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寝神路的石象生
炎热的夏季,燥热夹杂着灰尘缠绕着人们焦躁的情绪,下101国道,右拐入陵区的林荫道,一股阴凉扑面袭来,顿感神清气爽。路,两侧的苹果树上,嫣红堆焯硕果累累。这是一个被树木包裹的世界,一个鲜花堆积的灵台,一个灵气引导的肃穆而神秘的世界。
走过石牌坊,穿过大宫门、碑亭,即到了神路,两极延伸八百米,共有十八对石象生,它们相对而立;这是一组大型的雕刻群,建于明宣德十年,是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延续总神道而建。有狮子、獬豸、象、麒麟、骆驼、马,每种动物四尊,各二立二坐;石兽的后边有文臣、武臣、勋臣十二尊;这些石雕体积庞大,线条粗犷,生动雄壮,栩栩如生,是十分珍贵的艺术品。
在帝陵前放置石象生,是自秦、汉以来帝王留下的习俗,只是各代陵前石象生的种类与数目不同。十三陵的石象生大体是仿南京孝陵制作,只是增加了四勋臣。
皇帝为什麽要在陵前设石兽、石人呢?这是有来由的。以狮子为排列之首,是因为狮子凶猛、威武,吼声宏大,群兽闻之无不惊恐。所以,不仅陵前有,古代官府衙门前也放有一对石狮,以示威严。獬豸(xièzhì)是传说中的神兽,头生一角,类似于非洲的犀牛,据说他如遇二人相争,专触不正之人。明代都察院的御史都用獬豸作为常服前胸和后背补子的图案,古代的法官头戴獬豸冠,表示善断邪正。放在陵前有“辟邪”、“压胜”的意思。骆驼、象是沙漠和热带地区的运输工具,将它们放在陵前,是表示皇帝统治疆域广阔。麒麟是神话中的“吉祥”之兽象征太平和祥瑞,它牛尾、鹿角、圆蹄、鱼鳞,是世间本不存在的动物。古人认为这种兽出现在圣人在位,天下太平时。南京孝陵的麒麟是独角而十三陵的则是双角。在古代,龙、凤、龟、麟被称之为“四灵”。马善于奔跑行走,是皇帝的坐骑,自然不能缺少。
文、武、勋三臣石像,古称“翁仲”,这个名字也是有来历的。据说秦朝有位大将,名叫阮翁仲,此人身高体壮、力大无穷,曾驻守临洮(今甘肃岷县),防御匈奴有功,他死后为了纪念他,后来秦始皇命令铸造阮翁仲铜像,放在咸阳宫的司马门外,后来人们就将铜人、石人统称为“翁仲”。十三陵的翁仲象征着文武百官。
皇帝在陵前置放石象生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表示坟垅,象征死者生前的仪卫,因为最能显示皇帝生前仪卫威武壮观的场面就是圣节、(在位皇帝的诞辰日)正旦、(正月初一)冬至的大朝会。这时文武百官要身着朝服依序恭立于朝班,掌领侍卫官及锦衣卫大汉将军、神枢营红盔将军则盔甲整齐,佩刀持瓜或斧钺,依序排列侍卫,典牧官陈仗马、犀、象于文武楼前。长陵石象生中的石人衣着形象也与朝会的场面一致;二是利用猛兽、神兽驱除鬼怪邪恶以保证墓葬的安全。
护陵武装-陵卫
皇帝陵寝被封建王朝视为定鼎江山,延续统治和维护等级制
的象征,历代被视为神圣禁地,严加保护。
明代的护陵组织称之为陵卫,是护陵的专门武装。《明史》记载,十三陵的陵卫,原来都是由正规军队改编而成,如原来的南京雨林右卫永乐二十二年改为长陵卫,原来的武成左卫于宣德元年改为献陵卫;武成右卫宣德十年改为景陵卫;原来的成前卫天顺八年改为裕陵卫,武成后卫嘉靖二十七年改为茂陵卫,神武后卫隆庆六年改为昭陵卫。以后又增添了定陵、庆陵、德陵三卫。这些新建的和改编的陵卫,都只管护卫陵区,从不外出随军作战,也不属当时最高军事领导机构“五军都督府”统辖,实际是皇帝的亲军。
