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1世纪,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谁能率先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已成为这场竞争的关键。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高校科技成果转移为纽带形成紧密的产学研联合,共同推动经济、教育、科技快速发展。这是已被实践所证明的成功经验,也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组合形式。本章拟探讨这种组合的本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学研合作进行制度经济学解读。
一、产学研合作的由来
国外虽然没有产学研结合这一提法,但产学研结合的活动则早就有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主要动力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和战争的需要所形成的巨大刺激。在这方面首先取得成功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主要原因:一是政府对科学研究的支持;二是制造业与科学研究的紧密联系;三是大学对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三方面的有利条件构成了产学研结合的态势,推进了德国国力的提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协约国通过与德国的比较,强烈地感觉到改变原来科学研究管理的松散模式、在战时临时拼凑科研和工业机构应付战争的状况的必要性,决心像德国那样建立同工业紧密联系的科学研究组织管理模式,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本国武器的破坏力和防护技术。英国于是在1917年成立科学和工业研究部,协约国其他成员也接连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工业与科学研究更紧密的联系。科学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迫使大学科研活动纳入社会建制化的发展轨道。战争的危险为和平时期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很多战争期间的应急措施和改革办法在和平时期被保留下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逐步演变成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产学研结合因此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不断得到重视与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从什么时候开始?浙江大学教育学系刘力认为应首推20世纪50年代美国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特曼式大学”。几个世纪以来,在西方大学发展史上,大学的理想和风格曾发生了许多变化。在一些学者的倡导和革新之下,大学不断有新的理念被推出,新的风格被建立。众所周知,19世纪初叶,德国柏林大学在洪堡等人的革新下首先改制,提出了大学的新理念,力求摆脱中古的学术传统。洪堡的大学新理念就是以大学为“研究中心”,强调大学的研究功能,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自由地从事“创造性学问”。换句话说,这种理念与传统理念的区别,不在于大学是不是应该教育人,而在于大学应不应该成为知识创造的源泉。大学作为教育机构,是积累和传播文化的机构;大学作为研究中心,就应该是知识创新的源泉。这是个很重大的区别。与洪堡的大学理念不同,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牛曼在其颇有影响力的著作《大学的理念》一书中,仍然坚持古典的大学观,认为大学为传授知识所设,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培养绅士的地方,科研应该在别的地方进行。牛曼的大学理念侧重大学的“教学功能”,强调大学的目的在于“传授高深学问”,而不在“发展”知识。“牛曼式大学”的理念不仅对英国高等教育影响很大,而且迅速传播到西方各主要国家。到了20世纪初,当美国成为最强大的工业化国家时,在美国又兴起了对大学应该是个什么样的机构的第三种理念。美国是个非常务实的国家,因此,美国的新大学一方面继承了英国大学重教学的传统,另一方面也继承了德国大学重研究的传统,但同时又超越了英德的模式而发展出独特的风格,这就是使大学成为知识工业的重地,让学术界与产业界结成伙伴关系,将大学与市场相结合,突出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要求大学成为社会的“服务站”。而在提社会服务的时候,它特别强调大学要为社会提供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以及那些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当然,说大学还应该是一种服务的机构,并非没有反对意见,其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弗来克斯纳于1930年发表了一部很著名的论著《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大学》,反对强化大学的服务功能,主张服务功能应由低等教育机构去完成,大学本身不应该这样做。弗来克斯纳甚至反对像哈佛大学那样的一流大学开办工商管理学院,认为哈佛大学应培养精神领袖和一流研究人才,怎么能设立工商管理学院呢?这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弗来克斯纳的挑战当然没有被广泛接受。从那个时候起,世界上很多著名大学都开办了工商管理学院,大力推行产学研合作。不过弗来克斯纳的挑战却促使人们认识到,大学提供的服务不应该和其他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处在同一水平上,而应通过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通过产学研合作,在高新技术成果方面为社会提供服务。这种集三种理念于一身的大学被称为“研究型大学”,而最能体现这一风格的典型模式就是原斯坦福大学教授、工程学院院长、堪称“硅谷之父”的特曼所主张并成功实践的模式。
与产学研合作紧密相关的概念是工学结合。工学结合与产学研结合相比较为微观,它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无论是什么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半工半读。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人到社会中得到锻炼。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给予相应学分。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英国出现三明治教育模式以后的第3年,也就是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并称之为“合作教育”。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在美国成立,总部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东北大学,协会成员来自40多个国家,每年召开一次国际性会议,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重点是跨国安排学生的工作实践,以达到教育国际化的目的。2000年协会理事会经讨论决定,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以进一步从名称上凸显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便于理解。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100多年经久不衰,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美国曾于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调查。调查形成了“威尔逊一莱昂斯报告”,后又编撰成《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大学计划》一书,于1961年出版。