穆依旧推辞不掉四处的短期演讲与讲座,以鸿儒的身份宣扬历史理念。

“素书楼”之名,源于钱穆故居无锡七房桥五世同堂中第二大厅的名称。先人取名来源已不可考,钱穆曾经借《中庸》自解,“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

后来胡美琦指出,钱穆年幼患伤寒,又服错药,性命怠危,全赖母亲日夜陪他在故居“素书堂”养病而得痊愈。钱穆为纪念母亲生养之恩,因此命名。

素书楼面积不大,兴建时周边是一片荒凉的墓地,杂草丛生,产权为阳明山管理局所有。为表达对大师的敬重,国民政府将素书楼无偿全权交给钱穆夫妇打理。房舍由胡美琦亲自设计,楼内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步道两旁的枫树、房舍后方的竹子、四棵苍劲的古松,更是素书楼知名的景观。向来崇尚朱熹理学的钱穆,在素书楼藏有一座朱子的木刻像,又将朱子所言“静神养气”,“立修齐志、读圣贤书”写成对联,张贴在楼中。

钱穆在素书楼展开讲学、著述,除散步运动外,每天看书、写稿、讲学,无一刻闲暇。《中华文化十二讲》、《孔子与论语》、《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等经典著作都在素书楼完成。

钱穆在素书楼讲史、谈经、作育英才,老人家一口无锡官话,神采飞扬,从不带课本。客厅为讲堂,正式修课的研究生依惯例坐在钱穆身旁的圆桌,旁听者自行觅座。讲课固定每周一下午4时至6时,但总是提前半小时开讲,延后结束,座无虚席,成为台北重要的文史沙龙。

素书楼讲学期间,钱穆常常烟斗在手,触类旁通。有人在素书楼听课,一听就是20多年,前后五、六代学子同堂,接受国学大师亲炙。钱穆常以是否常读书训诫子弟,要求后进留意厚积而薄发的道理,不要年轻时轻易发表作品,到了年长学问贯通后才后悔。

据知名史学家严耕望回忆,钱穆教导学生立志宏大,要拿出气魄与意志,做个领导社会、移风易俗的大师;否则学术局限一隅,纵使当代是第一流学者,回归历史之后,仍是第二流学者。他说,“五四”一代的学者迅速成名,学术却谈不上;清华一代的学者有成绩,却太早当上教授,过舒适日子,谈不上大成就,反不及以一生精力做一本书,才能切实与不朽。

告别杏坛的“最后一课”

钱穆晚年多次指出,中国人对中国文化失去信心是中国文化的最大危机;学校教育偏重自然科学,崇洋蔑己,更是中国文化的隐忧。钱穆也说,中国从无帝国主义侵略他国的文化传统,向来强调“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才是真正的世界性和平观。

1986年,在蒋经国邀请下,92岁高龄的钱穆受聘为总统府资政。为表达对钱穆的敬重,蒋经国特委由总统府秘书长沈昌焕亲到素书楼致送聘书,一时传为美谈,显示两蒋对一代儒宗的高度尊重。钱穆则说,在他之前从无学者出任资政的前例,他是为知识分子开这个先例。

此年6月9日,是钱穆告别杏坛的“最后一课”。他以“正视历史、胸怀中国”为题,发表告别演说,老学生纷纷回台共襄盛举。曾是新亚书院学生的台大教授逯耀东,曾是北大学生、担任过台湾警政署长的上将孔令晟,担任国民党文工会主任与蒋经国私人秘书的宋楚瑜,都赶赴外双溪素书楼上课。这一堂课冠盖云集,国府行政院长俞国华特赠一幅“鸿儒硕望”镜屏以示敬意。

钱穆最后给中国青年的赠言是“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他希望后辈不要看轻自己,将自己的文化一笔抹煞;必须抱着“士不可以不弘毅”的精神,从事理中探寻中国本源。

