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村并无燕太子丹墓
昌平东南七十里,南距北京安定门约二十里处,有一个几百户的村庄,名为燕丹村。长期以来,人们一致认为该村是战国燕王及太子“丹”墓地所在,其中明末清初史学家顾炎武所写《昌平山水记》,亦未能辨明其真伪,只说“年祀邈远,罕能究焉。”其实,这只是一种讹传和猜测,是一个历史的错位,这里并非有燕王和太子丹墓。
《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有这样一段记载:由于燕太子丹曾派荆轲刺杀秦王,未能达到目的,荆轲反被秦王所杀,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遣燕王喜曰:“秦尤以追燕急者,以太子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于辽东匿于水中,燕王乃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这段记载明白的告诉我们,燕太子丹已被燕王杀害于辽东,其头献给了秦王,五年后秦灭掉了燕,燕王喜也被秦王捉住,当了俘虏。这就是说,燕王及太子丹墓不可能在燕地蓟城(今北京)附近。
另《金史蔡硅传》中说:“而燕王墓旧在中部(即今之北京)东城外,海陵王(即金主完颜亮)广京城,围墓在城内。世宗大定九年,召改墓城外。俗传六国时燕王及太子丹墓,及洛圹,东乃燕灵王刘健、西乃燕康王刘嘉墓也。”
这进一步说明,金朝在此次扩城后迁出的墓葬,不是传说中的燕王及太子丹墓,而是西汉时的刘健、刘嘉墓。刘健是什麽人?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生前封燕灵王,刘邦死后,为吕后所杀。刘嘉又是什麽人?他是刘邦堂侄琅琊王刘立之子。刘立在孝文帝初元六年,被封为燕王。刘立死,刘嘉继承其封号,刘嘉死后的谥号“康”。那麽,为什麽墓葬由城内迁到城外之后,仍然说是燕王及太子丹墓而不说是刘健、刘嘉墓呢?估计有两个原因,一是把刘健、刘嘉墓误传为燕王及太子丹墓由来已久,一时难以改变;二是刘健、刘嘉生前封号,都有一个“燕”字,又都是皇族之后,把二燕王墓误认为燕太子丹墓了。
景文屯又称济阳卫
当地的老人还记得,昌平东南六里的景文屯村又叫济阳卫;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个村还有一个高大的庄门牌楼,牌楼上镌刻着“济阳卫”三个大字。现已无存。
济阳卫是什麽?要把它弄清楚,需要了解一下明朝初期的军事组织。明初,共有四大军事组织:一曰五军都督府;二曰锦衣卫;三曰京卫;四曰外卫。其中的京卫又分旗手卫,府军前、后、左、右四卫;羽林左、右、前三卫;金吾左、右、前、后四卫;虎贲左卫,燕山左、右、前三卫,大兴左卫。济阳卫等。由此可知,济阳卫是京卫的一个卫所。所谓京卫是负责京师保卫的武装,卫所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济阳卫既是属京师保卫部队,怎麽到了昌平景文屯呢?这是因为济阳卫虽是军事组织,却不属于当时最高军事组织-五军都督府,而是隶属于皇帝直接掌握的指挥使司,故被称为皇帝亲军;其地位仅次于锦衣卫。
明初,卫所制度健全,军士名额有绝对的控制。但到了英宗正统年间,宦官当道,英宗朝政松懈,不重视军队的建设;卫所建制失去控制,军士数量也越来越多,军需供应发生了困难。因而,大学士扬士奇向皇帝奏议:令京师卫所抽兵三万,到北京各地屯田自给。皇帝批准了这个奏议,于是济阳卫一部分军士便来到昌平东南景文屯村屯田。又因为明代军士都是卫籍军户,家属亦在卫所管辖之内,所以军士离京,家属亦需同行。就这样,不仅“济阳卫”部分军士及家属来到了景文屯,“济阳卫”这个卫所的名称也被带到了景文屯。这就是景文屯一度称为“济阳卫”的原因。
济阳卫的军士及其家属来到景文屯以后,明代军事组织进一步涣散瓦解,他们远离京师,又以屯田为主要任务,所以越来越不像军事组织,而成了一支劳动大军,最后竟连京卫的各种特权也已完全消失,要像当地百姓一样承担撑船、运米等项杂役。明亡以后,济阳卫的军士和他们的家属,大部分留在当地,成了普通百姓。所以说,现在景文屯的村民,有一部分是明代军屯军兵士的后代。
平西府的来历
平西王吴三桂,原系明代将领,因献山海关有功,使清军顺利入关一鼓作气拿下京师,吴率部参与作战,立下战功,但他是汉将,摄政王多尔衮恐其侍功对社稷造成威胁,不准进入京师,后任命他为平西王,率军南下,驻守云南,每年朝廷拨以大量饷银。他笼络地方官,又军备充足,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康熙继位后,决定裁撤三藩,令其回京候旨,吴起兵造反,后被康熙所败。
一个驻守云南的叛军之将怎末会在京城有府邸呢?平西府又是如何来历呢?
