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文化的堆积
昌平城西十二里,京张公路南侧约一公里处,有一座低矮的双顶小山,东西不过3里,南北宽不过2里,这就是雪山。其东侧并有一“雪山”命名的小村庄。
雪山,老百姓曾叫靴山。传说古代一位将军,去塞外出征,胜利归来,在此休息,顺便将两只靴子里的泥土倒了出来,遂形成了这两座双顶小山。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雪山上长满了荆棘和野草,除牧童和打柴的人经常光顾,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1958年,北京市的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了远古文化遗址,1962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学生对此进行了发掘,确认这里是远古先民生活居住地,埋藏着丰富的文化堆积物,这里开始变得远近闻名。
雪山文化遗址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包括三个时期,早期文化遗址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距今约六千年,陶器以红陶为主;中期属龙山文化范畴,相当于原始社会末期,以黑陶为主,制作技术较前有所提高。这个时期出土的木炭,经测定距今约五千年,树轮校正距今为五千五百年。雪山文化层一、二期的社会性质均属原始社会阶段,相当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雪山文化晚期,近似夏家店下层文化和中原地区的商文化,距今四千年左右。遗址的分布,大体是早期的在山之东北,靠雪山脚下,文化堆积较薄,面积较小,出土遗物也不多。中晚期的遗址分布在雪山村的东南,堆积零散但地层较厚。到了八十年代初期二次发掘时,从地层的堆积物以及陶器残片,收获颇丰。
雪山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为探讨北京地区上至仰韶文化,下至夏商时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为此,雪山实行了封山育林,并加强了保护成了一个重要的考古文化点。
据考证:雪山在元代曾叫“积粟山”,元代时,据此三里的龙虎台村,驻有大量军队,负责保护元大都北京。元代皇帝来往于大都与上都常驻跸于此,雪山地势较高且山顶平缓,又居中路,地点适中,元在这里建有粮食仓库,是为粮储基地。元灭以后,仓库废弃。雪山又恢复了其名称。
雪靴逾越五千年,始祖尘下冠前瞻。
炊烟搅得漠北土,铁马神骑猎关山。
元时秋月明时雪,疑将飞来双靴峦。
不识居庸胡虏肉,龙遨虎啸沥沥斑
燕赵修筑的北长城
长城以它独特的、世界罕见的伟大工程,以它雄伟骄傲的身姿,雄踞中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之上。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长城是中国北方各民族战争中的防御性工程设施。在冷兵器时代,古代各民族间的战争,主要以刀枪、弓箭、戈矛为作战武器,以征城夺地为主要战争形式。利用高墙深池、关隘要塞,据以自守,就能起到保卫疆土、防侵护民的作用。
长城的修建始于春秋战国,那时各诸侯国之间,为争疆土,战争迭起,烽烟不断,各诸侯国以疆界划分,所以当时的长城是分段而置的。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把燕赵秦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西起临洮(甘肃岷县)经居庸关向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到了明代,又经多次修缮增筑,直至明末,达到了长城修建史的顶峰。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全长7530千米的规模。构筑结构由城堡、关隘、烽火台、城墙等构成。
北京最早的长城,是燕赵修筑的北长城。北齐长城是昌平最早见于历史记载的长城。它的修建与走向在《北齐书》中有记载:“齐显祖天保六年(555年)发民一百八十万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今昌平南口)至幽州(今山西省大同市)九百余里。七年自西河总秦戊筑长城,东至于海。”《北齐书-解律宪传》载:“自库堆戊东据于海,随山弯曲两千余里,其中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修城,或断谷起障,并设戊逻五十余所。”这是北齐修筑的自下口往东的长城。
昌平区境内在刘村、高崖口、老峪沟交界处,保存的古长城遗址为北齐长城。北起黄楼院北山梁(与明长城连接),南经泥洼、禾子涧的锅顶山、老峪沟的鳖鱼岭,折向马刨泉之北祁岭,南近门头沟大村,南北长约30公里。在这段古长城遗址上,至今保存着高1。5米,宽2米墙基和敌楼、烽火台的石砾堆。明代的长城,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创建的,明朝统一全国前,早已实施“高筑墙、广积粮”的战略思想,洪武元年(1368尼年)派大将徐达修筑长城,部署设防。自大同经居庸关到山海关段的明长城,基本上就是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
