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在党0干部的无私.助下,全村有38户困难户摆脱了贫困,10多户无土地的农户找到了致富门路。由于支部的正确引导,村民们逐渐适应了市场经济,很快步入了市场。现在东村300多户人家基本上家家都有一条致富之道。除了开发荒地,或租用承包外村土地继续种菜外,支部引导帮助大家根据市场需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村民们有的搞运输,开货车;有的搞饮食,开商店;有的搞盆景,养花养鱼,发展种、养、加工庭院经济。
(采访盆景师或其他做二、三产业的农民)
解说:
个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为集体经济奠定了基础,村党支部抓住县城和文峰大道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先后办起了焦场、水泥砖厂等7个企业,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企业年创产值200万元,年增加集体收入10万元。
主持人:
面对滚滚而来的金钱,如果抵制不住它的诱惑,或许揣入自己的腰包,或许大肆挥霍,但是东村党支部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钱从群众中来,必须用到群众中去。
解说:
他们极力主张发展公益事业,村里先后拿出5000多元,帮6个村民组改水,让全村人吃上了自来水;花2000多元维修了各村民组的公路,还有2个组打了水泥路,方便了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由村里出面联系,为14个组接通了闭路电视,0994年村投入35万元,在新建的文峰大道旁,修建了一幢村办公大楼。
主持人:
东村富了,但党支部一班人仍保持着清醒头脑,他们时刻不忘前任支部被法律严厉制裁的教训,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狠抓党0的党纪党风教育和班子的自身建设,经济生产再忙,每个月都要召开一次党0会议,加强政治学习。不仅如此,还十分注重支部的民主集中制建设,凡重大事情都要经过集体商量,防止领导干部“个人意志”的腐败行为,特别注重村干部自身的勤政廉政教育,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几位村干部上班没有节、假日,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被家里人戏称为“全脱产干部”,按镇政府规定,村办企业收入的20%可作为村干部的工资和补贴,但几位村干部为了把有限的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和村里的公益事业,至今仍拿着每月120元的工资。
解说:
支部的财经制度是绝对严格的,村里的各种收入及财金状况,每半年向各村民组公布一次,并准许党0群众随时查看,无论大小开支,均严格按财经制度办理,有效杜绝了随意挥霍集体资金的现象。
主持人:
东村党支部就这样把自己的言行置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中,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里是上梁正了,下梁也正。
解说:
这几年,东村的村风、民风大有好转,没有什么重大的案件发生,治安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受到县的好评,大家的精力、时间都用在抓经济、比富裕上。没有哪一家包括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连续两年被评为“计划生育合格村”。
东村178党支部通过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对各项工作卓有成效的管理建设,群众对党支部由最初的不信任到现在的信任,从不找村组织到主动找村组织,在较短时间内,东村党支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因涟化子校见闻
坐落在这郁郁群山之中,似乎不太起眼的涟江化工厂子弟学校(简称子校),在对学生的教育、学校的管理上,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1988年年初,子校实行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管理办法。两年来,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基本做到了无缺课、无早退、无犯罪现象,在校学生巩固率达100%。
子校首先发挥着它教育摇篮的作用,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更没有放松学生的思想教育。
学校专门成立了思教处,制定了《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办法》《涟化子校进行校风建设的若干措施》,坚持每周星期三下午学习时事、政治,还组织了“爱党、爱国、爱军演讲赛”,积极引导同学们的政治思想方向。
大队部常在同学中组织“演讲会”“智力竞赛”“争做四有新人”
“比比谁文明”“我当老师小助手”等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同学们积极上进的热情,树立了正气,打掉了歪风邪气。
校门前的红领巾监督岗正在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小同学检查得多认真仔细,那些衣服不整洁者、不按时上课者、破坏学校环境卫生和公物者、骂人、打架者都属于他们检查的范围,不合规范者,对之进行教育和处罚。
良好的校风校貌固然为同学们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校领导认识到,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光靠老师、光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为此,要求老师每个学期对每个学生的家访,班主任不少于两次,科任老师不少于一次。还专门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委0会”,经常召开全校性家长委0会。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
青少年是梦幻般金色的年龄,但对种种是非不一定有明确的辨别能力,若不正确引导,会不知不觉走上犯罪的道路。为此,学校请厂公安科的同志定期给学生上法制课,还与厂居委会、孟关机厂等单位配合,对学生进行各种社会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获得的,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涟化子校少先队获得1987年贵阳市团委、贵阳市体委颁发的“奋飞杯”奖,少先队四中队获得1988年贵阳市“龙年儿童进步争戴五朵小红花”优秀中队奖;1989年在国防工办直属学校“争做四有新人”演讲比赛中,获小学组第一名;今年,获得国际工办授予的“教育先进集体”称号,这是涟化子校从未有过的最高荣誉。
