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小企业为例
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主体,其发展构成了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微观基础之一。在产学研合作发展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大、中、小企业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大型企业可能由于其发展过程中较强的经济力量和研发能力,而使产学研合作的功能进一步发展完善;小型企业可能因为其“柔性专业化”特征的发展,从而“察漏补缺”,有利于产学研较小领域的合作发展。总之,各种类型的企业,由于各自特征的不同,它们在产学研合作发展中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微观基础和行为主体之一。但是,在我国的企业发展中,“打造世界五百强企业”、“缔造企业界的航母”等指导思想不仅风行一时,而且影响深远,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指导下“求大求全”组建大企业、大集团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在许多决策者看来,只有把企业规模搞大,才能保证产学研合作的稳定运作,大企业往往受到重视和追捧,小企业却没有其应有的经济地位,不仅在产学研合作发展中一度受到排挤,而且在产学研合作政策制定和支持服务力度上被忽视。但从产学研合作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产学研合作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成长机制必然会使一部分企业走向大型化,一部分企业在保持规模不大的同时仍具有蓬勃和旺盛的生机和发展潜力,因而各种企业类型各有其确定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大不一定好,小也未必弱,只要拥有核心资源,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和企业的有效分工将会使企业在未来的产学研合作中立于不败之地。产学研合作的现实呼唤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这也在理论上为向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和指导提供了基础。在现实和理论的推动下,中小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日益获得承认和重视。本章就产学研合作中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特别是技术创新问题进行论述。
一、中小企业的理论解读
暨南大学金融系李庚寅和黄宁辉在《经济学家》2001年第3期上,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进行了详尽的梳理。他们认为,中小企业理论发展演变有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一)资本主义发展早期——“中小企业淘汰论”
这一时期,英国对中小企业理论的研究颇具代表性。“产业革命”前,英国传统的小型手工作坊作为非农经济的唯一组织形式,不存在挑战与替代问题。“产业革命”后,英国经济发生了质的飞跃,建立了以纺织、冶金、机器制造、煤炭等部门为代表的近代工业体系。由于机器的使用,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近代大工业猛烈冲击着传统的手工作坊,有关中小企业的理论也就随之而生。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与大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替代过程相适应,英国出现了“中小企业淘汰论”。与这种理论大致类似的还有德国历史学派“手工业或小工业的没落论”的观点。另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证了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必然导致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角度对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也作了不容乐观的估计。“中小企业淘汰论”的思想尽管出现得很早,但它正式成为一种较为系统的理论,却是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末期。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大机器生产的竞争,淘汰和消灭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代表的小型企业。在他之后,J.A.罗宾逊也在1909年发表的《产业制度论》中指出了以低工资和延长劳动时间为条件的小企业存在的不合理性,从制度的角度出发,对中小企业的存在提出了批判,他主张实施最低工资制,以限制其发展。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中小企业存在论”
19、20世纪之交,各先进资本土义国家先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虽然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中小企业破产常常发生,中小企业仍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经济中仍占有一定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大工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渐暴露,这些现象促使人们开始反思中小企业理论。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经济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小企业为什么能大量①李庚寅、黄宁辉:《中小企业理论演变探悉》,载《经济学家》,2001(3)。生存的问题。
马歇尔在1891年的《经济学原理》第2版中认为,企业的发展有其生成一发展一衰亡的生命周期,大企业衰退后被中小企业所取代是自然法则。穆勒也持相同的观点。不同的是他认为大规模企业未必在任意场合都具有超过中小企业的优势,适应性强是中小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不完全竞争论者认为,企业受“产品差别性”和“市场不完全性”的影响,其规模自然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中小企业正是由此而获得了生存空间。“最佳规模理论”认为企业的大规模经济利益会被管理费用的增加及管理效率的降低所抵消,中小企业只要规模适度就能够存在和发展。日本末松玄六教授在《中小企业经营战略》中也指出中小企业只要形成最佳规模,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较小,而生存和发展的余地就较大。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施蒂格勒在《规模经济》中较深入地探讨了企业最佳规模及其决定因素。他认为,某一行业的最佳企业规模通常是一个区间而非一个点,因而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碟型”而非“U型”,此即许多中小企业同样可达到最佳规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学解释。新制度经济创始人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性质》和《交易成本问题》两篇文章中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企业边界决定于企业和市场的均衡,即企业内的边际组织费用与市场边际交易费用相等之处,也即企业最佳规模为交易费用与组织费用二者之和最小处。一般而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交易费用递减,组织费用递增,故此两种费用之和最小处的企业规模不一定很大,中小企业同样可以达到最佳规模。威廉姆森则进一步指出,纵向一体化内部产生的不经济会导致交易成本上升。新经济史学家诺思也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指出,尽管在大规模生产中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导致了交换的指数倍增,在生产率上形成了巨大的收益,然而这些交换的交易费用上升的代价也是很高的。
