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平八景”的变迁
“燕平八景”就是昌平八景。在五代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昌平曾一度改称燕平,后复名昌平。但后代文人的诗词中仍然沿用燕平。
昌平北有军都山、燕山,西有太行山,又有居庸、白羊等重要关口,地势险要,山川雄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辽、金以后,直至元、明、清,北京又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古时的昌平,山高林密,水源丰富,环境幽静,山水有神奇之妙,历代皇帝、臣仆、扈从以及文人墨客常来光顾,在这里修庙宇、采茔地、建行宫、筑城堡、造关坊,游猎饮宴于青山碧水之间,吟诗作赋,镌石留名,因此,昌平境内逐渐形成了燕平八景。
《隆庆昌平州志》所载的“燕平八景”是:
一、松盖长青:指昌平州东门外的大松园。
二、天峰拔翠:指东山口内平台山圣迹亭以北天寿山陵区景色。
三、石洞仙踪:指中山口内蒋山南坡的仙人洞。
四、铁壁银山:指下庄乡海子村西南的银山。
五、虎峪辉金:指虎峪小金山的奇异景观。
六、龙泉喷玉:指州城南龙山的九龙池。
七、安济春流:指南沙河的安济桥及温榆河水。
八、居庸霁雪:指居庸关附近景观。
这八景中的松盖长青、天峰拔翠、安济春流三景出于明代,其他五景起于何时,明代以前史书不见记载。
清康熙年间,昌平知州吴都梁和河南新郑县廪生潘问奇《康熙昌平州志》,对燕平八景的记载又有变化,他所载的“燕平八景”是:
陵阙晴霞居庸霁雪龙泉漱玉
虎峪辉金石涧松涛银山铁壁
神岭千峰沟崖双瀑
《志书》并载有康熙癸丑仲秋(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八月,六聘山人施余泽画的“八景图”。
清代的“燕平八景”与明人的八景相比,不同之处有二:一是少了“松盖长青”;这是因为松园的茂密松林在清代被砍伐净尽;二是少了“安济春流”,这是因为清代停止了温榆河漕运,安济桥头见不到运粮船了。另外又新增了两处新景点,:即“神岭千峰”(西贯市西部的神岭峰和千峰山),“沟崖双瀑”。二是两处景点的改名,“天峰拔翠”改为“陵阙晴霞”,因东山口内平台山上圣迹亭已毁,不可能登亭远眺了,所以改为“陵阙晴霞”的建筑景观。“石洞仙踪”改为“石洞松涛”,当时因大宫门一带还有松林,在石洞处仍能听到涛声。
远古的昌平,在重山密林当中,人烟稀少,设想,那些景观一定是一种原始的美丽,几百年过来了,时过境迁。很多景观已销声匿迹,但又有很多焕发出新的光彩。如东山口的圣迹亭,大坝横锁,碧波荡漾中,平台山上又重修了亭台楼阁,与之比邻的蟒山之上修有天池一座,若天外神水,在莽莽丛林中焕发着勃勃生机。随之,碓臼峪郊野公园、虎峪自然风景区、白羊城风景区、响潭风景区、花塔和平寺、银山塔林、黑龙潭景区、慕田峪长城景区等也相继被开发。
公元2004年以后,十三陵诸陵也相继修缮完毕,定陵地下宫殿、长陵的楠木大殿、昭陵的地面建筑的修复,每年都会迎来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
安济春流话古今
沙河,像一条大动脉,贯穿整个昌平大地,以她柔美的身姿,滋润着昌平的土地.沙河由西山、北山发源的近四十条支沟水系,先汇集成南沙河,北沙河,东沙河,其中北沙河与南沙河流经巩华城的南北两端后,与东沙河在豆各庄村东汇合,再汇成一水称为温榆河。温榆河向东流去,直至通州北关闸注入北运河。沙河镇在三河交汇之间,因河而得名。时过几百年,随着河道的改变,东沙河逐渐消失。民间俗称:两河加一城,今后必成龙。结果龙未成,在两河交汇处倒成了一条沙龙。
