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过度劳累,有一段时间田医生患了肩周炎,手臂抬不起来。他用小针刀为多少病人治好了肩周炎,却没法为自己开上一刀。领导、医生、护士们心疼他,多次劝他注意身体,可他只让小林医生推拿按摩了几次,没有完全恢复,又继续工作,他说他心里放不下病人。
一滴水汇入江河、汇入大海才能体现它的力量所在,价值所170在,他把他的技术奉献给人民、奉献给社会。
院领导最大限度地发挥田医生的才干,尽可能地为他创造得心应手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同志们也积极支持协助他。
医院特地设立了小针刀专科门诊及病房。
有的同志建议他停薪留职开办私人诊所,当个万元户,他没有答应。他,却偏偏看中了远离贵阳闹市的劳改局中心医院,看中了这所医院有较好条件进行治疗的环境,而田医生每天上班到单位要骑40分钟的自行车,他的收入也比在原单位低得多,但田医生却毫无9言地投身到工作中。医治好病人就是他的最大愿望。
劳改局中心医院从1990年2月正式挂牌开展小针刀的治疗以来,到此求医的病人络绎不绝。天未亮,挂号室就排起长长的队伍,田医生和治疗组的同志们从早上到下午,没有一刻空闲,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中午该吃饭了,患者没治完,下午该下班了,患者车送人扶地又来了,望着他们恳切的目光,田医生只有急病人所急,顾不得自己休息。
一天,一位叫王运书的患者从兴义风尘仆仆地赶到医院,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进小针刀门诊部,这时早已过了下班时间,累了一整天的田医生正准备回家,但看到病人痛苦疲惫的样子,虽然没来得及挂上号,交上费,田医生还是接待了他。
田医生以他高度的责任心关切着病人。哪里有病人,他就到那里。
他正在去的这一家是贵阳市的一个普通人家,正在治疗的这位老大妈,今年57岁,瘫痪了5年,丈夫在外地上班,儿子没有工作。可是再苦再穷,也得治愈母亲的病。儿子几年来一直多方求医,不见明显好转,最后慕名找到田医生。当田医生知道这情况后,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主动上门给老大妈治疗。两个多月了,田医生再忙,也总挂念着大妈,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也要为大妈看病。
(现场采访大妈及儿子)
几度春秋,几番风雨,医院的病人再多,田医生也总忘不了那些没有条件住院治疗,在家里床上躺着的病人。只要一有时间,就背起药箱,带上助手,一家一家的出诊。当看着病人一个一个站起来,田医生心中有说不出的欣慰。
医院专门组织了三人的领导机构,负责小针刀病例筛选工作及适应征的选择,对疑难病例组织分析讨论,对小针刀治疗组进行业务指导。这个治疗组由田医生一人专门主刀,其余几人密切配合,老护士长、一名护士和两位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医生都是田医生的得力助手。他们是一个齐心协力团结的集体。田医生说:“如果小针刀治疗有点成绩,那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尽管田医生手中的小针刀被患者们所称道:“下刀见效病魔除”“巧功点破独一格”,尽管田医生被病人称作“田神刀”“华佗再现”,尽管这些说法多少带有点神化的色彩,但却给人以无数惊叹和思考。
小针刀,在田医生手中闪耀着它耀眼的光彩。
因穿钢背心的人
在各类服装中,提起“背心”,大家是不会感到陌生的。
无论春夏秋冬,各种面料、款式的背心常常穿戴在我们身上。
但是有一种背心,却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穿的,它就是“钢”背心。
这位穿了二十几年钢背心的老同志,他叫魏云生,在贵州省112地质大队任仓库保管0。这钢背心穿起来硬邦邦的,既不像毛背心、棉背心172那样舒适、暖和,也谈不上什么漂亮的款式。这当中的滋味,只有老魏最清楚。
说起来,老魏和这钢背心结下的5分,还得回到90多年前,当时老魏还是一个刚刚工作不久的年轻地质钻探工。一次和同伴扛着机具准备安装,可路又窄又滑,一失足,几百公斤的重量全压在他身上,当即被同志们送到医院,经诊断为脊柱裂,左肋骨折三根。
每当天气变化或阴天时,腰就疼得难以挺起,为了减轻点疼痛,使腰直起来,医院骨科给老魏配上钢背心来支撑,到现在这钢背心已陪伴他度过了90多个春秋。
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下变成了伤残人,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早在来地质队以前,他在老家河南农村某乡任乡长,听说国家需要人找宝藏,他就毅然抛下乡长的职位,参加了地质队。从河南到湖南、福建,再到贵州,千山万水间,留下他无数的足迹,为的就是要好好大干一番,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可命运却偏偏折断了他理想的翅膀,他不得不放下心爱的钻杆。
再也不能领受到亲手用钻杆钻出矿石的喜悦。老魏只好转为搞后勤工作。当他从外地来到贵州省112地质大队时,领导安排他当仓库保管,他欣然接受了。
仓库保管在一些人看来,是个既平凡又轻松的工作。
然而,对身有残疾的老魏来说,却并非那么容易。
这些直径十几厘米,长度五六十米一根的大套管,每根少说也有一二百斤重,要一根根的搬来搬去,抬上抬下,堆放整齐,这样大大小小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钢管仓库里该有多少?每天得搬弄多少?
