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国家创新系统有效运作的重要环节,它促进了国家创新系统内的知识流动,产学研合作创新也是提升一国产业技术能力的基本途径。世界各国在产业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多数都是以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来实施的。西方国家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较长。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的办学模式对大学职能进行了较大拓展,将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斯坦福大学、日本的筑波大学均成功创办高科技园区,成为高校与地方产学研合作的典范,也探索出了产学研合作的多种途径和模式。产学研合作是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美、英、德、日、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各国学者研究和探讨的热门课题。
一、美国的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作为产学研合作发祥地的美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多种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的彤成,使得学术界与产业界建立起多种式的联系和合作关系,从而推动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其中,最具代表性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主要有科技或工业园区模式、企业孵化器模式、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模式、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及工程研究中心模式。
(一)科技工业园区模式
20世纪50年代,随着高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美国工商界和政府部门为了利用大学的研究力量,开始把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实验室设在研究性大学周围。从那时起,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建,在一些大学周围便形成了高新技术密集区,被人们称为“研究园区”或“工业园区”,统称“科技工业园区”。美国大学研究计划协会将“科技工业园”界定为:具备私立或公立的研究开发设施、高技术或科学技术导向型企业、以支持性服务为目的而开辟的土地或建筑物;拥有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或是在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正式协作下运营;为了支持新型风险企业的成长和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具有促进产业界与大学问共同研究开发的作用;具有支持大学与入驻企业间技术和经营诀窍转移的作用。从美国科技上业园区的兴建方式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由大学组建。如在特曼教授倡议下,斯坦福大学于1951年兴建“斯坦福研究园”,并由此带来了“硅谷”的崛起。第二,由企业组建。如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沿波士顿128号公路兴办的“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第三,由州政府主持组建。如北卡罗来纳州对发展高新技术有兴趣,于是选择了位于该州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和杜克大学于20世纪60年代共同组建了“三角研究园”。
1.斯坦福工业园的兴建和“硅谷”的崛起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南部的硅谷,地处圣克拉拉县境内。20世纪50年代,圣克拉拉县是水果之乡,基本上没有工业。在斯坦福研究园的影响下,经过50年的发展,硅谷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最初这里叫做“西海岸的电子工业”或“圣克拉拉县”,1971年美国《微电子新闻》周刊将此地正式称为“硅谷”,从此“硅谷”扬名世界。在这50年的时问里,“硅谷”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研究一般电子技术和半导体技术,60年代搞集成电路,70年代是微电子计算机,80年代集成电路和计算机产业继续发展,90年代开始向生物技术、环保技术发展,目前发展最快的两个领域是软件和工程与管理行业。硅谷的崛起与斯坦福研究园的兴建是密不可分的。由斯坦福大学于1951年创建的“斯坦福研究园”是美国最早的科技工业园,它位于旧金山以南32英里,硅谷地区北部的帕洛阿尔托,主要的研究与开发领域涉及电子、航空与宇航、制药和化学等高新技术部门。斯坦福研究园的建立得益于特曼教授的倡议。他说服校方将校园中尚未开发的土地租给工业公司,以便在为大学增加经费收入的同时,具体实践他过去提出的“技术专家社区”的设想,即将科研力量雄厚的大学和高新技术企业联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促使最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于是,1951年,约占校园面积7.5%的斯坦福研究园便在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中应运而生。