卫陵军虽不出征御敌,但陵区的西北部有数条路径通达关外,在这里设有关口,有高厚的围墙敌楼并驻军把守。边关虽有驻军,但蒙古鞑靼人的部落的骑兵经常越界侵扰,李自成进京前就曾进入陵区,烧毁了定陵大殿,所以陵区无形之中也就成了通关进京的屏障。
每个陵卫各领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共有军士约五千六百余人。军士由军户充任,世代相传。军饷来源于军户屯田收入,不足部分由国家补充。他们平时就地训练,巡游陵区;遇有敌情,则分赴陵园各处山口,抗敌护陵。
在陵卫初建之时,并无驻守陵区,1437年英宗继位,命令把长、献、景三陵陵卫调到天寿山中、东、西三个山口并驻守昌平东、西二营。景泰三年,昌平由旧县址迁入东八里新建之永安城,各陵卫公署亦随之迁入。
当时八个陵卫公署的情况是:长陵卫领七所《即统辖七个千户所》位置在州城西北谯楼之后;献陵卫,领五所,位置在州城以西,谯楼南之右;景陵卫,领五所,位于州城东谯楼南之左;裕陵卫,领五所,位于州新城内东北;茂陵卫,领五所,位于州新城内中东;泰陵卫,领五所,设新城内东南;康陵卫,领五所,设州新城内正东;永陵卫,领五所,位于州新城内正西。昭陵建成后,陵卫公署亦建在城中。直至今日,昌平城内仍有以长陵卫、献陵卫、康陵卫、永陵卫命名的四条胡同。而以后的定、庆、德三陵只有陵卫,而无公署。思陵因所葬乃亡国之君崇祯皇帝,既无陵卫也无公署。
明中叶以后,卫所制度逐渐衰落,陵卫名存实亡。兵部官员胡孝才一次奏疏就充分说明了这一情况。他说:我不久前到居庸关去巡查,先到了昌平,当时已是四月,各卫官员尚未训练部下士兵;进一步检查各卫人数,均不足应有人数三分之一。而这时关外河套地区蒙古骑兵,又常侵扰宣、大地区,甚至跨过长城,直逼京师。因而,明廷于嘉靖二十九年,以四千军士建立了永安营,驻于昌平城内;以三千军士建立巩华营,住沙河店。重新加强了十三陵的护卫力量。
清代定鼎以后,十三陵作为历史古迹,虽被保留下来,但各个陵卫随着明朝的灭亡而消失了。留下的只有昌平城中的几条胡同的名称,不时的会勾起人们对过去历史的回忆。而那些陵卫的士兵们也逐渐成为老百姓了,有些则被编入陵户,受清代看陵太监统领,负责陵区的看护与管理。他们耕种着陵区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活,许多护陵人的后裔,居住在有着历史遗迹之称的村落里,传承着一个个神秘的传说。
皇帝绯闻与献陵前的遮羞山
皇帝也有绯闻,笑话!笑话多为传说,而传说则嚼之有味。献陵为十三陵之一,在长陵西一里的黄泉寺前,里面埋葬着成祖长子朱高炽,庙号仁宗。朱高炽于永乐二十二年七月继位,次年五月亡,寿四十八岁,继位七月建献陵,次年年九月葬仁宗。皇后张氏正统七年崩,合葬于献陵内。
仁宗是个比较开明、能文善武而又放荡不羁的皇帝。他曾对辅佐他的大臣扬溥说:“我叫你辅佐我,不是为了你的学识,主要是为了多知道些民情和治理国家的方法。”他经常召集臣公议事,十分耐心听取诸臣的奏报与建议,并一同商讨治国之略。洪熙元年四月的一天,仁宗正要外出,走到宫中的西角门时,听来人禀报说:山东、淮徐地区老百姓缺吃的,可地方官吏却逼交夏税。听到这仁宗当即命大学士扬士奇在西角门写诏书,免去山东、徐淮地区的夏税和秋税的一半。扬士奇说:“这是你对百姓的恩德,但也应告诉户、工二部一下。”仁宗说:“救民之穷,如同救火,不能迟疑。”立即命太监拿来笔墨,让扬士奇在门楼里代写诏书,仁宗亲自加盖玉玺立即发出。
仁宗掌政时,比较注意节俭,采取了精简采买,减除南方专为宫廷的特种织造、停宝船出游等一系列开支的措施。在衣着与饮食上也因式就简,这在明代君王中是少见的。他死前留下遗照说:“我对百姓没有什麽恩德,不忍烦劳他们,我的陵寝修建要从简。”
