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诚立即写了密报,快马送报朝廷,很快这事就有了结果,吏部给陈瑛随便安了个罪名,就把他押送到广西劳动改造了。
尝到了甜头之后,葛诚做事越来越有心得,他小心翼翼继续收集朱棣的罪证,做好详实记录,并安排得力的心腹把情报送出去。
葛诚并不是北平城里唯一的南京间谍。还有一位来头更大,名声更响,态度更坚决的同行。不过,他和葛诚是各做各的,他们之间没有配合,没有互动。
这个人就是徐王后的弟弟,朱棣的小舅子****祖,他接替老爸徐达的工作,担任魏国公,太子太傅,大将军,也需要经常驻防北平,不过,****祖表面上和朱棣相当亲热,背地里居然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太孙党,据说当初朱元璋征求他立谁为继承人时,他非常爽快,坚定地支持朱允炆,结果,他的举动帮助朱元璋下了最后的决心。
他是朱允炆的支持者,却是朱棣的妹夫,不仅能从朱棣那里套取情报,还能利用跟姐姐话家长的机会,不动声色地记录下一些朱允炆感兴趣的话题,并安排亲信汇报给南京。
朱棣凡事都多留一个心眼,却没想到身边有这么一匹特洛伊木马。
历史再一次证明了,在这个国家,在这片土地上,的确有那么一些坚持原则,并且愿意为自己的坚持付出代价的人,方孝儒算一个,****祖是又一个。
《明史纪事本末》上记载,说朱棣建文元年二月曾去了次南京,见到了朱允炆,被后来许多历史学家当正史多次引用。这事值得研究,先看看原文:
“建文元年……二月,燕王入觐,行皇道入,登陛不拜。监察御史曾凤韶劾王不敬,帝曰:“至亲勿问。”
这个记载可信吗?
行皇道入,登陛不拜,这种春秋笔法,在歌颂朱棣先生神勇的小说里可能会吸引人,也可能会哄小姑娘开心,在现实中却根本不可能。你朱棣别说是四叔,就是四老爷,见了皇帝也得磕头。登陛不拜这么失礼的行为,肯定是够杀头的了,而且可以就地正法。就算朱允炆能忍受,他身边的文武百官能容忍吗?你当皇宫卫队是透明的吗?他们也不是是吃干饭的。
如果这登陛不拜是事实,只会让矛盾激化。那么这个燕王朱棣,千里迢迢到南京,到底来是息事的,还是来惹事的?
朱棣本来已经处于危险之中,要是来京,首先就得得到朱允炆的批准,没有皇帝首肯,私自进京,这跟谋反没有什么不同。当年朱元璋死时,他都能给潘安挡回去,现在没有圣旨就入京,根本就不可能。
就算朱棣真的进了京城,肯定是想要缓解矛盾、拖延时间,为起兵多做些准备,可“行皇道入,登陛不拜”的行为,不是来化解矛盾,摆明了是制造新矛盾的。
从朱棣一贯的表现来看,应该是一个低调内收敛、不喜欢张扬的人,要不然,朱元璋当政时,先后处分过秦王、晋王和周王,怎么单单对燕王赞赏有加呢?当然,朱棣上台之后,对太祖实录进行了大规模的篡改,这肯定是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但是,又怎么解释朱元璋对朱棣的信任,让他节制整个北方的兵马,连冯胜和傅友德都要听其指挥呢?
撇开磕不磕头不说,这个时间点也有问题,从北平到南京,单趟至少就得十五到二十天,来回就得一个多月。
如果朱棣二月进京,根据往返四十天的估算,他回到北平马上就到四月,而五月初十,就是太祖小祥,你朱棣在父皇驾崩时不在现场,这马上要一周年了,你明明可以留下来参加,为什么不参加?大老远来,就是为了炫耀一下,显示你不给皇帝下跪的张狂吗?
《明实录》都没有记载燕王来朝的事,甚至为朱棣造反歌功颂德、大肆歪曲事实的《奉天靖难记》里也没有,但现在很多历史学家,加上当年明月大师,都认为朱棣来朝过。本人经过研究分析,觉得这个观点相当不靠谱。
燕王来京的事情,很可能是杜撰的,为了说明燕王专横跋扈,得位不正。但一码归一码,朱棣如果是如此弱智的一个莽汉,他又比自己鄙视的冯胜蓝玉等强大哪里,他又如何以八百壮士夺取天下?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元璋最信任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千方百计想用儿子们代替元老执掌兵权。朱棣同样如此,对三个儿子的安危,也是非常在意的。
当初在淮安,他当机立断,让三个儿子代替自己去南京行孝,其实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对于大侄子,他是放心的,也是看不起的,这人太迂腐,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但他手下的大臣,都是熟读《资治通鉴》,知道历史是什么玩意的人,难保不在朱允炆耳边唠叨,要他把这三个小朋友好好招待起来,作为和朱棣讨价还价的筹码,甚至是军权的交换条件。如果那样的话,自己就非常被动了。虎毒不食子,真的要让三个亲生儿子,成为自己夺取权力的祭品吗?
