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浮堰自1293年建成,到至正年末(1368年),使用75年,其中五次维修加固。大德十一年(1307年),白河瓮山河堤30余里计修笆口十一处,四月兴工,十月毕。皇庆二年(1313年)白浮瓮山堤多处倾陷,春二月入役,八月修完,长37里215步。延佑元年(1314年),白浮瓮山下至广源闸,体堰淤淀浅塞,源泉微细,不能通流,差军人修治。以后还有泰定四年,至正十四年两次维修。
这条水利通道到明朝以后继续使用。永乐时曾两次疏通修缮,至此已使用了110年。以后慢慢淤浅荒废。到了成化四年(1471年)朝廷意图重新开通通惠河,没有开通。隆庆六年,疏通了由巩华城外安济桥至通州渡口,长达145里的河道。明代用这条河道,每年运粮二十万石,先入巩华城仓,再供驻昌平诸军。
北京自古以来水源不足,但那时人口少,生产力低下,民用水源尚不成问题,郭守敬在解决北京漕运与用水的问题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北京京密运河进京的引水渠所走的路线,基本上沿用了白浮堰路线。如今,白浮堰遗址尚存。白浮河道依然自东向西流淌着。只是那些泉已干涸,自然与历史的变迁再一次告诉人们,关爱环境的重要性是十分重要的。
龙山古刹都龙王庙
在昌平城东南,有一座不大的小山,山不高,但林木葱郁,颇有灵气。它座落在原白浮堰的故道,京密运河的边上。这就是被称为“龙泉喷玉”的龙泉山。
“都龙王庙就在龙山的山颠,明洪武八年重修。清光绪四年祈雨有灵,请奏御赐“祥徵时若”匾额。并重修殿宇”。从以上记载推算,此庙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八年,与修白浮堰有关。
都龙王庙的都字作何解释?据说龙王有很多,有司雷雨、司天下诸仙,司四海政事;佛、道两教有称:无量诸大龙王、毗楼博义龙王、婆竭罹龙王、诸天龙王、四海龙王、五方龙王等。民间说法有二:一说诸龙王中,都龙王最大,是管所有龙王的。二说都龙王庙大,是统管大都城北所有龙王庙的。
都龙王庙原来规模很大。1989年在庙东房山墙外的庙田内,发现一块清乾隆十七年制“都龙王庙置田碑记”的石碑一块。碑高约两米,宽约60厘米,青石,石质细腻。碑上左右各雕一龙,相对向上攀缘,至碑顶昂首合拢。中间篆刻篆书“万世流芳”四个大字。下面是楷书碑文。上款为:“都龙王庙置庙田碑记”。下款为“乾隆十七年岁次壬申清和月谷旦,
郡人扬清贻《薰沐》撰文
何涛《薰沐》书丹
碑文记载:“吾州东南,去城五里有山,蔚然深秀。山下有泉,水声潺湲。峰回路转,中有庙翼然者三:一白衣庵,一龙泉寺,其峰头则都龙王庙焉。远近村墟有祷,常获甘霖之沛。而守是邦者,亦时或祷于此庙,故山亦曰龙山泉,一曰龙泉寺山。水似龙而灵耶,抑龙得山水而神其灵耶!每年六月十三日报赛尊神,演剧三朝,结社鸠资,香火繁盛。”由此可知,龙山不仅山清水秀,而且有庙、有寺、有庵,景观十分优美。香火旺盛。
都龙王庙在山顶,俗称上寺。它山门向南,外有许多级石阶自山底攀缘而上。山门内正面为三明六暗大殿。青砖石阶托底,黄色琉璃烁烁闪光。大殿明柱有对联,上联是:“九江八河天水总汇”,下联是:“五湖四海饮水思源。”殿内正间供奉着龙王和雷公电母,配间是住持住所,东西配殿为僧众住所。殿前有钟楼、鼓楼。晨钟暮鼓格外悠扬,据说15里外的沙河镇每天都能听到它的钟声。在东南侧山脚处有龙泉寺,又称下寺。进寺门有天王殿,塑有弥勒佛、四大天王、八大怪。另有禅堂、方丈室等房间。龙泉寺西侧有白衣庵,又称娘娘庙。内供奉观音菩萨。