平西府在昌平东南四十里,该村所以叫平西府,当地人说,因为清代在这里建过王府。但进一步再问,是谁的王府?却很少有人能说清。
平西府是否真有过王府,王府的主人是谁?清代文人昭梿著《啸亭续录-京师公府第》有条记载:“利亲往府在德胜门外郑家庄俗称平西府”。光绪《顺天府志》卷二十八记载,昌平东南四十里有平西府初名郑家庄。由此可见,德胜门外的郑家庄,即昌平的平西府;昌平的平西府即德胜门外的郑家庄。这里确有过一座清代的理亲王府。
理亲王何许人?原来他就是康熙皇帝的废太子胤仍的儿子弘晰。
清代王府均建于京城,理王府何故建在远离京城的郑家庄?这是政治斗争的结果。胤仍在康熙时已被立为太子,可是他当皇帝太心切了,过早地暴露了黄袍加身、取康熙而代之的心迹,因而失去了康熙的信任,被废掉了太子的地位,被囚禁在京城咸安宫内。1723年雍正继康熙当了皇帝以后,觉得天下已定,再囚禁胤仍已没多大意义,便下令在京城外为其建立王府,而王府所在地就是昌平四十里以外的郑家庄。次年胤仍死追封为理密亲王。封他的儿子弘晰为理郡王,六年后,再晋升为理亲王。郑家庄王府虽为胤仍所建,实为理亲王弘晰所有,被称之为理亲王府。到了乾隆四年,弘晰不甘寂寞,与庄亲王允禄勾结,密谋反对朝廷,。事情败露,弘晰被消去封号,由胤(衣补旁加乃)第十子弘《日为》袭郡王。王府迂回京师,原理王府废弃不用。明明是理王府,可当地一直称平西府,这又是什麽原因呢?有人推测,很有可能在修建理王府之前,降清明将吴三桂建过王府,因他曾被清朝封为平西王,但未见有文字记载。
理王府修建至今,不过二百七八十年。原在村北,有围墙。东西长一里,南北长一里有余,呈长方形,据村中老人讲,今平西府中学,即王府的东南角,校门即王府的南墙。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尚有大门石墩等遗物,而今连遗址也找不到了。
秦城与龙泉水
悠悠十三陵,泛泛昌平城,城西有旧县,城东有秦城。城庙七十二,州衙与兵营,三步有一庙,五步桥头仃,皇陵铺新瓦,遥闻辘轳声。雄关铸铁马,牧笛声声邻。
秦城有悠久的历史,《光绪昌平县志》记载:秦城在昌平东三十里。《隋图经》载:昌平县有秦城。从《地图志》上看,南北朝时既有秦城。这说明,秦城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有人说,秦城曾是昌平县治所在,可是查阅史书,自汉以来,哪一朝县治也为见设在秦城。也有人说,秦城是关防城,是二道关经黄花城上下庄至山口的防卫用城,但也不见记载。只有《光绪昌平州志》才明确说:清朝时设有秦城铺,即“驿道”,属东北路,铺司设在昌平城里,经何营铺、秦城铺、暴峪泉铺、平义分铺、桥子铺、松棚铺至怀柔。这说明秦城只是驿道的一个驿站。怀柔虽包围于崇山峻岭之中,但绕山有路通于漠北,明代鞑靼人以及蒙古铁骑,常绕道从怀柔侵入昌平并威胁京城,所以怀柔城的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军队以及来往官员往来其间。昌平又是皇陵所在地,是守护京师的北大门,城内朝廷各部、道机构众多,在昌平外围重要地域设个城垣亦不足为奇。
据当地老人回忆,三十年代初期,秦城还有城的遗址,特别是西门最明显。两边有砖砌的门垛,门上还有房子,但不像城楼。出西门是条石墁路,直至大石桥。从秦城的街心看,西街和南街笔直,像是城街的样子。东街曲斜,像是后来拓建的。由此断定,秦城是一个城垣耸立,四门齐全的城廓。
秦城原叫“芹城”。《光绪昌平州志》载:秦城水畔多生水芹。可能“芹”字是从这里来的。
秦城村北有山,名神岭。《昌平州》载:“神岭又名三思岭,在城东北三十二里秦城北,高百余丈,下有龙潭,即秦城水源。”龙潭实际上是秦城沟里的水,从海子、湖门经上庄,到下庄村南,潜流地下,到秦城村北,神岭山下流出地面,形成所谓的龙潭。《日下旧闻考》说:“龙潭寺,在昌平州秦城龙潭之上,本天佑旧刹。”这说明唐代后期天佑年间,这里就建有龙潭寺。《日下旧闻考》还说:“明成化三年,释道琛撰碑,行湛立石。《龙泉寺石刻》记载,敕赐龙泉寺记深山在昌平县东三十里秦城村,村有龙潭,约九亩,有占龙潭寺。天佑元年建舍利宝塔,又有海云国师及大庆寿尊宿塔。又有望景轩,宣德间嘉兴大长公主偕驸马都尉济延舍金帛建。”由此记载来看,龙泉寺原有建筑规模是不小的。以至清朝扬自牧还留有描述“芹城”的诗,诗曰:
僻绝秦城路,秋山带夕阳。
青围蒲间玉,红点柿林霜。
塔古留荒寺,春闲倚半墙。
土人讹水脉,谁与郦元商。
扬自牧是昌平界山村人。从他的诗中,不难看出秦城金秋的绮丽风光。龙潭四周,围满清蒲大片柿林,霜后红满枝头。古塔衬着荒寺,金黄的山峦,照洒夕阳。这是清代秦城龙泉寺的景色。到了四十年代,龙泉寺除了龙王祠庙、庙门前一棵老槐树,以及庙台下的龙泉,已看不到塔轩等建筑。龙泉水是很有名的。秦城村北有一自然村叫象房,曾养过象。据《析津志》记载:“象房废,今在芹城北处有暖泉”暖泉即龙泉。龙泉水冬暖不结冰,可用泉水洗象。另外,早在30年代,当地就利用水利推动碾子,轧香面,再制成香出售,自成一种行业。
秦城水源很丰富,《光绪昌平州志》记载:“芹城水发源芹城村北神岭下西南流经南庄村西,右合扬家巷水。又东南葫芦河村北,惠泽龙潭水注焉。又东南经小东流村西,汇桃谷水。又南至吝沟村南,注入沙河。”这就是秦城水流经的地方。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秦城水源尚十分丰富,但随着地下水的无计划开采利用致使水位下降,水源开始枯竭,水量逐年减少,至现在,已无水流,原有的河系已消失无存。
象房村因养大象而得名
古时的缅甸和我国的云南,已学会用象作为劳动工具,在原始森林中,用以将巨木拖出;作为运输工具,运载人与货物,甚至用于战场上的厮杀。象在有些地区奉为神灵与吉祥的象征。因它高大无比,性情温顺,极易训练,很受宠幸。
在元代,作为贡品,云南以及缅甸常以此为礼物送以朝廷。有元一代,历经两个酉年和两个庚子年。查《元史-帝记》,第一个丁酉年的前一年十一月“缅王遣其王子僧伽巴叔撒邦巴来贡方物”;第二个丁酉年的前一个正月,“云南土司阿芦降,遣侄思斡以方物来贡。”可见,前后相差六十年的两个丁酉年元月,元政府都曾接受缅甸王和云南土司所贡的大象,
据《析津志》记载:“象房在海子桥金水河北一带,房甚高敞。丁酉年进大象,一见其行似缓,实步阔而疾撺,马乃能追之。高于市屋檐,群像之尤者。庚子年,象房废,今养在芹城北处,有暖泉。”据此则知,原来昌平县东之象房村,是元朝庚子年之后把原饲养在元大都城内大象迁到这里才出现的。为什麽在这里修建象房,则是因为这里有温泉。作为贡品,当然是稀罕、珍贵之物,但作为如此高大之动物,养于城内,新鲜劲一过,也就不为新奇了,加之象及能食,排泄味气熏天,权贵们不能忍受,就只好搬家。
象房村位于秦城北一里,建有高大之象舍,养象人等项开支,由朝廷支付。元灭至明初,仍在经营。随着时间推移,慢慢也就销声匿迹了。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昌平南门外村和水屯村之间仍存一古老地名喂象口,并曾有古庙一座,估计此地名与元代迁移大象,曾途径此处并在此喂过象有关。
城南水乡百泉庄
对过去自然景观的回忆,就是对现在的反省。人口的无计划发展,导致资源的超计划开发,自然生态的破坏,无疑给人类自己上了一道紧箍咒。回忆过去的美好也不妨是一种享受。
百泉庄,顾名思义,泉多水盛,它位于昌平城西南五里。因平地涌泉而得名,泉从何来?原来百泉庄西、北二十里均是山区,并有狻猊、关沟、虎峪等沟谷。沟谷常年水流不断,水出山口流至旧县村西沙底河床,潜入地下,到百泉庄村又涌出地面,因而形成水泉。
百泉庄有悠久的历史。据明代《隆庆昌平州志》记载:“在州治东南四里许,周匝平地涌泉,不计其数。其中有三大泉,阔径丈余。其名源泉者,流沙浑漫;其名响泉者,夜声如闸。又道旁一小泉,流细而清,饮之如甘,诸水皆不及。往者来者至则辄饮称佳。”又说:明成祖朱棣一次到天寿山前陵区巡视,取山中水饮之肚胀,取百泉庄水饮之,腹胀即消。这说明,百泉庄早在五百多年以前,已颇具盛名,并受到永乐皇帝亲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