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方面,法国人和爱尔兰人要超过英国人、德国人和美国人。对于法国人来说,待人接物的种种讲究,都成了一种自然行为,他们善于社交,十分健谈,而不习惯于沉默寡言。法国人虽然好社交、擅辞令,但是自律性相比日耳曼民族要差出一大截,法国人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十分自然、随便,但是德国人则显得僵硬和呆板,也总是害羞、笨拙、不善言辞。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虽然有些人总是显得相当自然、愉快、活泼,但是他们却并不具有优秀的品质。因为在他们优雅的外表下面,隐藏着一颗残酷无情、轻浮浅薄、自私自利的心。
一类人自然、优雅,而另一类人僵硬、笨拙,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到底该与哪类人交往呢?其实,到底哪一类人能成为最忠实可靠的朋友,到底哪一类人是最认真的职责履行者,并不能从人们表面的行为举止中窥测、断定。
那些面无表情、笨手笨脚的英国人,就像吞下了一把烫花铁杆一样,一言不发,因此,第一次与这样的人交往,往往非常不好打交道。他们总是十分腼腆,使人难以接近;他们总是显得态度僵硬,其实并非他们很傲慢,是因为他们怕羞的缘故。这些人其实也想战胜胆怯害羞的心理,但他们缺乏自我克制,无法摆脱。因此,当一些聪明的作家,在绘声绘色地描绘英国人菲利斯丁笨拙可笑的行为举止时,我们就不应该感到大惊小怪,因为有许多英国人都像“丑媳妇怕见公婆”那样,十分害羞和腼腆。
举止腼腆的人,就像寒气逼人的冰柱一样,使人难以靠近。因此,当两个腼腆的人相遇时,因为他们都缺乏热情,所以也就会目光呆滞、形同陌路。他们总是偷偷地侧身而走,即使处在一间房子里,他们也会背对着背,一言不发;在旅行的时候,他们总是各自爬进火车和客车的不同角落。当腼腆的英国人坐火车外出旅行时,他们总是沿着火车厢向前走,然后找到一个空的分隔间,分开休息。一旦他们安顿下来后,这个时候,若是有另外一个人突然冒失地进来,他们就会从内心深处感到不自在,同时流露出不高兴的表情。此外,当他们一起走进餐厅用餐时,也总是分别找一个空位,独自进食,当每张桌子都被人占满了后,他们就会囫囵吞枣后匆匆离开。英国人民的民族特征就是这样,他们常处于羞怯和腼腆之中,常常拒绝与人交往,或者是不善于与人交往。
阿瑟·荷尔普先生曾说:“当这些腼腆的人朝觐国王时,总是局促不安、手脚无措、神经兮兮。”在描绘英国人那种不善交际的行为时,恐怕再也找不到比阿瑟·荷尔普的这句话更为妥帖和精准的了。亨利·泰勒在其所著的《政治家》一书中写道:“腼腆而拘谨的政治家们,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显得恭谨有余、局促不安。到了会见的时候,他们总是让部长们尽量离门近一些,却又不让部长们站到门外,因此,部长们与这些腼腆的政治家谈话时,他们的度一定要把握得非常精准。而且,腼腆的政治家在每一次与来访者见面后,都要让来访者到隔壁的房间里压压惊、以示慰藉。那些胆小而局促不安的人,若是遇到了腼腆的政治家,那么,他们就会如坐针毡,当他们想到出去时,将要经过严肃威严的长长通道,心里就会发毛,两脚也会自然打战,甚至大气汗都不敢出了。往往来访者们说出最后一句话后,发现门就在自己的身边时,这样的会见才能达到令双方都十分满意的效果。”
阿尔伯特一世是那种和蔼可亲、心平气和的人,同时也是一位相当孤僻的人。虽然他自己也曾做过许多努力,试图战胜胆怯和腼腆,但最终也未能战胜它们,同时也无法隐藏它们。阿尔伯特一世的传记作家,在解释这些事情时说:“一个人过分拘谨的性格往往使得他们十分腼腆,若是他本人没有必要的自信心和适度的自豪感,那么,往往会使得他们自己看起来更加温和。”
除了许多伟大的国王具有腼腆的性格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身上也有这种腼腆的缺点。艾萨克·牛顿就是他那个时代最为羞怯和腼腆的人。牛顿为了不让自己出名,他硬是将自己许多伟大的发现留在心里,多年来都不曾对外公开。牛顿发现了“二项式原理”,该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他却等了许多年,才将这一结果公布于众。同时,他的“万有引力定律”也是隔了多年之后,才向外界公开。当牛顿已经解决了“月亮绕着地球旋转”这个理论问题时,他却不允许科林斯把自己的名字公布在《哲学会刊》上,他说:“你如果将我的名字公布于众的话,很有可能提高我的知名度,然而这却是我非常厌恶的事情。”
