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分析表明,产学研合作的本质概括地说,在于产学研合作的过程首先是一种学术性的产业活动过程,又是产业性的学术活动过程。作为产业活动,它与其他产业活动有着共性,但又有其个性。个性在于这种产业活动的根本性质是创新。
与此相应,工学结合则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对于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各国都有一些自己习惯的称呼,如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或“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教育”,我国则称之为“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
五、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一体化”是产教结合的高级阶段,“一体化”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是有关现代产业发展在国际化背景下综合产、学、研要素,由市场组织、教育组织、政府管理组织进行正式与非正式的各类合作,并不断完成组织的规模化、制度化、弹性化控制与发展。因此,产学研一体化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都远远超出了产教结合的范畴。
所谓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不仅是指达到相当规模的产业群、产业链,也包括某一地区发展该产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如政府机关的行政、劳动、工商、财政、税检、法院,更应当包括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生产力要素;特别是现在,建产业大省、大市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所以,“产”是“产品产出”,也是“模式制度产出”、“人才产出”、“科研文化产出”、“市场规模产出”。无疑,这些所有的“产”,是以“产业”为基础,产业一讲规模,二讲效益,而效益的核心是人才素质、科技文化含量。所以说,“产”中能直接产生效益的是产业与教育科研。产业与教育科研是“产”的两大核心要素。如何吸纳这两大要素,不仅是政府工作的中心,更是教育与产学研一体化的重心。
在产业背景下,产学研优势资源更是形成高等教育特色的保证。为了加大科研开发,产学研合作交流需要企业和学校举办各类培训、讲座、信息发布。同时,学校也要邀请企业专家、老总进行交流,讨论合作办学、教材改革、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共同合作组成教学工作委员会、专业教学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学生职业指导委员会等组织。同时,产学研一体化是一种经营机制的产学研一体化,其实质就是形成新的办学经营机制,多种办学成分合作办学,使办学由集中到分权,在管理上引入产业管理机制。我们认为,只有真正以产业为前提,才有办学的合作可言。教育集团不能办成单一的学校、资金、师资的集聚与组合,一切合作,都是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教育集团的一切利益,都是建立在产业发展基础上的。
六、产学研合作宏观层面的问题
当前产学研合作是有限的,主要表现在合作的内容比较有限,大多停留在企业为学校解决实习场所,学校为企业做些培训工作;合作的层次比较有限,通常是名牌、重点高校,大的科研院所,较易找到合作伙伴,而一般院校则较难找到合作伙伴;合作的积极性比较有限,由于国家对教育投入不足,迫使高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走出校门,面向企业争取合作和资助,又由于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差,内部结构的调整等因素,使企业对合作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合作的形式比较有限,大多数合作仅是签订一些相互没有必须履行义务和责任的书面协议或联合成立较为松散的董事会,缺少实质性的合作。本节借鉴重庆工学院李国对产学研合作存在的宏观问题的研究进行分析,这对于指导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观念和认识上的难点
大学与地方企业对待科技成果转化在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学里仍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开展科学研究主要是提高学术水平,发表学术论文。他们一方面抱怨大学获国家级、省级课题立项少,一方面又不主动到当地企业寻找科研课题和研究经费。而企业特别是经济效益一般化的企业,它们欢迎的是投资少、成熟的、立即能见效的科研成果。殊不知,大学里产生的科研成果多数是实验室量级的,需要在工厂企业经进一步的放大实验和不断完善,才能最终实现成果的转化,走向市场。
目前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认识方面,存在以下4个误区。一是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中高校的定位问题。从理论上讲,产学研合作,高校与其他介入部门的地位应当是平等的。高校掌握着面向未来的最直接的武器——知识创造及知识传输,但在实践中和认识上,高校总有低人一等之嫌,把高校与社会生产割裂开来。我国高等教育纵然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它所具有的知识聚集地的性质是不容怀疑的。高校不直接创造价值,它创造的是价值的价值,是决定未来命运的劳动者。这一点,被许多人忽视。在这种思维下,人们呼吁高校与企业结合,高校要面向社会等。在社会分工中,高校对全社会的贡献应体现在收益部门的价值中,反过来,社会各部门对高校应负有“反哺”之职,而不应是扮演“施恩”的角色。二是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从理性上讲,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但在实践中,这个目标常发生偏差。作为学校一方,常以获得企业的资助经费为目标;作为企业一方,常以从学校得到科研成果为目标。诚然,经费与成果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是根本。三是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到底是几家的事。有人认为“产学研合作”一定要包括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这是一种机械的认识。产学研合作教育到底是几家的事?要依合作关系的性质而定。合作关系大到全社会参与,小到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两两结合。对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机械认识,妨碍我们对“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大教育”的观察和认识。产学研合作教育,应重在“合作”,而不应拘泥于部门数目的考究上。毫无疑问,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最终归宿必然是全社会的大教育。四是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系统的,还是离散的。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有许多是以具体项目为周期的,学生直接参与生产、科研活动,获取实践知识。但这也带来一些问题。产学研项目是针对生产环节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则是针对人才培养的。项目带有阶段性、时效性、功利性,人才培养带有长期性、时滞性和公益性。项目可在一定周期内完成,人才培养则决非朝种暮收。学历教育忽视了素质的培养,违背了人类智力发展的规律,以项目为导向的“职业化”教育,也不利于素质的培养,同样违背了人类智力发展的规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起点和落脚点一定要放在人才培养上。
(二)体制上的不融合性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条块分割局面的长期存在,科技、教育和产业各自最重视的是与上级主管部门的纵向联系,而对横向联系则不够重视,基本上处在体制分割的状态,即使在经济转轨的今天,政府和科研单位之间的依存关系也还没有剪断。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问的连接渠道也还很不通畅,影响到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的形成。体制是产学研合作成功与否的载体,是产学研合作的关键。目前的体制在组织体系上由产、学、研三个要素,按“自愿、互利”的原则,以“横向联合”为主要特征所构成,具有“指导、中介、协调”的基本功能。实践表明,这种组织体系对于保障人才培养的运作具有有限作用,同时易受产、学、研自身运作状态的影响和政策环境的影响。
所以,高校谋求社会发展的主动适应性也不是很强,改变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传统的办学模式,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没有紧迫感。现行人事、劳动和财务制度与实施产学研合作严重不配套。按现行财务制度,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支出,不能像企业职工教育那样列入成本;高校教师现行的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优秀教师的评选等有关规定不利于教师深入实践,参加这一教育改革;参加产学研合作的学生由于学习时间有所增加,毕业后因无法计人工龄,从而多方面的利益受到影响,因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教师、学生参加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积极性。
(三)模式和利益机制上的不完善
模式是统摄人才培养目标与过程、形式与内容、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价的具体格式。如果说体制创新提供着一个宏观环境,那么模式创新则是教育内涵的根本性变革。因此,模式创新是产学研合作的核心。传统教育模式着眼于打好坚实基础和培养科学分析能力,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则必须着眼于应用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
同时,实施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在明确了要针对人才全面素质的观点之后,还要探求出目的、要求、内容、方式、方法、制度配套的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才能使产学研合作有效推进。应该认为:各个层次的人才,除了共有的德育要求和共有的相应伦理修养素质以外,其理论基础、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素质要求是各不相同的。所以,要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教学体系,不仅要研究确定各层次人才各应具备的具体的素质要求,而且要进一步研究哪些素质可以在学校课堂培养,哪些素质要在产业现场培养,而哪些则需要在两种教育环境中进行协调培养,从而变革现行的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