中国“中小企业论”主要形成于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后,理论界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理论。在个体私营经济、三资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补充”的理论前提下,中小企业主要在轻工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1992年“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十五大报告”又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应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出现中小企业发展的高潮。同时,改革开放后,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城市大工业的“二元结构”之间,因乡镇企业的崛起(其产值已近乎三分天下有其一)而形成“三元结构”。乡镇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开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降低了转移成本,并减少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城市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为加大农业投入提供积累,反哺农业,以实现农业现代化,最终过渡到“一元结构”,实现工业化。因乡镇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故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中小企业进入辉煌时期。
(三)当代中小企业理论——“中小企业发展论”
进入20世纪60年代,尤其是70年代后,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中小企业在经历了前一时期不断萎缩之后,突然迅速增长起来,并在很多方面较之大企业显示出更多的优势。中小企业已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的生命力及其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见升,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过去弱肉强食的外部竞争关系变为企业内部协调合作关系,从直接竞争变为协调竞争,从而出现了社会分工的深化。施大莱和莫斯1965年对美国产业组织结构作了实证分析后,归纳出8种适合中小企业经营的细分产业。日本学者太田一郎则将经济部门分为集中型部门和分散型部门,前者往往需要大型设备或巨额投资或产品易标准化且量大品种少,较适合大企业经营;后者则往往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或是与大企业相关的生产资料加工、零部件生产等部门,较适合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这一时期,日本提倡以大企业为顶点,以中坚企业为骨干,以广大中小企业为基础而组成“垂直型”协作方式。大企业通过原材料供应、加工订货、技术指导把中小企业纳入到生产体系中来,而中小企业为其生产零部件或提供某种服务。针对美国研究开发型即风险企业的广泛发展,霍兰德在《中小企业的未来》一书中指出,只要生产、流通和市场技术适应市场扩大的需要而不断进化,企业合并与分化的交互作用就会继续为中小企业创造出发展的机会。中小企业可充分发挥“产品差异化”形成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寻找市场的“缝隙”。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经济学和公共目标》中指出有些生产活动可以由大企业来完成,有些却更适宜中小企业去做。英国学者舒马赫在《小的是美好的》中,主要从社会的角度指出:专业化、大型化的生产模式,看上去是解决了生产问题,但实际上是一种假象。这种生产模式导致经济效益降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并滋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不能成为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方向,必须重新选择一条发展模式和道路。大型化与自动化的经济理论是19世纪思想遗留的产物,不能解决今天的任何实际问题。今天需要有一种崭新的思想体系,一种以人为重点而不是以物为重点的体系,即大众生产而不是大量生产。要使社会“持久发展”,必须要走小型化、中间化的发展道路,特别是要发展小企业和“中间技术”。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也有类似的看法。罗斯韦尔则根据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管理结构的不同特点,论证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阿科斯和奥德斯对1982年美国34个创新最多的行业中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是:随着集中程度的提高,企业的创新趋于下降。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大企业的创新优势比较明显;而在产业成长的早期,创新和熟练劳动力的使用相对较重要的行业,以及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创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中小企业内在成本劣势,有效地帮助其进入一个行业,并提高其创新的活力。上述研究表明,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并不处于劣势。
二、我国中小企业理论研究与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是国民经济中的一支生力军。它不仅数量庞大,占企业总数的99.7%,比以中小企业而著名的意大利还要高出0.15个百分点,而且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创造了全国50.5%的GDP、76.6%的工业产值和43.2%的税收,成为经济增长重要的支撑力量。可见,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相当突出的作用。
但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本身所存在的缺陷以及环境的制约等,中小企业的效益比大企业明显要低。对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低、效益差的原因,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认为资金、人才、管理和制度环境四大因素是造成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探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政策支持的角度考虑包括健全法律、改革产权制度、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等;二是从微观中小企业自身的角度考虑,包括尽快转变观念、抓紧创新改革、进行人才培训、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积极造就强势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经营战略调整、主动组建或加入大企业或大集团等。
比较在市场经济熏陶和磨砺下成长起来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自身成长机制的缺失和发展支持体系的不完善已成为其发展壮大的首要制约因素。如何克服自身的制约而成长?完善发展支持体系是关键,中小企业只有建立和完善发展了支持体系,才能承载起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区域经济的个性和特色也只有区域内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才能体现。
有关中小企业支持体系的构建和研究,我们从其成长模式选择和空间行为两方面人手,只有选择了最适宜的发展模式,并从空间行为上得以保证和拓展,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才得到完善。支持体系的具体构建,需要两方面力量的结合:一方面,是政府营造积极的宏观环境,从政策和经济法规环境方面诱导、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选择和建立共生网络模式并最终形成集群,即落实到集群战略实施上来;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是中小企业自身要转变观念,从自身经营道路选择和结构上来构建自身发展的支持体系。尝试和论证运用大中小企业共生网络模式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在空问行为特征上表现为中小企业集聚,并进一步形成集群的方式来构建其发展的支持体系,即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应基于集群而选择互惠连续的共生模式。利用集群和互惠共生体优势获得中小企业的竞争地位,对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与大型企业不同,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的限制,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将其活动的空间范围扩大。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区别,显著地表现在对价值活动的空间区位安排上。大企业是在一个企业内部通过部门间的分工合作将价值活动安排在最有利的空间,而中小企业则是将价值链的不同活动按照企业的不同特征安排在不同企业之间来完成。企业在价值链基础上为实现各自的利益而展开分工与合作,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网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