献陵修的确实简朴,地面建筑无重门,第一道门就是祾恩门,东西开仅三间。门内左右“神厨”、“神库”各五间,神道两侧也有“神帛炉”各一座。迎面是五开间的祾恩殿,祾恩门至祾恩殿之间有一周垣,垣后有门,与诸陵不同的是门后有一座小山,形如几案,名曰玉案山。实际上献陵的祾恩殿是建在小山之上,与宝城分开两处。山后300米处有单孔石桥三座,过了桥是内红门,门有三洞,内有龙凤门、五供和明楼。明楼由左上,道窄且陡。楼上有一碑,上刻“大明仁宗昭皇帝之陵”楼后有宝城,中央为墓冢宝顶,下面是地宫。献陵现存有后半部的三座门,门前的石桥,完整的围墙以及经修饰的明楼。玉案山亦因修路而被砍掉了一半,山上的祾恩殿遗迹以及山前的无字碑尚存。
献陵与长陵相比,不仅规模小的多,修建时间也短,仅用三个月就建成了。但是,为修此陵,仍花了不少人力物力。据记载,洪熙元年六月曾调南京北府卫十一万八千军匠赴天寿山修陵,并命成山侯王通、工部尚书黄福总管建陵之事。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麽献陵要保留一座小山呢?传说仁宗当太子时,暗恋自己的姨娘,他买通宫中的太监,于晚间混入宫中,二人发生不清白之事,直到做了皇帝,藕丝不断,此后被人察觉,与长辈联姻行暗房之事为大逆不道,必遭天之报应,一日早朝,晴空霹雳,一条金龙由空而降,直扑神宗,神宗绕柱而遁,终究躲闪不及,被龙吞下,仓惶中掉了一只朝靴,金龙腾云而去。众臣惶然救主不及。而今献陵中只葬有神宗朝靴一只,众臣商议将他的陵建在一座小山的后面,是为了给他遮羞。所以,玉案山又称遮羞山,虽属传说,但神宗生活放荡确实有其事。
据史料记载,翰林院侍读李时勉曾上疏仁宗,劝他在为父居丧期间不可接近嫔妃。这一下可把仁宗气坏了,立即命人将李时勉叫来斥问。李时勉据理力争,仁宗暴跳如雷,命武士用金爪(卫士的兵仗)责打他,当即打断了三根肋骨,并把他关进了大牢。幸亏李时勉有个朋友在锦衣卫当官,及时请医生给他治疗,才保住了性命。不久,年仅四十八岁的神宗因贪色过度一命呜呼。这一来,李时勉就落得个气死皇帝的弥天大罪。
仁宗死后,他的长子宣宗继位,听说此事心中愤愤不平,他命人将李时勉带上殿来,要亲自审问并杀死他。一会儿又派了一个人出去,李时勉不必上殿拉倒西市杀了算了。谁知两个传旨人走差了道,第一个人仍将李时勉带上殿来。宣宗一见就大骂:“你这小小臣子,胆敢触犯先帝,你那疏中都说了些什麽”?李时勉回答道:“我说居丧期间不可亲近嫔妃,太子不可远离皇帝身边。”听了这些话宣宗气消了些。李时勉又往下说了六件事,每一件都是臣子劝阻神宗节欲安康之事,诸事体现了臣子忠君关爱之心;然后说:“下面的事我因为害怕记不清楚了。”此时宣宗明白了,以下的事是难于出口的,于是问他:“你的奏章还在吗?”李时勉说:“已经烧了。”宣宗知道李时勉说的都对,因此称赞他忠心为国当场释放,官复原职。
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能够做到不避前嫌,更正错误实数难能可贵,由此看出宣宗不愧于一代贤君。
客观地说,献陵简亦不简,首先说埋葬仁宗的坟冢宝城与祾恩殿分为两处,殿前修桥造路并不省工,殿与宝城分开而置,这在十三陵诸陵中独数一处,别具一格。陵圈与祾恩殿均需分别围以宫墙,建陵用军匠11万8千余人,加之地方劳役不下15万人,布局、建制、用料亦不减于诸陵;只是规模略小罢了。
永陵门前无字碑
十三陵诸陵门前,均竖有一碑,来过陵区游览的人,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麽每座陵前的石碑都用龟为座,除长陵外,余十二座均无文字可考呢?。
