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有一位17岁男中学生没钱见赵薇服毒身亡。这位17岁的张姓少年是在温州火车站被保安人员及时发现的。他身上所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崭新的,左手掌上写着“赵薇,您成全我吧”的字样,随身物品仅有六个平安符、五张赵薇的照片、两张车票及一张遗书。经抢救,他醒后第一句话竟是“我爱赵薇”。他声称已爱上赵薇好几年了,因家庭贫困,平时除了买赵薇的画像及杂志外,并没亲眼见过赵薇或看过她的演唱会。近日他跟家人不告而别,带了300元钱只身来到温州,准备赚钱好去见赵薇,不料刚下火车,口袋里的钱已花光,他一时想不开便服毒了。
苏醒八个小时后,因病情突变,张某还是离开了人世。
这位同学在追星过程中的烦恼也是与他同时代的大多数青年学生的烦恼。我们看电视里的明星,一般是男的英俊潇洒,女的靓丽可人;赛场上各路“英豪”也极尽翻云覆雨之能事。随着各式各样的明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被推出,追星一族也随之悄然诞生。这些“粉丝”们疯狂索要明星的签名和合影,自发组成偶像的歌迷、影迷俱乐部,更甚者追着明星满世界跑。当然,这位同学的行为与其他狂热的追星族比起来,真可谓疯狂!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场景,在各种演出和比赛场地,有无数年轻人在为自己的偶象摇旗呐喊,如痴如醉;在校园,同学们省吃俭用,用节省下来的零用钱买来心仪已久的明星画报、照片;在大街小巷,明星的着装打扮也永远是年轻人模仿的对象。其实,我们的父辈在他们的青春年华也经历过偶像崇拜,只不过他们所崇拜的偶像是战斗英雄如黄继光、董存瑞,建国英雄如毛泽东、周恩来,社会主义建设英雄如雷锋、焦裕禄;而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崇拜的则是歌星如周杰伦、S.H.E,影星如周星驰、汤姆·克鲁斯,球星如贝克汉姆、罗纳尔多。可见,追星具有普遍性、社会性: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在青春期所普遍具有的心理现象,但受社会背景和价值观的影响,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为人们所崇拜的偶像。
那么,为什么每一代人在他们年轻时都有过偶像崇拜的经历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个阶段正处在性意识发展的爱慕期,希望亲近异性,引起对方注意并得到对方的肯定。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容易对他们周围所接触到的对象产生爱慕、崇拜之情,因此我们常称这一时期为“英雄崇拜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性意识的日渐成熟,这种在爱慕期中独有的带幼稚的“痴情”会自然消失。此外,中学生正处于自我发现和自我确立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一个榜样、模式来提供参照作用,而榜样正是他们自我理想的载体,对榜样的崇拜有助于找到现实中追寻的目标和达到心理的平衡。再者,随着青春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萌芽,中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有了自己的秘密,甚至不愿对父母和好朋友诉说。这时,他们的精神及感情就通通寄托在所崇拜的遥远的偶像上,借以摆脱孤独。
青少年崇拜偶像本身无可厚非,是正常的心理需要。偶像崇拜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起了重要作用,因为他们是青少年时期人们学习的榜样,是发奋进取的强大动力源泉。那些被崇拜的明星,往往被青少年们当做他们人生发展的楷模、参照物及心灵的寄托。青少年的追星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们正在寻找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发展目标,而他们所崇拜的偶像正是他们追求的典范,是他们的思想和目标在外部世界的投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他十七岁时,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当肯尼迪亲切地握着他的手时,这位来自贫苦家庭的十七岁的小男孩已经在心中树立了一个明确而坚定的目标:以肯尼迪为榜样,成为以后的美国总统!二十年后他终于走进了白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星”的影响力、感召力是十分巨大的,可以产生难以估计的效果。
几乎每一个青少年都渴望成功,成为令人瞩目的人。对偶像的崇拜可以令他们发现自身的潜力,总结偶像成功的经验,有助于早日成才。但是,偶像崇拜的方法如果不对,可能会使青少年朋友们误入歧途。比如,有的学生为了追星荒废了学业,不思进取;有的学生深深地迷恋明星的某一个方面如外表、打扮、行为方式,甚至拿着他们的照片去整容;更甚者为了明星离家出走、自杀。这些崇拜方式无疑是十分幼稚的、有害的。我们应提倡健康的偶像崇拜,反对盲目追星。
在青少年中,追星现象十分普遍,如果有人没有自己崇拜的明星,往往会受到同伴们的嘲笑讥讽,造成与同伴间的隔阂。树立一个正确的追星观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追星呢?
首先,要理性地选择偶像。
健康的偶像是引领我们成长的灯塔,几乎每一个人在自己年轻时都有钦佩、效仿的榜样。现代青少年追星普遍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要“酷”,外型酷,性格也酷。其实,这大多是包装出来的虚假印象。我们要尽可能选择那些德才兼备、健康向上的榜样,不能一味地追求“酷”。有一位中学生朋友说得好:“追星,像李双江、彭丽媛、宋祖英等军旅歌手才值得追,他们为守卫祖国边防的将士演唱,为祖国的繁荣安康敬献了一份力量,他们才是天上那一颗颗闪亮的星。”
其次,要正确地看待偶像。
明星们也是普通人,也有与寻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伤;唱歌、演戏与其他行业一样,都是一种职业,我们不应片面地夸大明星的影响与作用。人无完人,明星也有许多刻意被掩盖了的缺点,比如有的艺人心理抑郁、孤僻,有的艺人偷税漏税,有的艺人吸毒贩毒,有的艺人甚至触犯法律还找人顶罪……明星们并不是个个都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光鲜亮丽,他们也存在许多阴暗面。我们崇拜明星,不能无视他们的缺点,更不能“爱屋及乌”,连他们的缺点也崇拜进去。
再次,要适度、合理地崇拜偶像。
有的同学为自己崇拜的明星痴迷、疯狂,荒废学业与青春,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到头来只会是自食苦果,后悔莫及。追星不应只停留在外表的吸引,更应学习明星们内在的优秀品质,比如说明星的敬业精神、吃苦精神。追星开始多样化,有自己的主见,不该局限于演艺明星。像杨利伟、洪战辉、刘翔等,都是新一代青年所崇拜的好榜样。
总之,我们要理智地崇拜明星,享受追星带来的积极意义。