莎士比亚是一位十分谦卑、腼腆的人。虽然莎士比亚的表演风格早已风靡全球,但他自己却从未编辑、修订或授权出版过任何一本剧本,他所流传在国外的剧本,完全是他人臆想编造的,因此日期各不相同。他一向淡泊名利,更反对同时代的人们给他太多的荣誉,不但如此,他在自己所创作的剧本当中,也只是扮演二类或三类的角色。在他40岁时,他明显意识到自己的创作激情已经减退,于是,他就从英国戏剧艺术表演中心的伦敦隐退下来。在随后的岁月中,他在英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小镇上安顿了下来,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如此种种,都足以说明莎士比亚是一位十分谦卑、腼腆的人。
莎士比亚的腼腆与拜伦如出一辙,拜伦因为跛腿,而更加腼腆;莎士比亚因为本身并不具备很高的表演天才,才过于腼腆害羞。关于莎士比亚的作品,我们读者或许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在他所有的作品当中,很少出现关于希望的文字。在莎士比亚的写作生涯当中,他的情感、道德等各方面天赋都得到了极为丰富的展示,但就是很少提及希望的文字,即便出现,他也是采用一种令人沮丧、使人绝望的语调。正如莎士比亚自己常说的:“一个人真正的痛苦往往是无药可救的,只有希望才能使得这些痛苦药到病除。”
莎士比亚可谓十四行诗的能手,但是他的许多十四行诗都凝聚着使人悲伤抑郁、顿生绝望的精神。比如,他的第24首十四行诗:我为自己的命运感到羞耻,
我孤独一人,无家可归,
苍天啊!苍天!
你为何给我这么多痛苦!
苍天无语,万籁俱寂。
我顾影自怜,顿生绝意。
我向上天祷告,请求赐予我更多的希望,
让我像常人一样,朋友遍地。
他人的优雅举止、渊博学识,
都令我如此倾心向往。
我的心也永远不会满足,
然而,
一切的一切,我都可以蔑视,
令我留恋的只有真正的幸福。莎士比亚为自己的跛脚而心生抱怨、哀伤,为自己演员的职业而痛苦、悲伤;他从不敢相信自己,以致绝望的痛苦时时袭扰着他,多愁善感的情绪也似乎错置在他身上。他过早地预见自己无法逃避死亡幽谷,因此,他不得不发出悲怜的呼喊:“归来吧!让我宁静地死去!”
人们完全有理由这样去想,既然莎士比亚作为一个演员,他便能经常在观众面前抛头露面,应该有助于自己战胜羞怯的缺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个人若是经常在大众面前露面,确实有助于战胜胆怯之心,但是他们与生俱来的那种害羞之感,却往往十分强烈,也常常难以轻易消除。加里克是英国著名戏剧表演家,在他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里,他一直善于在数千人面前扮演最沉着冷静的大人物,但是当他因牵扯到巴拉迪一案,而被传唤到法庭作证时,他却神志不清、困惑不解。法官看到他糟糕的表现后,便说道:“当证人大脑呈现一片茫然的时候,我们很难从他身上取得任何有价值的证据。”法官说完,便将加里克从证人席上赶了下去。如果不是拜读了马修夫人所著的《查尔斯·马修先生的一生及其书信》一书,谁又能相信查尔斯·马修先生是一位极度腼腆的男人呢?马修本人每天晚上都在大型的晚会上表演,然而他却没能战胜自己害羞、腼腆的缺陷。尽管马修的脚有点跛,但是为了避开熟人,他宁可沿着伦敦的小巷绕一个大圈子,悄悄地回家。在此期间,如果有人当场认出了他,他便会慌乱不安。即使在街上散步的时候,如果听到有谁在低声呼喊他的名字,他的脸上就立刻会自然地流露出不安的神色来。
拜伦勋爵虽然不是人们一眼就能瞧出的具有腼腆性格的人,但是他却是腼腆胆怯的受害者。拜伦的传记作家写道:“拜伦在南威尔时,有一次去拜访比戈特夫人,当他看到一些陌生人朝自己走过来时,他便立即从窗子里跳了出去,躲到草坪中,借以躲避那些陌生的人。”
从血统上来讲,华盛顿的祖籍在英国,因此,他多多少少也具有英国人的民族特性。事实上,华盛顿也的确有些腼腆羞怯。据乔西亚·昆西先生所讲,华盛顿有些时候也不大自然,他的行为举止也不太合乎美国的传统习俗。当面对陌生人时,他总是感到浑身不自在,而且不太善于交际。尽管他待人十分有礼貌,但是他的言谈举止常常将他出卖,因为他的言谈时有不温和、行为也时有不优雅的地方。
