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向潘安提出,要让三个儿子代替他,进京给先皇送葬。这个要求当然很合理,三个儿子都年幼,在京城没有任何根基,而且又是朱元璋的亲孙子,孙子给爷爷守灵,怎么可能不让呢?但是,潘安也感到非常为难。他的任务只是挡住朱棣,其他的事,齐泰没有交待给他,如果是今天,他马上可以掏出手机,请示一下领导再做决定。可在六百多年前,只能自己做决定,做对了,回去面对的就是奖赏,做错了,这可能就是最后一次当差。
不过,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潘安还是同意让朱棣的三个儿子代替他,前往南京奔丧。等到了南京,齐泰听说潘安把三个王子带回来,非常高兴,立即让人好好照顾,重点保护。
哥三个到了京城之后才知道,葬礼早就结束,朱元璋的遗体楞是没见着。原来朱元璋去世六天之后,就已经下葬孝陵了,怪不得朱允炆要把叔叔们都挡在外面,就是来了,也见不到最后一面!
当然这还是是最可怕的,因为在他们哥几个在南京守了一个月,想回北平之时,得到的通知居然是,既然来了,就多住一段时间吧。
凭借隐隐约约的直觉,他们已经发现,这世界上有一种角色叫做人质,而这个角色,已经被他们哥三个扮演了。这个结局,他们的父亲其实早有了心理准备。
朱高炽的王后张氏已经有了身孕,他即将做父亲了。如果生个儿子,对于保住自己的世子之位,肯定是有好处的。离别的时候,张氏就哭得跟什么似的。
当朱棣回到北平时,徐王妃和道衍听说把三个孩子全送到南京守灵,都是非常吃惊。徐王妃哭得更伤心了,就像永远见不到他们一样。而道衍却质疑把三个儿子一起留下的合理性,认为把老二留下就可以了,他鬼点子多,跑得出来。
朱棣自己当然知道,这步棋很冒险,三个儿子同时被带到南京,无疑就相当于给建文做了人质,如果建文以他们做要挟,朱棣能有什么高招?可不如此,也无法表现自己对父皇的孝心,对新皇帝的忠心——你看嘛,三个儿子都留给你了,我还能做什么坏事呢。而且,朱棣很清楚,朱允炆像他的大哥,是一个做事有底线的人,而且过于考虑自己的名声。不到万不得已,不把他完全逼急,他不会做出疯狂的举动。
但话又说回来,即使朱允炆再宅心仁厚,手下的官员并不都是吃素的,而且朱允炆又不能给三个堂弟当保镖,如果别人来个先斩后奏,这个可能性并不是一点都没有。朱棣应该能想到这一层,或者,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他22年岁的年龄,就接过了皇祖父的万里江山,成为这个世界第一大帝国的最高领导人,这不能不说是苍天眷顾。从古到今,多少梦寐以求这个座位,多少人为了坐到这里,不惜出卖朋友,出卖亲人,出卖灵魂,出卖自己,结果,却倒在了通向座位的半路上。更多的人,甚至连想像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而他,朱允炆,一个对权力无欲无求的人,却不费力气得到了。
奇怪的是,当上最高领导人的朱允炆,并没有表现出多少高兴劲,不光是皇祖父的死,更有他对前途的担心。
五岁时,大娘常妃就不幸去世了;六岁那年,疼爱自己的奶奶马皇后去世,同一年,哥哥朱雄英也过早地离开了人间;十六岁时,父亲朱标积劳成疾,不治身亡;再后来,二叔三叔都走了;到现在,皇爷爷也归天了。偌大一个明皇宫,知心的人越来越少……
生命的成长,伴随着一个又一个亲人的离去。
虽然自己也有个贤惠的皇后,和奶奶一样也姓马,和奶奶对祖父一样,她对他是那样的关心体贴。但是,作为一个男人,他觉得自己太软弱,保护不了心爱的人。作为一个皇帝,他觉得自己太无能,处理不了这么多棘手的问题。
朝中文武大臣虽多,但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基本上都让朱元璋定点清除了,给朱允炆剩下的,无非只有齐泰、黄子澄、方孝儒、梅殷和李景隆等人,虽然不能说一群废柴吧,但关键时候,基本上都是坑爹的主。
高阳先生认为:齐、黄二人,是中国历史上一等一的忠臣,但才具实在有问题,充其量只是治世的良臣,绝不能担当“削藩”的重任。
笔者认为,这个见解非常客观。在和平年代,可以允许平庸的忠臣,但是在国难当关的非常时刻,仅仅有忠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眼高手低,则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性后果。
齐泰原名齐备,江苏溧水人。洪武十七年在应天参加乡试,取得第一名,第二年高中进士,后来曾担任过礼部和兵部主事,朱元璋的谨身殿遭雷击,没学过物理的老朱这紧张得,自己做了那么多坏事,哪天别把这把我这把老骨头给劈了哇,于是决定到寺庙祭拜,求得平安。