研究园的建立不仅增加了斯坦福大学的经费收入,而且由于它的成功发展,促进了整个地区经济的繁荣,影响了美国西海岸高新技术的发展速度,并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硅谷”奇迹般的崛起奠定了基础。特别重要的是,以斯坦福研究园为依托发展起来的硅谷,作为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区,它为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2.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形成于128号公路,距波士顿市区约16公里,呈半圆形环绕着波士顿,建于1951年,全长90公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初,沿公路两侧新建了上千家研究和开发机构。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128号公路科学工业园区。需要指出的是,在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成功的道路上,位于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MIT)作为128号公路创造发明的摇篮,有着突出的贡献。波士顿地区已有350年的文化教育历史,但原有的高等教育或为宗教界及政府培养牧师和官员,或偏重于纯科学,很少面向工业界。而MIT首任校长罗杰斯则远见卓识地提出,MIT应该成为“科学与实践并重的学校”,“我们为了在学校培养的学生达到出类拔萃的水平,就不仅要培养他们的科学知识,同时要使他们懂得实践。由于他们是科学家,他们还应能更好地运用科学以扩展实践的知识。”罗杰斯的这些主张为该校近百年来历任校长和师生们所继承和发扬。既注重基础科学研究又重视实践应用的MIT为美国工业的起飞、军事的强盛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作为该地区最有学术声望、科学技术最先进的研究型大学,它通过产学研合作对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的建设起到了发明创造的摇篮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MIT,就不会有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的形成和发展。
3.北卡三角研究园所谓“三角”,指的是北卡罗来纳州三座城市和三所著名的大学,即达勒姆市的杜克大学、查玻尔希尔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查玻尔希尔分校和位于北卡州首府罗利市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这个大三角形东西有120英里,南北40英哩。狭义的“三角研究园”指的是一个南北长8英里、东西宽2英里的专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由于它正好处于上述三角形之中,故以“三角”命名。广义的高新技术三角园区指的是在三个城市之间的整个区域,即由附近13个县组成的“三角地区联合体”。二战刚结束时的北卡州是个经济不发达的州,其主要经济来源是烟草、纺织品和家具制造业,居民收入在全美平均线以下,首府罗利市当时还是个不足7万人的小镇,而且是全美国唯一没有通州际高速公路的州府。1952年,北卡罗来纳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创始人霍华德·奥德姆提出了应该利用当地大学的人才和科研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设想。经过4年多的酝酿,一些企业界和学术界人士在1956年成立了一个私营公司,在三所大学之问的地带购买了5000英亩的土地,这就是今天“三角研究园”的雏形。但是到了1958年公司仍没有什么大的发展,这使园区开发者认识到,光有一个想法和一块空地是远远不够的,要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在他们的倡议下,由北卡州政府出面组建园区,在三角地带划出土地以每平方英尺50美分的特别优惠价供园区使用,并于1959年1月9日正式开园。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三角研究园区”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它集中了科研和生产优势,吸引了一批像IBM、爱立信、杜邦这样的大公司和美国环境与健康研究所等国家级的研究所,“三角研究园”同时带动了整个附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不但使三角研究园区同美国西海岸的硅谷和东北部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齐名,而且也使之成为整个北卡州与外部世界交往最著名的商标之一。其成功的因素,用三角园区基金会总顾问的话来概括,即“以大学的研究力量为依托,以政府的支持为坚强后盾,剩下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了。”从中不难发现,这个地理上具体的三角形只是个简单的外在因素,在“三角研究园区”发展和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个抽象的三角关系,那就是“大学一企业一政府”之间相互关联、互动互补的三边关系。可以这样说,一个有形的三角加上一个无形的三角等于一个成功的范例。
