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晓风初印象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作家是书店培养出来的,梦想也是书店培养出来的,所以我走过书店,就像女生走过时装店一样,不朝她看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做作家和吃文字饭的人总是少数,但书就是我们精神上的牛奶,我们喝牛奶不是为了去做一头母牛,我们不喝牛奶也能活下去,但喝与不喝,或许一年十年看不出来,百年千年,一个民族的精神体质和气质就会有差异了。书店于我们、于一个城市,和菜场跟公交车跟影院的存在是一样的道理,当然它肯定是低调的,不需要太大的地方,一个人能够转身就行,遇到一本心仪的书,岂不快哉?书,本来也是生活的必需品,但有的人把它当作装饰品或奢侈品,那真是一个要命的问题。
晓风于我,就像我精神的一个加油站,一个中转站,它恰好在我上下班转车的体育场路胜利新村,所以有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我喜欢坐公交车或骑车。唯有这样,我才能常常跟晓风去约会。
二、从三联到晓风
扯远了,还是说晓风的小朱吧。
小朱高中毕业时才17岁,她没有去考大学,而是梦想去图书馆工作,目的就是为了能看书。我在填高考志愿时曾想报考北京大学图书馆系,后来被老师笑作天真。老师的笑是有道理的,老师当年教我们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老师没有教鸿鹄安知燕雀之志,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了,******和莫言大约都做过图书管理员,且不说大作家博尔赫斯了。我小学初中到高中,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在书店或图书馆工作,后来读了师范,发现这个理想不靠谱了,师范毕业都是要去教书的,于是在教书时还想着怎么能混到校图书室工作,但这也得有三个条件,一是身体欠佳,二是教学欠佳,三或是临时工什么的,这三者我却都不沾,也终究成了我的未竟之梦。
然而小朱的梦却是脚踏实地的。1993年,三联书店杭州分店招工,小朱被招了进去。一个文静的女孩,又是在西湖边的六公园上班,那个时候在杭州,三联书店就是西湖的一道风景。西湖除了本身的风景之外,更是需要人文的风景来装扮她,否则她就只是一个湖呀,正因为有了白居易有了苏东坡有了传说中的许仙和白素贞,包括有了三联书店,西湖才成为西湖。在三联,小朱做过不少岗位,从财务到批发,熟悉了书店的各项业务。小朱说对她影响最深的还是三联的经理叶芳,叶芳敢把书店开在六公园。这是叶芳的一个理想,即要做中国最美的书店,当时在全中国是没有的。不过那个时候,小朱并不是说要想今后开书店,她只是觉得遇到了对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那个时候她还遇到了一个对的人,这个人就是小姜,她的高中同学。小姜高中毕业后去考大学,毕业后在省丝绸进出口公司上班。小姜是个腼腆内向的人,现在跟我们讲话,脸上还会飞出红晕来。那时丝绸行业不景气,小姜的工作之一就是去讨钱,一个说话要脸红的人,怎么问人要钱呢?后来小朱说,你出来吧。这一年是1999年,他们结婚了。
在三联做了三年,小朱自己跑出来了,一开始还瞒着父母大人。小女生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是胆子挺大,她想自己开一个书店,自己做,到七算八算没有房租可交时,才向老爸老妈摊了底。好在为了女儿,大人总是同意的,父母都是开店的,原先他们想最好让女儿吃一碗安稳饭,但既然女儿要自己开书店,那怎么办,只能支持呀,还是老爸有经验,说财务一定要自己管,当时小朱的舅舅也正好从单位里走出来,老爸说就让舅舅管财务吧,这一管就管到了现在,17年,财政大臣都是连任的。
至于说晓风这一名称,小朱说那个时候她特别喜欢福建的晓风书店,那老板也是她的好朋友,朋友说拿来用可以,因为当时杭州晓风一部分的进书渠道也是从那边来的。这样一用也用到了今天,而且估计一直会用下去。这个名字太好听了,早晨的轻风拂人,似有似无,这有点像小朱本人,也像小姜,两个人都是那么低调且谨慎,这也有点像杭州的气质。
