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简言之就是说话的才能,是一个人素养、能力和智慧的全面反映,而人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与其他动物有一个最特殊的区别,那就是人能说话,并能以语言符号作为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聆听的智慧
在哈佛大学一项关于友情的调查中,调查的结果让调查者感到十分意外。调查结果显示,拥有最多朋友的是那些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能言善辩、引人注目的演说者。对此有关专家给出的唯一合理解释是:“愿意讲话的人远远多于愿意听话的人。”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渴望表达自己。聪明的聆听者能够让说话者有充分的表达机会,自然就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有这样一位经理,他心存好意,请公司一位职员一同用餐,目的是想劝这名职员继续留在公司工作,可是却没有收到效果。因为在用餐过程中,他为表达自己对这位员工的重视和对他长远前景的规划,嘴里的话一开讲便停不下来,连给这名职员插嘴的机会都没有,而这名职员之所以要离开这家公司,就是因为经理从来都不关心员工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自己一个劲说,一个劲讲。
我们都喜欢叙述和自己有关的事,都想美化自己,也非常想让对方相信自己的叙述;但每一个人又很想了解别人的秘密。这种现象也许是人的本性吧。
所以,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与人交谈,会听话比会说话更为重要。聆听越多,你就会变得越聪明,就会被更多的人喜爱,就会拥有更好的谈话伙伴。一个好听众总比一个擅讲者赢得更多的好感。
当然,成为一名好的听众,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要注视说话人。对方讲的如果值得你聆听,你便应注视。其次,靠近说话者,专心致志地听,让人感觉到你不愿漏掉任何一个字。再次,要学会提问,使说话者知道你在认真地听。
可以说,提问题是一种较高形式的奉承。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上学的时候,如果老师在上面做完演讲,听众没有一个问题,场面是多么的尴尬。另外,记住不能打断说话者。无论你多么渴望一个新的话题,也不要打断说话者,直到他自己结束为止。最后,还要做到“忘我”。要明白,你是个“倾听者”,不要使用诸如“我”、“我的”等字眼。你这么说了,就意味着你放弃了聆听的机会,注意力已经从谈话者那里转移到了你这里,至少你要开始“交谈”了。
好口才让人喜爱
语言是随着人类的出现为满足表达和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社会性、工具性和符号性,其初始形成就是说话。
对于说话,古今中外的远见卓识者历来都高度重视。“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等古语,把国之兴亡与舌辩的力量紧密联系起来,借“九鼎之宝”、“百万之师”强喻说话的力量,充分揭示了说话的巨大社会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人把“舌头”、原子弹和金钱称为获胜的三大战略武器,进入21世纪又把“舌头”、金钱和电脑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三大战略武器。这个比喻虽有牵强之嫌,但也不无道理,起码代表了两个时代的主要特点,而在这两个比喻中,“舌头”(即口才)能独冠于三大战略武器之首,可见口才的价值非同小可。因此每一个现代人都应该认识到口才的重要,进而掌握口才这个行之有效的神奇武器。
口才,简单说就是说话的才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素养、能力和智慧的全面反映,而人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与其他动物有一个最特殊和明显区别,那就是人能说话,并能以语言符号作为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人“根据自身的经验创造科学,每走一步都要把人生装点得更加美好,就像太阳那样慷慨地用它的光芒把大地普照——不停地运动,不断向上,迈步向前”。这里歌颂的“人”,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是经过抽象的、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是人类智能和勇气的化身。而使其化身于有形,并形成真正力量的因素之一,就是语言。
《论语·里仁》中讲: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到了今天,这种旧的道德规范就不能不受到质疑和重新审视。“敏于行”当然无可厚非,只要这种行有利于国家和大众,有利于自身的进步,可是“讷于言”却与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的需要明显地不相适应。好的口才,不仅是宣传鼓动的需要,还能传授知识、增进人际关系的需要。能言善语,让世界多一些优秀的口才和妙语带来的笑声、赞叹声有什么不好呢?我们多数人说话时刻板、干巴、模式化、没有风趣。“我几乎可以断定,口语表达能力不是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我们的中小学教育集中在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上,普遍轻视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而在现实生活中,谋职、合作、讨论、请示汇报、讲课、谈判、争论、吵架,以至打官司,都毫不例外地依赖于口语表达。”
卡耐基非常强调口才的重要性,他说:“假如你的口才好……可以使人家喜欢你,可以结交好的朋友,可以开辟前程,使你获得满意的结果。譬如你是一个律师,你的口才便吸引了更多诉讼的当事人;你是一个店主,你的口才帮助你吸引顾客。”“有许多人,因为他们善于辞令,因此而晋升职位……有许多人因此而获得荣誉,获得了厚利。你不要以为这是小节,你的一生,有一大半的影响,是由于说话艺术。”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用口说话,更要善于说话,真正能言善语,生活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会聆听,赢得好感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伦理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深刻而久远地影响了我国的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孔子的丰富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里,《论语》就是孔子的一本谈话录。春秋时期,孔子开设学校,立教讲学,传授古代文化,他的教学当时包括了4个方面的科目,即德行、政事、文学和言语。在当时,文字虽已普遍应用,但书写仍不方便。由于竹简太笨重,帛书太昂贵,书面语言的使用范围很窄。在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里,主要靠口语交流。通过言传、耳听、心记来传播文化,交流信息。当时孔子常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四处游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深知口语表达的社会作用。因此,非常重视说话的艺术。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孔子认为说话是进德、修业、治国的大事。他强调说话要言之有礼,言之有文,言之有情,言之有物。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强调演讲要有文采,说话要讲求技巧。他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信,辞欲巧”,才能说服打动对方。孔子认为口语表达直接面对听众,说话的针对性越强,表达的效果越好,因此,说话的内容、时机、情态都要因具体对象、具体环境而异,有所选择,进而区别对待。
1.言之有礼
孔子在政治方面,为了达到他所主张的德政目的,他周游列国,苦口婆心地规劝国君。他说:“施行德政,就好比北极星一样,待在自己的位置上,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生动的比喻说明,施行德政,必然会获得大家的拥戴。他又说:“如果只用政令去管理、只用刑法去约束百姓,他们只能暂时不去犯罪,却没有‘犯罪可耻’之心;如果用道德去教化、用礼节去约束百姓,他们就会有‘犯罪可耻’之心;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了。”孔子用对比的方法把是否施行德政的两种结果摆出来,把道理讲得一清二楚,不由得使我们联想到现在,我国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的同时,又强调“以德治国”,构建文明、进步、和谐的“礼仪之邦”,这难道不是对孔子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光大吗?
