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在威权统治下,总是有很多政治禁忌,例如有些历史事件不能碰,触到政府的痛处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发现国家存在严重问题,我们却佯装看不见,以示不知者无罪。这种行为恰恰使我们处于同谋状态。避而不谈的做法暧昧不明,沉默背后的微妙社会动态隐而不宣。有时大家甚至不会说:“这个东西很敏感,我们别谈了。”连承认敏感的存在都是危险的,我们被禁止谈论“我们被禁止谈论什么”。
英语有句谚语叫“房间里的大象”(elephantintheroom),用来形容这种状况。房间里明明有头大象,体积庞大,晃来晃去,大家却假装看不见。有些事人所共见人所共知,大家却沉默以对,拒绝承认事实的存在。
“房间里的大象”这类谚语,中文肯定比英语丰富——中国人不是更喜欢心照不宣吗?社会学家伊唯塔·杰鲁巴维以此谚为题,写作TheElephantintheRoom:SilenceandDenialinEverydayLife一书。台湾把它译作《沉默串谋者-日常生活中的缄默与纵容》,中国内地胡缠[22]译得也相当好,书名就叫《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
“房间里的大象”这种现象有很多故事,《皇帝的新装》不就是吗?大家都知道皇帝没穿衣服,却假装说很漂亮,直到小孩戳穿谎言。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言,是社会通行的消极沉默态度。对公然展现在眼前的罪恶,如果我们采取勿视、勿听、勿言的态度,就成为同谋。
世界有太多问题,有些我们注意不到,就会被当成背景过滤掉。通过感官进入大脑的讯息很多,我们通常只专注于一点。比如你在家听音乐,周围其实有很多噪声,但你似乎没听见。注意力的集中,使人忽略某些背景。一个科学家关注什么东西,取决于集中注意力的特定习惯,以及专业训练过程中养成的特定认知取向。一个专家受行业规范的影响,跟研究主题无关的东西就变成背景,比如心脏科医生不会太关心病人的着装。
社会有很多力量在引导我们的注意力,那些不被关注的东西就成为背景。更可怕的是,那些背景有时会被我们故意忽略,成为“房间里的大象”。大象的存在会扭曲房中人的心态,大家担心自己一谈大象,就会被人联想到是在谈那头不能谈的大象。最后房中人连“大象”这个字眼都不用,仿佛不知道地球上存在这种生物。
然而这头大象太大了,难免撞倒一些东西,把房间搞得一塌糊涂。这时候,大家忙着收拾残局。平时假装大象不存在,现在只好做古灵精怪的解释。比如说,房间里的玻璃瓶怎么突然碎了?因为瓶子质量不好,风一吹就碎了。在这样一个国家,人们经历了多少扭曲呀!明明是房间里的大象撞碎了玻璃瓶,大家偏偏说是蚊子踩碎的。沉默会给人以压力,别人的沉默让你不得不沉默,于是集体沉默越卷越大。目睹一位同事对规章制度置若罔闻,另一位同事也是如此,规章制度不重要的印象就得到强化。恶性循环由此产生,破坏规章制度的人越来越多。面对禁忌,如果有人说实话,后果如何?答案很简单:大家不会感激他。我们看《皇帝的新装》笑得很开心,然而现实中说真话的人很讨厌,因为他羞辱了整个说谎群体的面子。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说出本国历史上黑暗血腥的一面,不仅得罪了政府,也触怒了同胞。一桩阴暗的历史事件压抑久了,就成为国家尊严之所系,揭穿了岂不有损尊严?