1996年、1997年那几年,那时杭州有名气的书店是不少的,除了已有的三联书店、现代书屋和外文书店之外,还有枫林晚、江郎、百通、书海等。无独有偶,新型的茶馆也是差不多在那个时候兴起的,颇有文化气息。那几年,空气中好像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晓风的第一个门店开在保俶路上,离西湖很近,地方很小,才20来平方米,可是房租的压力太大了,三年之后那地方拆了不能开书店了,于是就搬到了体育场路胜利新村这里,这里原来是个汽车修配店,这个时候房租也水涨船高,一直到现在,这个店每年的房租都过40万,想想,一本书如果定价30元,进价如果65折,那就是19.5元,以85折卖给你,晓风就赚了6块钱,但这还是理论上的6块钱。除了房租,还有人工费、水电费,装修费,七七八八,还有不是每本书都卖得掉的,这里有库存有积压,包括要依法交税等等,所以开书店卖书,听上去很美,尤其像我这种爱做梦的人会想入非非,但文人开书店,十有八九是开不下去的,因为执行力太差了。
但小朱和小姜,不显山不露水,但书业的山山水水全在胸中装着。打个比方,晓风不算是个惊艳的美女,但渐渐地,她有了回头率,我们对晓风,晓风对我们,杭州和晓风,晓风和杭州,也就这么慢慢对上眼了。在晓风见到小朱的时候,她从来没有坐在那里聊闲天的时候,都是在搬书理书,或者帮读者找书。在我的感觉中,晓风是湿润的,它不先锋,不张扬,虽然它也卖先锋的书,它不喊口号,因为它把口号变作了一种舒心,让读者找到好书,这就够了。
三、走出去,请进来
狄更斯的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具体说来,我们遇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时代。这尴尬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社会一切向钱看,读书变成仅仅是学生在课堂里的事情了;第二是意识形态的问题,社会在总体开放的过程中,出版还是没有开放:第三就是书业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即网店网购的兴起极大地冲击了实体书店。再一个就是,房租的猛涨,因为书店都必须开在相对比较繁华的地方,但那出租店面的房东不因为你是开书店而给你便宜的,不会的。所以回忆一下吧,新千年前后,杭州不少品牌民营书店彻底打烊了,而三联在杭州的消失则是另有原因。
当然也有逆风而上的,比如说铁驴,但它也没有能挺到最后,因为市场比驴的脾气更铁。
然而小朱和小姜的晓风坚持了下来。
坚持需要勇气,更需要理念的支撑,做生意做到最后就是在做人,做人气。我印象中小朱和小姜一直比较低调谨慎,老实说逛书店的人都自以为很有文化或好这一口,这没什么不对,但小朱和小姜从不在我们面前谈宏大的话题,最多的话题就是这个书有没有,那个书什么时候到,这个他们是了如指掌的。小朱说他们一直想做中国最美的书店,这是受叶芳的影响,也是看了钟芳玲的《书店风景》一书之后更加坚定起来的信念。如果想发财,那就不要去开书店,开书店是为什么?小朱不说大话,她说就是好玩有意思,别无其他。
当然你倾家荡产还为了好玩,这就变成败家了,晓风有一步棋在今天看来被证明是走对了,即他们在2001年就做图书的批发生意了,当时做批发的资质控制得很紧,即个体是不能做图书批发的,他们就跟华宝斋拼在一起做,就是借壳做买卖,要知道批发比零售的生意相对要好做多了。有了批发,等于说是两手抓两手硬了,这对小夫妻也有了分工,小姜管批发,小朱管门店,夫妻白天分工,晚上合作,真所谓天作之合。
还有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那就是——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是到一些大公司摆书摊,我刚进报社的时候,最期待的就是晓风来摆摊,听说他们更多地还是给企业配书,给一些学校的图书馆配书,这就有了比较固定的客户群。
