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资产负债表日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如不能可靠地估计提供劳务的交易结果,亦即不能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条,企业不能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这时企业应正确预计已经收回或要收回的款项能弥补多少已经发生的成本,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应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同时,按相同的金额结转成本,不确认利润。
(2)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只能部分地得到补偿的,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并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结转成本。确认的收入金额小于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损失。
(3)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的,不应确认收入,但应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
九、提供劳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时,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后的金额,确认当期提供劳务收入;同时,按照提供劳务估计总成本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劳务成本后的金额,结转当期劳务成本。
在劳务总收入和总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关键是确定劳务的完工进度。企业应根据所提供劳务的特点,选择确定劳务完工进度的方法。
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及相关的费用时,对于预收的款项,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收账款”等科目;对于所发生的成本,借记“劳务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确认本期的劳务收入时,按确定的劳务收入金额借记“银行存款”、“预收账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确认本期的费用时,按确定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劳务成本”科目。
十、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是指金融企业对外贷款形成的利息收入以及同业之间发生往来形成的利息收入,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等资产使用权形成的使用费收入,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收入等。
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进行债权投资收取的利息、进行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等,也构成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企业在确定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金额是否很可能收回时,应当根据对方企业的信誉和生产经营情况、双方就结算方式和期限等达成的合同或协议条款等因素,综合进行判断。如果企业估计使用费收入金额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就不应确认收入。
(2)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当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金额能够可靠估计时,企业才能确认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金额,应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如果合同或协议规定一次性收取使用费,且不提供后续服务的,应当视同销售该项资产一次性确认收入;提供后续服务的,应在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有效期内分期确认收入。如果合同或协议规定分期收取使用费的,应按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收款时间和金额或规定的收费方法计算确定的金额分期确认收入。
十一、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账务处理
企业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一般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所让渡资产计提的摊销额等,一般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
企业确认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时,按确定的收入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企业对所让渡资产计提摊销以及所发生的与让渡资产有关的支出等,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等科目。
第二节费用
一、费用的含义与分类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按其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及与产品成本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三大类。
直接费用,是指与生产产品、提供劳务有直接关系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产品生产与提供劳务中直接消耗的燃料、动力、外部加工费、专用工具等其他直接费用。
间接费用,是指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共同费用,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各种产品共同消耗的各种材料,以及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耗费。
期间费用,是指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经营管理费用。这是一种按一定的期限进行汇总,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它又可以分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在工业企业,期间费用一般总称为经营管理费用,在商品流通企业则总称为商品流通费用。
二、费用的确认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费用的确认有以下三个方式:
1.直接确认
在发生时就可以直接将其作为当期的期间费用,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按费用与收入的因果关系确认
凡是与本期收入有因果关系的耗费,就是该期的费用,如销售成本就可以随同本期的销售收入而作为该期的费用。
3.按系统、合理的分摊方式确认
有些资产在多个会计期间提供收益,故应在多个会计期间负担其费用,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无形资产的摊销和保险费用的分摊都属于这种情况。
三、费用的计价与核算要求
1.费用的计价
费用的计价,是指以货币为计算单位计量它们的价值。费用的价值常以实际成本为依据。实际成本是世界各国会计实务中长期广泛采用的计价标准。
2.费用的核算要求
(1)划清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营业支出或营业外支出的界限。收益性支出是指与当期营业收入相配比的费用支出,应全部记入当期的成本和费用,因此也称营业支出。公司为取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它只能在这些资产使用期内通过折旧和摊销的方式逐步转为费用。营业外支出是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支出,如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故不能转为营业支出。只有划清不同性质的支出,才能正确计算成本费用。
(2)划清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要等到营业收入实现以后才能与收入相配比,其中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间接费用通过一定标准的分配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应在其发生期即与营业收入相配比,不计入产品成本。
(3)划清本期费用和下期费用的界限。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本期应负担的费用,并不一定为本期现款支出;同样本期发生实际支出,也不一定都计入当期成本费用。故凡应属于本期费用,即使未支出,也应用预提方式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同样凡不应全部作为本期的费用,而应由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即使本期已全部支出,也应采取摊销方式计入各受益期内。预提时多提数一般应在年末冲减成本、费用,年末财务决算时应不留余额;需要保留余额的,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予以说明。企业一次支付、分期摊销的待摊费用,分摊期限一般不应超过一年。
(4)划清企业内部各部门、车间之间的成本、费用界限。企业的间接生产费用一般应首先在各部门、车间内进行归集,然后按各部门、车间归集的间接生产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5)划清不同产品生产费用的界限。产品成本是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有关的生产费用,因此计入各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必须划清不同产品品种的界限。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间接费用应按一定的分配法计入产品分配后计入产品成本。
(6)划清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负担生产费用的界限。本期某种产品应负担的生产费用总额,是由该产品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共同负担的。因此,为了正确计算本期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就应选择正确、合理的期末在产品计价方法,从而分清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数量及其分别应负担的生产费用。
四、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分别归集,属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科目。属于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直接费用,应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科目核算后,再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其他间接费用先在“制造费用”科目汇集,月终分配计入有关的产品成本。
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费用,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月份终了,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时,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先在“制造费用”科目汇集。
企业发生制造费用时,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等科目。月终,将企业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分别计入有关产品成本时,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制造费用”科目应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
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本科目月末应无余额。
五、销售费用的账务处理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广告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用,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
企业发生销售费用时,其会计分录为: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销售费用”,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六、管理费用的账务处理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其中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各项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推销、办公费、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排污费等。
发生管理费用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长期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期末将管理费用结转时,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期末,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七、财务费用的账务处理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其具体内容包括:
1.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是指企业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减去银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2.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是指企业因向银行结售或购入外汇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价与做账所采用的汇率之间的差额,以及月度终了,各外币科目的外币期末余额按照期末规定汇率折合的做账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等。
3.相关的手续费
相关的手续费是指发行债券所需支付的手续费、开出汇票的银行手续费、调剂外汇手续费等,但不包括发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续费等。
4.其他财务费用
其他财务费用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融资租赁费用等。
企业在发生财务费用时,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预提费用”、“银行存款”、“长期借款”等科目。发生的应冲转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损益时,借记“银行存款”、“长期借款”等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第三节利润
一、利润的含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