(主讲梁文道)
《信任的力量》
信任是人权和民主的基础
昂诺娜·欧妮尔(OnoraO‘Neill,1941-),英国哲学家,剑桥大学教授。1999年获封女男爵(Baroness O’Neill of Bengarve),2007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名誉会员。著有《生物伦理学中的自主与信任》(Autonomy and Trust in Bioethics,2002年)等。
正因为所有的保证都不可能完美,所以才需要信任。
信任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假如你对什么都不信任,你可能一天都活不下去:早上洗漱时要相信水龙头出来的水没问题;过马路时要相信红绿灯真的管用,车子看到红灯不会冲撞过来;晚上睡觉时要相信房子不是“豆腐渣工程”,楼板不会突然塌下来……今天大家都在谈信任危机,如何解决信任缺失呢?很多人强调人权和民主,但英国重量级哲学家昂诺娜·欧妮尔认为:人权和民主并不是信任的基础,恰恰相反,信任才是人权和民主的基础。信任这个基础奠立之后,才能谈人权、民主、司法公正、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等,因为这些东西的实现需要社会成员之间互相合作,而合作的基础就是信任。
昂诺娜·欧妮尔是哈佛大学博士,美国哲学泰斗约翰·罗尔斯[23]晚年的学生。她曾任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NewnhamCollege,Cambridge)院长、英国科学院院长,现任英国平等与人权委员会(EqualityandHumanRightsCommission)主席。她不仅学术地位非常高,还很罕见地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男爵,担任英国上议院中立议员。2002年,她受邀于BBC著名的“里思讲座”[24],做关于信任的主题演讲,随后结集出版《信任的力量》(AQuestionofTrust)一书。有意思的是,昂诺娜·欧妮尔从《论语》开始谈起:“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相对于经济和国防,人民的信任是最重要的。经历过二战的昂诺娜·欧妮尔有切身体会,她认为如果政府受到人民信赖,即使一时粮食短缺,也不会动摇国本。
谈信任危机的时候,我们总是在谴责别人。然而一个可信赖的社会的营建,需要我们每个人负起责任。最简单的是,我们对自己应做的事要尽到责任。假如你随便乱来,又怎么能要求人家提供给你的牛奶没问题呢?《信任的力量》一书核心的观点是:假如每个人都做好本职工作,不自欺欺人,信任的资源就会积累起来,社会制度会变得可靠。
现代社会依赖各种制度来建立信任感,然而我们面临的一个古老问题是:谁来监督监督者?(Whoshallguardtheguardians?)比如我们觉得水质有问题,有专家说没问题,于是我们找其他专家来检测。为了确保这些专家不说谎,我们找谁监督呢?找媒体。那么,谁来监督媒体呢?如此循环下去,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昂诺娜·欧妮尔认为,正因为所有的保证都不可能完美,所以才需要信任。既然信任建立在没有保证的情况下,误信难免发生,不是别人让我们失望,就是我们让别人失望。恰恰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保证的世界里,信任才成为非常珍贵的社会资产。
昂诺娜·欧妮尔提出一个刺耳的观点:信任危机源于我们的“怀疑文化”(cultureofsuspicion)。近些年世界流行一种管理文化,从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到私营企业,所有机构都建立严密的稽考制度,每一层级一天到晚提交报告,每一关口都设立检查环节。比如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教书育人,而是填写各种教学与研究进度报告,然后由别人来审核。这似乎是为了让每个人尽职尽责,然而昂诺娜·欧妮尔认为这只会让人疲于奔命,不留一点自我衡量的空间,根本谈不上信任。
一切透明化之后,是否就会赢得信任呢?非也。昂诺娜·欧妮尔认为信任的本质跟公开化、透明化并无必然联系。比如你开家庭会议说,为了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信,从今天开始所有房间都用透明墙,大家不要有隐私。这样能增强彼此的信任吗?当然不能!信任的前提之一是我信任你,所以让你保留一定的隐私。隐私需要被尊重,透明化让隐私无所遁形,表明我们之间并不相互信任。当所有人都拿着放大镜看你,你不透明就很可疑:你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你是不是居心叵测?信任无法通过透明化的稽核来获得。怎么办呢?我们只能学会信任。
(主讲梁文道)
[1]利昂·费斯廷格(LeonFestinger,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艾略特·阿伦森的博士生导师。对心理学的两大贡献是,提出社会比较理论(socialcomparisontheory)和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dissonancetheory)。
[2]让-贝德尔·博卡萨(Jean-BédelBokassa,1921-1996),1966年任中非共和国总统,1976年改共和制为君主立宪制,次年加冕为中非帝国皇帝,1979年在政变中被推翻,1987年被指控犯有杀人罪、侵吞国家财产罪等,有人做证说他曾经食人肉。
[3]让-克洛德·杜瓦利埃(Jean-ClaudeDuvalier,1951-),1971年在父亲去世后继任海地总统,1985年以所谓“99.98%的赞成票”被确认为“终身总统”,次年在首都太子港总罢工中携家眷逃亡,2011年获准回国。
[4]君特·格拉斯(GünterGrass,1927-),生于但泽市(今波兰格但斯克),德国作家,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是“但泽三部曲”——《铁皮鼓》《猫与鼠》《狗年月》。