龙山西侧半山腰有一山洞,《畿辅山川志》记载:“龙泉山在昌平州东南,山顶有龙王祠,半山一洞,尝有人附石而下,初狭渐广,有里许水声砰訇,不敢前。”据当地老人传说:龙王庙西边半山腰原来确实有洞,清末“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老僧埋藏珠宝,把洞口给封住了,几百年来,树木葱茏,杂草丛生,洞口已没有了踪迹,亦无人知晓洞口何在。
龙山泉水,水量很大;为十三陵水系,从陵区的上口、得胜口、老君堂、陵区的九龙池总汇成河,从七孔桥经宝山,在蟒山与汗包山之间流向东山口,在七孔桥以西流入地下,不见踪迹,过七孔桥又复出,到平台山又渗入地下,到龙山复出形成龙山泉,从山腰涌出。这种奇异景象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传说雨季发大水时,住在龙母庄村的一个老婆婆,正在屋内衲鞋底儿,忽然听到嘈杂之声,老人来到门口一看,从水中爬上五个壮小伙,浑身上下水淋淋的,他们来到门前,对老婆婆说:“大妈,我们饿坏了,您有什麽吃的吗?”“没有什麽好吃的。”“没关系,什麽都行”。老婆婆端来一大盆水饭,几个小伙子围着饭盆狼吞虎咽,一眨眼工夫吃的精光。吃完饭小伙子说:“大妈,我们太累了,能在您屋里睡会儿吗?”“行!屋里有炕。”不一会儿功夫,屋里就传来了鼾声,那声音巨响,就像是打雷一样,老人十分好奇,扒着窗子往里一看,吓出一身冷汗,一屁股坐在地上,她看到五只脸盆大的青绿色大王八,伸着长长的脖子睡在那里。老人家没敢吱声,守在门外,不敢远离。到太阳快落山时,五个小伙子精神焕发的走出来:“大妈,太谢谢您了”说着掏出一锭银子,老人执意推托。小伙子又说:“今天晚上外面发生什麽事您也不要出来,您不用怕,包您没事”。留下银子扬长而去。
到了晚上,屋外狂风大作,大雨像瓢泼一样,远处传来哗哗的水声,大水卷着巨浪向村子扑来,只听屋外有人大声的喊着:“看好这间屋子,别冲着了”。老人从窗口望去,整座房子被大水包裹起来,许多盏小红灯笼在屋外闪动,水声巨响瘆人,天亮以后,老人出屋一看,整座村庄已被水冲的没有踪影,仅剩她的房子丝毫未损。原来是龙王到龙山聚会路过此地。奇怪的是几天以后,村庄的房屋又恢复了原样。全村的人也毫发未伤。
那天天亮时,只见水中有一枯木顺流而下,一个愣小子游过去骑了上去,原来是一条巨龙,他向岸上的人招招手,就不见了踪影。当人们在下游看见他时,两条大腿内的皮已被磨得露出了骨头。这件事被龙山的龙王知道了,将这条龙斩为三截,丢在村边,原来,这道潜入复出的水系,就是这条龙的化身。
都龙王庙原来有庙会,每年除了旱年有祈雨、谢雨、祭祀活动外,还在农历十一至十三,举办庙会三天,庙会期间有演戏、表演花会和十样杂耍等活动但更多的是做买卖的,经营商品有杈耙扫帚、笸箩簸箕。或是夏令布匹时装、冷食冷饮等。十里八村的人到时都来赶庙会。至时人群鼎沸,香烟缭绕,好不热闹。
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水库修坝断流,龙山泉水早已干涸。龙王庙遗址尚存,白衣庵、龙泉寺已无踪迹。九龙池处修龙亭一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龙山曾被充当养鹿场、疗养院,现在则被光荣院占据。只有白浮堰故道的京密运河静静的在山前流淌。
西部山区说边城
元、明、清三朝居都北京,昌平乃京师之北大门,关隘重重,城池连锁,在昌平西部山区有白羊城、长峪城、镇边城、横岭城四个山村。在明代时,曾建过边城,故称之为四城。今仍尚存故城遗址。