古今之人,常把龟鳖同论,宋文帝刘义隆欲犯河南,北魏世祖拓拔焘闻而大笑说:“龟鳖小竖,自救不暇,何能为也”。清末以后,在民间流传着“为什麽王八驮石碑,皆因买酒掺凉水”的歌谣。当代的人们,问之龟鳖有何区分时,有些人也难以分解一二。
实际上龟、鳖是不同的。鳖是软甲,又名团鱼,俗称王八,民间把视妻外遇而不闻的人称为戴绿帽子,暗示为当了王八。所以王八一词为世人讨厌。而龟是硬甲,由于灵敏,寿命又长,身帔八卦之称,又能负重,自古就被人们所喜爱。如:早在奴隶社会时,奴隶主认为龟的寿命长,知道的事情自然会多,所以问卜时,多用龟甲或牛扇骨烧裂文饰看吉凶,然后将问卜内容和结果刻在上面。这便是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周朝有一种官叫“龟人”,祭祀时掌龟。汉代时的黄金印上,均以龟为印纽。唐代武则天称帝不久,就命官人佩带的鱼袋改成龟纹袋。就连明、清两代的太和殿前也放着两只镏金铜龟。由此而知,古人对龟的敬重程度了。
皇帝用龟为碑趺,是有来由的。传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这九子中,囚牛平生好音乐,霸下平生好负重。这九子之中的霸下就是指龟。众所周知,皇帝自称“真龙天子”,龟既是龙的儿子,又有负重的本领,叫他去驮老子的碑,岂不是理所当然;另一说,因为历代刻碑记,都是为了垂世万年,又因龟的寿命长,能负重,
因此用龟做碑座,有永世长存之意。
巨大的石碑,在当时的条件下,用什麽方法将其立在龟背上,而又不损害龟身呢?这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具体方法未见记载,但有“龟不见碑”之说,可以做参考。明代古籍《文海披沙》记录着这样一个故事:明成祖朱棣为他父亲朱元璋建碑时,因龟趺太高,石碑怎麽也立不上去,把管工的人急坏了。一日,梦见神人对他说:“想立此碑,应龟不见碑,碑不见龟”。管工的人受到启发,第二天急忙命人往龟背上运土,再将碑体平辇而上,终于把碑立了起来。此段记载虽有迷信色彩,但“龟不见碑”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屯土法,可以说是古代劳动人民一项大胆而惊人的创造。
树碑既然如此之难,使人不解的是,明仁宗以后各陵门前的石碑上都不着一字,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对于这个问题,明清遗老也说不清楚。如《范文忠公初集》中有四句诗:“片石峰头古井垂,无端玉简使人疑,何书不被山陵怒,深窗谁知无字碑。”清代史学家顾炎武曾六谒十三陵,在他的《昌平山水记》中,也没有说出为什么碑上无字。询问当地老者,说是嗣皇帝谒陵时问过随从大臣:“皇考圣德碑为何无字?”大臣回答说:“皇考功高德厚,文字无法形容。”听起来倒也合情入理,唐代武则天死后碑亦无字,说是功德自留后人评说。表现得宽宏豁达,寓意深远。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明清以来,有许多史学家对此都做过很多评说。综而言之有以下原因:明太祖朱元璋曾说过,皇陵碑记,多是大臣们的粉饰之文,不能教育后代子孙。他一批评,翰林院的学士们再不敢写碑文了。后来写碑文的任务,便落在了嗣皇帝的肩上。所以孝陵太祖的碑文是成祖朱棣亲撰的,长陵成祖的碑文是仁宗朱高炽亲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