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起于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
由农民起义领袖登上皇位的朱元璋,为了确保朱明王朝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一方面加强君主****统治,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王。他把自己的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封为亲王,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王室。朱元璋是这样说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受封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地位相当高,公侯大臣进见亲王都得伏而拜谒,无敢钧礼。
每一个藩王食粮万石,并有军事指挥权,于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辖军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1.9万人。边塞诸王因有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所以护卫甲士尤多。北平的燕王朱棣拥兵10万,大宁的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他们在边塞负责筑城屯田、训练将兵、巡视要害、督造军器。晋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战,打败元朝残余势力的军队,尤被重视,军中大将皆受其节制,甚至特诏二王军中小事自断,大事才向朝廷报告。尤其是燕王,由于功绩卓著,朱元璋令其“节制沿边士马”,地位独尊。
藩王势力的膨胀,势必构成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在朱元璋大封诸王的时候,有个叫叶伯巨的人指出,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大不掉,到那时再削夺诸藩,恐怕会酿成汉代“七国之叛”、西晋“八王之乱”的悲剧,提醒朱元璋“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土”。朱元璋不但听不进劝告,反而把叶氏抓进监牢,囚死狱中。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叶伯巨的预料,中央政权与藩王之间的矛盾,未及数世而在朱元璋死后就立即强烈地爆发了。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就对诸藩王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削藩对策。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乘机逮捕之。朱棣闻讯,令其亲信张玉、朱能率壮士800人守卫王府,并用计擒杀北平左布政使张信、都指挥谢贵,乘夜攻夺北平九门,控制了全城。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朱棣初起兵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所以战争初期,朝廷拟以优势兵力,分进合击,将燕军围歼于北平。朱棣采取内线作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1月之内,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今河北卢龙)等州县,收降官军2万余人,壮大了军队,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朝廷也无将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30万伐燕。
建文元年八月,师至河北滹沱河地区。当时燕军只有数万之众,双方兵力对比悬殊。但朱棣却毫不畏惧。他“躬擐甲胄”,于中秋之夜率兵偷袭雄县,全歼官军先锋杨松部9000人,并设伏围歼前来支援的莫州潘忠部,乘机取城,收降官军万余人,初战告捷。接着,又采纳其部将张玉的建议,由小道直趋真定耿军大营。这时,耿部官军集结13万人于滹沱河两岸。朱棣诱南岸之敌移军北岸真定附近。耿炳文亲自出阵,于滹沱河北岸同前来进攻的燕军展开激战。朱棣命部将张玉、谭渊、朱能等率兵从正面展开进攻,自率骁骑数千绕至敌军背后夹攻,俘杀李坚、宁忠以下军兵9万余人,溺河死者无数,耿炳文率残部缩回真定固守。朱棣下令攻城,连攻数日未克,遂撤回北平休整部队。
八月底,朱允炆见耿炳文老朽无能,战场失利,经黄子澄推荐,命曹国公李景隆取代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再度北征。九月,朱棣得知辽东将领吴高部围攻永平,决定趁李景隆刚受命、北征官军离北平尚远之际,为引诱李军远道深入,只留少数兵力守城,自率主力部队回援永平。吴高闻燕军回救,不战而走山海关。燕军顺北向势,奇袭大宁,兼并了宁王朱权的三卫兵马8万,进一步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十月,李景隆乘燕军北袭大宁之机,果然率兵进攻北平,将主力驻扎于白河以西的郑村坝一带,打算在燕军返回时歼灭燕军。当北平行将攻破时,李景隆密令制止,坐失良机。十一月初,回救北平的燕军侦知李军主力所在,立即抢渡白河,进抵郑村坝,乘李景隆部列阵未齐之际,急令中军发起冲击,连破7营,接着全线出击,与官军激战3日,大败官军,俘杀数万人。李景降率残部逃奔德州。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会同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调集60万大军,与燕军在雄县白沟河展开激战。初战,因李军“藏火器地中,人马遇之,辄烂”,燕军伤亡甚众。易日,大风骤起,朱棣率军乘风纵火,分兵前后夹击李军。李遭到惨败,损兵10余万,率余众逃奔济南。朱棣乘胜追击,围攻济南,围困达3月之久,遭到守将左都督盛庸、山东参政铁玄的顽强抵抗,一直未能攻下,遂采纳姚广孝建议,撤围北返。