[5]1934年年底,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谢尔盖·米罗诺维奇·基洛夫(SergeiMironovichKirov,1886-1934)遇刺引发了“大清洗”运动。1936年至1938年,苏联举行三次莫斯科大审判,邀请西方记者、外交使团和独立观察人士旁听,受审者主要是苏联共产党及政府前领导人。
[6]文鲜明(SunMyungMoon,1920-2012),生于今朝鲜平安北道,1954年在韩国创立统一教,1971年移居美国传教。同时创建商业帝国,并涉足媒体,1982年创办右翼报纸《华盛顿时报》,2000年收购合众国际社。
[7]张宪义(1945-),核能物理学家。美国田纳西大学核工程博士,曾任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核能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1月12日举家逃往美国,将诸多机密资料转交美国政府,随后在美国国会秘密听证会上指证台湾核武已接近完成阶段。
[8]李洁明(JamesR.Lilley,1928-2009),生于中国青岛。曾于1981年至1984年担任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处长。1989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91年离任返美,出任国防部助理部长。
[9]苏加诺(Sukarno,1901-1970),印度尼西亚首任总统,1965年9月30日发生政变后,总统权力被军人集团褫夺,1967年被撤销总统职权并遭软禁,1970年病逝。
[10]亚当·马利克(AdamMalik,1917-1984),年轻时当过记者,1959年任印度尼西亚驻苏联及波兰大使,1966年任外交部长,1978年任副总统。
[11]美国中央情报局招募一支由1000多名古巴流亡者组成的雇佣军,于1961年4月17日从古巴西南海岸猪湾入侵,企图推翻由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Castro)领导的古巴革命政府,最终失败。
[12]林登·贝恩斯·约翰逊(LyndonBainesJohnson,1908-1973),1961年任美国副总统,1963年在约翰·肯尼迪遇刺当日宣誓就任总统,1965年连任总统。
[13]艾伦·杜勒斯(AllenDulles,1893-1969),美国外交官和情报专家,1953年出任中情局局长,1961年因古巴吉隆滩战役(又名猪湾事件)失败而被解职。
[14]保罗·约瑟夫·戈培尔(PaulJosephGoebbels,1897-1945),纳粹德国国民教育和宣传部长,被视为“宣传的天才”“创造希特勒的人”,以铁腕维护希特勒政权和纳粹德国。在希特勒自杀不久后,戈培尔毒杀了自己的六个孩子,然后让纳粹党卫军开枪将他和妻子击毙。
[15]弗朗西斯·麦克唐纳·康福德(FrancisMacdonaldCornford,1874-1943),英国古典文学家、诗人,曾任教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16]雅克·埃吕尔(JacquesEllul,1912-1994),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神学家,技术自主论的代表人物。著有《宣传》《技术社会》等。
[17]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i?ek,1949-),斯洛文尼亚哲学家、社会学家、文化评论家,致力于研究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著有《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等诸多作品。
[18]雅克·拉康(JacquesLacan,1901-1981),生于巴黎,法国精神分析学家、精神科医生,致力于重新解读弗洛伊德理论。
[19]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Dostoevsky,1821-1881),俄国作家《。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他后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探讨的主题是“上帝是否存在”。
[20]威尔·弗格森(WillFerguson,1964-),加拿大作家。多伦多约克大学毕业,作品以幽默地观察加拿大历史与文化见长。著有WhyIHateCanadians(1997年)、419:ANovel(2012年)等。
[21]帕丽斯·希尔顿(ParisHilton,1981-),美国名模、演员、歌手、商人,希尔顿集团继承人之一,自主创业并拥有自己的品牌,新时代ItGirl(物质女孩)的代表。
[22]胡缠,本名许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后赴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电影导演专业,回国后与友人创办英语培训机构。
[23]约翰·罗尔斯(JohnRawls,1921-2002),美国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等,许多学生成为政治哲学和伦理学领域的重要人物。著有《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万民法》等。
[24]里思讲座(ReithLectures),英国广播公司(BBC)1948年开播,每年邀请一位著名学者做一系列广播讲座,于BBC全球服务(BBCWorldService)和第四电台(BBCRadio4)播出。该讲座旨在弘扬BBC第一任总裁约翰·里思(JohnReith,1889-1971)“公共广播服务”的理念,促进公众理解和讨论当前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