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势力一度强大,威震中原,手下将才济济。但他刚愎自用,推过揽功,最后手下人各奔东西。田丰之死,就是典型一例。田丰本是袁绍手下异常卓越的谋士。曾对官渡之战的形势作了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当曹操与刘备在徐州打得难解难分之际,田丰就向袁绍提出乘曹后方空虚出兵突袭曹营的主张。这本是一绝好战机,但袁绍没有采纳。待曹操打败刘备回师官渡时,袁绍却要同曹操决战。田丰认为战机已失,并指出此时开战的危险所在,应以持久战为上策。袁绍不听田丰所言,反而认为田丰是在众人面前败坏自己的名声,竟然把田丰囚禁下狱。后来,果如田丰所料,袁兵惨遭大败。返兵途中,恼羞成怒的袁绍派人拿着他的剑,提前到冀州狱中杀死田丰。
聪明人常推功揽过,反过来,贪功推过者,恐怕只能算笨人。刘备推功揽过,责己之咎,因而三分天下得其一。袁绍刚愎自用,推过揽功,以至于众叛亲离,终于为曹操所灭。
在现实生活中,“推过揽功”的现象时有所见。一些人整天想着争荣誉、抢位子、推责任、文过饰非、互不服气,造成集体不团结、搞内耗。个别领导干部评先评优、立功受奖时尽归己所有;出现问题,却把责任往他人身上推、往下级推,四处寻找能为他“背黑锅”的人。
古语说:功归人而过归己,尽堪救患扶灾。《菜根谭》上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推功揽过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工作方法,一种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一种勇于担当的负责精神,一种处事做人的至善境界。一个善于推功揽过的人,必定是厚德载物、雅量容人、能屈能伸、大智若愚之人。
任何一项工作,有顺利有曲折,有成功有失败。成功了,不要争功大功小,把功劳、成绩让给他人;失败了,不要推过于人,要有容人、容事、容言的雅量;遇到困难,扬人之长,责己之咎;当造成工作效益降低时,要敢于为自己的决策失误承担责任,关键时刻推功揽过,为下属撑腰壮胆。这不仅有利于与同事建立相互信赖、相互支持的和谐关系,更能促使下属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放开手脚,以发挥最大潜能,成就更大事业。
出事莫推诿,找替罪羊会让你失去信任票
推诿就是在遇到问题时不愿意承担,甚至寻找“替死鬼”或者“替罪羊”。殊不知,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也意味着你把一颗“毒瘤”隐藏起来并让它暗自增大,最后可能无药可救。你的人品会遭到鄙视,你的能力会遭到质疑,你的机会会离你远去……
一人做事一人当,自己犯了错就要自己承担,不要推卸责任,更不要嫁祸给别人。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有承担错误的责任心,不能因为犯了错会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而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
请记住,找“替罪羊”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问题不仅不会因此消失,你的人品反而会遭到别人的质疑甚至鄙视,更别说在职场上有加薪晋升的机会了。其实,在工作当中我们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也许,承认错误意味着会遭受老板的责罚,找“替罪羊”意味着可能逃脱责任。但是当你选择了承认错误时,你得到的真的只有惩罚吗?
杰拉德是美国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一天,他在做工资表时,给一个请病假的员工做了全薪,忘了扣除他请假那几天的工资。后来杰拉德发现了这个错误,便找到这名员工,告诉他下个月会将多给的钱扣除。但是这名员工说自己手头正紧,请求分期扣除。如果这么做,杰拉德就必须请示老板。
杰拉德当然明白主动把这件事告诉老板,老板肯定会责怪他,但是杰拉德没有逃避责任,更没有找其他部门的人来当“替罪羊”,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件事情是因为自己工作的失误而造成的,他要为这个错误负责,他决定到老板那儿承认错误。
当杰拉德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告诉老板自己犯的错误后,没有想到老板却帮他说话。老板很生气地指责这是人事部门的错误,但杰拉德再度强调这是他的错误。老板又大声指责这是会计部门的疏忽,当杰拉德再次认错时,老板站起来拍了拍杰拉德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嗯,不错,我坚持不说是你所犯的错误,而去指责别人,是为了看看你承认错误的决心到底有多大。好了,现在你去把这个问题按照你自己的想法解决掉吧。”事情就这样解决了。因为杰拉德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从此以后,老板更加器重杰拉德了。
当你不经意选择推卸责任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有了做错的念头,因为这样你就会以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去应付工作。但假如在每一次领导分配任务给你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这是我挑战自己的开始”,那么你就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去把它做到极致,从而为自己在领导心目中赢得信任票。
陈任和张明在同一家速递公司工作而且被分到一组成为搭档,他们工作一直都很认真。领导对他们都很满意,然而一件事却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一次,陈任和张明负责把一件邮件送到码头。这个邮件很贵重,是一件古董,领导反复叮嘱他们要小心。到了码头陈任把邮件递给张明时,张明没接住,邮包掉在地上,古董碎了。