国学大师钱穆当天正式宣布,自中国文化大学荣休,结束74年教育生涯。但他基于对教育的热爱,以及对毕生心血的珍惜,仍于1989年赴香港参加新亚书院40周年庆典。

【大师小传】

钱穆(1895—1990),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楼。江苏无锡人。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9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因发表《刘向、刘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校教授。

钱穆居北平8年,授课于燕大、北大等名校,并在清华、北师大兼课,与学术界友人时相切磋。抗战军兴,辗转任教于西南联大等校。撰写《国史大纲》,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坚持国人必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以激发对本国历史文化爱惜保护之热情与挚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

1949年秋出任香港亚洲文商学院院长。1950年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使流亡学生得以弦歌不辍。因办学有成,获香港政府尊崇,于1955年获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60年应邀讲学于美国耶鲁大学,获赠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1965年正式卸任新亚书院校长,应聘马来亚大学任教。

1967年10月应蒋介石之邀,以归国学人的身份自港返台,筑素书楼于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1968年膺选“中央研究院”院士。晚年专致于讲学与著述。虽目力日弱,仍随时提出新观点。赖夫人诵读整理出版,谦称为《晚学盲言》。

钱谢世后,家人将其骨灰带回大陆,散入茫茫太湖,以示归家。

同类推荐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歌德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歌德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这个世间,无论是否亲人,有爱,便不会寂寞。谢谢命运赐我们不相尽同的忧喜哀乐,谢谢于千万年间千万人间千万种相遇之间的这一场遇见……书中融合了爱情、亲情、友情等,对当下都市女白领们的小资情调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知己般倾听她们的心声,闺密般大慰这批女人的情愁之苦。这些情感和执着,如静静的花溪潺潺,温润着我们在劳碌生活中日益冷漠的心,亦如花香洇染,如片云微度,走过成长的迷茫,有一种感动和感悟悄悄落在心间,分明清晰。
  • 粽香在舌尖舞蹈

    粽香在舌尖舞蹈

    乡村是永远的家园,行走乡村总能让人亲切平和。乡村生活在作者笔下充满诗意,童年岁月、儿时游戏、农家生活,在作者的笔下还原昨天的面貌,即使曾经的苦难也存有温馨。乡村离都市越来越远,顺着作者的目光,我们走回过去,走进乡村,感受乡村的诗意和醇厚。而文化是观照一个区域的坐标,无论是林语堂、周碧初或者是三平寺、灵通山,人和景的融合,物和事的渗透,在作者的笔下,遥远地平和走来。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地理概念,更多的是一个区域的文化散发岁月的芬芳,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 白话文学史

    白话文学史

    本书以西方“文学进化论”思想为指导,梳理了中国文学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全书分唐以前和唐朝(上)两编,阐述中国白话文学产生的背景。
  • 草叶集:惠特曼诞辰200周年纪念版诗全集

    草叶集:惠特曼诞辰200周年纪念版诗全集

    完美复刻1855版草叶集原版,古朴精美、别具匠心;20幅美国插画大师罗克韦尔·肯特亲笔画作,诗画合璧,相得益彰;译者邹仲之又对之前的译稿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与打磨,使得这个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备受好评的译本更趋完美。《草叶集》是一部奇书,从内容到形式都颠覆了在它之前美国诗人们遵循的欧洲诗歌的创作模式,而且是有意识的颠覆。尽管它从问世至今饱受争议褒贬,但却被尊崇为地道的美国诗歌的诞生标志,是19世纪世界文学史中最重要的诗集之一。书的内容如此浩繁,从中史学家看到了19世纪的美国历史,思想家看到了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美国式表达,哲学家看到了万物皆有灵和灵魂不朽的信念,旅行者看到了美国野性旷莽的自然风光和壮丽沸腾的城市景象,青年人读出了对肉体和性的赞美,老年人看到了对死亡的坦然无惧……惠特曼在美国与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热门推荐
  • 恶魔校草:甜心别跑