昌平西部山区,崇山峻岭,谷大沟深。它的东北部是居庸关,南侧是地势险要的紫荆关。此二关都是内地通往塞外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传说,宋代的扬六郎就曾在此抗击辽金。元代,边患虽然缓和,但在白羊城仍设千户所,派重兵把守。明代,蒙古族瓦刺部在西北地区崛起,经常侵扰明朝边境,故从景泰元年起调涿鹿中卫各千户军官守卫。明正德九年十月,瓦刺部小王子两次进犯中原,一度逼近京师,构成极大威胁,朝廷对此卫更加重视,从正德十五年起,陆续在这一代修起四座边城。
白羊城在昌平城西40里,东距居庸关南口20里。该城建成以后,一直派有重兵驻守。在隆庆三年至万历元年又两次加固和扩建。现在的遗址就是那时留下的。那时的白羊城十分雄伟,有东西二门并设有隘口。城内有附城台三座,空心敌台十九座;城跨南北两山,高两丈五尺,周七百六十一余丈。居险守隘,万夫莫及。到了清初,又在白羊城西南侧的五峰山下修建一座小城,名为白羊新城。此地山高险峻,林木葱茏,风水极佳,清代将此地辟为皇家墓地,乾隆皇帝第十七子庆僖王永璘等四人死后均葬于此。
长峪城在昌平城西80里,北距长城20里。此处山大沟深,北依长城,西北与镇边城相望,东与白羊城毗邻,三城互为犄角,防御互为呼应,乃险关固隘。长峪城亦有新旧二城,旧城建于明正德十五年,城跨东西两山,下据西山之冲,设南北二门,东山下还有水门两道。墙体为砖石结构,十分坚固,建城五十年未曾重修。万历元年,又在旧城西侧另建新城一座,使二城紧紧相连。新城南门有瓮城,并在东面山头筑瞭望台一座,与长城烽火台遥遥相望,遇有敌情互相增兵支援。因年久失修,长峪城墙已严重坍塌,新城南门仍然存在。
镇边城在长峪城西北20里,横岭城在镇边城南10里,均距昌平城100里以上,据记载,此二城均建于明正德十五年。镇边城跨东西二山,开三门,设千户所守御。后又筑镇边新城。清顺治时设参将驻守。横岭城开二门,规模与前者大同小异,曾派守备驻守。现今,此二城属河北省怀来县管辖。近况不详。
上述四城,有三城新、老城加修重建,四城七池,甚是坚固。四城建成后,成为京师西北重要防线,在防止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侵扰,保卫京师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城郭对于现代战争的进攻与防御显得并不十分重要。经过明清两代五百多年的风侵雨蚀,四城早已失去原有的风貌,大部已坍塌破坏,仅有部分遗址。但这一带不仅因有边城而有名,而且自然风景秀美,保留很多名胜古迹,如:清庆王墓、钓明湖、白龙潭、朝阳洞、花塔庙石塘庙、老君庵、吕祖洞等。现今又修起了王家园水库。是一旅游寻逸之处。
温榆河畔的巩华城
巩华城建于明代中叶,位于温榆河上游的南北沙河之间。北距居庸六十里,西至白羊城四十里,东达古北二百里,南迄北京四十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宋、辽、金、元、明、清以来,是为兵家必争之地。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督军伐辽,在此鏖战,大败辽军。1926年直奉战争中,奉系军阀张作霖则以此为囤粮要地。
明初,南北沙河之间人烟稀少,燕平八景的“安济春流”指的就是这里。安济桥北的安济村仅有十几户人家。古人有诗曰:“野岸莎明雁,河桥柳啭莺。雪消春涨急,渔艇来去轻。”繁闹的征粮漕运,安济桥畔千帆竞流,过往的雁群在此歇息,河畔的柳林中,莺歌燕舞,春潮荡漾着渔舟,桥边的清真寺与巩华城大殿的辉煌,一副升平与自然和谐的景象。
永乐十九年(1421年),成祖迁都北京,随即在此建一行宫,作为皇帝巡狩和后代子孙谒陵时的停留之处。从此,京师到居庸关外的车驾都要打此经过,加之往来的商旅、肩担负贩、骆驼牛羊,直至冠盖舆马者也多在此停留。住户也逐年益增,店户伴以开设,沙河店史称伊始。正统初年,一场洪水,房倒屋塌,巩华城光彩全无。