领导对他俩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这不是我的错,是陈任不小心弄坏的。”张明趁着陈任不注意,偷偷来到办公室对领导说。领导平静地说:“谢谢你,我知道了。”随后,领导把陈任叫到了办公室。“陈任,到底怎么回事?”陈任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领导,最后陈任说:“这件事情是我们失职,我愿意承担责任。”
陈任和张明一直等待处理的结果。领导把陈任和张明叫到了办公室,对他俩说:“其实,古董的主人已经看见了你们递接古董的过程,他已经对我讲了他看见的事实。还有,我也看到了问题出现后你们两个人的反应。我决定,陈任留下继续工作,用你赚的钱来偿还客户。张明明天你不用来工作了。”
人们往往对于承认错误和担负责任怀有恐惧感。因为承认错误、担负责任往往意味着会受到惩罚。人们通常愿意对那些运行良好的事情给把力,却不情愿对那些出了偏差的事情负责任。有些不负责任的员工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考虑的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把问题归罪于外界或者他人,总是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比如,工作业绩不理想,那么一定是领导无方、相关部门不配合;领导不喜欢你,一定是他不懂得欣赏你;销售任务没有完成,一定是客户太挑剔……在很多管理者看来,这些都只是无理的借口,并不能掩盖已经出现的问题,这些理由不会减轻你所要承担的责任,更不会令你推掉责任。
犯了错误当事人肯定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要取得老板谅解的最好办法就是第一时间到老板那里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的话情况可能会更好一些。假如你在老板发现之前,就去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把责备自己、忏悔改过的话说出来,会更容易得到老板的原谅。
事实上,如果你能以积极的心态勇敢地承认错误,那么,你将永远不会为错误所累,你会更快地获得成功。
“做人大于做事”与“做事大于做人”
很少人会真正思考自己在自己的单位和集体里面是应该做人大于做事还是做事大于做人。其实,了解这个规则很重要。不同岗位、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对这个规则的把握是不一样的。清楚这个规则后,你将在职场上行走自如。
某个周六,我在东直门银座的SPR咖啡厅见了徐大伟先生。徐大伟是著名创意策划家、品牌战略专家、民间流动图书馆馆长、中国想法论坛秘书长、中国杰出营销奖获得者、中国十大策划案例奖金奖获得者、中国“公益策划”第一人、中国首位想法家、“国学策划”发起人之一、京城“国学四大才子”之一……
当然,我们聊的不主要是策划,聊得更多的是年轻人如何成长、成熟与成功问题。徐先生有一个观点,让我印象很深刻:在政府部门、机关单位的人,做人大于做事。
我一琢磨,嘿,我认识的不少客户什么设计总监啊、技术总监啊,都是不修边幅、埋头苦干,他们这样则是做事大于做人。真的很有道理!
一直以来,我们对“做人”与“做事”的探讨是没完没了,出现了很多这类的命题: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怀佛心做人,持禅心做事
以感恩心做人,以责任心做事
做人要有原则,做事要有方法
善心做人,凡心做事
做人要有底牌,做事要有王牌
……
太多了,没办法一一列举。(真是佩服中国人能想出这么多对仗的标题来!)
一般都是把“做人”与“做事”并列的。的确,很少有人思考自己在单位和集体里面是应该做人大于做事还是做事大于做人。我把这个提法再延伸一下,也许可以这么假设:
在外企,做事大于做人;在本土企业,做人大于做事。
在企业机构里,做事大于做人;在政府部门里,做人大于做事。
在技术部门里,做事大于做人;在职能部门里,做人大于做事。
越基层的员工,做事大于做人;越高层的员工,做人大于做事。
再具体地说,在一个企业里面的话,那么:
生产研发部:做事大于做人
市场销售部:做事大于做人
人力资源部:做人大于做事
行政后勤部:做人大于做事
……
(对于我说的“市场销售部是做事大于做人”这一观点,福建某集团人力资源经理认为,在中国,做销售就是怎么做人。我答曰:的确,做销售就是做人,但这个是针对客户的;在一个公司里,与其他部门比,则更多是做事,因为你是有业绩考核的,你得拿出销售业绩。对于“人力资源部和行政后勤部是做人大于做事”这一观点,他反对说:依你这样的逻辑,那人力资源、行政也都是要先有业绩,而且也可以量化。我只好再次搬出一套理论:任何事情的确没有办法绝对,这里只是为了说明问题而做的一个倾向性选择。一般来讲,考核可以分三类:一是以定量考核为主,二是以职能考核为主,三是以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为主。以一个出版社管理为例子,定量考核主要适用于销售部和校对部;职能考核主要适用于人力资源、财务、后勤等部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考核主要适用于编辑部门和出版部门。)
当然,也许你会说:这只是理想状态,根本没办法这么绝对,做人与做事应该是结合在一起的,互相促进的。这个道理没错,“做事先做人”的说法早已经深入人心了。我倒也赞同:“一个人做事的成功,肯定首先是做人的成功。”但是反过来说,“一个人做人的成功,肯定首先是做事的成功”、“一个人做人很成功,做事就一定成功”……可行不可行呢?似乎有待探讨。我们还可以继续延伸出很多命题。
我记得有位职业经理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中国,情是第一的,第二是理,第三才是用法律的手段。而在西方,恰恰是反过来的,法律永远是走在最前面的,然后才是道理,最后才是人情在里边。所以当你这个情、理、法反过来的时候,采取同样的方式管理,拿到我们中国来管理的时候,我们中国的员工会感觉到一种失落,就觉得在这个企业里面没有一种归宿感。
其实,这个说法,就是做人大于做事还是做事大于做人的另一个版本。
不知道你在面对“情、法、理”的时候,是更倾向哪个?
不知道你在现在的单位里所处的岗位上,是做人多还是做事多?
仔细思考一下,对照一下,你会有一个全新的职业规划。
公司的发展目标与个人品牌的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