除了上面介绍的三种类型也即三个举世闻名的科技工业园区之外,美国还有一些颇有影响的科技工业园区,如得力于著名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田纳西大学的“田纳西技术走廊”、效力于著名的佐治亚理工学院的“亚特兰大高技术园”、由企业组建而成的佛罗里达电子工业带和由奥斯汀市政府全面协调的“奥斯汀高技术中心”,它们亦可分别归人大学组建型、企业组建型和地方政府组建型。
(二)企业孵化器模式
孵化器原是一种人工孵卵和培养雏禽的设施设备。它创造适宜的人工环境以提高雏禽的生产率和成活率。这里所说的孵化器是企业孵化器,它是一种为新产品和小企业诞生与成长提供帮助的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模式。它孵化的对象不是卵,而是具有商业化前景的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出来的不是雏禽,而是新产品和小企业。美国工商界联合会对“企业孵化器”的定义是,在向新企业提供便宜而富有灵活性的场地的同时,通过提供各种支持性服务,为管理、技术、融资援助牵线搭桥,提供与其他专家和企业家的交流机会等,从而达到促进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目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为了更好地促进本国产学研的密切合作,满足发展高新技术和小企业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弥补科技工业园区模式的不足,又进行了新的尝试——创建企业孵化器。追根求源,企业孵化器模式仍发源于美国。曾经是美国第一批工业城市之一的纽约州特洛伊城,随着传统工业的衰退,城市经济发展急剧下降。位于该城的伦塞勒综合工学院,在斯坦福研究园和硅谷的启示下,试图通过建立高新技术区来振兴该城的经济,于20世纪70年代初推行了一项“培育箱计划”,扶植了一批基础力量薄弱的小型高新技术公司,并取得了很大成功。1981年在学院附近开辟了1200公顷的土地,创建了伦塞勒技术园区,1982年又将技术园易名为“工业创新中心”。此后企业孵化器便在美国兴起,并蔓延到欧洲。由于各国情况不同,类似企业孵化器这种扶植小企业的机构,在各国有不同的名称,如“企业培育中心”、“企业创业者中心”、“革新中心”、“曲圃”、“技术孵化器”等。名称虽异,本质是一个东西。企业孵化器的历史虽不长,但它在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反映在它大大提高了新办小企业的成功率。据美国企业孵化器协会统计,凡未经孵化器孵化的小企业,50%在创办的头5年内垮台,而经过孵化的小企业80%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成功率大大提高。在企业孵化器诞生前的20年中,美国年平均新增9000家企业,在企业孵化器诞生之后的5年中,年平均新增7.4万家企业。事实表明,这些企业孵化器在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创新能力强的小企业、造就企业家队伍、振兴地区经济和国家经济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美国企业孵化器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由地方政府或非营利组织主办,约占孵化器总数的51%,创办这类孵化器的主要目的是创造就业机会,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多样化发展,扩大税收来源。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于1984年10月采取公民投票方式,通过了发行1.9亿美元的州债券议案,随后州议会又通过了将债券销售收人作为流动资金的11个具体经济开发计划的《宾夕法尼亚经济再开发法》,该法第111条规定:在州商业管辖之下,成立以企业界、劳动工会、大学及州政府组成的官方合作机构——本·福兰克林,并赋予该机构为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器设施而支付贷款和补助金的权力。这个计划就叫“中小企业孵化器投资计划”。此前,俄亥俄州州议会于1983年也通过了一项投资计划叫“托马斯·艾迪逊计划”。根据该计划设立了7个艾迪逊科学技术中心、艾迪逊种子开发中心和6个艾迪逊企业孵化器。除地方政府创办外,有些非营利组织出于举办公益事业的目的,也参与经营了一些企业孵化器。如美国的“芝加哥产业开发委员会”就办了一个孵化器,其目的是扶植当地小企业,使芝加哥荒废的地区恢复活力。第二类由大学和研究机构主办。这类孵化器是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了增强在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中的竞争力,迅速推广科研成果和使学校所在地区的研发活动生气勃勃而创建的,约占孵化器总数的18%,多为大学主办。如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于1980年成立了孵化性质的“最新技术开发中心”,该中心成立以来已有近50家企业“毕业”。这类孵化器除了有增加收入的考虑外,主办者还想通过办孵化器吸引更多的科研项目和高科技人员。第三类由私营企业主办。这类孵化器一般由风险投资公司、种子基金投资公司主办,也有大企业和房地产经营者合办的,约占孵化器总数的22%。目的是通过给加入孵化器的企业投资而获得利益,同时通过开发商业性与工业性房地产使其产生增值作用。如美国数据控制公司于1980年创建的商业数控和科技中心就是私营企业孵化器的一个最好例子。第四类是公私合营的孵化器,由政府、非营利机构和私人合股兴办,约占孵化器总数的9%。主办这类孵化器既能得到政府的支持,也能得到私营部门的专业知识与经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