同年九月初十,建文帝命盛庸代李景隆为平燕将军,都督陈晖、平安为副将军,举行第3次北征。盛庸领兵20万进驻德州,副将军安陆侯吴杰与平安屯兵定州,都督徐凯屯兵沧州,互为犄角之势,以困北平。十月。朱棣佯称进攻辽东,当部队抵达通州后,突然挥师南下,昼夜兼程,偷袭沧州,生擒徐凯,俘其众数万。接着移师山东运河地区,以轻骑深入大名,袭取运河上的漕船.“取其粮饷”,切断德州官军的粮道。盛荣部退守东昌(今山东聊城),与铁玄等“大牿将士,誓师简精锐,背城而阵,列火器毒弩而待”。燕军屡胜轻敌,于十二月进攻东昌,“见庸军即鼓前薄.尽为火器所伤”,指挥张玉战死,朱棣陷入重围,经奋力拼杀,方在援军接应下突出重围,部队伤亡数万人,被迫撤章北平。东昌战役是双方交战以来,南军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兵败后,朱棣总结说:东昌之役,接战即退,前功尽弃,今后不能轻敌,不能退却,要奋不顾身,不惧生死,打败敌手。
建文三年二月,朱棣率军出击,先后于滹沱河、夹河、真定等地打败南军。接着,又攻下了顺德、广平、大名等地。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的时间,南北交战主要在河北、山东。燕军虽屡战屡胜,但南军兵多势盛,攻不胜攻,燕军所克城邑旋得旋失,不能巩固。能始终据守者,不过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正在朱棣为此而苦恼之际,南京宫廷里不满建文帝的太监送来了南京城空虚宜直取的情报。朱棣手下谋士也劝朱棣勿攻城邑,越过山东,以迅速行动直趋金陵,金陵势弱无备,必可成功。于是朱棣决定跃过山东,直捣金陵。朱棣据此决定举兵南下,直指京城。
建文四年正月,燕军进入山东,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破东阿、汶上、邹县,直至沛县、徐州,向南直进。而燕军已过徐州,山东之军才南下追截。四月,燕军进抵宿州,与跟踪袭击的南军大战于齐眉山,燕军大败。双方相持于淝河。在这次决战的关键时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议的影响,把****祖所率领的军队调回南京,削弱了前线的军事力量,南军粮运又为燕军所阻截,燕军抓住时机,大败南军于灵璧,仅俘获南军将领即几百人。自此,燕军士气大振,南军益弱。朱棣率军突破淮河防线,渡过淮水,攻下扬州、高邮、通州、泰州等要地,准备强渡长江。这时,朱棣之子朱高煦引番骑赶到,燕军军势大振。
建文帝曾想以割地分南北朝为条件同燕王议和,被拒绝。六月初三,燕军自瓜洲渡江,镇江守将降城,朱棣率军直趋金陵。十三日进抵金陵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为朱棣开门迎降。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靖难之役”历时三年,前期作战南军连连败藉。但自济南保卫战后,南军主力屯驻德州,相机出击,以遏燕军。德州处在运河线上,南北交通便利,燕军自河北南下,始终处在德州的监控之下。燕军南攻时,南军或自德州横出断其归路,或袭扰其补给线,或乘虚北攻。所以,虽以朱棣之善用兵,南军再未出现过战争初期的那种大的挫败,燕军势力基本上被阻在山东以北。朱棣未克山东,故虽屡战屡胜,激战两年半,却始终未能打开局面。等到他越过山东,直趋金陵,半年时间便夺取了政权。
不过,朱棣撇下山东,径直南下,实属铤而走险。南北朝时,刘宋皇帝刘义隆进攻北朝的魏国,而北魏以它的国力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雄才大略,在击破刘宋黄河一线之军后,开始兵分五路,大举向南反击,长驱江淮,兵临瓜步,饮马长江,当时北魏太武帝达到了震慑南朝的目的,而未敢渡江以争江南。反观,朱棣的这种战术也只能在那时特殊的形势下才有可能成功。自明初朱元璋杀功臣后,明廷已无堪与朱棣相匹敌的将才,所以朱棣南下才有恃无恐。其次,“靖难之役”在那个时代的观念中,纯属一家一姓内部之争,所以建文帝虽一再下诏“勤王”,但真正勤王者少,而归顺燕军者多。不然,朱棣孤军南下,建文帝只需坚守金陵,坐待四方勤王之师会合,山东方面则截断燕军的补给线和退路,那样的话,朱棣处境势必极其危险。因此,换上另一人,换上另一种背景,则断不敢冒险采取这种战术,置山东于不顾。
战争虽结束,与此相关的历史却在发展。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而死,或云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发为僧,云游天下,传说他于正统朝入居宫中,寿年而终。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当上皇帝的朱棣,大肆杀戮曾为建文帝出谋划策及不肯迎附的文臣武将。齐泰、黄子澄、景清等被整族整族地杀掉:“命赤其族,籍其乡,转相扳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有“读书种子”之谓的方孝孺,因不肯为朱棣撰写即位诏书,九族全诛,这还没完,又将其朋友门生作为一族全部杀掉,十族共诛873人。这次清洗极为残酷,共有数万人惨死于朱棣的屠刀之下。
四年的“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有所恢复的社会经济以较大的破坏,而直接遭到战争践踏的地区,破坏可为严重,史书上称“淮以北鞠为茂草”,当为真言。
“靖难之役”,以朱棣取代朱允炆的地位而告终。短短四年之间,一个藩王居然打败了一个皇帝,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朱允炆为什么会失败呢?朱元璋大封藩王固然为藩王坐大埋下了伏笔。但,最基本的原因在于朱允炆本人缺乏一个军事战略家的基本素质。他优柔寡断,在提防藩王问题上,措施不力;当朱棣举兵反叛时,又没有形成一以贯之的作战指导方针。初期对朱棣的威胁认识不足,平燕的决心不坚定。后期在出师不利的情况下,存有和平解决的幻想。这些不仅影响到整个战争的部署,也影响到将领和大臣们的决心。其次是他既不能亲临战阵,指挥军队作战,又不善于用人,先是起用耿炳文,继而改用李景隆,后来又以盛庸取而代之,前后三易主帅,都未能挽回败局。相比之下,燕王朱棣具有明确的作战目的和坚定的决心,在遭受挫折、军心动摇的时候,能够坚决贯彻自己的作战意图。他打出“清君侧”旗号,兴“靖难”之师,使师出有名,可以招降纳叛,得到朝野一部分人的支持和拥戴。他精通兵法,善用谋略,指北打南,诱敌深入;善于掌握战机,出奇制胜,在作战不利的情况下,能够灵活变通,转败为胜。他不仅能亲临战阵,督军作战,而且知人善任。善纳忠言,得到姚广孝、张玉、朱能等文臣武将的辅佐。
具体事宜,但听我细细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