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就是要围绕这个动画片卡通形象做文章,让卡通形象在电视里播了以后家喻户晓了,以后再把它弄在产品上面,如文具、服装等。例如娃哈哈,卡通形象弄上去以后,可以多卖不少钱。现在我们和五丰冷饮、祐康都有一些合作,还包括其他,例如清风的纸巾等,他们用我们的卡通形象,这样它的销售量也增加了。
慢慢地,大家会接受。以前的玩具企业不接受我们的授权,现在都接受了,现在有几十家玩具企业都和我们有合作。
孙昌建:我想这就是文化创意,把文化变成了生产力,刚才我们在展厅也看到了不少玩具。
吴建荣:包括全国最好销的那个玩具钢甲卡卡龙,是很小的变形机器人。
不过现在假冒的产品很多。这是我们比较痛苦的事情。家电的假冒产品,服装的假冒产品,汽车配件的假冒产品……人家说,哪里还有时间来管你这个玩具的假冒产品。
孙昌建:我们知道,你有一个宏大的目标,就是中南卡通要斥资建造动漫城。目前这个计划实施到哪一步了?是一个怎样的蓝图?
吴建荣:一些国外的成功经验,就是通过卡通游乐园,我们叫主题园来做的。
为什么叫主题园呢?因为我们有卡通的故事,有卡通的形象,每一个玩的设备里面都是有情节的,所以跟人家不同。
游乐园一般最火也只有两三年时间,在杭州也有过。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主题,没有故事,纯粹是给年轻人玩的。
有故事性的东西,年纪大的人也会喜欢玩。比如说小时候看过某部动画片,到50岁、60岁他仍然对主题公园有兴趣,这就是主题公园与一般游乐园最大的不同点。
通过主题公园卖一些它的衍生产品,其实卖衍生产品不是为了卖衍生产品,而是为了提升它的品牌,商品的品牌。一个是提升品牌,一个是提升渠道,产品展示的一个渠道,销售的一个渠道。
实际上,我们已经迟了。2003年开始搞,2005年才提出这个问题,那个时候,我就讲要打造东方的迪士尼,但是一直没有实现愿望,因为主题公园所占土地面积比较大,土地要通过市场取得,政府要规划,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企业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努力,方案也在做,政府也比较支持,土地规划已经有了,我们会慢慢推进。
孙昌建:是不是就在白马湖那边?
吴建荣:政府的规划就在那里。
孙昌建:《郑和下西洋》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中南卡通这些年出了不少作品。你是怎么去把握这么多的题材的,包括《天眼》、《魔幻仙踪》,题材各不一样。
吴建荣:这些都是我自己定的。
我们的作品,不像有的企业一样光做一部片子,做一部片成本便宜,经营也方便,但是做不了什么东西。我们要通过不同的形象来卖钱,不同的高度、创意来卖钱,不同的消费群来卖钱。
我们的《天眼》比较适合5~10岁的小孩子,男孩女孩都喜欢,从学龄前到学龄后,从幼儿大班到小学三年级,他们比较喜欢看,可以灌输给他们一种思想。看一部动画片,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当然,我们把娱乐也结合在里面。
我们还有一部适合3~6岁小孩看的动画片,叫《乐比悠悠》,这部动画片在网上每个月的下载次数是1000多万次,在腾讯网站下载率最高的10部动画片里面,我们排名第3位,其他9部动画片都是美国、日本等国的。
还有一部分,是给年轻妈妈看的。不少年轻妈妈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小孩子,知识面不够,她喜欢和小孩一起看,所以我们的碟片卖得非常好。有些小孩子,妈妈讲的不一定去学,但是电视里看了以后就会去学。
我们的《劲爆战士》、《星际飙车王》偏向于小学生,男孩子——赛车啊,陀螺啊,比较偏向于智力开发、竞赛,积极向上;《魔幻仙踪》主要体现科幻,其次又体现了母爱,这个基本上男女都喜欢;《郑和下西洋》也是偏向于小学生,有历史,有情节,又有民族的精神在里面,让我们的小朋友了解中国的历史,我们民族在600年前的强大。所以它既是娱乐的,同时又教育了下一代。
孙昌建:那么在具体的操作中,是创作团队有一个提纲,再交给你吗?
吴建荣:是我先有一个想法,我就叫他们去策划这个故事。从《天眼》开始,每部都是。
《天眼》为什么要用3只眼睛?3只眼是慧眼,是没有打开的眼睛。你看人一动脑筋就要皱眉头了,眉头一皱都集中在这个地方。
孙昌建:创意直接从你这里来的,然后下面开始写故事提纲?
吴建荣:是的。包括《中国熊猫》和《炎黄》等,我们都是想给小朋友以环保教育,还有爱国主义教育,这些都是我最早想出来的点子。我说过我们有社会责任感,我说我赚钱要赚良心钱。我们不能赚那种打打杀杀血腥很重的,对小朋友的健康成长不利的钱,何况也不一定赚钱,因为许多家长都反对看这样的片子。小孩子稍微懂事一点的,看到都会哇哇叫,他们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东西。
孙昌建:就是有暴力倾向的这种。
吴建荣:是不健康的东西。
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一出来打工,吃苦吃不起,看别人有钱,自己没钱。对父母亲的感情拉远,自己在外面乱七八糟,没有一种自立、自强、勤劳、勤奋的意识。他们现在说穷人、富人,我说和我们小的时候比,现在都是富人;和30年前比,现在最穷的穷人都是富人。人家富人的钱是偷来、抢来的,还是拼搏所得、勤劳致富的?人要有勤劳致富这种理念。
我是萧山长河(现为滨江区)土生土长的。
我15岁就在杭州打工了,造防空洞。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好像讲故事了。农村出来打工像我们这种年轻人一天一毛钱都没有,还轮不到你干。
大热天的像今天这样的,人家都问温度热不热?当时和我阿哥他们去拉车,我去给他们背纤,上面太阳晒,下面地上沥青烤。茶也没有的喝,自来水有的喝就不错了,哪里有个小沟小河,捧一捧水就喝。现在很多人都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那时这样干连饭都吃不饱,吃几个地瓜番薯,喝几口稀饭。每天五六点起来,做到晚上八九点。那时上学前后要去割草、做饭,水缸里没有水还要去挑水,家里十几口人要吃饭……现在很多小孩子连饭怎么做都不知道。
孙昌建:对你来说,过去那种吃苦的经历也是一笔财富了。
吴建荣:我21岁就做包工了,我的孩子都根本不敢相信。我23岁就做包工头了,管四五百人,现在23岁的人哪里有那么能干。这批人不是那么好管的。要造房子,既要懂技术,又要懂管理,什么都要管,而我只读了5年书呀。我这个企业,是我在1984年用4800元钱搞起来的。这些都没有半点水分。现在有的人水平没有,欲望很高,这样它就有反差了。像我们那时在外面打工,连床都没得睡,两张脚手架一拼,如能铺点稻草就很不错了。
孙昌建:你做了卡通这个产业,在杭州、浙江是龙头这不用说了,我想了解中南卡通在全国卡通企业的排名?
吴建荣:目前,动画企业版税收入我最多,动画片部数我最多,分钟不是我最多。不过这个分钟是没用的。我授权最多,效益最好。目前来讲,出口我最多。其他,高新技术企业里我也排第一,但我从来不讲我最大。
吴建荣讲话还是慢条斯理的,很沉得住气。从泥瓦匠包工头到中国动漫之父,这样的转型,其实就是一部最好的励志电影,可惜我们还没拍出来。
(《西湖·杭商》杂志记者何影丹、孙月霞对本文采写也做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