现在保存下来的明长城跨越北京市的六个县区,全长180公里。昌平境内约4公里位于刘村乡海拔1439。8的黄楼院西北的山顶上。这段长城自延庆县八达岭经河北省怀来县董庄子曲折向西南行。长城墙体正处于昌平县与怀来县交界处的分界线上。
昌平境内保存完好的长城,就是闻名遐迩的居庸关-八达岭明长城。20公里长的关沟峡谷,自南向北,有四座关城,最下端的关城称下口(即南口),建于永乐二年(1404年),现关城已不复存。向北行七公里处,为居庸关城,建于洪武元年(1368年),已经修缮,城中有过街塔基座-云台。再北行4公里为上关城,永乐二年建,关城已不复存在。在往上约8公里,即到了位于延庆境内的第一关,八达岭关城。八达岭关城称北口关城,南门门额为“居庸外镇”,北门门额为“北门锁钥”。关城与长城相连,向南与居庸长城连为一体,因为军事防御与指挥的关系,古时属于居庸关范围。“天下九寨,居庸其一焉”,无疑,居庸关-八达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居庸关向北延伸,到八达岭达到最高处,海拔1015米,站在八达岭烽火台面南远眺,居庸关的几座关城均在足下,且一个比一个低。《长安客话》说:“南下关城,降若趋井,故议者谓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历史上在关沟内修筑的四道重关,即是沟通关内外的通道,又是一座座防御的关口,与长城的主体密切相连。
居庸关在战时是咽喉要地,在和平的年代里,是商旅必经之路,秦之后,设上谷郡,设边镇,设卫所,开集市贸易以沟通关内外农牧业商品交流,发展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上千年以来,八达岭、居庸关,历经了历代的政权更替,见证了血雨腥风的内扰外侵,不同肤色的人种,为了商业的、政治的目的从其间穿梭。大漠的金戈铁马在这里抢关夺隘,征得天下。长城的价值不仅在于她的雄浑厚重,而在于能够创造她的历史与修建她的伟大的人民。长城,中华族人的骄傲,中国的民族之魂。
居庸雄关愈千年
居庸关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是进入北京的门户,距北京一百余里。
北京西北群山绵延不断,山峰重叠相连,古时重兵进入必经此口,因此为戍边屏障。关沟两侧高山屹立,长约二十公里,地形险要是通商、通贸、运兵来往于关内外的咽喉要道。有“边城九寨,居庸其一”之称。关城即设在关沟之中,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
居庸关之名,缘起于“徙居庸徒之地”。其名始于秦,建于汉。据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将强征来的庸国(今湖北竹山一带)的兵卒、民夫同囚徒,迁徙燕山定居,故地名“居庸”。目的是充实边防,建关戊守,以后建成的这座关城就叫居庸关。三国时称西关,北齐时改名为纳款关,至唐代又称作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辽、金、元、明、清各代均称居庸关。
居庸关古关旧址在今居庸关与八达岭之间,名“上关”。而今所见的居庸关,是明代景泰年间修建的。元代以前的关城遗址都已不存在了,因此古关城的确切位置,今人说法不一。
明灭元以后,元统治者虽退出大都,但仍力图卷土重来。因此,明太祖朱元璋对重修居庸关非常重视。据《四镇三关志》记载:“洪武元年命大将军徐达修建居庸关,建城跨两山,周一十三里,高四丈二尺……”。这说明,现存的关城和边墙是明代初年修建的。宣德三年重修,景泰元年关城全部改建成砖石结构,它跨东、西两山。上周长六公里厚二丈六尺,南北各开一门。均有瓮城,城高四丈二尺。
从北魏时,居庸关所在地开始有长城。北齐时又从这里把长城修到山海关,从那时起居庸关就成为长城的一处重要关口。元朝时关城设万户所,统领各部卫军三千人,并在南北两口建立“大红门”设关卡、斥堠,有卫军693人,目的是使道路安全畅通,剿巡盗贼和维修关城并严于防守。
居庸关还有南北两个外围关口,南面的叫南口,为第一重关,是关沟的入口,原来的关城已不完整,但在沟口的两侧山脊上,还可看出城墙的痕迹。北口叫八达岭,又称上口,是关沟的第四重关。
长城在关沟的四道重关自内向外是:南口是第一重关,居庸关是第二重关,上关城包括三堡一带为第三关,八达岭为第四重关。
居庸关关城的中心,有一座白色大理石台子,这就是“云台”(又名过街塔)。它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三年后完工。云台原是一座过街塔的基座。上面原建有三座小塔,到了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又增建泰安寺于台上,内奉佛像,明代晚期塔和寺被毁。云台基座东西长26。8米,南北宽17。6米,中开券门可通车马。整个云台的建筑和雕刻,是元代艺术作品的佳作,它不仅在建筑结构上独具特点,更重要的是台子底下券门内有精美的浮雕和六种文字雕刻的经文,有很高的艺术和科考价值。佛教云台宝塔建于要塞城之街心,有震慑、寻求神灵保佑以求吉利之意;明又增建寺庙于上,说明元、明两代封建王朝对佛教的信赖与重视。