追溯美国人的历史,因为美国人大部分是欧洲大陆和英伦半岛的移民,所以多多少少沾有腼腆、害羞的性格缺陷。但是,今天的现代美国人,却不再是害羞和腼腆的人。据说美国著名小说家拉沙尼尔·霍桑,就是一个十分羞怯和腼腆的人,而且这种缺陷几乎使其陷入了病态。但是人们在仔细观察他之后,便改变了看法。当霍桑在房间里独处的时候,如果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他为了避免认识这个人,便将背转过去,但是一旦他害羞的样子从脸上消失之后,他便会变得十分热忱和亲切。
在霍桑最近发表的《笔记》一书中,记叙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在一个社交场合,霍桑碰见了荷尔普斯先生,他发现荷尔普斯有些“面无表情”。与此同时,荷尔普斯也觉察到霍桑“不苟言笑”。于是,这两个腼腆的人碰到了一处,彼此都觉得对方不大热情,还没来得及相互交流,便又各自离去了。对于这件事,我们不能草率地发表自己的评论,还是要听听爱尔维修先生的名言,即“要想同他人深入地交流,就一定要摒弃腼腆害羞的缺陷”。这句格言,被边沁视为珍宝,常常警惕和鞭策自己。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在其《社会与孤独》里,写下了下面一段话:“你对霍桑最好的敬意,就是当你在一间房子里或是街道上遇到他时,千万要假装对他视而不见。霍桑总是因为别人在一些地方看到他,而心生痛苦。为了让别人不注意自己,霍桑便想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令常人难以想象的计谋。他要求私人裁缝在为自己做衣服时,颜色要尽量灰暗,样式也要尽可能简单,总之,衣服要尽量不惹人注意。霍桑总是深深地为自己的笨拙行为感到沮丧和绝望,常常得走上好几千米,到了一个‘天下无人能识君’的地方,他才能摆脱脸部的抽搐和痉挛,也才能使耸动和惊跳不已的肩膀和手臂平静下来。他常常说:‘无论是在天堂还是在地狱,一个笨手笨脚的人,实在难以得到别人的原谅。’”
关于羞怯腼腆的缺点,我们已经谈得够多了。如同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的统一体,我们在看待羞怯和腼腆的性格缺点时,也要用辩证的眼光,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羞怯和腼腆,即羞怯和腼腆也包含了有利的因素。对于那些比较羞怯的个人和民族而言,在社会生活中,他们不大善于交际,行为举止不大优雅,感情也不显露在外,由于他们总是逃避社交活动,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因此,他们不可能具有优雅的风度。而那些没有大量社会交往的人,要想具备优雅得体的举止,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这种羞怯腼腆的人们,见了陌生人后往往局促不安、手足无措,更有甚者,即使在家庭生活中,也时常感到不自然。这些人的各种情感,都隐没在沉默寡言之中,即使他们要表露自己的情感,也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然而,从心理学和社会交往学上来讲,一个人若是长期将情感滞留在自己的心中,并不找机会释放或显露出来,就会威胁到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无疑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会交往。
古代的德国人很不善于交际,就连那些喜爱社交活动、情感外向的人们,若是同这些不擅长交际的人待在一起,也会觉得浑身不自在,从而阻碍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因此,这些性格外向的人,便将那些木讷的德国人称为“哑巴”。然而,这一称呼同样也适用于当代的英国人,与那些反应机敏、善于交际、喜欢畅所欲言的法国人和爱尔兰人相比,“哑巴”这一绰号,太符合英国人的国民性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