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大明皇宫。
建文帝在翻看外府递上的各种文书。
“应天府告——中官太监魏宁等人在巡视中贪赃枉法……”
“淮南——弹劾大内太监魏宁等人……”
“开封府弹劾大内太监魏宁等人……”
“弹劾大内太监魏宁等人……”
应天、淮南、开封、凤阳诸州府弹劾大内太监魏宁等人的折子如雪片似的飞进皇宫。建文帝一片片地翻阅着,思潮起伏。
“大太监魏宁等人在出巡外省州府时,竟敢如此狐假虎威,为非作歹,吸吮民脂民膏!”建文帝看了几个折子后,自言自语。接着,不禁怒火中烧,忙令内侍道,“小林子!宣方大人起草诏书,严惩中官魏宁等人!”
“启禀万岁!”小林子轻声地说,“刚才,外臣已传出话来,说大太监魏宁等人业已在这次出巡时,步了前次中官狗儿的后尘,经中都凤阳北往投燕王去了……”
“这群败类……”建文帝跳起来,骂了一声,遂又坐在御座上沉思。
建文三年冬,燕王正在山东军营中,忽然听说宁国公主函到,忙拆开看阅。
“……都是一派责我之言!不可信……”燕王看罢,怒向道衍及身旁几位部将说道,并掷信于地上。
“禀报大王……”小校又报,“驸马梅殷四十万大军驻防在淮上!”
“呀!本藩起兵三年,仅据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今日少主又令梅驸马来加兵于我,宁国公主夫妇,一文一武,都向我逼来,我等不可如此缓慢行进。当大举奋进,以杀少主之锐气……”
“报……”此时又有侍者来报,“京城朝廷中官大太监魏宁等人前来投我燕军!”
“中官何以来投?”燕王问左右道。
“朝中中官乃是一批批贪官污吏,百姓共愤之辈,因此将被朝廷严惩,所以前来投我!”邱福道。
“如此也可为我所用!”燕王笑道,遂向外令道,“宣中官大太监魏宁等人进来!”
于是,一群中官在大太监魏宁带领下慢慢进入,并跪向燕王道:“朝廷昏暗,我等弃暗投明,甘为燕王效力……”
“尔辈如何效力?”燕王笑问,“前次中官狗儿尚有万夫不当之勇呢!”
“我等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知京城空虚,百姓民不聊生,可引燕王立即进军……”魏宁答道,“况且,老奴亦曾在定林与大王蒙面。近年来也为大王立有寸功……”
“魏公公之事本藩业已尽知,你是本藩的有功之人。望今后能再三尽力。暂且下堂歇息,再去北平去吧……”说罢,燕王令侍从带他们出门去了。
“今日之势,海内民不聊生,国弱民疲至极,我辈当尽快临江决一雌雄,不能缓行下去了……”燕王道。
“燕王之意极是!”道衍说道,“燕王此次进军,将一举趋入南京,建立伟业……”
于是,燕王大张旗鼓,盟血誓师,接着,率大军从山东轰然南下,一路驰骋,所向无敌,连陷东平、济阳、宿州。
京师闻警,遂派魏国公****祖急援山东。****祖星夜前行,到小河,听到都督何福与燕王交战,大获全胜。
次日,魏国公又令大将军平安也转战到北阪。平安势如破竹,接连杀败燕军。
接着,****祖就趋兵齐眉山,同何福合兵一处,与燕军厮杀。****祖等直入燕阵,战到天黑,燕将李斌被迫无奈,只好拼命向前冲来,又被辉祖的无数飞箭压下,中箭落马被擒。此一战,直杀得燕军丢盔弃甲,胆颤心惊。燕将王真、陈文等皆战死。燕军只得收拾残兵,败退十里驻扎。
众燕将因近日屡败,已有退意。
“军师道衍之谋未必可行?”朱能向燕王问道,“我军长期在外,已觉困乏,大王不如权且班师?”
“尔等意下如何?”燕王回头问邱福。
“末将也以为:回京休养生息,待来年再出兵南下,仍为上策!”邱福说道。
“道衍军师之言极是:兵事如逆流行舟,有进无退。尔等岂能只见眼前失利?”燕王转怒道,“成大事者,必识大计!如今我与建文帝已连战三载,国疲民乏,双方已到穷尽境地。我燕军若不能一鼓作气,拿下南京,再况日持久下去,国民苦难何日才能到头?本藩宏图何日可展?”
众将闻罢,默默无语。
“诸位且自决定,欲渡河向北回家者,请站左面;愿继续向南征战者,请站右面。”燕王突然吩咐道。
于是,众将纷纷都走到左面。燕王沉下脸来,眼观全场,一声不发。
“大王知否?兵士连战,非死即为伤病之人,更加上长期饥寒,已不能久战!”朱能又向燕王说道。
“尔等既不愿南下,即请自便……”燕王突然大怒道,“征战在最后胜利关头,倘不能坚持,莫异于鼠目寸光……”
“燕王既有大计,我等当齐听号令!”邱福上前说,并出面调停道,“汉高祖当年,十战九败,也终得天下,今我军还是胜多败少,或可不必言退了!”