河畔的村庄,以上好的内蒙羊毛,经沙河水的洗涤,而生产的毛毡,柔软细腻,是为精品。沙河的金翅大鲤鱼享誉京城,它的产地就在安济桥下游的南沙河内。据传:清代有皇家网户26户,由皇家赐银米专为皇家打渔。毛毡和鲤鱼均成为进贡皇宫的上好贡品。“清水毡子大鲤鱼”享誉民间。北沙河有朝宗桥,南沙河有安济桥。安济桥在明代,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景点,他直通大运河,是沟通粮食运输的漕运通道,河面之上千帆竞发,一派繁荣升平景象,被明代崔学履列入“燕平八景”之一,名为“安济春流”,并赋诗加以赞美:
沙河南去锦帆稠,春水偏宜估客舟。
共指灵源同潞水,喜看幽派即沧州。
浕多沙堵眠鸥鸟,欲傍星槎犯斗牛。
畿辅名区多胜绝,楚云湘月共悠悠。
沙河是古运河的北端,后汉时,上谷太守王霸漕运边饷,就曾利用这条河,后不用而废。明代中叶,戍守居庸、白羊关口边防和护陵诸军,都要到京仓支运粮饷,而京仓都要从通州转运,这就增加了陆运的困难。因此,重兴温榆和漕运,就成了运粮的关键。据《光绪昌平州志》记载:隆庆六年,命蓟辽总督侍郎刘应节、顺天巡抚都尉使扬兆议,疏通由安济桥至通州渡口,长达145里的河道,发军卒三千人治之。从此,每年运粮20万石,入巩华城仓,再分供昌平诸军。当时,每到春天,沙河通航季节,五颜六色的船只汇集桥头,再加上来往行人,热闹非凡,汇集成一幅千帆待发、春流涌动的景象。
安济桥是明正统十三年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寿督建,与朝宗桥同期施工。当地传说:南大桥是一个贪官修的,为了装满腰包,偷工减料,桥修的不是很结实,按要求提前完工;北大桥是一个清官修的,他督工严谨,造桥坚固,但工期超过了时限。结果清官被诬砍了脑袋,贪官加官进爵。如今的朝宗桥,历经了几个朝代,仍然十分坚固,时至今日,依然屹立在北沙河之上。在桥北立一龟趺汉白玉石碑,上书“朝宗桥”三字。
安济桥在明代四次重修,最后一次是在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在三孔旧桥基础上向南再接修六孔,使全桥成为九孔,总长114。7米,桥宽13。8米,高7米。全部用花岗石料砌成。可惜的是公元1959年,修建沙河闸时被全部拆除。目前,在河的南岸,建起了一幢幢的别墅,柳绿桃红,绿荫下建起了一个个大小鱼池,养育着大量新鲜鱼种。近年来沙河上游污水的排放,水质也不近人意,金翅铝鲤鱼已不见踪迹,但她那婀娜的身影仍然十分的美丽。
沙河镇是京城通往塞外的必经之路,明初有些小店,故原名“沙河店”。明皇帝北征、祭陵多住于此,原有文皇帝行宫,正统时为水所坏。嘉靖十七年在店东重建行宫,并增建围城,十九年正月成,名巩华城。清康熙年间,在巩华城内设毡作局,专制宫廷用的毡子。专供皇宫贵族们使用。
如今的沙河已贯通了京昌高速路,安济桥已重新修建,两桥之上,车水马龙,更增添了现代气息,安济桥头的清真寺,已修葺一新,随时接待祈祷者,沙河之水,承载着历史印记,静静的流向东方。现在的“安济春流”是:
铁马溪流通燕幽,不见渔舟登华楼。
浊流锦鲤随风去,桥头静卧龟趺图。
澜上铁流阑下水,绿柳墅中藏娇羞。
昔日漕运今日景,浪遏明辞元曲稠。
“天峰拔翠”与“陵阙晴霞”
燕平的“天峰拔翠”在那里?史书有三处记载。