该项调查认为,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为许多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贫穷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二、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产学研合作又称“产学研一体化”或“产学研结合”,其确切定义在《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中被表述为:“产学研合作狭义的概念是指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所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广义的概念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中的有机结合。”王丽娅在其《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著作中的表述是:“产业部门主动联系,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技术主要输出方,企业为技术主要输入方,并以发展与拓展企业的主体技术为合作领域,共同实施一项或多项高新技术开发或生产项目转移,风险同担,利益共享的联合形式。”刘力认为,产学研合作就是“指学术界与产业界为了共同实现创新目标而形成的合作交流关系。它是由产业界所启动,以学术界的研究与开发为起点,再经过产业界成功的市场实践,从而在高科技层次上实现的创新活动。这一活动涉及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两大领域三个不同部门,三者之间不仅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同时也与政府和整个社会大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而要形成产学研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就必须创设能使内外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的任务就是认真研究并逐步改善这些基本条件,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以上各自的表述虽有差异,但都概括出了产学研合作的本质特征。
由此可见,对产学研合作内涵的理解,应分三个层次加以探讨。首先,它是学术性的产业活动,又是产业性的学术活动,是学术性与产业性的统一;其次,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活动,即高新技术产业活动,它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试制和市场营销的统一;第三,借助创新学说并进而从国家创新系统看,这一产业活动系统是以创新为核心,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机构等构成的网络系统,该系统中各方为主体之间发生的积极互动是产学研合作能否卓见成效的根本保证。产学研合作内容与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它们都统一在产学研合作的三个本质特征的不同组合上,即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生产试制与市场营销、政策支持与中介桥梁。也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就连一向主张自由主义思想的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实施创新战略中,也非常重视对产学研合作的干预,力求使工业界的发展依靠教育界、科技界的人才资源和科技成果优势,教育界、科技界的科研工作能适合工业界的需求,加强学术界(教育界和科技界)、产业界、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促使三方整体协同进步。政府的主动介入对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三、产学研合作的本质特征
根据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及学者的研究,我们可将产学研合作的性质和特征做如下概括:
1.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是同一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根据上海产学合作教育协会的研究,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一种教育活动,培养的主体是学生,目的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社会生产的适应能力,是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体现。所以,产学研合作较“产学研合作教育”具有更广更深的含义,其范围包括了经济、科研、教育等领域,前者涵盖了后者。弄清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既便于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也便于本文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分析。
2.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是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知识的转移,更注重的是智力上的合作,表现出合作内容的高层次、高质量。这对高等院校在科研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要求在科研项目的确定上,不仅要按学科发展来确定科研方向,还要从市场经济(企业)需要来确定科研项目,并注重成果的转化,变科技成果为现实生产力。
3.产学研合作既体现了产业的学术性,也反映了学术的产业性。它将知识要素与商业要素直接结合,通过价值传导中的利益机制,统一了三方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利益矛盾,改善了信息传导中的体制短路状况,使得知识的溢出效应在新的组织中更加突出,形成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主体构成的有机联合体,实现其共同的战略目标。
4.产学研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科研成果的产品化、市场化或以高新科技改造传统工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获得良好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5.产学研合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既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等教育为社会直接服务,从国家经济建设边缘逐步走向中心位置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谋求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6.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制度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合作与交流,使得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中得到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以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新制度、新市场等)为主要内容,在实践中已形成领域广泛、形式多样的合作组织模式:共建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室;建立高校高科技企业;高校与地区实行全方位合作;建立科技园区,实施科学研究和成果孵化;高校和企业自主联合科技攻关和培养人才;建立基金会、设立产学研专项基金等。这些模式中,科技成果、资金投入、利益分配、商业规范、市场效益等合作要素交互作用,发生着各式各样的交易行为,构成了产学研合作制度的一系列创新过程。
四、产学研合作与工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