    恶魔校草:甜心别跑

    被家里人出卖,无缘无故有个未婚夫是什么感觉?被一个刚见面就吃你豆腐你又不知道他就是你那神秘的未婚夫是什么感觉?被一个恶魔未婚夫宠着又是什么感觉?嗯。这是个很深奥的问题。“深奥得毛线,那感觉是生不如死!”某女大叫。“宝贝,是我没有满足你么?那好,我们今晚用力些。”某男不要脸的说。“滚!”“好的,床单在此。”说着,指了指自己帅气的脸庞。(欢迎入坑,读者群群号:578809479)
  • 曼月红

    曼月红

    曼国八年冬夜,京都上空出现“荧惑守心”星象,同时“圣天子诗”传遍整个京城,诗曰:曼国而今有圣人,虽非豪杰也天人。四夷重译称天子,否极泰来九国春。至此,天下大势,暗流涌动......
  • 禁异游戏

    禁异游戏

    欢迎来到禁忌游戏每个人来到这,都没有人可以活着出去。你想试试吗?她因意外来到这个游戏成为禁忌游戏的最强大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鬼医倾城

    重生之鬼医倾城

    她是二十一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霸主,也是杀人不眨眼的第一杀手修罗,更是震惊世界的商业女王顾卿染,还是医术惊才绝艳的鬼医。她变成她,一样的名字,不一样的人生。前世的她是令人遗弃的孤儿,重生的她拥有家人,更拥有一生一世的爱情。
  • 反派女二

    反派女二

    上界神君每每建立大世界,都会下派管理人员“掌平衡之官”,俗称“衡官”。谁料这次的衡官新官上任瞎折腾,又引火烧身吓破胆。怕得在犄角旮旯躲了六百年,重回大世界之后,再也不愿履行衡官之职,只想黑化做坏蛋!
  • 大唐一遭

    大唐一遭

    男主人公史棠棣是一名高中生,过着平凡而又简单的生活。因为他性格孤傲不群,引得班上同学对他冷言冷语,别人对他毫无头绪,只有他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心中有一场无尽的梦。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文学专业,他喜欢从文字中领略世间万情,他眷恋红尘,喜欢见证一次次佳缘,喜欢享受一次次爱恨情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竟穿越到652年,那个神秘的,他梦中的开元盛世,一切都是那样真实,在这里,他见证了一次次凄美柔愁的故事,认识了一个个风趣横生的人。开始了一段曲折却趣意盎然的旅途。
  • 愚庵智及禅师语录

    愚庵智及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混沌天皇

    混沌天皇

    盘古开天辟地,以自己的身体化作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塑造了一个生机勃勃,万道同生的世界。盘古死后,三魂化作了神魔人三族!神魔两族十分强大,为了争夺统治地位大打出手!最后魔族战败,被流放到九幽之地!而神帝也身负重伤,不久之后失踪了!人族得盘古大神垂青,其七魄降生在人族中,化为了七位震古烁今的道尊。在七位道尊的带领下,人族日渐强大,隐隐有压过神族的势头!如此过了一万年,一个身负神人两族的小子,面对着茫茫无际的山脉,许下了自己的宏愿:天道茫茫,我欲成皇
  • 魅惑众生:殿下请禁爱

    魅惑众生:殿下请禁爱

    “如果回忆往事会让你痛苦,那么我选择让你忘记,从今天起,这个世上便在没有暮云晓。”暮云晓抱着怀中的玉子瑾笑着说道。桃花林中,艳烈的桃花翻飞,玉子瑾独自看着这满目的凄凉:“一些已经融进生命的东西,真的会忘记吗?”总有这妙曼的时光,水云流肆,奢山盟,忘海誓,只这一时一辰握在手里盘剥,一寸光阴浅浅留白,一念牵心慢行轻言,片刻时光已盈盈,故事成土,回首是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