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的中考政策,包括招生情况、考试科目、对特长生的认定和加分政策、是否有提前招生以及各类学校的分布情况等,判断哪些层面的哪些学校可作为备选,是否能获得加分或享受某些特别政策。
●相关学校的层次、设施设备、教育资源、师资情况、教学理念和水平等,是否符合对于未来高中学习的预期。
●相关学校近1~2年的招生政策、招生范围、录取人数、分数线等情况,是否符合报考要求,是否与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匹配。
●在同等层次、录取分数相近的学校中,要衡量学校的校风、教育理念和学习环境等,是否符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和方法等。
●对在文理科取向或专业方向上已经比较清晰的孩子,要考虑学校在相应的方面是否有优势。如高考时文科更强还是理科更强,是否在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位置等。
●学校和家的距离要合适、交通方便或者能否选择寄宿以及孩子是否适合寄宿。
●高中不再是义务教育,如果考虑填报“择校”志愿,或是某些专业的中专、职高类学校时,还要考虑家庭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
●如果有高中毕业后出国读大学的意向,还可以选择国际班或考察是否有可能转入国际班。
教育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得到充分的发展。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高中时,一定不要只看到重点高中的耀眼光芒,而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多考虑孩子进了这所学校后是否更加有利于成长。
孩子的信心来自于妈妈的信任
在选择中考目标时,对父母认为基本适合的学校,有时孩子嘴上不说,神情上却会表露出疑惑:“考这个高中,我真的行吗?”
女儿从一开始就把升入本校的高中作为中考的目标。这是从进入初中以来没有改变的,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意愿,我们表示赞同。但如果只是定位在本校的普通班对她来说就几乎没有难度,而跳跳脚就能够得着的目标--英语实验班,才是她最好的选择。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最了解孩子的人莫过于父母,关键看你是否真的用心了。在分析中考目标时,我们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考虑到女儿的性格、能力、学习态度和方法,最终得出结论。
(1)从性格上看,女儿属于比较外向的。
女儿性格开朗、快人快语,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每天学校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儿,总想一件不落地向我们转述,属于外向、擅交流的孩子。而且,她自己倾向于以后选择文科方向,那么英语实验班相对更有优势。
(2)从心态、心理上,女儿适合挑战性的目标和任务。
女儿属于积极乐观型的孩子,抗压能力、经受挫折的能力都比较强,甚至越是有压力、有难度、有挑战的时候,越能激发她的斗志和不服输的精神。因此,目标不妨定得高一些、挑战性强些,用激将法,更能充分调动孩子的潜能。但要注意,在孩子取得成绩、要“翘尾巴”时,及时提醒、“打压”一下,才是有利于再战的。
也有一些孩子凡事比较悲观,习惯往最坏的方面去想,遇到一点点失败、挫折就沮丧,遇到压力、挑战就紧张、焦虑,甚至越是关键的时候越“掉链子”。这样的孩子,要多发现他的优点、长处,多鼓励、多夸奖,多给孩子积极、正面的信息,尤其不要在考前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帮助他逐渐建立起强大的心理堡垒才是改变的根本办法。
(3)从学习态度和方法上,女儿属于自己有准,能让父母放心的。
女儿的学习主动性比较强,对于自己的优势、不足都心里有数,无论是平时作业、复习,还是各种考试前的准备,都能自觉地做计划、定目标,属于最让父母放心的孩子。我们平日只要适当关注孩子的成绩,检验一下她自我管理的效果,遇到问题、情绪波动时加以疏导就足够了。
而对于主动性比较差、自我管理能力不够的孩子,父母不能只在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老师批评或是出现什么状况时才想起来教训一番,而要从平日里、从学习的细节入手,教给孩子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引导,提升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4)从能力和效果上,女儿信心十足。
有的孩子对于知识的总结、综合能力强,能够找到重点、找到关联,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习会用巧劲、动脑子,总是一副轻松自如的样子,虽然成绩未必是最好的,但却有后劲及很大的提升空间;也有的孩子学习非常用功、刻苦,笔记记得最好,作业完成得最认真,每天几乎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却缺乏自己的思考、总结和想法,虽然考试成绩可能不错,但因为已经竭尽全力了,很难有上升的空间。
显然,女儿的学习能力和效果属于前者。她并不是大家眼中那种刻苦、用功的孩子,整天似用功非用功的样子,但成绩并不差,总保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有后劲,有足够大的提升空间。
在我们做完上述评价分析后,女儿一脸释然,信心十足地对我说:“妈妈,那我就盯着英语实验班啦!谁让你这么了解、这么信任我呢。”
父母需要“跳出来”,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孩子所在的区(学区)在当地处于什么水平,孩子所在学校在区(学区)的排名怎么样,孩子的成绩在学校、班级处于什么位置?而这样的结果是孩子以什么样的状态取得的?他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这个“投入产出比”是不是最合理的?根据孩子的性格、能力、学习态度和方法,孩子还能有多大的上升空间?为了实现上升,孩子需要做什么?父母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引导和帮助孩子……只有客观分析,才能和孩子一起确定一个最合适的目标。
