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京城三山门外,陈氏“清明”书楼门前车马喧哗。
“爷爷,爷爷……”一位后生进门穿过长廊,直向后院奔去,并叫道,“先前国子监那位大人先生来了!”
“啊!是方大人,大儒方孝儒先生来了?”书楼掌柜陈老先生一听,高兴地急忙从楼上下来说道。
说话间方孝儒和一位书生已走了进来。
“方大人,稀客呀贵客!自大人去蜀地至今已有数年未能来小店。小人一家日夜记挂。大人来京身负侍讲重任,身为皇师,也无闲光顾,今日总算再见了!”陈老先生兴奋地迎出来说道。
“有劳老先生惦记!”孝儒一面坐下,一面笑答。
“方先生乃当今鸿儒,现已在万岁身边任侍讲要职,参谋国事,乃国家之幸,万岁之幸!”陈老先生兴奋地说个不休。
“见过方老大人……”此时,陈老先生身边的那位后生也急忙上前向孝儒施礼。
“这位少爷?”孝儒问陈老先生道,“如此气宇不凡!”
“老朽长孙。”陈老先生兴奋地答道,“承蒙大儒夸奖!”
“老人,贵府的公子?”孝儒又问。
“犬子现在北平燕王府中。老小儿本也是书香之家,本不想让他从军,奈何国家虽定,北方战事未断,小的就叫他投笔从戎了。”陈老先生说着。
“国家正当多事之秋,贵公子投笔从戎,也不失为英明决择!”孝儒道,想到燕王,他接着又问陈老先生道,“贵公子近日如何?燕府有何繁务?”
“小老儿虽一介布衣,然而忠君报国之大事,犹能时刻挂怀。”说着,老人附向孝儒耳边道,“犬子前天已冒杀身之险,为在北平查防的刑部侍郎暴昭大人向朝廷送来密折……”
“哦!那冒死送折者就是令郎?如此,孝儒向老先生深表感激……”方孝儒对陈老肃然起敬,并一面说着,一面离座向陈老先生施礼。
“折杀小老儿了。方大人请起!”陈老先生连忙扶住孝儒,并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切都是为了家国,老小儿也是万岁的一介子民。大人何必见外?”
“啊——国有是民,亦是万幸!”孝儒感叹道。
七月酷暑,燕王在北平装疯已有数十日。这天,烈日炎炎,北平布政使张昊和都指挥谢贵奉旨又来察看燕王疯病实情。
燕府端礼门前,楼阁高耸,巍峨矗立,卫兵往来如织,十分森严。
“请通报燕王,布政使张昊和都指挥谢贵来访。”二人走到门前,立即下马,向守卫说道。守卫接过贴子进门去了。不久府内家将率侍者出门迎接。
“奉燕王徐妃之命恭请布政使和都指挥二位大人……”家将出迎说道。
侍者躬迎,二人遂入燕王府。只见不远处,一群侍女族拥着徐王妃过来。
“恭请二位大人!因燕王重病在身,府内事乱,恕本妃姗姗来迟,未能远迎!”燕王徐妃笑容可掬地说,又回头向侍者令道,“引二位大人上前殿待茶!”
侍从快速去了前殿,这里王妃伴随着张、谢二人谈笑风生,慢慢上来。
“本来燕京弹丸之地,无多繁务,燕王一人打点可矣!只是天不从人愿,燕王近来身体欠佳,致使……”徐妃边走边说,并脸色也阴沉下来。
“燕王今日好转些否?”不等落座二人忙向王妃问道。
“燕王如今病情越发加重。府中上下甚是不安!”燕王徐妃说道。
“燕王他在?”二人再问。
“家人正在四处寻找,尚不知下落。”燕王徐妃说罢,以巾拭泪。
此时,忽有家人报道:“燕王现在西巷,走呼街头,夺取市人酒食……”
燕王徐妃一听,十分痛心,并挥泪偕二位大人来到西巷。
布政使和都指挥刚到巷口,就见一群人正围着一个衣裳不整的乞丐嘻笑。二人再看时,不觉吃了一惊,只见那人疯狂披发,蓬头垢面,语言颠倒,奄卧沟内,引得一群顽童乞丐呼哮。此人正是燕王。
家人边走边劝,强行将燕王拉进府中。
“冻杀我也……”虽然时值七月炎天酷暑,但入门后,却听燕王叫冷不止。
人们只好将燕王拉到炽热火炉旁边。只见燕王瑟瑟发抖,披上羔裘,抱着炉火,连呼天寒。
“燕王尚知我辈?”布政使张昊向燕王问道。
燕王起初未答,继而满口胡言乱语:“尔辈是牛头马面?啊,尔辈是本王父母也……”
布政使张昊和都指挥谢贵观察了好一阵后,在其好友燕长史葛诚的陪同下,走出了燕王府。
“燕王着实病势沉重呵!”布政使张昊对都指挥谢贵说道。
“燕王着实是诈病,二位切勿上当!”燕长史葛诚立刻向二人说道。
“这……”二人听罢不知所措。
接着,谢贵对张昊道:“我等还是按本人所见,如实向万岁奏报。”
“正是……”张昊赞同道。
京城内宫,建文帝正在与诸臣议事,忽然太监小林子进来。
“启奏万岁,北平布政使张昊和都指挥谢贵二位大人的信使已到京城,现在宫殿前求见!”太监小林子奏道。
“宣他觐见!”建文帝立即召见。
张谢二位信使入殿向建文帝跪奏:“经查,燕王的确已病入膏肓。”
说罢信使呈上张谢二位的密扎。建文帝略一御览,即递给齐泰、子澄过目。
“燕王之事一定有诈!目下各方消息均已表明燕王就将起兵,我等不可轻信其病。”齐泰道,接着向建文帝跪道,“臣为了国事大计,昨日燕王府的百户邓庸来朝时,臣未奏明圣上,已先将他拿下审讯,果然又得知燕王不轨行径细节。望陛下恕臣未奏之罪!”