《隆庆昌平州志》记载:“按州东八里,东山口之内,为天寿山,其山不甚大,水达山麓,清奇可爱。登山望之,远近尽在其中。我成祖上陵时,在此祝万寿,因得名。嘉靖十五年,世宗兴陵偶经此山,览其胜概,在此山顶修圆亭,玉石栏杆,金碧辉映,周围砌砖,悬梯而上,宛如仙境。御笔亲题匾曰:胜迹。凡得恭睹,莫罄揄扬。”
《昌平山水记》记载:“东山口内一里,水中有一小山,曰平台山,山园秀,成祖常驻跸马,嘉靖十五年,上命作亭于上,名曰圣迹。十七年四月壬子,上幸平台山,祀成祖文皇帝于亭中。亭圆形,有围栏,盘旋数十级而上,御提圣迹二字今毁。”
明嘉靖进士崔学履在编修《隆庆昌平州志》写的燕平八景“天峰拔翠”诗中写道:
万寿名山图画开,望中隐隐接蓬莱。
六龙翠辇迁松径,五凤雕阑簇御台。
曾听嵩呼丹谷应,犹传钧乐碧霄来。
题标圣迹瑶光射,寰输凌空俯涧隈。
上述记载不难看出,“天峰拔翠”指的是东山口内东部北部的山岭。这里山虽不高,但从永乐初在这里建陵,就广植林木,到了嘉靖年代,从东山口到十八道岭,已是峰峦顶端,碧绿如画,天寿山的雄蜂,从翠绿的林海中挺拔而出,英姿壮丽。站在平台山的圣迹亭上,展望天寿山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故曰“天峰拔翠”
长陵建成以后,陵后的山改名天寿山,因与平台山重名,故而,更名为天台山。清康熙年间,山上的圣迹亭已毁,已不能登高眺望,但陵区的景物保存完好,陵园。宫阙、牌坊等金碧辉煌,加之晴空彩霞相映,尤为壮丽,故改成了“陵阙晴霞”。
老百姓俗称平台山为小孤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东山口修大坝一座,水库波光粼粼,平台山又新修重檐绿瓦的九龙亭,亭台楼阁映衬在碧波之中,阴雨天时烟波浩渺,若隐若现犹若仙境一般。与之毗邻的蟒山之上修天池一座,利用481米的落差蓄能发电。如有幸登上蟒山,整个陵区与昌平城尽收眼底,又重现了天峰拔翠的壮丽景观。
“龙泉喷玉”九龙池
九龙池有两处,一处在陵区昭陵西南,明代修有皇帝的寝宫,有汉白玉雕水池一座,九个龙头环于池周,泉水并入十三陵水系。一处位于昌平东南五里的龙山。《隆庆昌平州志》记载:“州东南五里,有龙泉山,上建都龙王庙。庙之东麓,泉涌山下,石窦萦回,如玉喷吐,清洌可爱,州之游观者无间四时,盖以为便云集。燕平八景中的”龙泉喷玉“一景指的就是这里。其诗曰:”
凭虚喷薄泄飞泉,矫矫翔龙出九渊。
峭壁危崖愁绝倒,琼珠玉粒讶空悬。
风定涧头声细细,雨余谷底水涓涓。
怪来爽气清入骨,遇客临流思欲仙。
出昌平东门,从北往南,是多年来东山口洪水冲击而成的一望无际的卵石河滩。在州城东南,沙滩右侧,是飞峙而来的两坐山,东称龙山,西称凤山,十三陵地区的河水,到大宝山一带,潜流地下,到龙山脚下,又冒出地面,即是老百姓所说的龙泉。
龙泉有两处,一处在北侧山脚下,泉水涌出,形成一潭。潭池用花岗岩砌成,靠山的石壁上,雕有九个汉白玉的龙头,水从龙口流出,注入潭内,。周围是琉璃砖砌成的围墙。在九龙头的上方岸上原建有一亭,不知何时被毁。近年又在原亭旧基处,重建一新亭。附近原来还有一神仙洞,现已无存。潭水清澈,出潭后沿山脚有水渠向东迤南流去。这就是九龙池。
东面山脚下乱石中,另有一泉,形成一潭,泉水出潭沿河道南流,泉水清凉透底,老百姓称之为九龙口。
历来山者,有水则神,无水则枯。龙山山形不高,有泉水环绕,自然风幽秀美,州人多到此游玩避暑,更有文人、墨客来此赋诗作乐。清代人扬自牧,有“夏日游龙泉诗”,诗曰:
千里平沙出郭长,翠微一点拥僧房。
日回水榭晴溪暖,雨散山门杂木香。
