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不仅已经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而且也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真正提升,是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关键问题。国内外多年来的实践与理论充分证明,产学研结合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组织变革的重要方式,产学研合作是技术创新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这种模式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因此,加强产学研结合是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然选择,更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不论在发达区域还是欠发达区域,产学研合作发展形势很好,也探索和涌现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成功模式。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至今,这一有效模式的功能与作用发挥仍存在不尽完善之处,并日益暴露出诸多问题。有的问题早已存在而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有的问题是产学研合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亟待我们认识和应对。特别是产学研合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值得经济、社会、学校、企业和政府领域研究与实践的人们的关注、思考和行动。
二、研究源起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要立足市场,必然越来越依靠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技术创新,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尚不具备开发研究能力。有的企业即使有一些研究所,也只是技术性的,开发创新能力不足,而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质。改变企业人才素质较低、开发创新能力不足的局面只靠企业自身是非常困难的,市场竞争的压力已迫使多数企业不得不与科研院所合作,以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些问题从不同层面显现了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产学研合作能够破解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
中国工程院教育咨询项目组1998年5月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咨询报告》指出,我国院校工程教育当前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在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的结合上,不是越来越密切,而是越来越脱离”。这一论断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结合的不紧密,产学研运作的社会适应性弱。在加入世贸组织的21世纪,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机遇,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大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而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但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通才与专才的关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涉及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的一系列问题,尚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和相应的部署。如上所述,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当然选择,产业与科研系统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我国高校要使科研创新活动深入产业的创新活动,承担高科技产业“开发基地”的功能,成为产业创新的“孵化器”、“推动器”,就必须让大学、产业和科研三要素以合作的方式组成更大的系统,并使该系统具有更完备的结构。同时,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基本组成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学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其功能同样是有限的。创新精神是高度的精神境界,知识是必要的基础,关键在于对创新氛围和过程的亲身、亲历的总结、体验,直至升华和内化。只有通过具有实在价值的训练过程并经过经验总结才能提炼出具有真实意义的策略、手段与方法,才能真正在理论指导下去运用、创造知识和技术,并取得效果。因此,企业、科研单位只有与大学实现有效合作,才能培养各个主体的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区域经济发展才会有人力资本支撑。
(二)产学研结合能够消除高校的培养规格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矛盾
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在业务深度上,高校培养“通才”,企业需要“专才”。普通高校的培养规格向“通才”靠拢,强调扎实的基础和“宽口径”,而具体的业务能力到工作岗位上再去锻炼。企业则希望高校毕业生上岗后能够尽早熟悉工作,并在某一个具体的业务领域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其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高校着重理论灌输,企业看重实践能力。高校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课堂教学,主要以灌输的方式向学生传播由前人的经验升华而成的理论;其实验和实习基本上是验证性而不是开放性的。企业则看重实践能力,关键看你能不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其三,在工作方法上,高校较多“单兵作战”,企业强调“团队精神”。理论学习离不开个人的悟性,从而形成了高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单兵作战”方式。企业工作则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由于生产关键问题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从事工作的人员必须协同作战,共同切磋,相互补充。众多的实践证明,缺乏“团队精神”的“高手”不一定能解决企业的难题,这也是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大力弘扬“团队精神”的重要原因。因此,立足产学研合作,通过高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实施变革去培养学生,向企业的需求靠拢,是一个较合适的途径。
(三)产学研合作能够满足企业对于相关专门人才的质量要求
随着以信息为特征的产业革命的到来,现代工程早已超出了传统狭隘的“工程技术”的范畴,国际上出现了新的工程教育观,认为“工程是关于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使在物质、经济、人力、政治、法律和文化限制内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创造性专业”。国际一些权威机构提出了现代工程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即扎实的基础科学、数学和工程原理的基础,应用这些原理解决多种问题的能力;掌握实验方法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工程实践原理的知识和技术;掌握专业技术学科的较深的知识;具备较强的口头交流和文字交流的能力;对工商实务的法人责任有基本的了解;对社会、伦理、职业道德、政治和个人责任有完整的认识;对技术的作用有历史的和社会的见解;具有开阔的跨学科的视野,具有终身学习的文化修养;具有创新的理性精神、批判性的鉴别力和持久的主动学习热情。产学研有效合作恰好能实现“四个结合”,即较宽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相结合,理论研究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相结合,创新精神与求实态度相结合,做人与做事相结合。这些创新性、综合性、复合型的人才完全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不同质量要求。
(四)产学研结合明确了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主体的市场功能
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必然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的主体。这有利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解决长期以来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同时,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的主体,有利于技术的转移和扩散。伴随着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并且渗透到几乎所有的产业部门,这必然导致越来越高的研究开发费用、成千上万的企业改造成本、巨额的技术和设备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政府固然可以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项目进行设备投资,也可划拨专门的研发经费,但不可能把所有的项目都包揽下来。只有企业真正成为研发的主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设备改造和对科研项目的投资问题。从企业成为研发和投入主体的自身条件来看,企业处在生产的第一线,接近用户,具有了解用户的需要和本企业的生产及技术状况的优势,能够使技术开发的思路切近实际、讲求实效,避免了生产与科研脱节的状况,从而生产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并且,为了生存的需要,为了追求竞争中的优势,企业有追求科技进步的压力和动力,企业对科研投入的份额,决定了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不仅如此,企业充分依靠高等学校,并为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这是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一项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产业化的资金投入比一般应为1:10:100。而一项新技术要成为生产力,要经历基础研究一应用研究一开发研究一市场研究一工业生产等环节,而实施这些环节的先决条件是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一些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现在不仅是接收高校的科技成果转让,而是主动投资,在高校兴办工程研究中心,参与高校高新技术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企业的这一举动,不仅可以拉动和促进高校的科学研究,更好地投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而且可以大大缩短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和时间。进一步讲,如果企业不充分发挥其在科技投入、技术开发和成果转让中的主体作用,不参与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和科学研究的过程,就难以使先进的技术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也难以使高校的人才培养适应企业自身的需求。企业是一个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实体,有一套完整的生产运行机制,有经济实力,通常也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技术队伍。但他们主要着眼于对市场的研究决策、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他们需要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来武装自己,以求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他们需要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也需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