嘉靖十六年(1537年)世宗朱厚骢驻跸沙河店。礼部尚书严嵩奏之:此为车驾也陵之路,南北通行适中,且重关白羊城与居庸关近在西北,边防尤切。宜修复行宫筑城护环之,设官戊守,世宗纳谏。十七年(1538年)五月,开始在沙河店东重建行宫,十九年(1540年)正月,行宫、城池和安济、朝宗二桥相继竣工。
城建毕,御名巩华城。呈正方形,东西。南北各二里,高三丈,底宽二丈五尺,辟四门,南曰扶京,制如午门;北曰斩思;东曰镇辽;西曰威漠。门额题字为严嵩手迹,用汉白玉镶嵌于门洞之上。修护城河,离城六丈五尺,宽二丈,深一丈,于四门浚池处设吊桥。四门建城楼,扶京、展思二门设千斤闸三座,威漠、镇辽二门则各一。
行宫建于城内正中偏南,为防水毁,地基加高。行宫十分壮观,宫墙红色粉刷,黄色琉璃瓦封顶,墙内殿宇群房林立,正殿制如长陵大殿,落日余晖之际,映照殿宇城墙,红墙黄瓦相间,金碧辉煌,耀人炫目。
当时,行宫主要用于:帝后死殁,先移灵至此,然后再由皇子或驸马、文武百官、勋臣宿将扶柩到明陵入葬;因此,行宫又称停灵宫。逢皇帝巡狩或祭祖都要在此停留。为此,随行人员都要到此候驾。平时,行宫为禁地,派太监常年留守。有小紫禁城之称。
重建行宫与巩华城后,始以勋臣若都督守之,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改设副总兵守御,后又改设守备,驻兵多时多达三千余。后来,由于陵寝的增多,保卫皇陵和服劳役的军民大量增加,陆路运粮日益困难,又于隆庆六年,调军士三千人修浚巩华城外安济桥到通州渡口的温榆河水道,在巩华城北门(展思门)内增建奠靖仓廒数百间,并修复了城外东南角元代设立的装卸码头,供卸运军粮之用。到了万历元年,又增十二座水闸,以调节沿河水量,运粮四万石。同时,其他货物也利用这条水路运抵巩华城下。因此,巩华城成了京北水路交通的枢纽,各种货物的集散地。
店铺的增加,商业的发展,迎来了商机,沙河店的人口开始增加,到了万历年间,大量移民涌入城内居住,城内遂形成了几条街道。由于皇帝每年往返皇陵都在此停歇,按明制规定,该城街道宽为九丈九尺,青砖铺路,十分开阔考究。同时巩华城西门外的商业街道也开始形成。
清初,废除了巩华城内的行宫,清廷武备院设擀毡局,制品供皇室和清军需用。由此沙河清水毡子闻名遐迩。
乾隆八年(1743年),清王朝把顺天府辖区扩大到五州十九县,因而,东至通州,南至黄村,西至卢沟桥拱极城,北四路厅,北路捕道同知(官阶从四品)驻巩华城,辖昌平一州及顺义、密云、怀柔、平谷四县。此制沿袭至清末。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携光绪及朝廷诸臣逃至西安避难。俄、英、德等侵略军铁蹄踏进巩华城,将同知、司狱衙署烧毁,行宫被抢劫一空,惨遭破坏,四门千斤闸被毁,民户逃亡西北山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昌平县长勾结沙河镇豪强将行宫拆毁,宫内木料、设置均被变卖,所得款项据为己有。
好端端的一座历史名城,被列强和内贼毁于一旦。
两河一城血泪,安济桥畔柳不莺。都只是社稷腐败,耻辱悔居庸。
君不见繁华景金殿辉煌,明祖寿山哭无泪,雪耻骁将顿其胸。
高墙筑起千年耻,四门青砖筑天穹,指恨河水不铭志,遗恨中华不称雄。遥指漠北千年雪,莫恨中华一朝情。史鉴清心不报国,奸佞妄孽不作臣。
现今,巩华城四门犹在,像是四座尊神,目视着巩华城的兴衰,那东流的河水已丧失往日的清澈,安济桥上车水马龙,展示着历史的变迁,人们睹物思情,回味着历史带给人们的思考。
明十三陵以外古墓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