请进来也是一直在做的,即请作家、学者和名人到店里跟读者互动,或者是讲课。17年来晓风已经做了400多场,这几年几乎每周一场。2012年做了57场。这且不说联系沟通迎来送往,光是做海报、布置场地和发短信,来一个嘉宾,至少要三个人去对付他,有的是出版社的活动,那么他们会相对省力很多,如果是自己单独请的,作家“出场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么一来当然是给书店带来了经济压力,不做活动是不行的,但如果请一个名人的费用,相当于体育场路总店一个月的房租钱,这就颇为纠结。但是活动不做不行,且做的效果也确实很好。像陈丹青来,小小的店面竟然挤进近两百人,丹青只好站在凳子上登高一呼,才能让所有人见到他的真容。也有好多作家不是专程来的,他们有的在上海有活动,一听说晓风有邀请,便也过来了,名气大但架子不大的也不少,像白先勇、易中天等,久而久之,这成了晓风的一块文化招牌。后来他们推出了一个活动——在晓风你会邂逅谁?我就在书店邂逅不少人,比如我以前的老领导,80岁了还爱买书看书。大凡爱书的人都长得相对比较年轻,这大概就是所谓渐渐熏陶出来的书香气息吧,至少面相都文静和气,古人讲书中自有黄金屋和颜如玉,我以为得加上书中自有驻颜术,因为阅读也能美容。书看多了,人就显得豁达通透。这方面的形象代言人就是小朱和小姜夫妻,他们的面相跟十年前相差无几,当然小朱会感慨,说忙得连头发都白了,现在他们是以每年一个连锁店的速度在开出来,且都是自己开的,并非加盟店,又是开在风景区和高校里面,这个工作量还是巨大的,她说早些年的利润每年都会有增长,但2012年跟2011年比,可以说完全持平。
四、乌托邦不仅是理想,更是创意
很难说清楚,这到底是喜还是忧,但无论是哪一种,小朱还是不改初衷,他说新门店开出来,也是给跟了自己多年的老店员一个提升的空间,他们就可以去当店长了,也有了更大的担当……这就是小朱真实的想法,当然小朱的想法有的也相当天真和有创意,比如在2012年,晓风就联合相关媒体推出了一个“书店乌托邦”的活动,让读者参与献计献梦,讲述你梦想中的书店的样子。有小朋友说书店要开在云端,想买书可以坐滑滑梯下来,有读者说咖啡和书是一家人,边喝咖啡边看书是一种享受……如此这般,一下子征集到了上千个点子,后来他们就在杭州办学习节期间,在浙江图书馆的广场上临时搭建起了200平方米的“乌托邦书店”,三天三个主题,有怀旧的,有连环画的,有儿童的,三天期间有6000多名读者来体验了书店乌托邦的梦想,营业收入也达10万……
这就是小朱的乌托邦实验。我觉得开书店在今天也就是一种乌托邦梦想,但光有梦是不行的,还得实验尝试,2013年晓风准备在南宋御街开乌托邦书店。这实际上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比如做报纸的,365天中,能不能有一天的报纸,除了报头不变之外(因为有规定),其他也能来一场乌托邦实验呢?
我问小朱,人都会有做一行厌一行的习惯,当年到书店工作并自己开书店,那就是喜欢看书,那么现在还喜欢看书吗?小朱说还是喜欢的,尤其喜欢艺术设计类的书,她说每年都要和小姜带孩子去旅行,看得最多的就是书店,特别是台湾,在台北就一下子跑了40多家书店,而在巴黎一看到莎士比亚书店就迈不开脚步了,一坐就是3个小时,她观察业态、读者分布等等,女儿着急了,说这有什么好看的,还没晓风好呢!小朱马上告诉女儿,这里出过海明威等大作家,这是晓风没法比的……这说明小朱有更大的梦想。她说她老是在琢磨书店该怎么活下去,她说这几年政府也重视了,会有一些补助,但书店总不能拿救济金过日子呀,所以作为开书店的业内人,就得考虑书店的形态问题,说白了无非是两点,一是在什么地方开什么书店,二是在书店里还可以卖什么?比如第一点,书店可不可以开在Shopping mall,即商业中心里面;二是书店里有什么是其他书店买不到的,有人说全中国的书不是一样的吗。不,晓风已经在尝试特制书,比如同样是丰子恺的《护生画集》,他们跟出版社合作,定制500本金边的,定价不变,但打上晓风特制的标签。在小朱说着这些带有晓风特质的事情时,我脑子里也“乌托邦”了起来。我甚至想,如果有一天出版也放开了,让卖书的人跑到源头去编书组织书稿,这书是不是会销得更好呢?那时杭州会不会有一个品牌——“晓风出版”?现在北京有影响的民营出版公司不就是在做这样的尝试吗?精神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都放在一起做。这样的日子还会远吗?
还有一个梦想,我也知道,小朱还跟她的朋友、在余杭做耕读缘学校的高颖去青海贵南县直亥乡的希望小学做慈善,晓风捐助了100多套教材,她本人结对了一个孩子,她们千里迢迢去那里送书送学习用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一本书,就是“我要读书”,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