众人一时无言。很久后才陆续说道:“愿与燕王……南下。”
燕王深感忧虑,又恐兵将哗变,只好每夜提心吊胆,和衣而眠。
次日深夜,燕王正在帐内用膳,忽报军师道衍到来。
“军师怎么还未能安歇?来,夜饮一盏!”见军师到来,燕王放下酒杯问道衍,“今日魏国公大军气势非凡,我顾此失彼,将士心中大有不安,军师有何妙计送来?”
“兵不在多在于精,更在于主帅之布置。”道衍一面坐下,一面举起杯子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本王这点兵力,如何布置?”燕王问道。
“正是!大王可令南军‘无米以炊’……”道衍接口而说。
“先生之意?”燕王问。
此时,道衍正放下杯子,一听燕王的话,忙用手扣住自己的脖子。
“扣紧南军此处,断了他的粮食,他能再挣扎几时?”道衍上翻着双眼笑说道。
“请细述其详!”燕王说。
“目下,南军主力是灵壁何福大军,然而灵壁军多而粮少。臣已探知,魏国公将会被召回京,以保京师,代替他的无非是朱荣、刘江之流,南军已派骁将平安率领六万兵马,押运粮草,向灵壁何福军营而来。大王不必计较攻城的战果得失,权撤下主力,分一半,调头到城郊密林深处埋伏,另一半由大王亲率,突破平安军阵,两下分兵合击,劫下南军粮草,南军没了粮草,就会不战而退了!这初战告捷,我军大振,从此燕军就能长驱直入,直捣京城,势如破竹矣!”
“若果然如此,我军无忧了……”燕王一听大笑了起来。
得知燕军怕战,南军弹冠相庆。消息传到京师,举国更是一片欢欣鼓舞。
“前方出捷报,燕军就将北遁。看来前方不必留有重将,而朝中不可无良将,故而可将魏国公等召回京师,以保京畿!”黄子澄等京官向建文帝奏道。
于是,建文帝一面下诏召还****祖,一面遣朱荣、刘江等将代之。
话说,南军大将****祖率军刚一撤离,何福力孤,燕王立即派轻骑截住南军粮道,何福支持不住,只好退到灵壁,以便就近取得粮草。
平安率领六万兵马,押运粮草,向灵壁何福军营而来。平安军将到灵壁,不防燕军已事先留下伏兵,突然冲出,杀入中军粮草阵中,平安慌忙迎敌,拼杀半日,不分胜负。燕军又回马反攻,平安只好命弓箭手万箭齐发,才暂时压制了冲上来的燕军。
平安收拾余众,整顿兵马,继续前进,不意燕王又亲率大军冲来,将平安兵马杀得七零八落。何福在城中得知平安到来,忙率兵出城来接应,两下夹击,终将燕军杀退。
这时,天色已晚,暮色苍茫,平安军兵带着疲惫之躯,与何福军一同缓缓向灵壁城走去。但是,平安等人刚到城门前,就见密林深处黑压压一团,原来是燕军又回军赶到,千军万马,漫天遍野,直向正面杀来。南军措手不及,本来已是疲劳,所以无力迎战,立马变得一片混乱。
“平安休走……”突然从燕军阵中杀出一员猛将。
原来这正是燕世子高炽挥大军接应燕王来了。高炽大军如狼似虎,借着黑林掩护,一齐冲向南军。南军已心胆破碎,纷纷抛弃粮草,疲于奔命,直入灵壁城中,平安、何福勉强抵御,也退入城内。平安、何福此战损失兵马万余,粮草三千车,只好决定次日兵退淮河,以取粮草。
次日凌晨,平安、何福等依计以炮声为号,全体拔营突围。黎明,平安、何福的各军人马正在整装待发时,忽闻炮响三声,都以为是自己主将发令,忙冲了出去。开门一看,却见遍地都是燕军,蜂拥而来。南军猝不及防,又抱头鼠窜,自相踩踏,加上燕军砍杀,已是尸体成山,血流成河。副总兵陈晖、侍郎陈性善等三十余将全部死伤,平安、陈晖等三十七员骁将被浮,只有何福单身逃去。平安英勇不屈,在押解途中,愤然跳崖身亡。
军情传到南京,建文帝与黄子澄等相对而哭。
“大事去矣,我万死也不足赎误国之罪……”黄子澄哭道,遂向建文帝奏道,“目下只有铁铉一旅强兵,陛下请速调辽兵十万,与铁铉配合,截击燕军归路。”
“也只能如此!”方孝儒等人也点头称是。
“……好吧!”建文帝点头,并命道,“方先生拟旨!小林子立即传使进宫,飞报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