为了显示自己的真诚态度,朱元璋从朝中官员中挑选九年内没有任何过错的陪祀——话说,这难度是不是有点大了,不过还真有这样的人,能在善于从鸡蛋里挑骨头的朱重八手下当了九年官,不仅没掉脑袋,还没被找出毛病,这种素质还真是一般人比不了。
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升齐泰为兵部左侍郎。据说齐泰的记忆力超好,朱元璋询问了一堆边境守将的名字,齐泰是对答如流,好像他做过脑手术,把普通人的大脑,换成了1**硬盘的电脑。老朱又问他各地的形势,齐泰不慌不忙,从袖子里掏出准备好的一本册子,朱元璋要的都在上面记着呢,人才啊。朱元璋顿时对齐泰是刮目相看。
建文即位后,更升其为兵部尚书。不过,能背书的人不一定能并背得起兵部尚书的重担,没有过错的人也许只是平庸,不等于能力就强。
但和另外一个哥们黄子澄比起来,齐泰绝对就算做能臣了,因为后者更浪得虚名。
黄子澄,名氵是,字子澄,江西分宜人。洪武十八年,黄同学参加会试,勇夺全国第一,相当于今天的全国高考状元。进入翰林院任编修,不久又长升为修撰官,朱元璋钦点去东宫上班,陪太子读书,朱标死后,很自然地又和朱允炆走到了一起,陪太孙子读书,并一路升到太常寺卿。
有一天,朱允炆和黄子澄坐在皇宫东角门外聊天,朱允炆突然悲从心起:“我那堆皇叔都拥有重兵,很多人都行为不轨,我应该怎么办啊。”
黄子澄胸有成竹地对对曰:“诸王的护卫亲兵,用来自保还马马虎虎,想选择的话,我们朝廷派六师精兵去镇压,他们哪个能挡得住?汉朝时期,叛乱的七国不能说不强大,最后还是被朝廷消灭了,这个道理,就是以大制小,以强制弱。”朱允炆觉得很有道理。
朱允炆即位后,很快任命黄子澄兼任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有一天散朝之后,朱特意叫住了黄子澄,很严肃地说:“先生还记得当初在东角门说过的话吗?”
黄子澄一听这话,赶紧跪倒磕头:“微臣绝不敢忘。”表现出一副为主分忧患的忠诚。当然,这也许是他身上唯一的亮点。这样肉麻的话,为人死板的齐泰同志恐怕就说不出来,因此,尽管齐泰的眼光见识明显胜过黄子澄,朱允炆对黄子澄的信任却要超过齐泰,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两个更投缘,性格更接近,气场更合拍——两个六毛,凑到一起就是一块二了。
还有一个人,也值得一提。尽管他只是个正五品,跟齐黄的正二品差了很多级别,但在朱允文的眼中,这个人的价值不是用级别衡量的。
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浙江宁海人。宁海是著名的状元之乡,盛产文曲星的地方,出现方孝孺这样“读书人种子”并不足为奇怪。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在朱元璋时期的“空印案”中被错杀。方孝孺从小就表现了与众不同的学习能力,读书飞快,被视为神童。后来成为大儒宋濂的学生,先辈胡翰、苏伯衡这些学者,提起小方都自叹不如。方孝孺并不愿意做一辈子钻故纸堆的书虫,而希望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洪武十五年,经过地方推荐,方孝孺被朱元璋召见。
朱元璋见他行为端正,对朱标说:“这是一个才子,以后可以辅佐你。”然后……把他打发回家了。
十年后,朱元璋两次召见方孝孺,然后说:“还没到用他的时候。”又给打发走了。
方孝孺回来后被聘为汉中府教授,从九品,低到尘埃里了。蜀献王听说了他的学问与品德,特聘其为世子师,对其恭敬有加,把他的书房子命名为“正学”——正人君子学习的地方。
朱元璋不喜欢方孝孺,但建文却非常欣赏,刚一即位,就把老方从成都挖过来,担任翰林侍讲。第二年又升为侍讲学士,正五品。朱允文有重大事情一定和他商量,对其的信任,甚至超过了齐泰和黄子澄。还让主孝孺担任了《太祖实录》和《类要》等书的总编撰,当然,后来讨燕檄文的执笔人,更非方孝孺操刀不可。
因为朝廷重臣病死的病死,处决的处决,这三个人构成了朱允炆身边最重要的谋士集团,们均为人正派,理想远大,学识渊博,好为帝王师,好替主子分忧愁。
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这几个人最大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政治上的天真,对于置身其中的这个残酷世界,他们的认识实在是远远不足。
有了这群所谓大臣的辅佐,在加上燕王朱棣的雄心虎伺,大明江山在燕王的吊丧失败和建文的大刀阔斧改革之下,正一步走向风雨飘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