2.言之有文
“言之无文,其行不远。”孔子的谈话流传千古,中国和外国的有识之士,都将它奉为经典,除了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外,它的文采灿烂、文雅悦人,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习知识并时常复习它,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欣慰的事吗?)两个反问句,道出了人生两大快乐事——求学与会友,句式活泼生动,说得自然,听得悦耳。
有一次,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君像国君的样子,臣属像臣属的样子,父亲像父亲的样子,儿子像儿子的样子。)4个分句组成一个工整的排比句,朗朗上口,简洁明快,意义却很深远。
孔子在奉劝诸侯以身作则时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的行为符合法纪,不下命令法纪也能推行;自身的行为不符合法纪,即使下了命令法纪也难以推行。一句话15个字就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正因为言之有文,孔子留给后世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和成语。如:巧言令色、言而有信、温故知新、既往不咎、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举一反三、任重道远、欲罢不能、各得其所、后生可畏、成人之美、名正言顺、欲速不达、怨天尤人、杀身成仁、当仁不让、患得患失,以及“三思而后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四海之内皆兄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杀鸡焉用牛刀”;“学而优则仕”等,它们至今仍为人们广泛引用。这些极富文采的佳句和成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在古今先贤中首屈一指。
3.言之有情
一次,孔子带着学生走在山里,听到一位妇女在哭泣,了解到妇女一家为逃避****躲进深山,丈夫被老虎吃了,儿子又被老虎吃了,但她还舍不得离去,因为这里没有****。孔子感慨万千,感叹道:“苛政猛于虎。”充满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又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听到消息时,急切地问:“有人受伤吗?”却不问马的情况。在他的意识里人是第一位的,远比财产重要。
孔子言之有情,还集中反映在他对学生的教诲中。当看到有个叫宰予的弟子白天睡觉、荒废学业时,孔子叹息说:“朽木不可用于雕刻,粪土不可用来糊墙呀!”表现了他“恨铁不成钢”的殷切之情。孔子还经常用自身的经历教育学生道:“我小时候家里很贫穷,所以学会了做很多粗重的活儿。”孔子用这些话激励和鼓舞家庭贫寒的学生,对学生寄予厚望。鲁哀公问哪个弟子最爱学习,孔子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喜欢学习……可惜的是他短命早死!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说有这样的人了!”学生颜回死了,孔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地痛哭着说:“这是上天要我的命呀!这是上天要我的命呀!”对学生情深意笃,令人感动。
4.言之有物
孔子“不尚空谈,言之有物”,主张说话必须有根有据、实话实说。他说:“路上听到一些毫无根据的传闻,就拿来到处散布,这是对仁德的背弃!”他尤其憎恨那些油嘴滑舌、到处乱说而导致国破、家败的人,他说:“花言巧语说话、佯装笑脸行事、故作谦恭等人,这样的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他在教诲弟子、规劝国君时,总能注重言论因时而发,因事而发,因人而发,说实实在在的话,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如有一次他和学生走在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岸边,他即景生情,针对有的学生不思进取,教育学生珍惜青春年华,他说:“要好好珍惜青春年华,光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停流逝呀!”这些切实而生动的话语,至今还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对于我们今天反对说假话、空话,反对夸夸其谈、不干实事的不良世风,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素质在说话中的体现
1.思想素质
言为心声,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苦乐观、审美观,常常支配着人的话语品位。“良好的口才”与“巧舌如簧”是两个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后者有时候可以用来作为贬义词。我们说某人具有“良好的口才”,尽管是侧重于语言技巧上的赞美,但往往也包含着对其说话所表达出来的正确的观念、信念和人格品位的赞赏。
内森豪尔说:“为祖国牺牲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遗憾的是我只能牺牲一次。”
闻一多说:“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张海迪说:“虽然我的生命不长了,但是我觉得早起点、晚睡点、多做点事情,就是相对地延长了生命。”
正确的观念、信念、人格品位,是良好的口才不可或缺的深层基础,当它们从“水面”下显露出来的时候,很可能形成语言的气势、强烈的感情色彩以及话语的针对性。语言的艺术是完全受人们的观念、信念、人格品位支配的,其中,信念又显得特别重要,它是精彩演讲如响箭呼啸前行的一股强劲动力。当一个人将自己的观点、原则和理论当作行为动力的时候,信念往往首先从语言上呈现出来。
2.道德素质
一个人说话的美丑优劣,与其道德素养是分不开的。人们在评论一个人的文章时常说“文如其人”。其实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语言,更如其人。因此,说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