卧爱苔痕生座石,静宜和气人流觞。
飞禽不去游鱼静,疑是相同趁夏凉。
龙泉水原来是很充沛的,元代郭守敬,开通惠渠,修建白浮堰,引的就是神泉水,用于漕运一百多年。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修建了十三陵水库,上游水被拦,地下水位下降,龙泉水逐渐减少,至目前为止,水库上游的水流已断流多年。但九龙池、都龙王庙遗迹尚存,昔日那滚滚泉水已息身于地下,就连十三陵的九龙池也变成了一口水井,出水量也在日益的减少。人口日增,水资源的无计划应用,使美丽的大自然遭受了无比的创伤,北京已成为了缺水城市。这种供销的不平衡,也在时刻提醒人们的注意保护。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美好山川的赞美,以及对远古那些梦幻般的回忆。
银山塔林胜景依存
银山在下庄乡海子村东南,距昌平城约三十公里。
铁壁银山在许多书里均有记载,《方舆纪要》说:银山峰峦高峻,冰雪层积,白色如银,麓有石崖皆成黑色,谓之铁壁银山。
顾炎武的《昌平山水记》也有记载:州境之山,其名者为银山。在州东北六十里,拾级而上,五六里为中峰,唐僧邓隐峰之所居也。山半有壁,其色似铁,世称银山铁壁。下有法华寺,有隐峰十诗,曰白云峰、曰佛顶峰、曰古佛岩、曰说法台、曰佛觉塔、曰懿行塔、曰雪堂、曰云堂、曰茶亭、曰朦泉。金大定六年立石。
上述记载说明铁壁银山很早就是名山,而且自唐代以来就是佛教圣地,邓隐峰就曾居住于此,并留有石诗刻石,但因年代久远,石刻已不复存在。《志书》中找到的只有五咏,均为五言律诗,如“咏白云峰”曰:孤峰高如云,上有银色界。识得普贤身,虚空犹窄隘,悟明理性时,不作尘境界。劫火或洞然,北山无变坏。又如:《咏蒙泉》:寂寞银峰下,寒泉浸碧空。堪将耨池比,不与堰浮同。夜印月华白,秋风霜叶红。蛟龙比身隐,天旱济群蒙。
《隆庆昌平州志》将“铁壁银山”列为“昌平八景”之一。
银山寺多僧众,唐时即成为明僧阐扬的道场,与江苏的金山并称“南金北银”。唐宪宗元和年间,明僧邓隐峰曾由福建来到银山,从此僧人越聚越多,到金代时,僧众多达五百。除重加修葺辽代大安年间建造的大延圣寺外,又增建僧尼住房七十余间。新建了铁壁寺、清凉庵、松棚庵等七十二座庙庵。当时的名僧佛觉、晦堂、懿行、虚静、寰通五大禅师都先后来此讲经说法。据志书记载,金天会三年,建发华寺《即大延寿寺》,明正统十二年,又予重修,领七十二庵。
据当地传说:桃林北大寺、兴寿九圣寺,还有其他寺庙,均属银山寺庙统辖。《志书》中记载:银山之下兴寿村有寺曰九圣,建自于辽乾统五年,明宣德辛亥春,司设监太监吴亮,先建巨寺于山上,正统戊辰,英宗驾兴北山,赐额曰“发华禅寺”。即而询之九圣为辽金古刹,悯其倾圮,复捐资庀财,创大雄殿于寺中,设三世佛于殿后,建伽蓝祖师堂于殿之旁,立天王殿于殿前,竖钟鼓楼于山门外之左右,廊殿舍庑,无不全备。经始于天顺丁丑春,落成于巳卯秋,赐匾额曰“崇寿禅寺”综上诉,说银山发华寺统领七十二庵,是有根据的。
僧尼众多。当地传说,银山有七十二盘碾子,七十二口井。有那麽多碾子和井,说明人多。旧时粮食要用碾子粉碎,吃水要挖井。碾子和井到底有多少,未见记载,是否为讹传不可证实。在修整银山的过程中,已清出两口古井,还有碾盘和坨子。
银山塔多。地位较低的僧人死后火化,葬于塔下,塔是和尚的坟墓;等级较高的住持,死后不火化,当一息尚存时,着盛装打盘坐于荷花缸中,众僧为之祈祷值更,塔基开始兴建,确认死后封缸置塔基之内,开始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