鼓励孩子多与老师、同学交流
仔细算算,孩子每天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相处的时间超过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孩子和老师、同学说的话也大多比和父母说得多,况且老师应该是最了解孩子学习能力、学习状态、学习成绩以及存在问题的人。
所以,我常常鼓励女儿要多与老师、同学交流--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她学习中的问题,对孩子情绪、状态的变化,也可以及时疏导、纠正;同伴间分享学习经验、交流想法观念、畅谈兴趣爱好,既能让她的情感发展方面得到满足,也能缓解她的学习压力和紧张。
(1) 鼓励孩子和老师建立融洽、信任的关系。
我女儿最大的毛病是不肯主动问老师问题。起初,我不断地提要求,鼓励她主动去向老师请教。但我说十遍,她去一次就不错了。一次期末考试中的一道大题和考前练习中的一道题相似度达到80%以上,虽然她考前练习时做错了的第二、第三问老师都给了标准答案,但女儿仍有疑问,却抱着“不会碰巧考这道题”的侥幸心理迟迟不去问老师,结果吃了大亏!抓住事实就等于抓住机会,我再一次掰开了、揉碎了地跟她说,以后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
升入初三之后,这个问题有所改观。但好景不长,一次统测,为了一道题的答案,女儿和老师掰扯来掰扯去,谁也没有说服谁。不知老师说了一句什么,女儿回家后坚决地说:“我再也不问老师了!”怎么办?还得继续动员。我问她:“老师批评你了?”“没有。”“老师说不让你问了?”“也没有。”“那为什么再也不问老师了?”“老师说,这就是标准答案,该记住的就要记住!”我说:“老师说得不错呀,标准答案嘛,就是要记住。”“可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摸着门儿了:“是不是你没有跟老师说清楚呢?是不是那会儿老师还有别的事情,没空跟你解释呢?你自己有没有好好想想你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差距在哪儿?”我的一串问题让女儿有点招架不住了,我没有多说,只是提醒她,这周答疑时间还可以再问老师,否则,我会给老师写个便条或发个短信,替她问问……
改天放学,女儿一进门就说:“我终于问明白了!而且,给我答疑以后老师刚好要上我们班的课,老师搂着我的肩膀一起回的教室……”女儿的样子兴高采烈。
初中的孩子,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很容易听从老师的话了,他们会质疑老师的观点,也会对老师的某些做法持反对意见和抵触情绪。而面对中考,老师也有压力,有“恨铁不成钢”的时候,也难免会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不够耐心、态度生硬。
我时常对女儿说,抛开方法、态度、能力上的差距,绝大多数老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好。因此,无论任何时候,父母都要尽量不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不是。父母应千方百计鼓励并帮助孩子和老师建立融洽、信任的关系。
●当孩子与老师意见相悖时,鼓励孩子心平气和地向老师阐述自己的观点,与老师讨论。(当然,可以在课后,不影响正常教学)即使的确是老师的方法有问题,也要就事论事,并向孩子强调老师的做法确实是出于关心他、爱护他的本心,让孩子能尽量体谅老师。
●父母可以在事后与老师沟通,说明孩子的性格、情况、状态,争取得到老师的理解,协助老师一起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方法。
●如果孩子不好意思、不敢问老师问题,则要给孩子讲清楚问题堆积带来的恶果,鼓励孩子先从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老师开始,试着和老师沟通。一旦孩子尝到甜头,知道老师是喜欢、希望学生主动问问题的,父母慢慢就可以放开手脚了。
(2)鼓励孩子和同学建立学习伙伴关系。
初三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心理的快速发展期,很需要同伴间的互动关系。因此,鼓励孩子在同学中找几个学习、生活的伙伴,可以一起讨论问题、交流信息、谈天说地,互补各自的优势劣势,在学习生活上互相促进、互相帮助。
但父母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孩子的好朋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什么样的同学交往多,与谁是好朋友,对孩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是非观有很大的影响。当然,这个“赤”一定不要简单理解为学习好、成绩好,而是指思想品德、人品性格、待人接物等很多方面,是个综合素质,综合评价。
第二,伙伴关系一定是互利的,父母不可过于功利。说到孩子和同学互帮互学,如果是成绩相对差些的孩子找别的同学帮助,父母大多可以欣然接受,鼓励、肯定自家孩子,当然也对孩子的同学抱有感激之情;但反过来,如果是自家孩子成绩好,总去帮助别的同学,或是常常有同学打电话来问问题时,有的家长就开始抱怨了,觉得为这种事浪费时间会耽误了自家孩子学习……
其实,给别人答疑、讲解也是一种复习。如果孩子能给别人讲清楚、讲明白,对课本知识是一种巩固,对学习能力是一种提升,对孩子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更是一种锻炼。而且,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提高成绩,能得到同学们的信任,也会使孩子更加自信,更有成就感和继续努力的动力。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道理。
在帮助别的同学这件事上,父母只要提醒孩子注意时间的分配、控制,提高学习效率,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圆满解决。
认真学习《考试说明》
说到中考,有个“纲领性文件”不得不提--就是初三第一学期期末下发的《考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