他,一个伤残者,完全可以要求队里派一两个棒小伙子来帮一把,可他体谅队部人手少,没吭一声,咬着牙关自己干。他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照料这些钢管,无论什么时候都堆放得井然有序,无论什么时候都擦得干干净净。
干这些活,穿上钢背心妨碍腰的弯曲,老魏只有脱下钢背心负重干活,腰实在很疼时,才穿上钢背心支撑休息一会儿。他干起活来,总有那么一股子麻利劲,不知情的人,很难看出他的腰有毛病。
除了自己的工作以外,他总闲不住,看见队上有什么大小事,都要上前帮一把。这不,队上领导职工正在装卸油桶,他也加入进来了。
他总闲不住,总要找点事来做,平时要是看见阴沟脏了,便主动去掏;看见下雨路烂不好走,便去填上;看见掉在路上的小零件,便去拣起来……
像这样许许多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并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之处,老魏却处处留心,并且乐意去做。
队上无论领导,还是群众,无论老的、少的,都知道有一个“穿钢背心”的人,称他是“铁人”“闲不住的人”。
记得1988年到1990年,队上基地搬迁,光是物资、器材的装卸车工作量就够大的了。还有职工们的搬家,更琐碎累人。
没有哪家请老魏帮忙,他却不请自来,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他都热心帮忙,多一个人便多一份力量。前前后后他总共参加装了300来车。
每天回到家累得像一团泥,老伴劝他顾惜自己的身体,不干又没人说他,可他总认为,大家的事就是我的事,大家都在忙,我一个人闲着心里发慌,第二天又依然没命地干,又都什么都忘了。
同志们不忍心看着他拖着伤残多病的身体还这样劳累,劝他休息,他说什么也不肯,最后直累得拉血、脱肛,被迫住进医院。
几十年如一日,老魏默默地不知做了多少平凡小事。人们常常看到的是他忙碌的身影,人们感到的是他那无私地、火热的心肠。
他174虽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可一提起他,队里上上下下的人都会伸出大拇指。他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优秀党0。他在平凡的生活道路上默默地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现场声)
我们向您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平凡人的平凡小事,他这种甘于做平凡人、乐于做平凡事的精神,不正是他对生活、对工作、对同志的无私默默的付出吗?这也是一种奉献——一种小草般的奉献。
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东村的变化
主持人:
你好,观众朋友,我身后这些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楼房,大多数是瓮安县雍阳镇东村农民的房子。近年来,东村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村。但就在两年前,这里曾发生一件令全县人民震惊的事情,几名原村干部因挥霍、私分群众提留和城镇建设征地费10多万元而锒铛入狱。当时,集体经济一片空白,村民们只是以单一的蔬菜生产为主要经济收入,发展缓慢,村民想富却难以富起来。1993年12月,以支书刘祥书为首的新班子受命于危难之际,上任仅两年时间,全村就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如今,全村社会总产值达1500万元,集体企业发展到17个,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80%的农户修建了新房,人均居住面积达27平方米,电视机普及率90%以上,全村实现了水、电、路、闭路电视、程控电话“五通”,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采访村民: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大不大?)
解说:
前一任村干部出事后,雍阳镇领导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他们认为选好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是最重要的。
(采访镇领导:前村干部出事后,你们以什么样的标准,以什么样的条件给东村选择新的村干部?)
解说:
经过选举,雍阳镇建筑二公司的施工管理科科长刘祥书被请回东村任支部书记,在镇医院工作的胡祥元也被请回东村任副书记,吴炳华被选为支部委0,就这样,一个新的领导班子组成了。
干部是群众的领头人,新班子上任后,一门心思想的就是如何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然而,当时位于瓮安县郊城东南的东村却面临这样一个困境,因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文峰大道正在修建,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大量征用,人均耕地不足2分,而东村原来是瓮安的专业蔬菜村,村民的特长仅局限于蔬菜生产,现在耕地被征用,村民的经济收入受很大影响,大家心里很着急,想致富却不知道致富门路在哪里。对新上任的领导班子也持观望态度。
(采访支书:当时有信心搞好吗?)
解说:
新班子上任后,清醒意识到,要想带领村民致富,必须把班子搞好。为此,他们特别注重建立健全各基层组织,对村八大组织进行整顿,选拔那些政治上可靠、有经济实力的同志当负责人,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了经济发展有人抓、共同致富有人带、村里工作有人管、公益事业有人办的局面。
主持人:
在东村,新时期的党0和过去的党0相比,增加了新的内涵,不仅要求政治上可靠,而且自己要懂科学、懂技术;不仅要求自己致富,还要帮助别人脱贫致富。
解说:
为此,支部176把有致富能力的党0组织起来,开展党0帮带活动,拟定帮带计划,要求1名党0至少要帮助1名-2名贫困户脱贫,并定期检查、督促实施,以此来作为考核评定党0的一个标准。
党0们有的把自己的技术无私地教给帮带人,有的给贫困户提供经济上的.助,有的帮助他们找门路致富。
(采访帮带对象)
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