云台台顶面积310平方米,四周挑出石平盘两层,上层刻云头,下层刻缨络和串珠,台顶边缘设石栏杆,55根火焰形望柱之下和台顶四角都向外挑出龙头、栏板、望柱;龙头的雕刻大气浑然,显示着元代建筑的技术风格。台子正中下方开券门,券门顶部呈八边形,宽6。32米,高7。27米,长17。57米是我国目前少见的宋元以前城关门洞形式。
居庸关关城设南北二门,门外都有瓮城。北门瓮城设有吊桥,南门瓮城门额有“居庸关”三字,旁边落款是“景泰五年八月吉日立”字样。北门“居庸关”字旁落款是“景泰五年五月吉日立”。
居庸关在历史上是北方战略要地,近千年来封建王朝兴败,与居庸关有密切关系,一旦攻下居庸关,形式便急转直下。如金破辽,元破金,以至从公孙瓒、曹操、成吉思汗、戚继光、李自成以及近代的张作霖、冯玉祥、阎锡山等等均在居庸关一带作过战,抢关夺隘占领京城。
居庸关周围自然景色秀美,逸闻轶事世代相传,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叠翠居庸抱云台”是八百年前金代皇帝钦定“燕京八景”之一。近些年来,国家积极筹措资金对关沟以内的诸关口以及长城,进行了修缮,它以崭新的雄姿迎接之一批批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壮哉长城,浩气凛然的中华之魂。
嘉峪东去两千年,英雄骁勇战犹酣。
秦时雪域汉时瓦,宋祖明宗莫等闲。
晓以曹公旌旗过,朝以闯王斩三关。
衮王金戈孝庄剑,而今雄关亦当前。
不识国魂千年雪,万里长城万里涵。
圆明园处硝烟烬,雪耻国恨莫若残。
人魂国魂民族魂,今朝笑傲万里川。
不以胜败论文武,春风依旧居庸关。
梁公祠与景粱台
距昌平城西8里的旧县,是明景泰以前的县治所在地,建于唐,原名“白浮图城”。
城北有一梁公祠,是为唐代宰相狄仁杰所修。老百姓称之为“梁公庙”。此祠建于何代,未见记载.但梁公祠前所植古槐与菩萨庵前古槐,被称为唐槐,所以估计此祠是建于唐朝。
现存碑记记载:元大德三年(1299年),新任昌平县令王敬,闻城北有狄梁公祠,前往凭吊,见祠堂已破旧不堪,便率同事加以修葺。此后明正统、弘治年间重修。清乾隆三十八年再次重修。明时,狄梁公祠每年农历四月初一有赛会,方圆二三百里内的人们都前来进香,香火很盛。每年农历九月初三秋收之后,均有庙会,生活用品、农具、干鲜果品、干柴、兽皮、应时小吃应有尽有,热闹非凡。其中数山里红最为著名。此外,还有拉洋片的、套圈的、唱戏、走会,十分热闹。庙会延续几百年不衰,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狄仁杰,字怀英,山西太原人。传说其曾在昌平作过县令,因而为其立祠;其实并不属实。据元大德四年集贤院学士宋勃所撰碑文所载:狄仁杰并没有在昌平任过县令,而是在唐中宗年间,出任河北道行军副元帅、安抚大使等职,到幽州(今北京)后,截获河北胁从于突厥兵的百姓数千人,按朝廷政令为敌所用者,均予以斩杀。狄仁杰宽大为怀,使百姓得以获免,燕赵百姓感念其恩,故为其立祠。如此推断,梁公祠应建于唐代。
纪念狄仁杰的建筑还有一座景梁台,在沙河西南的柳林村。初叫慕梁台,建于明正德年间,隆庆年间改称景梁台。在唐代为相的狄仁杰,死后几百年之后的明代,仍有人为他修祠筑台为念,又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流传至今,不为忘怀;足以证明其功绩德行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印象至深。
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狄梁公祠和景梁台均已不复存在,旧县原梁公祠处,仅留四块残碑,与那些美妙的传说一起,向人们展示着过去的历史。
旧县城岁月沉浮,残碑空古槐独,仅残留菩萨庵槐枝茂盛,碑文记槐与狄公同株;痛怀古,空悲切,大唐悲歌梦浮图,孰人知,人杰千古思念,万民敬仰,流传于斯,民敬之忠魂,佩之傲骨,心之镌刻。民之颂,千古抒怀,民之妒,为奸为佼所不耻焉。为忠为忠所称颂焉。
元代水利工程白浮堰
《长安客话》中说:“白浮山在昌平境南,上有二龙潭,其水流经白浮村。元代郭守敬筑堰,引水使西,会马眼等诸泉,折南流,入于潞河,以便天下漕运。”这里所说的就是北京古代水利工程“白浮堰”。
元朝大都城(即今北京)从南方运进粮食,一靠水运,二靠大运河,但都只能到达通州。从通州到大都还要靠陆运,非常困难。“陆运官粮岁若干万石,方秋霖雨,牲畜死者不可胜记。”牲畜死亡是一回事,人役之劳苦就更艰难了。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都水监郭守敬,奉召兴水利,以解决漕运。
郭守敬(1231-1316),河北邢台人,他在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地理等方面,很有成就。为了解决运河的水源,他对京西、京北各地水利资源,作了详细勘察,作出了利用白浮泉水的方案。
白浮泉水系海拔约60米,比大都城西北角高10多米,向南直接引入大都,要经过沙河、清河等低洼地,不好实现。经过反复测量,发现昌平与西山呈东高西低的落差,即决定将泉水西引至西山山麓,筑起长堤,拦截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泉水形成水系再导入昆明湖,这条堤就是白浮堰。昆明水系入都城南汇为积水潭,向东折向西南,出京师南门向东至高丽营入白河,总长80多公里。修河时,皇帝命朝廷大臣宰相以下官员与官兵一起参加劳动,从至元二十九年春始至三十年秋完工。赐名通惠河,这是当时北京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