“啊?朕恕卿无罪!”建文帝听罢急忙说道,“速带邓庸……”
倾刻邓庸被带来,伏地求恕:“燕王图谋已成事实,进攻京城的大军即将起程。燕王计划先占据北地,再图南下。罪臣所言,句句是实。若有狂语,甘当死罪……”
建文帝听后,立即叫人带走邓庸。接着与众臣急谋发兵应对之策。
齐泰道:“今日事急。请陛下从速降旨,前往燕府逮捕其官属!同时尽快密令北平布政使张昊和都指挥谢贵二位大人设法拿下燕王及其党羽!”
建文帝听后连连称是。
“然而,燕王重病,要求立见三位王子。此事如何处之?”接着,建文帝问道,“朕意欲放回燕王三子,让他们父子重聚,以抚慰燕王,麻痹其志。卿等意下如何?”
“不可放虎归山!目下形势紧迫,燕王之病或可有诈!还望陛下以国之大局为重,万不能太重亲情而误国事!”齐泰、方孝儒立即上前奏道。
“如此一来,国人以为朕太无情意了……”建文帝犹豫起来。
“臣以为让他们归去也不失为良策!燕王或可真会因此而得到麻痹,对朝廷不疑,我等即可再察其详,从容不迫地备战燕王。”黄子澄说道。
建文帝听从了子澄的建议,并令太监小林子速去下旨放人。说罢,众人渐退。子澄、齐泰、方孝儒等争论着走出宫门。
“万岁前次执意‘不杀亲叔’,今日又要放走三位燕王之子。如此多情,削藩大计如何能成?国事危在旦夕!”齐泰、方孝儒纷纷叹息。
“二位大人不必如此忧郁。万岁此举或可使燕王以为朝廷对他并未察觉,从而懈怠呢。”子澄解释道,“如此,朝廷即可从长处之,求得万无一失!”
一日后,建文帝君臣又在争论北平燕王之事。正当众人争执之际,燕王徐妃之兄——魏国公****祖急冲冲地走进宫来。徐达之子太子太傅****祖正是燕世子的嫡亲舅父。此人深知燕三王子的为人,因此,在听到万岁已下旨遣归三子后,十分惊慌。
“燕王三子均已过长江,出了瓜州。请陛下收回成命,立即派兵快马加鞭,追回三子!臣三甥中尤其高煦更是勇猛无赖,非但不忠,将来且有背叛臣父之不轨行动。这畜牲实乃不忠不孝之逆子,留他必有后患!陛下应当先羁押于京中,免得其胡作非为。”魏国公****祖进来跪地,急冲冲地向建文帝说道,“尤其高煦那逆子,临走时还潜入臣家厩中盗窃了一匹良马,并加鞭疾驰、沿途烧杀而去。臣家众卫兵追之不及,他已一路斩杀向北去了。”
“啊——竟有这等恶事?”建文帝闻罢,慨然叹息道,又问,“朕派爱卿前往,倘若捉住三子,将如何处置?”
“末将世蒙国恩,当以大义灭亲……”魏国公****祖激昂地答道,“先父与太祖皇帝情意如何?末将虽无先父之能,然而有一颗为陛下损躯之心也……”
“魏国公忠义之士,令人敬佩!”在场众人纷纷说道。
“魏国公真忠臣也!”帝感叹道,“然而,同是中山王之后,尔弟左都督的言行,却与卿大相径庭。这是何道理?”
“家弟徐增寿曾为燕世子事来过?”魏国公****祖急问。
“左都督已寅夜来求,要朕放归三位燕王子北归!”帝答道。
“呵!家弟徐增寿是为燕王的一点蝇头小利而遮了双眼!”魏国公****祖捶胸叫道,“臣徐家不孝子要误我国家也!”
正在此时,小林子进来向建文帝递上一书。
“朕错了……”帝阅罢大叫道,“燕长史葛诚来函,已说燕王确属诈病!”
“此事也在意料之中呵,陛下是否令人速追燕世子去?”齐泰问道。
“今已迟了!如今局势已明,燕王之心,昭然若揭。陛下不如加紧京都防务,再速令在北平的兵将处置燕王力量!”方孝儒道,“此外,为懈怠燕王计,陛下也不防颁旨令燕王处罚朱高煦沿途烧杀之罪!”
“先生之言极是!”帝愧然点头说道,“朕一面下旨给燕王,一面下旨交兵部,请尽快派员命令在北平的布政使张昊和都指挥谢贵立即动手,擒拿燕王及其爪牙!魏国公及其余各位大人都分头行事去吧!”
众人听罢,又议论了一阵后,才陆续出宫,各行其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