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城建设
(一)旧县城简况
原县城安远镇有工字形的3条主街道,联接4块建筑群,绝大部分是土砖木结构的平房。甘新公路横穿城镇。地势向西北倾斜,坡度较大,冬春用水困难,无排水设施,供水靠截流直沟地下水。无供热设备,靠生火炉取暖,少数单位用火墙。70年代前由金强河水电站供电,冬、春季不能正常供电,后改为大电网供电。
(二)新县城的规划和建设
县城规划1984年,省建设厅批准天祝县城建设总体规划,1989年3月,武威地区行署主管部门通过县城中心区详细规划。9月8日,详细规划经县政府批准实施。1990年5月,县委、县政府对总体规划进行了局部调整,将公园南路防风林带作为建设用地,安排了单位和住宅建设。1993年7月武威地区县镇(包括1市3县2镇)抗震防灾规划评审会评审天祝县抗震防灾规划。1995年,完成了县城通讯线路、广播电视线路的走向、布局设计规划。1997年,完成了县城规划区及周围6.5平方公里的外业测绘。2000年,着手修编新的县城建设总体规划。
规划将县城性质确定为“以农畜产品、矿产品开发加工和旅游服务业为主,具有传统藏民族特色的新型高原生态旅游城镇”。规划区面积约6.5平方公里,南至界牌铁道交口,北至铁合金厂以北300米处,东西分别以两侧山体为界。葱岭沟口为住宅小区,详细规划,重点建设。
2003年12月,县城新一版《天祝藏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通过省市专家组论证,并于次年11月经武威市政府批准。规划县城面积由第一版总体规划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6.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由现状129.4平方米调整为103.1平方米,新规划市政道路13条。规划人口由3.5万人增加到了2020年的6万人。新规划县城分为站南区(老城区)和站北区,站南区以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用地、文化体育用地为主,站北区以住宅用地、商业金融用地为主。完善了城市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县域旅游资源规划,并新增了河东工业园区。是年,还先后编制完成《团结路藏民族一条街街景设计方案》、《团结路北侧小区规划》、《林海家园详细规划》等一系列县城建设规划方案。同时决定以县城团结路为重点开展藏式建筑改造试点,并在团结路改造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向全县推广。从2004年起县城建局成立专门的建筑效果图审查小组,县城新建建筑全部采用了藏式建筑设计方案,经审查批准后投入建设。经过近3年的藏式建筑改造建设,县城藏式建筑特色已初见成效,藏民族特色旅游县城的框架已初步形成。
县城建设县城地貌属金强河漫滩及Ⅰ、Ⅱ级阶地,地势平缓。地层为第四系河谷近代冲积层,多以砾卵石为主,一般厚度20~40米,最高可达100米,地基承载力大于200KPa。金强河谷含水丰富,水位埋藏较浅,水质好,开采利用方便,可供城区内的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县城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冬春季多风,气温低,日照短,气候寒冷。年均气温4.4℃,极端最高气温33.0℃,极端最低气温-24.3℃;年平均风速4.4米/秒,多西北风,次为东南风;年平均降水量328.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590.6毫米;冻土深度1.5米;地震烈度按8度设防。
2005年,县城总人口11660户、3906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978户、19492人,暂住及流动人口近8000人。城区道路以天堂路、团结路、祝贡路、极乐路、达隆路、华干路、公园南路、滨河西路、延禧路及312国道线为主,总长7.32公里,道路面积15.5万平方米。城区内金强河上建有华藏大桥和达隆路大桥,连通东西城区。
县城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水源为金强河谷地下水。有水源井2眼,750立方米清水池2座,500立方米高位水池2座,供水管线6164.7米,日供水能力1500立方米。主城区排水管网齐全,排水管线总长6719米,排水主管道为雨污混流制,雨水管线1050米。城区采用集中供热方式,有锅炉房5座,安装水暖卧式快装锅炉10台46吨,供热量3007.68百万千焦,供热主管线(双管)长4163米,供热面积42万平方米。至2005年,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共建楼房387幢,建筑面积78.4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7.4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16.95%。公共绿地人均占有面积12.15平方米。
二、村镇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天祝境内居民居住分散,只有今赛什斯镇的古城、华藏寺镇的岔口驿人口接近千人。其余地方的村庄大的数百人,小的数十人。村落一般在避风向阳的地方依山而建,错落无序。1958年刮“共产风”,吃公共食堂,进行过较大的迁移并村,使农牧区的居住相对集中。至1975年,出现一批经过统一规划,布局合理的村镇。80年代后,随着群众经济收入的提高,掀起建房热潮,住房面积迅速增加,县乡企业、商业网点、学校、卫生院所等设施的修建也随之发展,小型集镇逐步形成。进入90年代后,村镇的规划建设纳入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至2000后,全县有村镇960个,除县城外,有哈溪、安远、打柴沟、炭山岭、赛什斯、石门、松山8个镇政府驻地的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房屋建筑面积432.5万平方米。其中居民住房363.1万平方米,公共设施29.6万平方米。在总建筑面积中,砖混结构的房屋7万平方米,占1.6%;砖木结构的房屋31.3万平方米,占7.2%;砖土木结构的82.2万平方米,占19%;土木结构的312万平方米,占72.1%。
2001年后,随着农牧民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开始形成了部分较有规模的村庄,少量砖混结构的二、三层住宅小楼亦正在村镇中建设。2005年,天祝县乘兰新铁路兰(州)武(威)复线改建之际,对华藏寺镇铁路沿线的阴山村共221户村民进行搬迁和住宅建设,已有108户村民完成搬迁建设;松山镇松山街村92户牧民定居工程已全部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