眼看造反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三个儿子的安危,就成了制约行动的重要因素,朱棣知道,一定要把三个小子搞回来!
建文元年四月,朱棣让手下人给南京上书,说自己病情加重,希望朝廷能把三个王子送回北平。这封信写得情真意切,相当感人,大致意思是说,如果三个儿子不能赶回来的话,自己这把老骨头,估计是要交待在北平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希望他们能回来照顾自己,哪怕是见最后一面,自己也放心。
在为朱元璋举行完小祥祭奠之后,朱允炆与谋士们讨论,要不要把三个王子送还。齐泰坚决反对,并说要把这三个小子捏在我们手里,严加看管,朱棣就不敢轻举妄动了——这显然是常识,这还有必要讨论吗?
但是,朱允炆居然又做出了一个足以让自己后悔终生的决定——他居然把三人放了,让他们返回北平看望传说中生病的朱棣。朱允炆的脑子是不是烧坏了?
不是,是黄子澄建议把哥仨放回去,理由是说如果不放人,朱棣就会对朝廷更加戒备:“不可。疑而备之,殆也,不若遣还。”悲剧的是,朱允炆又听从了他的意见。
其实这也不能怪黄子澄,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就有明确规定,禁止皇室把亲王之子当作人质,黄子澄只是严格遵守规定而已。朱允炆也不希望违抗祖训。他们两个人不管气急败坏的齐泰,决定按制度办事,把三个王子全部送回去。
好事多磨,眼看哥仨就要潇洒走一回,胜利大逃亡,事情却被他们的好舅舅知道了。这时候****祖正好在南京,他对朱允炆要放走三个外甥非常担心,马上连夜去找皇上,开门见山地说:“皇上千万不能把燕王三子放走。而且,我的三个外甥中,老二朱高煦是个典型的勇悍无赖,不但不会忠于朝廷,连他自己的父亲都会出卖,我们要是放走了他,日后必是心腹大患!”
常言说知子莫如父,这个和外甥接触不多的****祖,倒成了一个天才的预言家。
朱允炆有些犹豫不决,就又征求****祖的弟弟徐增寿和驸马王宁的意见,这两人都得过朱棣的好处,主张马上放三个王子。于是朱允炆决定,把三个人一起送归北平。
朱高煦没有让自己的舅舅失望,他无耻的样子,很有爷爷朱元璋当年的神韵,又有几分一代枭雄曹操的影子。本来朱允炆要派卫队护送三兄弟回北平,可朱高煦一分钟都不想等了,他提醒其他两人:“当心朱允炆变卦!”
朱高煦亲自充当小偷,悄悄跑到****祖家的马厩里,挑了三匹看起来能跑远路的好马,哥仨连夜启程,一路向北,跑得这个全情投入啊。
****祖发现之后,马上派兵追赶,但三人已经渡过长江,追不上了。当时也没有电话电报,****祖也无法通知沿路的官府立即组织拦截。
建文元年五月,当三个儿子逃回南京,跪在朱棣面前时,这个在死人堆里出没多年的老战士,也差一点止不住激动的泪水,真是太不容易,太让人开心了:“吾父子复得相聚,天赞我也!”
感慨更多的是老大朱高炽,他走的时候,世子妃张氏已经有了身孕,自己在南京停留了近一年,回到北平时孩子已经出生,自己二十一岁就当了父亲。而他所不知道的是,这个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也是朱棣的第一个孙子。朱棣给他取名叫朱瞻基,这是什么意思,聪明人不难看得出来。
三个儿子被扣在南京一年,他在北平担惊受怕了三百六十天,生怕大侄子用他们跟自己做交易,更担心儿子们被撕票。徐王妃更不用说了,每提起儿子就泪流不止。朱棣夫妇没曾想,朱允炆会这么痛快地答应他,更没料到,会把三个儿子一齐放回。朱允炆真是仁慈圣君啊,拿什么感谢你呢?
就拿一支军队去问候你吧!
从此,朱棣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在通向造反的小路上,他可以撒腿狂奔。
不过,高兴了没几天,燕王府又出事了,参与了起兵准备的两个军官,和另外一个没有参与密谋的军官丙是好朋友,这俩哥们有一次跟丙喝酒,喝大了就心潮难平,把燕王要率领他们到南京靖难的美好愿景都给说出来了,军官丙为人相当有心机,当时不露声色地应和,等回到家中,立即向上级举报,这俩哥们马上就被抓获,当然他们的口风很紧,打死也不承认燕王是主谋。但是,这件事加急报到朝廷之后,齐泰他们非常紧张,认为收网的时间应该提前,不能让朱棣再无法无天下去了。
就在这节骨眼上,负责抓捕的又犹豫不决了,为什么呢?据说朱棣出事了。堂堂的燕王,朱元璋的亲儿子,能出什么事呢?
你说呢?
现在他在等什么?等财宝,等那可以支撑他造反的富可敌国的方腊财宝,但是那财宝现在在哪里呢?
在他的至交好友傅夕歌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