正如王校长所说,涟化子校所取得的成就固然和学校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如果没有厂领导的关心、支持,光靠子校孤立的力量是很难有今天如此的状况的。
一位厂领导说,工厂对学校最好的管理方法就是“不管”,真的“不管”吗?实际上他们把更大的自主权交给学校。涟化子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老师聘用制,还制定了一套健全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并规定了严格的质量,考核办法,定期检查评比。
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厂里为教师提高工资46%,使教师工资在厂内处于高层次。分管教育的副厂长多次亲临学校指导,亲自给学校送来板凳、沙发等办公用具。厂里多次拨款,给学校购置了各180种仪器设备。
老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乐意把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教书育人的工作。
涟化子校和工厂同呼吸、共命运。学校、家庭、工厂三者紧密配合,他们都在关心、培育着孩子,并且也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涟化子校成功地使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共同教育孩子,既相应地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又使得同学们扩大了眼界,提高了识别能力,个个争做遵纪守法的先锋。
当然,涟化子校在这一点上也是刚刚起步,可是她已经走上了一条新路,我们祝愿她越走越宽阔。
因教育的春风吹起来
主持人:
你好,观众朋友。教育,这几年来一直是个老话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似乎人人都知道。然而,重视教育不应该只是句空话,很多政府部门都想切切实实重视教育振兴教育,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时候只能哀叹心有余而力不足。贵州省凤冈县委县政府一直都把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今年三四月份,县政府集中力量,再次把教育工作抓了起来,人们欣喜地感到,凤冈教育的春天来临了。
解说:
今年3月21日,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凤冈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主持召开了有县人大、县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凤冈教育专题研究会议,明确了这样一个思路,通过教育来振兴凤冈经济,经济通过教育带动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
然而,当时凤冈县的教育现状却令人担忧。基础教育方面学生流失率较高,小学毕业后升初中的升学率低,教育经费紧缺,对教育的投入,远远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全县办学条件还很简陋,还有10000平方米的危房和20000平方米的破旧房没有得到改造,学生课桌凳尚差6000余套,更有3000多名适龄儿童因经济困难尚未入学或流失。
主持人:
尽管这样一组数字是枯燥的,但是由此看出,凤冈县教育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破旧校舍的改造重建,课桌凳的添置,失学儿童的重返校0。然而,对这三件事的根本解决都需要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经费。
经费从什么地方来?凤冈是个农业县,去年刚摘掉贫困的帽子,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越过温饱线,没有多少富裕的钱来办教育。但县委县政府的决心是下定了的,他们从紧张的财政收入中拨款40万元,首先一次性地全部解决6000套课桌凳的添置,一段时间以来,木匠们都在加班加点地赶制。
(采访木匠)
(采访教育局副局长)
主持人:
新学校的修建和破旧学校的重建同样需要经费,有一些热心教育的同志和单位纷纷投资办学。
解说:
目前,得到外界资助并已动工的希望小学共有4所,这是其中的一所,它是香港释净修和尚捐款15万元修建的“西山释净修希望小学”,省国税局捐资10万元修建的“文昌国税希望小学”,上海182烟厂捐资20万元修建的“申风烟草希望小学”,大连市捐资15万元修建的“大连希望小学”,即将动工的有县烟草公司捐资20万元的长江希望中学。
(采访西山释净修希望小学的老师)
解说:
在凤冈的许多乡镇,有些学校是村民们自己捐资修建起来的,这所学校是全县最漂亮的一所。
主持人:
凤冈是个贫困县,失学儿童相对来说要多些,如何让失学儿童重返校0,摆在人们面前的又是经费问题。目前有适龄儿童一万一千多名,受到外界资助的失学儿童有600多名。然而,有幸得到资助的失学儿童毕竟有限,全县还有近3000多名失学儿童被拒之于校门外。县委、县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认为,不能仅仅等着依赖外界的救助。为此,今年3月,县领导在全县范围内发起了一个“捐资助学”的活动。
解说:
3月28日,振兴凤冈教育领导小组向全县各族人民、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县人民立即行动起来,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捐资助学的活动中去,不分阶层、职业、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提倡少抽一条烟,少喝一瓶酒,为失学儿童献上一片爱心。
(采访董书记)
解说:
这次活动中,县政府的领导们,积极号召、倡议、层层动0,首先带头捐了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县工人、农民、干部、职工、教师、个体户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立即响应,纷纷慷慨解囊。
(采访群众,谈为何捐款)
解说:
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就收到县内800多个单位和6000多个捐款142万元。县外单位和个人捐资21万元,省内外为修建希望小学捐款100万元,总计200多万元。在这次捐款活动中,人们多则几千、几万、几十万,少则几角、几块、几十块,无论钱多钱少,都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失学儿童的爱心,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黑场)
在这次活动中,县委、县政府本着自愿、不搞硬性摊派的原则号召大家捐款,但是没有料到,各界群众参与办学的热情会如此高涨。
主持人:
办教育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大家的事,凤冈县的这次捐资助学,创造出了一个政府、社会和社会各界,全民办教育的局面,让我们看到了凤冈教育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