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到“耕读缘”这三个字,大约是在2000年年底,余杭临平开出了第一家书吧,名字就叫耕读缘,地点是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楼上。
一开始是十分新鲜和好奇的。因为原先印象中,“耕读”二字大多出现在古村落的墙上和牌匾上,耕读人家、耕读世家,耕读传家……反正这是中国农业社会里亦耕亦读的一种写照吧,可现在出现在都市里面,也算是个新鲜事物。不仅如此,书吧的每一个包厢名,竟然是一部名作的名字,如海明威之《老人与海》,马原之《冈底斯的诱惑》,王旭烽之《南方有嘉木》等,印象中“耕读缘”三个字是贾平凹题的,“大元读书台”是余华题的。坐在书吧,感觉自己像一个皇帝,坐拥书城,墨香飘逸。要书,书会送过来;要茶,茶会端过来……记得创办时的首场活动,耕读缘请来了刚出道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得主韩寒,让他跟中学生们见面,作为车手的韩寒是自己开车从上海过来的,那个车停在那里,引来无数小粉丝的围观。
耕读缘的闪亮登场,无疑是吸引人的。此前,杭州开出了纯真年代书吧,全国其他城市,也都有此类书吧冒出来,而耕读缘书吧的主人袁明华,跟纯真年代的盛子潮朱锦绣夫妇又是朋友,他写小说写散文,尤其是早年还写评论,这是蛮少见的。
袁明华曾是一名中学老师,20世纪80年代后期被选派去援藏支教。这是彻底改变他命运的一次远行,也是他的一次理想之行,在那里他迷上了冈底斯山脉,唤醒了他的文学梦。如果不出意外,他可能会好好教书,或者当一名作家。
然而1989年注定是个分界线,有些人沉默或沉沦了,有些人崛起或发迹了。洁白的哈达也难以遮挡飞沙走石,因为热血,因为青春,也为了坚持心中的理想,袁明华无奈地离开了西藏,然后又流落至成都,最后才被迫回到了家乡。
一介书生终于一头扎进了生活,他成了一名体制外的人。
那时流行一个词叫下海。海是什么呢?有一次他和另一位教师朋友东借西借凑足了钱,心想过年卖大气泡很简单也很有得赚,于是就进足了货,终于到了开卖的日子,谁知几乎所有的大气泡一打气就爆了——这够黑色幽默。
那几年丝绸被面生意也很行俏,常有北方生意人来杭州余杭一带转悠。终于有一天袁明华拉了一车的被面到了沂蒙山区,袁明华又一次交了学费,任何骗局实际上都是不甚高明,甚至都是低智商的,那么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上当呢?说白了,还是上了感情的当。想想革命老区,又是“老干部”出面,怎么能不相信呢?
大概用了10年时间,交了10年学费。10年,他做燃料做石油做电器做空调做饮水机做他认为能赚钱的一切生意,当然也做牛做马做狗——角色从办公室主任到总经理助理到总经理等;10年间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在世纪末的某个早晨,他突然想到要办一个书吧,办一所培训学校……其实这个想法由来已久,他还是留着一根文化人的尾巴,以前是暂时藏起来了,就像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一有机会就要表现我们的力量。
这就是耕读缘的由来。从写作培训起家,渐渐发展成外语、舞蹈、绘画、围棋、跆拳道等多门类的文化教育培训机构。从外聘兼职老师,到有自己的管理团队和专职老师,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说白了,这既是教师情结,又是耕读情怀。现在培训机构已经多如牛毛,凭什么耕读缘能够脱颖而出,我想大概还是有其独特的秘诀吧!
而更为重要的是,耕读缘经过多年的摸索,自主研发的写作培训教材终于公开出版,一套四本,内容从幼儿园大班的说话训练开始直至初中年级,这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大概是经过10年的打磨,耕读缘从青少年活动中心到发展大厦,再到开发区科技园和临平新天地,从培训产业做到出版创意产业,俨然成为杭州余杭区文创业的一张金名片,截止2012年,耕读缘就培训了9000名学员,这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而事实上这一路走来不仅一地鸡毛,更是一言难尽。因为一开始,一直在赔钱赔钱赔钱。当初的耕读缘书吧,却是门可罗雀。有的人也愿意来坐坐,可是愿来的人不愿安静,安静的人又几乎不怎么消费,这就是一个矛盾,但场租员工不都是要开销的吗?一开始也只有周末才有几节课,那时袁明华都还要亲自上阵讲课,他们知道这已经不是为几个钱在奋斗,而是在挺住,挺住就是一切,这绝对是真理,但当时也有人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烧钱呢?
后来,昔日的那个书吧是不见了,培训的蛋糕越做越大,而书吧也悄悄地转型了,泡茶喝变成自助的桶装水,书还在,书架也在,只不过换成是孩子喜欢看的书了,抑或也有家长感兴趣的。2008年金融危机,危机带来转机,那一年袁明华果断在前景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一举买下临平中心地段发展大厦的一层楼作为教学点,由此耕读缘进入了发展的快速道。
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这曾是耕读缘书吧里的一副对联。从贫到富也许还不是太难,但是由富至贵,或许就是几代人的事情,是得几代人的中国梦,因为这个贵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精神的维度。我现在问袁明华,你现在最想的是什么,他一定会说,给我时间写作吧,而不是说,去给我找瓶好酒来。因为真正的好酒,是得自己酿出来的,正如好文章是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
教育培训作为一个产业,恰是这几年来文创产业中最有底气且具有支撑作用的一项产业,虽然它的技术含量或许还不能跟3D动画大片相提并论,但它正是中国国情的一种反映。试问,现在在读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孩子哪个没有参加过各类培训班?不参加的真成了凤毛麟角了。
耕者有其读,读者有其耕,这不正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吗?2004年,耕读缘就已获得了文化部所颁发的中国文化产业杰出贡献奖。但是产业的发展又岂是一个奖所能解决的。这些年耕读缘的培训已经从此前比较单一的写作培训发展到几乎涵盖社会所有热门科目,这也正是从一枝独艳到了百花齐放,同时他们介入杂志报纸的编辑出版领域,他们自己出版的《城视》杂志,历经周折,也终因体制的瓶颈而未能做大,但就杂志本身引领的新潮和服务民众来说,仍然是杭州目前最好的几本杂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